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茅盾散文集 >

第69章

茅盾散文集-第69章

小说: 茅盾散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诗人聂鲁达的同乡。

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在这游览季节,做了一笔好买卖,年年如此,当然在战争年代就不会不是例外。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的大资本家也做了好买卖,——由于〃中立〃。有人说:别人打仗,他们〃中立〃,做买卖,这是不坏的;所以,如果今天的瑞典大资本家表示了“中立〃的愿望,大概是诚恳的。这和斯德哥尔摩的商人们之连影响到游客的战争也不愿意有,同样是诚恳的。

不过,战争的歇斯底里亚也没有全然敛迹。山明水秀的这个城市的中心,从两年前就已开始建筑的一道穿山的隧道,——据说是可以抵挡原子弹轰炸的,现在,工程还没有完。

奇怪的是,这一个防空隧道,好像也和有名的〃王子公园〃一样,作为这个城市的胜迹之一;坐了游览汽车绕市一周的游客们,经常被指点着遥遥看它一眼。

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们多半会觉得今年的游览季节比往年有些不同。特出的一点是:从亚洲来的远客,扬长过市,似乎比往年多。留心时事的市民们大概早就知道,这一个游览季节之所以不同于往年,以及亚洲客人之特别多,是因为有一个和人人的安全有关的——小言之,和斯德哥尔摩年年夏季的生意兴隆有关的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后来,连烟纸店里的老太婆也会指着一位刚刚买了一包卷烟的东方顾客的背影,悄悄地说:“是来开会的。〃也许她实在也知道,来开会的客人,也还有欧、非、澳、南北美洲的客人,不过她不能像对亚洲客人一样从容貌上一眼就看出来罢了。

但尽管这个会议已是妇孺皆知,住在这个城市里人们也还有故意装做不知道的;这恐怕是几个兴趣别有所在的记者。

这一个会议便是从六月十九日开始的〃缓和局势国际会议〃。

这一个会议,以人数论,不算怎样大,可也不小:一百六十四人;以国论,三十一国。但是从到会代表们之包罗万象,也就是从会议的代表性的广泛而言,则是空前的。亚洲国家的代表总共七十一人,代表着八个国家(中国、朝鲜、越南、寮国、高棉、日本、印度、巴基斯坦),这也是空前的。

会议的结果是全体一致通过的九个文件,是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我猜想我们的读者已经从报上知道这个会议的进行过程,读过这些文件,恕我不在这里浪费时间。)

斯德哥尔摩是几个海岛联成的。在旅舍中,望得见山,出门不远就看见海;可以说,人是坐卧在山光水色中的。

隔着波罗的海,在欧洲大陆中心,在也是这样的风光明媚的环境中,一个决定着亚洲的和平或战争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已经开了一个多月。这就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从日内瓦来的消息,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议,经常起着鼓舞的作用。刊载着我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的公平、合理的建设性发言的大陆报纸,在斯德哥尔摩会议的会场内外,人人抢着看。人们以万分兴奋的心情听着周总理将访问印、缅的消息。

所有这一切,读者们一定已经知道了,恕我不多说。所有这一切,对于斯德哥尔摩会议获得的成就所起的作用,读者们一定也想得到,也请恕我不多说。但是,我却不能不说一说当我们祖国的一件头等重要的大事的消息传到了斯德哥尔摩时,我所偶然遇见的惊人的反应。

这就是我们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宪法草案,我们的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的结果。

一个中东国家的代表,在会场外的休息室看见我,就兴奋地伸出六个手指(他知道我不能说法国话,可是他在本国语文外,就只懂法文),反复说着一个法国字:“好,好呵!〃

旅馆的一个会说英语的女职员,当我告诉她我的房间号码而向她索取钥匙的当儿,她嘴里照例地复述那号码时似有所感,把那号码中的一个〃六〃字连念两遍,然后一面找那钥匙,一面轻声地自语着〃六百个百万,啊哟,六百个百万!〃而当她把钥匙递给我的时候,她忽然认真地说:“六百个百万,这样大的数字,我们瑞典人是有点难以想象的!〃

一个欧洲朋友从外国通讯社的报导中知道了我们的宪法草案的要点,他很注意宪法草案序言的最后一段,他说:“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六万万人民亲密团结,在广大的、富饶的国土上,建设社会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呵,这是人类历史、世界历史不能不违反了战争贩子们的愿望而前进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这位欧洲朋友的话,实在也就是世界上所有善良的男女们心里的话。

六百个百万,是一个大数目,是全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的。但这个数目之所以在今天震荡了全世界,是因为这六百个百万的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现在正以它自己的宪法巩固这胜利并决心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保卫世界和平。这一伟大的现实,在国内也许是习以为常而不自觉,但一旦到了国外,你就时时处处感觉着。乌拉!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呵!

1954年7月16日

卷六 旅踪屐痕 延边——塞外江南

从图门站到延吉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车行二小时。我有四、五年不回家乡了,可是车行所见的〃江南风光〃,使我错疑已在故乡。啊,多么美丽呀!绿油油的水田。拉犁的牛多么壮健!它们不像我们家乡的水牛,可是和华北、西北惯见的黄牛,好像也不一样。延边耕田少用马,多用牛。自治州五个县,二十万垧耕地共有牛约十三万头(一九六二年计划增加到十六万头),而马呢,不过一万五千匹。

车行两小时,翻山越岭,但见两山之间的平地都是水田。延边现在有耕地二十万垧,其中水田是五万垧,也就是说,凡是可以改为水田的平川之地都已经改为水田了;以后的问题是引水上山,开辟梯田,这是延边农业四化计划中的二化:水利化,梯田化。其余二化是机械化和电气化。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总路线光明照耀之下,延边人民雄心勃勃地要在一九六二年基本上完成四化。到那时候,水田总数将为十四万四千垧,占全州耕地总面积70%,粮食(主要是大米)的产量将为五十三万三千吨。今年计划是三十四万吨,全区民食需用二十七万吨,那就有余了。

但是现在山坡上并不空闲,到处都是亚麻、黄烟和正开着小白花的豌豆。相隔几丈,有果木树,其中大部分是著名的苹果梨。

远处高山是森林,占全州面积82%强。森林里有宝贵的药材。首先是人参,还有黄耆、贝母。计划到一九六二年,要种植人参六十八万九千三百四十二平方公尺,其他药材三千垧。森林里还有珍贵起毛的兽类,最著名的是貂,也在计划饲养,以广繁殖。养鹿已经开始了。这是农副业之一种。此外的农副业还有养蜂、养鱼、放养柞蚕。光是柞蚕,计划到一九六二年要放养一万把(柞蚕以〃把〃为计算单位,〃把〃者一把剪子一人一天所可能做到的工作量,每把约得茧二万余)。还有养蛤蟆,长久以来,这特种的蛤蟆驰名全国,蛤蟆油(即蛤蟆的内分泌腺,作块状)是珍贵的补品。

山区的资源是异常丰富的。现在已知的地质材料岂不完全,然而,可以断言,黄金和乌金(煤)几乎到处都有。延边五个县都产煤,而且质量很好。油母页岩也几乎到处都有,含油量13.5%,取一小片用火柴引火,就会像蜡烛一样点燃起来。新办的炼油厂,今年生产五万吨,明年十万吨。此外,钼、锑、铅、锌、云母、水晶,都有发现,可还没探明白蕴藏有多少,新探得的一个大铜矿,据已知的蕴藏量,在国内是名列前茅,而且质量很好。

这样丰富的资源,从前是货弃于地。延边的工业是在解放以后开始建立的。车子驶近延吉市,你就看见延吉江的南面,吐着浓烟的许多高烟囱。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水泥、肥料、造纸、针织、农具制造、橡胶、炼油等等工厂,今后都将以飞跃的发展来加速延边的工业化,计划在明年,地方工业品产值可以超过农业。大跃进后,七个国营和地方国营厂矿已经创造三百零八件新纪录,其中三件是突破国际水平的。这标志了技术革命的浪潮在延边已经开始高涨了。

一九五六年秋季,延边已经普及了初等教育。全区20%的青壮年已经脱离文盲状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初中毕业生共三万二千二百二十三名,高中毕业生气千一百十七名,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一千零十五名。延边大学在这五年内的毕业生是一千零九十九名。把这几项的数目字和全区的人口(八十万多)总数一比较,就显出延边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农村中的初中毕业生人数之多,是延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东盛乡(离延吉市三十里,翻过帽儿山就到了),有一个著名的黎明(金时龙)高级农业合作社,就是这个社在今年五一宣布了民办农业大学的正式成立。这个业余的农业大学是全国同类的民办大学的第一所。现有学生五十一人(其中女生九人),都是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经过三年至八年的劳动锻炼或基层工作锻炼的青年农民和乡干部。这第一批入学的学生都经过考试(政治、物理、化学、达尔文主义基础知识),他们现在所学的功课都是根据当地当时和未来发展的生产需要而订立的,共十一门。学生们每星期有两个半天上课,每天晚间两个小时的复习和讨论,因此,完全实现了学习和劳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东盛乡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就普及了小学教育,今年又普及了中等教育;全乡三千多青年中只有四名半文盲,60%的青年农民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跃进中,全乡涌起了民办教育的干劲,新建的初中、高中七所,业余高小三十六所,业余初中十五所,业余高中十二所。把这些数目字和全乡人口(三千三百多户,人口的数字我忘记了,假定五口一户就是一万六千五百多口),一比较,就可以想见教育普及的情况。业余的农业大学现在只有五十一名学生,可是报名投考第二批的,已经有三、四百人。

金时龙合作社是东盛乡八个合作社中最大的一个,它拥有全乡耕地的三分之一,人口的一半多,因此,现在已经出现了必须再合并(把其余的七个小社和金社合并)然后在人力和资金等调配方面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形势。据说这件事不久就可实现。那时候,这个最早成立、命名为〃黎明〃的高级合作社(金时龙是劳模,全国人大代表,黎明社的创办人,现社长),大概在全国又将考上第一;你想,土地九千多垧,人口一万五、六千,有那样多的学校,几乎没有文盲,青年的60%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这不突出么?还不是全国第一么?

我因为时间不够,只在黎明社走马看花而已,可是,给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你看,铁工厂正为新式农具、为技术革命而跃进,砖瓦厂正为改建社员的住宅而准备材料,卫生所、妇幼保健站多么整洁而且设备完全,供销合作社的书刊部分有四百多种的书籍。此外,还有群众图书室八个,田间读报组七十四个,社员订阅日报四、五种,三百多份,光是《红旗》,就订阅七十份(第三季度订阅《红旗》的,朝文版增至六十一份,汉文版增至二十七份),订阅其他刊物共五百多份。社员对我说:解放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下,他们连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都被剥夺,现在他们自己办学校,办业余大学,这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活生生的成绩。

这个社的文艺活动,单看下面的数字,也可以想见它的活跃。全社有八个俱乐部(每个生产队一个),一个中心俱乐部,业余演员四百五十人。俱乐部分四组:创作,表演,体育,宣传。去冬今春,水利建设紧张时,每晚都有千多人在野外工作,文艺队也是每晚在工地表演。我在参观这个社的时候,看出它的〃画廊报〃十分精彩。〃画廊报〃在延边农村很普遍,每个合作社都有。这是贴在壁上的大幅宣传画,彩色,十几幅在一起,所以称为〃画廊〃;这些画经常更换,配合中心任务,所以是〃报〃。黎明社的画廊报中有一幅大画,标题是〃叫高山低头,令河水让路〃,一个巨人一手按住一个山头,另一手托开一个山头,两山之间河水滚滚而过,画得生动有力。农民的业余画家中,有不少天才。

东盛乡黎明社的业余农业大学完全实现了学习和劳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上面已经说过的了;现在再来看正规的大、中、小学是怎样的。据我所见,劳动已经成为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