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茅盾散文集 >

第94章

茅盾散文集-第94章

小说: 茅盾散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地位及使命的政治思想、国际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了。主体的广大既如彼,而其所要求者之实际而具体又如此,〃小先生〃们的责任是并不轻的。

对于目前的自修自学的书籍,我觉得有一缺点,即讲述国际形势与初步的社会科学、社会问题、文艺知识的书籍多于建立思想基础的著作。并不是说前者不重要,然而后者是人生各种问题的钥匙,是行动的指南针。三十年前的志士,要求西欧政制法律和声光化电的知识,但此所谓〃新学〃后来变成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了;十五六年前的志士谈〃新文化〃——易卜生主义,实验哲学,罗素……,但〃新文化〃也成为攀取利禄的垫脚凳;甚至马克思主义,普罗文学,也会被聪明的冒险家用作投机的资本。这些教训,使我们知道知识固然重要,但尤岂不可缺的,是作为行动的指南针的思想基础。

6月3日

卷八 杂感随想 农村来的好音

住在大都市的朋友们大概时常可以从新闻纸上看见〃农村经济复苏〃一类的好消息罢?敬爱的朋友,我打算用十二分的至诚告诉你:新闻纸上这一类的记载,倒也不是完全说谎,甚至于也可以说,不是〃粉饰〃。这〃复苏〃的消息,是在去年夏秋之交开始出现的,那时候,江浙两省的春茧丰收,田稻也是数十年来少有的大熟,而长江流域下游其他二三省的收成也不坏;中国是太大了,所以即使去年同时河南山西陕西以及山东等处还有不少农民把榆叶和榆钱当作主要的食粮,但长江下游以及太湖流域几个省区的丰收已经够使新闻纸上洋溢着〃农村经济复苏〃的佳讯了。

而且,朋友,假定你到那些〃复苏〃的区域走走,那么你也许会当真乐观起来。你如果同一些小商人谈谈,他们就会带着回忆的愉快告诉你:“去年各业都有起色!〃而这所谓“各〃业,确是不打折扣。布店、衣庄,都有盈余;有一家三万元资本的衣庄去年一年中竟净余了八千多!因为一般小农在过去三年里实在穷得太枯了,去年手头略有几文,不能不添件把布衣。绸店也做了好生意,那是富农们作成的。日用品店,更不用说,它们反应着农民经济的荣枯,竟比风雨表还灵些。至于各业之首的当票,最近四五年是只有当进去没有赎出来,因而使得住在都市里的大老板们时时愁眉苦眼的,但去年大老板们也笑逐颜开了,——因为从夏到秋,赎当者如潮拥至,而从冬初到年尾,当当者又常常挤满了一天井。乃至于专卖〃饮片〃的药店,也是生意兴隆;他们的感谢〃老天爷〃是双重的,为的〃老天爷〃不但赐给了丰年,也赐给了〃暖冬〃,使流行病大增。最后,甚至于米店,也大赚其钱。不是丰收么?但农民们刚刚收了新米,催陈粮的公务员就上门了,农民只好把收成的大部分拿出来卖钱,献与国家,到了冬季,他们颠倒要去买米来吃了。至于他们买米的钱从何而来呢?敬爱的朋友,请不必着急,农民们有他们惯用的救急法门:一是把刚刚赎出来或制成的衣服送进当票去,二是指着今年的收入(主要是春茧)去借高利贷。而那样的〃慈善家〃在乡镇上是多到不可胜数的。

新闻纸上虽然屡次报告〃农村经济复苏〃,然而去年一年内〃复苏〃区域内的农民究竟收入多少,却没有个统计。我也找不到这种材料。但我偶然知道了去年一年内农民们主要的支出。这是T县的一位公务员说的:“去年下忙,全县所收粮银,约计十五万元,其中半数是陈粮。全县全年粮串本为十二万元许,去年连陈共收三十余万。〃敬爱的朋友,我带便告诉你:县全县人口不过十六万六千,而种田人至多亦不过T十二三万人,倘以平均每户五口计算,则为二万四千余户。

我们再假定T县农民去年一年用以维持生活的钱,——主要的就是流进了各业小商人的荷包使他们欣然色喜相告〃各业都有起色〃的,——也有这么三十万罢,那么,朋友,这笔账请你自己去算罢。

所以,报馆里的访员如果根据了各业的盈余和公家的税捐收入来估量去年的〃农村经济〃,则说一声〃复苏了〃,当然是理由十足。

然而,事实的真相怎样呢?我可以把说过〃各业都有起色〃的小商人们的下半段话语也写出来罢。〃不过,今年呢,〃他们脸上的喜气消散了,〃生意可就难做了!各项物价都在飞涨。去年下半年比春季已经涨上了三分之一,但今年春季又比去年下半年涨上三分之一了。今年一块钱只能当三毛钱用呵!即使今年春秋两收也能象去年一样好,可是我们的生意比起去年来,一定要打个折扣。物价涨的太猛了,乡下人靠年成得来的几个钱经不起一化呵!〃

那么,农民的收入,能不能跟着一般物价的飞涨而提高呢?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不能!农民手里有茧子的时候,茧价一定跌;有米时,米价一定贱;乃至桕子等等副农产物凡在家民手里时一定卖不起好价钱!然而非农产的日用品的价格却是步步高涨的。

并且年岁好了,地主们就要加租。县有两个地主,共有T水田四五百亩,都是佃给贫农的,去年秋季,这两位地主先生拣定了十三家佃户下手:加租,又不认〃二五减租〃。十三家佃户不服,地主就去告官;〃二五减租〃是皇皇法令,然而不知为什么,那官司至今未结,而县里每次开庭,差役下乡传佃户,又有〃照例〃的需索,名为〃船头钱〃,到现今,十三家佃户所化的〃船头钱〃,每户已达八元几角了,这十三家佃户快要不能支持下去了。但同属于那两个地主的佃户有百来家,属于其他地主的佃户也有数百家,最近开了一次大会,决定每家省下一斗米的钱来作为那十三家佃户打官司的后援。必要时,每家尚可加摊二斗。官司能否胜诉,尚不可知,但佃户们岂非平空又多加了一项支出么?

如果〃农村经济复苏〃的意义是指农民们生活的改善,而不单是官府多收了粮或小商人多做了生意,那么,上述的一切事实应该作怎样的解释?我们只看见一件事是千真万确的:钱从农民们手里经过,很快就没有了!

卷八 杂感随想 事实摆在这里

日本政府的大员们,连近卫首相也在内,最近又捧出所谓〃防止赤化势力侵入东亚〃,作为他们向中国侵略的烟幕了。

这是他们用了六七年的老调。可惜这套烟幕现在已经完全失效,世界人士再也不会受其骗了。

但尤其卑劣而且毒辣的,是他们口口声声说这次战争是对付中国政府,不是与中国民众为仇,对于这话,中国民众要一脚踢开道:“政府抗战,是基于民众的意志;抗战愈坚决地继续下去,民众对于政府的拥护也愈益加强!〃

今日之下,即使最无知识的中国妇孺也明白认识抗战的意义了。事实摆在这里,中国民众天天受日本陆海空军的轰炸屠杀,而中国政府领导下的大军却不惜壮烈的牺牲在给侵略者以打击!

卷八 杂感随想 不是恐怖手段所能慑伏的

近来每天清晨便听得敌人的飞机在屋顶的上空嗡嗡地回旋。我准知道这样回旋的,是敌人的飞机。因为这里离战区起远,而且是属于英军防守区域的,而且尊重〃租界安全〃的我国的空军听说早已避免飞行在租界上空了;而嗡嗡地回旋者则是侦察或伺隙一击,这在既离战区颇远而又属于租界上空的此地,当然不会是我国的空军。

事实证明我这推想并没错,嗡嗡地几圈以后就惨厉地象受伤之狗叫起来,——这是敌人的飞机自以为觅得了目标疾如鹰隼地向下急降;接着,轰的一声炸弹。

听炸声,知道是在西方,——也许是真茹一带罢。后来看晚报果然是真茹无线电台受了点损失,暨南大学的校舍遭了灾。

哼!敌人的堂堂的空军原来只向没有武装的交通机关和文化机关施威么!

我这里门前常有乡下人种了青菜来卖。他们大都来自真茹一带。我偶然和他们闲谈。我知道他们这些青菜正是每天清晨在敌人飞机追逐威胁之下一直挑负了来的,这样的青菜,本来值十文钱的,就是卖二十文,也不算多吧?然而他们并不肯抬价。

“日本飞机天天来轰炸,不怕么?〃我冒冒失失问了。

可是那些紫铜色的脸儿却笑了笑回答:

“怕么?要怕的话,就不能做乡下人了!〃

呵呵!这是多么隽永的一句话!我于是更觉得敌人这种“威胁后方〃的飞机战略不但卑劣而且无聊。

前昨两天敌人飞机照例的〃早课〃更做得俨然了。这两天秋老虎又颇厉害,我要写点文章多半是趁早凉时间。心神一有所注嗡嗡声或轰轰声都听而不见了。然而我开始觉得敌人这种卑劣的战略妨碍了我的工作了。我那间卧室兼书室的天花板曾经粉刷过,大概那位粉刷匠用了不行的东洋货吧,只两年功夫,那一层粉便象风干的橘子皮似的皱缩起来,上次风暴,忘记关了一扇窗,——仅仅一扇,天花板上那白粉竟象雪片似的掉下来;此番,趁早凉我正在写作,那雪片样的东西忽又连续而下,原稿纸上都洒满了。我不得不停笔,抬头朝上看,而恰在此时照例的轰轰似乎比以前近些,房子也有点震动,呸!原来那白粉作雪花舞,也是敌人飞机作的怪!听声音又在西方,或许起北。我拂去了纸上的粉屑,陡然又想起几天前那几位真茹来的农民回答我的那一句掷地作金石声的名言,我忍不住微笑了。对于敌人飞机此种徒然的而又无聊的威胁或破坏手段,我老老实实引不起正常的愤忿或憎恨,只能作轻蔑的微笑,我相信敌人中间的所谓〃支那通〃一辈子也不会了解大中华民族的农民的虽似麻木然而坚凝的性质!

可是待到我知道这回是敌人空军在北新泾等处轰炸徒手的民众而且连续轰炸至数小时之久,我的血便沸腾了!世界上会有这样卑劣无耻的军人么?

当然,他们这卑劣无耻的举动有其目的:想要在我们后方民众中间撒布恐怖,动摇人心。但是农民子孙的我敢于回答道:不能——绝对不能!中国农民的神经诚然有些迟钝,然而血,血淋淋的屠杀,可正是刺激他们奋起而坚决了复仇的意志!〃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是我们古代哲人的金言。中国民众决不是什么恐怖手段所能吓倒的!

敌人以为轰毁了几个乡镇,就能动摇我们民众的抵抗的决心么?那是梦想!中国农民诚然富于保守性的多,诚然感觉是迟钝的;一个老实的农民当他还有一间破屋可蔽风雨,三餐薄粥可喂饿肚子的时候,诚然是恋家惜命的,但当他什么都没有了时,他会象一头发怒的狮子一样勇敢!中国民族绝不是暴力所能慑伏的!

中国民众所受的政治训练诚然还不大够,但是敌人的疯狂的轰炸屠杀恰就加强了我们民众的政治意识。

现在敌人的飞机天天在我们各地的和平的城镇施行海盗式的袭击。这是撒布恐怖么?不错,诚然有一点是恐怖的,但恐怖之心只是一刹那,在这以后是加倍的决心和更深刻的认识,认识了侵略者的疯狂和残酷,决心拚性命来保卫祖国!

1937年9月6日

卷八 杂感随想 无题

秋凉了,天也夜得快些。七点钟的静安寺路,并不比平时冷静,但似乎总带点肃杀的气氛;霓虹招牌血也似的强光,高耀在钉了木板的橱窗上,刺得眼睛不好受;各色的汽车象两条对面奔来的长蛇,似乎比平时匆忙紧张些。

我看见有大卡车,满插著作为掩护用的竹枝,四五位黄制服的——大概是童子军,蹲在车里。在漂亮的轿车队中,这卡车是惹眼的,正象少爷小姐队里夹着个粗气的大汉,然而它是多么威武,它越过了漂亮小巧的轿车们,直向西去。

我知道这是到前线去救护伤兵的。敌人的飞机见了没有武装的救护车就要来施威,我们勇敢的童子军已经牺牲了几位,幸而天公也还照例的有昼有夜,〃太阳〃有没落的时候。

我目送着这勇敢的大卡车,我想,此时它疾驰于平坦的柏油路上,但不久它将在满布着敌人飞机轰炸出来的弹穴的路上,关了车灯,摸盲似的走;也许天空,忽然亮起了敌人的照明弹,继之以机关枪扫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落在它前后,然而它一定勇敢地走,它冲过弹雨,不到目的地不休。

我并不能看清车上那几位黄制服的,可是我知道他们的年纪都不过十八九。在别的国家,即使在战时罢,这么一点年龄的嫩芽大概是不让他们去冒危险,大概是在安全的后方上着〃最后的一课〃的;但我们这里是无可奈何的。而也正惟有这,以及无数同类的〃无可奈何〃,我们现代这一页历史是空前的伟大、壮烈,同时我们确信了自己的最后胜利。

在我们这非生即死的时代,一个人如果处处以〃西方标准〃来看来想,一定会落到悲观而自馁。有些人们,满脑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