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南齐书 >

第85章

南齐书-第85章

小说: 南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虏将军、平羌校尉、沙州刺史、阴平王。

四年,伪南梁州刺史杨灵珍与二弟婆罗、阿卜珍率部曲三万余人举城归附,

送母及子双健、阿皮于南郑为质。梁州刺史阴广宗遣中兵参军猷王思考率众救援,

为虏所得,婆罗、阿卜珍战死。灵珍攻集始于武兴,杀其二弟集同、集众。集始

穷急,请降。以灵珍为持节、督陇右军事、征虏将军、北梁州刺史、仇池公、武

都王。永元二年,复以集始为使持节、督秦雍二州军事、辅国将军、平羌校尉、

北秦州刺史。灵珍后为虏所杀。

自虏陷仇池以后,或得或失。宋以仇池为郡,故以氐封焉。

宕昌,羌种也。各有酋豪,领部众汧、陇间。宋末,宕昌王梁弥机为使持节、

督河凉二州、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建元元年,太祖进

号镇西将军。又征虏将军、西凉州刺史羌王像舒彭亦进为持节、平西将军。后叛

降虏。永明元年,八座奏前使持节、都督河凉二州军事、镇西将军,东羌校尉、

河凉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梁弥机,前使持节、平北将军、西凉州刺史、羌

王像舒彭,并著勤西垂,宁安边境,可复先官爵。诏又可以陇右都帅羌王刘洛羊

为辅国将军。机卒。三年,诏曰:“行宕昌王梁弥颉,忠款内附,著绩西服,宜

加爵命,式隆蕃屏。可使持节、督河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

二州刺史、陇西公、宕昌王。”颉卒。六年,以行宕昌王梁弥承为使持节、督河

凉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东羌校尉、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使求军仪及伎杂

书,诏报曰:“知须军仪等九种,并非所爱。但军器种甚多,致之未易。内伎不

堪涉远。秘阁图书,例不外出。《五经集注》、《论语》今特敕赐王各一部。”

俗重虎皮,以之送死,国中以为货。

史臣曰:氐、胡犷盛,乘运迭起,秦、赵僣差,相系覆灭,余类蠢蠢,被西

疆而奄北际。芮芮地穷幽都,戎马天隔。氐杨密迩华、夷,分民接境,侵犯汉、

漾,浸逼狼狐,疆埸之心,窥望威德,梁部多难,于斯为梗。残羌遗种,际运肇

昌,尽陇凭河,远通南驿,据国称蕃,并受职命。晋氏衰败,中朝沦覆,灭余四

夷,庶雪戎祸,授以兵杖,升进军麾,后代因仍,贪广声教,绥外怀远,先名后

实。贸易有无,世开边利,羽毛齿革,无损于我。若夫九种之事,有囗囗至于此

也。

赞曰:芮芮、河南,同出胡种。称王僣帝,擅强专统。氐、羌孽余,散出河、

陇。来宾往叛,放命承宗。

附录

《南齐书》序

《南齐书》,八纪,十一志,四十列传,合五十九篇,梁萧子显撰。始江淹

已为十志,沈约又为《齐纪》,而子显自表武帝,别为此书。臣等因校正其讹谬,

而叙其篇目,曰:

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则必得其所托,而后能传于久,此

史之所以作也。然而所托不得其人,则或失其意,或乱其实,或析理之不通,或

设辞之不善,故虽有殊功韪德非常之迹,将暗而不章,郁而不发,而梼杌嵬琐、

奸回凶慝之形,可幸而掩也。

尝试论之,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

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何

以知其然邪?昔者,唐虞有神明之性,有微妙之德,使由之者不能知,知之者不

能名。以为治天下之本,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约,其体至备,以为

冶天下之具。而为二《典》者,推而明之,所记者,岂独其迹邪?并与其深微之

意而传之。小大精粗,无不尽也;本末先后,无不白也。使诵其说者,如出乎其

时;求其指者,如即乎其人。是可不谓明足以周万事之理,道足以适天下之用,

智足以通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则方是之时,岂特任政者皆天下之

士哉?盖执简操笔而随者,亦皆圣人之徒也。两汉以来为史者,去之远矣。司马

迁从五帝三王既殁数千载之后,秦火之余,因散绝残脱之经,以及传记百家之说,

区区掇拾,以集著其善恶之迹,兴废之端,又创己意以为本纪、世家、八书、列

传之文,斯亦可谓奇矣。然而蔽害天下之圣法,是非颠倒而采摭谬乱者,亦岂少

哉!是岂可不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智不足以通难知之

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乎?夫自三代以后为史者如迁之文,亦不可不谓俊伟

拔出之材、非常之士也,然顾以谓明不足以周万事之理,道不足以适天下之用,

智不足以通难知之意,文不足以发难显之情者,何哉?盖圣贤之高致,迁固有不

能纯达其情而见之于后者矣,故不得而与之也。迁之得失如此,况其他邪?至于

宋、齐、梁、陈、后魏、后周之书,盖无以议为也。

子显之于斯文,喜自驰骋,其更改破析刻彫藻缋之变尤多,而其文益下,岂

夫材固不可以强而有邪?数世之史既然,故其事迹暧味,虽有随世以就功名之君,

相与合谋之臣,未有赫然得倾动天下之耳目,播天下之口者也。而一时偷夺倾危

悖理反义之人,亦幸而不暴著于世,岂非所托不得其人故邪?可不惜哉!盖史者

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下之材,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岂可忽

哉!岂可忽哉!

臣恂、臣宝臣、臣穆、臣藻、巨洙、臣觉、臣彦若、臣巩谨叙目录昧死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