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茅盾散文集 >

第28章

茅盾散文集-第28章

小说: 茅盾散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丝厂么?大都在闸北。全上海据说有一百靠十个厂,丝车总数是二万四千多,女工数共约五万多人;可是现在只有十几厂不死不活地还在开工;其余的全是烟囱里好久没有烟了!你想:中国的缫丝工业不是全部破产了么?而且一百多家丝厂只剩十多家,货是出得少了,你以为存货总可出清了罢?然而不然。上海现在还有许多陈丝堆在栈里,银行家放出的押款还是结不清楚!〃

“那么多丝厂,一共有多少资本呢?”

“这倒不大明白。约莫有二百五十万罢。丝厂的规模全不很大,每家的资本多则五万,少则一万五千也有的。本来一年十二个月它们实足开车的日子不过八个月,从前景气的时候也是如此。它们的流动资本也不多。春天收茧子要钱,大都是向银行里去借,销去了丝再还;碰到丝销不好,自然周转不来了。何况日本丝又在欧美市场上跌价竞争!真真没有办法!〃

二老爷说着就又叹一口气。暂时他们都没有话。这时汽车慢了些了,因为前面有两架很大的运货汽车挡住了路。运货汽车上全是大包的美棉,堆得很高,车子轧轧地老是跑不快。

“爸爸,开纱厂想来要大资本罢?〃继美忽然有感似的问着。〃上海的工业里头,是不是纱厂方面投资的数目最大?〃二老爷点了点头,却不作声。继美又问道:“那么,第二位是什么呢?”

“第二位么?你是说资本罢?那个,那个,据说是香烟厂了。上海全市有四十八九个烟草公司,中国人办的居最大多数,总资本是四千一百万光景。纺织工业算是第一位,总资本也不过一万九千万罢了。并且这几年来,各项工业全不景气,独有卷烟工业却还能赚钱;有一家烟草公司股票涨上了三倍。全市四十八个烟草公司中间倒有一大半是近三四年里新开的!交易所里热闹,香烟生意好,这真不是有脸的事!〃

“那么,机器工业的情形如何?〃继美又问;他记得先生说过,机器工业发达才是工业兴隆。

“这个,说来糟得很。据说只有二百九十多家,共计资本二百四十四万。可见中国人开厂全向外洋买机器。倒是印刷工业,听说共有资本一千一百多万呢!这也不算奇怪。香烟的盒子以及许多货品的纸包,都需要花花绿绿的印刷,还有你看近来上海出的杂志大大小小不知道有多少!还有化学工业方面,倒也有九百多万资本,这也是应该的。不是中国人的化妆品近来多得很,连乡下的毛头小姑娘也离不了雪花膏和生发水么?这跟香烟生意好一样是叫人叹气的事!〃

二老爷说着当真又叹了口气。这时期车在慢慢停下来了,但是二老爷发了牢骚就不肯住嘴,他又说道:“香烟厂虽然中国人办的多,可是原料又要仰仗外洋;照民国十九年的海关报告看来,那一年上海进口的外国烟叶共值二百六十二万海关两呢!所谓国货香烟还不是一半外货么?〃

这当儿,汽车咕的一声就停住了。汽车夫回过脸来说,前面路破,车子开不进。好在只有二三十步就是二老爷他们要去的那个里了。于是下了车,付过车钱,父子两个慢慢走去。二老爷还不住的皱着眉毛叹息。继美跟着,也不作声,忽然二老爷转过脸来又对继美说:

“全上海各工厂的资本总数大约有三万二千万元,其中华商所办工厂资本只有一万万多,日商工厂的资本却有一万五千万旧本人在上海的经济势力超过了中国人一半呢!〃

“哦,哦,可是,爸爸,上海的工业区域就只在这里杨树浦一带么?〃继美说着就抢前了一步。

“不然!沪东是杨树浦、引翔港一带;沪西的小沙渡、曹家渡一带也有大工厂,许多日本纱厂就在那边。此外,闸北的潭子湾、顾家湾一带,从前很有些中国人自办的各种各样的小厂,不过'一二八'以后,炮火打掉的打掉,停闭的停闭,现在寥寥得很了。南头在高昌庙、日晖港一带,浦东的陆家嘴、烂泥渡一带,吴淞的蕴藻浜一带,也都是工厂区域。——但是,近来许多烟囱都不出烟,上海的工业真是不堪设想!〃

“爸爸,到了,到了!爸爸!过头了!〃

二老爷说得起劲,竟错过了那里门;幸而继美眼快发见,这才不过多走了几间门面。

五鸽子笼

原来二老爷同继美要〃看〃的房子是在公共租界极东头华租交界处的一条马路上。那个〃里〃的外貌倒很〃上等〃似的,里边走路倒也宽阔,只是垃圾箱旁边太那个了,——垃圾从箱里满出来,侵占到走路上。好在二老爷原不是〃看〃垃圾箱,并不在意。他看到那一排房子是三层楼;造料也像还结实,心里先就有了三分欢喜。

三十六号是找到了。拍拍地打着门环,里边就有人问〃做什么?”听说是来〃看房子〃的,里边就不作声了,过一会儿,方才回答道:“请走后门去问二房东罢!〃二老爷这才知道这里住的不是一家,于是绕到后门。开门的是一个江北娘姨,接着主人也从楼上下来了。双方在楼梯边叙了寒暄,就请上楼了。那屋主人先指着外边反锁的亭子间说道:“这里,跟下面的灶间一样大,里面新粉过。人出去了,不能进去看,真不巧!〃

二老爷含糊点着头,心里想道:“好!又一家!那么是三家分住了!〃然而使他吃惊的,是三层楼又是两家分住着。继美从没见过这样〃叠罗汉式〃的住法,睁大了眼只是发怔。他这时候才发见楼梯头和屋角里到处全是杂物,小孩子的摇篮呀,尿布呀,混成一个〃极乐世界〃,他简直不敢伸脚,恐怕一伸脚就会碰倒了什么似的。二老爷却还要看看晒台。不看犹可,一看只觉得这一间屋子的晒台好像两个长子中间的矮子:左右邻全是在晒台上搭成了〃阁〃,阁上再做成晒台。

“寸金地皮,这里大家全是这样挖算的呢!〃房主人看见二老爷眉头一皱,就笑着说明。

“对呀!可是倘或有什么火烛不小心,那岂不危险得很么!〃二老爷应着。

再下楼的时候,房主人又指楼梯旁一个〃假二层〃说:“这里是娘姨困的。府上要是人不多,——大小十二三位罢,那么,自己住了楼下和二层,第三层还是可以出租。〃

“承教,承教!〃二老爷一边客气,一边就走后门。“要不要,回头我请舍亲周先生来关照罢。〃在后门口又这么说一句,二老爷就带着继美走了。这时候,他才看见这里内几乎每家门上贴有小小的〃余屋分租〃的红字纸。最妙的是那两家自造第四层的左右芳邻还在〃招租〃灶披呢。

“真正是鸽子笼!〃继美松了口气似的说,跟着他老子走出了里门。

“其实也怪不得他们!不过人多房子破,火烛难免不能小心,要是一个失火,总有几个人逃不出性命!〃二老爷一边说,一边就摇着头。〃这样情形,也是近年来的事。一方面工部局想增加房地捐,把地价提高,另一方面银行界把吸收来的存款大购地产,荒地上都造了新式的小洋房,旧房子也陆续翻造;通行的是三层楼,房间多。可是租价也大了。房客除了想尽方法分租出去,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人家只看见上海住房陡然增多,而且天天有翻造,而且新造的总是三层楼,以为这是上海市面一天一天在好,哪里知道骨子里是大大不然呀!〃

“听说上海还有什么平民区,那又是怎么个样子呢?”继美问着,心里以为要是比刚才所见那屋子还得多住几家,那就只好每一层多搭出一个搁楼来罢。可是二老爷却回答道:

“平民区就是草棚!还有住在船里的。可是这船并不在水里,却在地上,就是把破船倒翻过来,当作一个屋!上海有二十二万工人,恐怕有一半人数是住的那样的草棚和船屋。住鸽子笼式市房的,大多数还是脱不了长衫的中等人家。前些时看见《字林西报》说,上海的外国人,一夫一妇的小家庭,每月收入六百两,还不够开支。哼!中国人怎样呢?据说一夫一妇在上海,租一个亭子间,每月也得六七十元的开支。做衣服还不在内呀!〃

“为什么要那许多?〃继美也觉得意外了,他知道他家在家乡时,老祖父以下也有五六个人,也不过每月开销七八十元罢了,而且过得很舒服。

“哎!听听是难以相信,算算却又再也省不了;一夫一妇开支六七十元,其实也不能算是浪费,只有中等人的生活罢了。可是住的就只能是亭子间,几家人家分住。在上海,鸽子笼生活竟是平常得很!〃

二老爷说着就带继美转了一个湾,“那边就是电车站了,我们坐电车回去罢。〃

六〃上海之将来〃

又是晚上了。继美他们住的那旅馆又开始嘈杂起来。隔壁房间里新来了一伙客人,一进房就劈劈拍拍打起麻将来;艳装的年青女子,——看样子都有点〃野气〃的,不住地在房门外的走道中跑来跑去。忽然有一张纸片从门缝中塞了进来,继美拾起一看,却原来是什么女相士的广告,上面还印着那女相士的照片。这时房间里只有继美一个。老祖父由继成夫妇陪着到什么梦春阁听〃说书〃去了,两位太太刚出去买东西,两位老爷有应酬,珍小姐还没回来。

继美是被派定了在这里看守〃大营〃的。他一会儿到窗前去望望〃二十二层大厦〃的电灯,一会儿又开了〃无线电〃;最后他翻着网篮里的书,忽然翻到了一本《新中华》杂志的附刊,《上海之将来》。

“哦,上海之将来?〃继美自言自语地说,就一页一页看下去。正觉得这〃上海之将来〃并不是他理想中的〃定货〃时,忽然房门上擦的一声响,珍小姐跳了进来。

“怎么只有你一个?他们都到哪里去了?”珍小姐一边脱大衣,顺手丢在沙发上,一边没头苍蝇似的嚷着乱着:“呀!二哥!你今天不同我一道去,真真可惜!我又看见六十年前的上海了!六十年前!哈哈,你瞪大了眼睛活像条金鱼!告诉你,六十年前的上海!有两个上海!〃

“呀呀,装得像,可是谁也不信你呵!〃继美冷冷地说,又低去头看那《上海之将来》。

“骗你就不是人!听我说!〃珍小姐劈手将那本书夺了去,往桌子上一掷,“我不是到闸北去么?啧啧,‘一二八'日本人烧掉的房子还没造起来。可是,我又到什么——嗳,要说它偏偏忘记了!哎哎,哦!'市中心区'。对了,‘市中心'去过了。二哥,那原是一大片田地、小村落,可如今开了马路,造了房子,市政府的新房子很漂亮的,——你看,这不是跟老祖父讲的六十年前的上海差不多?不过那是租界,这是中国!那不是有两个上海?这里,租界的上海,繁华到极点;那边,中国的上海,开始想要造起来!〃

“你这样没头没脑的说,谁也听不懂的!〃继美还是冷冷地。

“还不明白?真怪了!嫂嫂家的大哥告诉我:就是中国人要在租界外边新造起一个什么——哦,‘大上海'来,要把租界的热闹搬到那边去呀!我们还坐了汽车逛那条'中山路',新开的,真长真阔,就可惜路旁边还只有田地,露天毛坑,哈哈哈,昨晚上老祖父说的露天毛坑!……〃

“谢谢你罢!听得我头昏了!你一五一十清清楚楚讲,好不好?〃

“唷唷!听得你头昏么?〃珍小姐撅起嘴巴,就旋一个转身,往床上躺着,不作声了。

“看呀看呀!你倒生气,卖关子!神仙才听得懂!〃继美表明了不是不要听。

“不讲了!〃珍小姐跳了起来。但是她怎么肯不讲呢?她是什么都留不过夜的。她很神气地在房里踱了两步,歪着头,先“哦哦〃了几声,正想再提到那〃市中心〃,忽然房门外一片脚步声,老祖父同继成夫妇回来了,于是话头只好暂时搁起。

老祖父好像倦了,略谈了几句,就到里间的床上去歪着歇息。珍小姐趁这空儿,就抓住了继成问道:“喂,大哥,你说是不是有个'市中心区'?二哥尽说我其他呢!〃

“不是说你骗我呀!你讲得那么没头没脑,怎么怨得人家不满意。〃继美也自己辩护。

“今天上午我同珍妹逛过'市中心'呢!不是说谎的!〃继成夫人也笑着说。

“谁说她说谎呀!我是要问怎么上海忽然跳出个市中心来?〃继美有点着急了。

“哦,这个么?也计划了两三年了。”继成坐了,燃起一枝香烟。〃这是一个大计划。民国十六年,把上海租界以外的中国界计共三十市乡,定为上海特别市,后来又改称上海市,市行政区域是:北滨长江口,和宝山县接界,西与嘉定、青浦、松江接界,东南与南汇接界,东与川沙接界,南北约百余里,东西约七十里,面积约二千七百方里。所谓三十市乡就是本来属于上海县的上海、闸北、洋泾、蒲淞、引翔、塘桥、法华、杨思、漕泾、陆行、高行,共十一个;宝山县属的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茹、高桥,共六个;——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