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夜航船 >

第37章

夜航船-第37章

小说: 夜航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说屦升堂,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夕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遂终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律吕

伏羲始纪阳气之初,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黄钟自冬至始,其余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为宫,商、徵以类应焉。】黄帝听凤鸣,候气应,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相生,始为本令。神瞽协中声,始为律度。武王伐纣,吹律听声,制七律。【各五位三所而用之,一同其数,以律和声。】汉武帝时,令张仓定音律,访律吕相生之变于京房,始制六十律。十二律【之外,中宫上生执始,执始上生去减,上下相生,终于南事】。五代钱乐之、沈重因京房而六之,制三百六十律。【日当一管,宫、徵旋韵,各以类从。】黄帝取□谷之竹,断两节间而吹律。京房以竹声微不可度调,始作准以定数。【准状如瑟,长丈,十三弦,分寸粗而易达。】后魏陈仲儒请以准代律。魏杜夔令柴玉铸钟。荀勖较杜夔钟律,造十有二笛。笛具五音,以应京房之术,【各以其律相因,以本宫管上行,则宫亢,因宫穴以本宫。徵上行,则徵亢。】梁主衍制为四通。【立为四器,名之为通,皆施二弦,因以通声,转通月气。】又用笛以写通声。沈重始为子声,以母命子,随所多少合一律。【一,部律数,为日,一中气所有日为子。】为变宫变徵。【羽、宫之间,近宫收一声,少高于宫。角徵之间,近徵收一声少下于徵。四清声。如黄钟为宫,蕤宾为之商,则减一律之半,为清声以应之。】隋郑译始立七调,以其七调勘较七声。七声之外,更立一声为应。姜宝常始为八十四调,百四十律,变化终于十声,【率下于译调二律。】何妥臣用黄钟一宫。【妥立议非古,旋相为宫之乐。】惟击七钟,五钟为哑钟。唐张文收与祖孝孙吹调,始十二钟皆应。唐末【“黄巢之乱”】,工器俱尽。博士殷盈孙铸钟十二。处士萧承训较定石罄。皆于金石求之。王朴始寻古法,得十二律管,依律准十三弦,以宣其声。宋太祖命和岘下王朴乐二律。仁宗夏诏李较定。宋礼官杨杰请依人声制乐,以歌为本。蜀方士魏汉律用夏禹以身为度之文,取帝中指三寸为度。伏羲始作乐。黄帝臣伶伦始制六律、六吕。荣缓铸十二钟,协月,以和五音。周礼始奏鼓吹【大乐皆以钟鼓礼。钟师,掌金奏】,制九夏。梁武帝本九夏为十二雅。准十二律始定大乐,世世因之。祖孝孙本十二雅为十二和。秦燔《乐经》。汉兴,高祖始为乐。武德文帝广为四时乐。叔孙通始定庙乐。武帝始定《郊祀》十九章。明帝始定四品。【郊庙上陵大予乐,辟雍燕射雅颂乐,燕飨黄门鼓吹乐,军中短箫铙歌乐。】汉东京之乱,乐忘。魏武始命杜夔创定雅乐,四箱乐具。晋永嘉之乱乐又忘。梁武帝更制。及周太祖、隋文帝详定雅乐,颇得其宜。至唐高宗,命祖孝孙考据古音,斟酌南北,始著为唐乐。汉武帝制乐府,始诸调杂舞悉被丝管。陈后主始制《玉树后庭花》新乐,隋炀帝《金钗两臂垂》。【云俱陈后主。】唐玄宗立部伎、坐部伎,三十六曲。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唐玄宗始法曲,与胡部合奏。汉始立鼓吹署隶,北狄乐分二部。朝会用鼓吹,有箫笳者。军中马上用横吹,有鼓角者。隋以后,始以横吹用之卤簿,与鼓吹列为四部【鼓部、铙鼓部、大横吹、小横吹部】,总为鼓吹,供大驾及皇太子王公。张骞入西域,得胡音,始为胡角以应。胡笳本黄帝吹角,战于涿鹿。魏时减为半鸣始衰。汉唐山姓夫人造房中祠乐,本周房中乐讽,用丝竹遗声为清乐。隋高祖制房内乐。炀帝始加歌钟、歌磬,丝竹副之。元魏孝文篡汉,获南音,始为清商乐,本汉三调。隋文帝笃好清乐,置清商署为七部。炀帝始定清乐九部。唐高祖仍设九部,太宗为十部,俱主清商。唐玄宗始制教坊隶。散乐始周,有缦乐、散乐。秦汉因之,为杂伎。武帝始沿为俳优百戏,总谓散乐。舜调八音,用乐器八百般。至周,改宫、商、角、徵、羽,减乐器五百般。唐又减三百般。周制乐,编悬钟磬各八,二八十六,而在一虚,半为堵,全为肆。肆,陈也。【堵,犹墙之堵,言一列也。】黄帝始煞夔作冒披,帝喾作鼗鼓,禹作鼓小鼓,作鼙鼓。周有瓦鼓,汉有杖鼓,唐有羯鼓。母句始作磬。南齐作云板。梁作方响【制编罄以铁为之】。黄帝御蚩尤,作钲角,学喾平共工,作埙□、【即控揭。】神农始作钟,禹作铎,汤作(以钟以和鼓)。女娲氏作笙簧,随作竽,神农作□,伏羲作箫【一云女娲,一云舜】,师延作控箜篌,蒙恬作筝,沈怀远作绕梁【似箜篌】。伶伦伐昆溪之竹作笛,汉丘仲始充其制。女娲氏始作管,唐刘□作七星管。伏羲始作瑟,黄帝始使素女破二十五弦(伏羲瑟五十弦)。梁柳恽作击瑟击琴。唐道源作击瓯。李□作水盏【二俱用箸击】。师旷制月琴。秦苦役弦而鼓之,作琵琶。李伯阳入西戎,作胡笳。黄幡绰侍明皇,谱拍板琴。

弦琴

伏羲氏始削桐为琴,十弦。神农作五弦琴,具五音。文王始增少宫、少商二弦,为七弦。伏羲始为《琴操》。师延始为新曲。赵定(汉宣时人)始为散操,九引十二操,皆以音相援,不著辞【或云琴曲皆魏晋人为之】。至梁始琴有辞。

古琴名

伏羲离徽,黄帝清角,帝俊电母,伊陟国阿,周宣王响风,秦惠文王宣和、闲邪,楚庄王绕梁,齐桓公鸣廉、号钟,庄子橘梧,闵损掩容,卫师曹凤嗉,鲁谢涓龙腰,魏师坚履杯,鲁贺云龙颔,魏杨英凤势,秦陈章神晖,赵胡言亚额【琴额女亚字】,李斯龙腮,始皇秦琴【弦轸徽尾俱黑】,司马相如绿绮,荣启期双月,张道响泉,赵飞燕凤凰,梁鸿灵机,马明四峰,宋蒙蝉翼,扬雄清英,晋刘安云泉,王钦古瓶,谢庄怡神、仙人,庄女落霞,李勉百纳,徐勉玉床,荀季和龙唇,牧太古,赵孟震馀【许旌阳手植桐】,吴思懿王洗凡斫瀑布泉亭柱。

琴操

雅度五等,伏羲、舜、仲尼、灵关、云和。十二操:孔子《将归》、《猗兰》、《龟山》,周公《越裳》,文王《拘幽》,太王《岐山》,尹伯奇《履霜》,牧渎《雉朝飞》,商陵牧子《别鹤》,曾子《残形》,伯牙《水仙》、《怀陵》。九引:楚樊姬《烈女引》,鲁伯妃《伯妃引》,晋漆室女《贞女引》,卫女《思归引》,楚商梁《霹雳引》,樗里牧恭《走马引》,樗里子《箜篌引》,秦屠高门《琴引》。蔡邕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师涓四时操:春操离鸿、去雁、应苹;夏操明晨、焦泉、流金;秋操商风、落叶、吹蓬;冬操凝和、流、沉云。

乐律

历代乐名

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英》,帝喾作《五茎》,尧作《大章》,舜作《大韶》,禹作《大厦》,汤作《大》,武王作《大武》。

□谷

黄帝命伶伦作律。伶伦取竹于谷山,其窍厚薄之均者,断为两节间作六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管。制十二以听凤凰之鸣,雄鸣六,雌鸣六,以为律吕。

律吕

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律以通气类物,一曰黄钟,二曰太簇,三曰姑铣,四曰蕤宾,五曰夷则,六曰无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曰林钟,二曰南吕,三曰应钟,四曰大吕,五曰夹钟,六曰仲吕。有三统之义焉。职在太常,太常掌之。

葭灰气候

隋文帝取律吕,实葭灰以候气,问于牛弘,对曰:“灰飞半出为和气,全出为猛气,不出为衰气。”

五音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动;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乱世之音

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溺音

魏文侯问:“何谓溺音?”子夏对曰:“郑音好滥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此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弗用也。”

六声

钟声铿,铿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灌。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学琴师襄

孔子学琴于师襄。孔子曰:“丘习其曲,再习其数,今习其志,有所穆然而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又得其人,黧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欲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四面

王宫县【四面宫县】、诸侯轩县【去其南面,以避王也】、大王判县【又去其北面,仅存其半也】、土特县【又去其西南,以示特立之意也】。

铜山崩

汉武帝时,未央宫殿前钟无故自鸣。诏问东方朔,对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子母相感,钟鸣,山必有应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余丈。魏帝殿前大钟,不叩自鸣,人皆异之,以问张华,华对曰:“此蜀郡铜山崩,故钟鸣应之耳。”寻蜀郡上其事,如张华言。

□于

孝武西迁,雅乐多缺,有于者,近代绝此。或有自蜀得之者,莫识之。斛斯徵曰:“此于也。”遂依干宝周礼法,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

金□

《周礼》:少师以金和鼓。其形象钟,顶大,腹口,以伏兽为鼻,内县铃子,铃铜舌。作乐,振而鸣之,与鼓相和(状似佛子铃)。

蕤宾铁

乐工廉郊,池上弹蕤宾调,忽闻荷间有物跳跃,乃方响一片(方响以铁为之,用以代磬)。识者知其为蕤宾铁也,音乐之相感若此。

驷马仰秣

伯牙弹琴,而驷马为之仰秣。仰秣者,仰头吹吐,谓马笑也。

万壑松

郭伯山收唐琴万壑松,乃宣和御府物。李白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琴有杀心

蔡中郎赴邻人酌。至门,有客鼓琴,中郎潜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返。主人知,自起追之。中郎具以告。客曰:“我适鼓琴,见螳螂方捕蝉,惟恐失之,此岂杀心现于指下乎?”中郎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善哉,峻若崧岳!”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善哉,泻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濮水琴瑟

晋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自投濮水而死。后卫灵公夜止濮上,闻鼓琴声,召师旷听而习之。师旷曰:“此亡国之音也!”

焦尾

蔡中郎在吴。吴人烧桐以爨,中郎闻其火爆声曰:“良木也。”请截为琴,果有美音。其尾犹焦,因名其琴曰“焦尾琴”。

相如琴台

司马相如有琴台,在浣溪正路金花寺北,魏伐蜀,于此下营掘堑,得大瓮二十余口,以响琴也。

松雪

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雪,独往峨眉山,着蓑笠入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清越者,伐之以为琴,妙过于桐。世称雷公琴,有最爱重者,以“松雪”名之。

斫琴名手

晋雷威、雷珏、雷文、雷迅、郭亮并蜀人,沈镣、张钺并江南人,皆斫琴名手。

震馀

鲜于伯几以震馀琴送赵文敏,是许旌阳手植桐,为雷所击断,斫以为琴。琴背许旌阳印剑之迹宛然,盖人间至宝也。

绿绮

蔡中郎有琴名绿绮,云是峄阳孤桐所斫,一时名重天下。

无弦琴

陶渊明不解琴,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常抚摩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将移我情

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不成。乃引之东海蓬莱山之侧,刺船迎吾师方子春,旬日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洞崩折之声,山林杏冥,群鸟悲鸣,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矣!”乃援琴而歌水仙之操。

绕殿雷

冯道之子能弹琵琶,以皮为弦,世宗令弹,深喜之。因号绕殿雷。

游鱼出听

孙卿子云:“匏巴鼓瑟,游鱼出听。”

箜篌

箜篌其形似瑟而小,用拨弹之。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三弦,竖抱于怀,两手齐奏之,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