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黄仁宇文集 >

第114章

黄仁宇文集-第114章

小说: 黄仁宇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结构、能协定的活动。在这种情形之下信用才能展开,于是剩余的资金此来彼往,

互相活用。皮永恩说欧洲信用制度起先完全是西南欧罗曼司语言国家的功劳,看样

子也是在意大利构造成功之后,才传到法国的香槟省。

不仅是中国的作家,连很多西方学者,直到最近才能彻底体会到,商业大规模

展开,所依赖的不是货币,而是信用。很多大宗商业之进出,不一定要货币亲自登

场。而最初信用之能遂行,有赖于以农起家的资本家和商人间的鸿沟逐渐消失,社

会之间产生一种“架构上通贯的力量”(structuralcoherence)。这也就是我们

所说的社会中之内在物资都能公平合理的交换,于是可以开始在数目字上管理。韦

伯所说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必须是一种“能供计算的法治系统”(calculablel

egalsystem)。虽说这系统也可以通过立法的程序在纸面上产生,它到底要与社会

体系符合,不能完全闭门造车。我们看到中世纪结束时英国尚且瞠乎其后的情形,

也可以推想几百年后,像中国这样一个大陆型国家,要树立一个类似的体系之艰难

了。

我们纵不能和其他城市比较,去衡量威尼斯对信用制度所作技术上贡献之程度,

其成为此间中流砥柱,应毋庸置疑。因为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中没有一个如威尼斯牵

动如此多的商人,经营如此之久,而其组织设备如此之完善。威城被称为“科学统

计之出生地”。政府对稍重要商人的资本都加以调查,见于官方记录。接受商业诉

讼之法庭为curiadiPetizion。即是外来的商人与本地人订有合同,发生争执,也

可以提交此商业法庭判断。律师由官方指派,但是当事人自雇律师的也各听其便,

所有账簿和通讯都可以传送到法庭核阅。威尼斯旅外的商人则享有治外法权。

一个衡量威尼斯富裕的尺度,则是15世纪初年她的财政收入,已超过每年150万

金达卡(ducats,每达卡含纯金3.55格兰姆,近于1/8盎司)之数。以现代的价值

计,约近于美金8500万元。当时中国的人口,为威尼斯的500倍到1000倍之间。明朝

人所谓“天下税粮二千七百余石”,虽然无法折成今日的价格,也和150万金达卡处

于一个相类似的范畴之内。

关于威尼斯之衰亡,历史家至今还有各种不同的争执。传统的解释是1453年土

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使基督徒在地中海东部失去了凭籍。1488年葡萄牙人又通航

经过好望角,兹后截断红海间制肉香料的交通,使远东的产品环绕非洲进入西欧。

也有些历史家认为这种过于简化事实的说法都有毛病。地中海的贸易并没有因这两

件事情而枯竭。葡萄牙人也没有完全截断红海间的来往。16世纪末期,威尼斯的商

业有一段回光返照的局面,与埃及之间的贸易只有增加,没有减退。中欧的矿产也

增加生产,通过威尼斯去换取东南的物资。威城的银行也替北欧及意大利各城市转

账。威尼斯的商人更出现于很多前未履足的地方,如瑞典及波兰。

还有些人埋怨威尼斯不应当于1400年之后在大陆拓地,陆上的发展就是海上的

撤退,顾西则不能顾东。还有作家认为亚德里亚海岸的森林砍伐过度,影响以后威

尼斯的造船业。也有人认为威尼斯不应当让雇佣军作战。16世纪之后威尼斯的工业

虽有片面的发展,其主权则在外国人手里,威尼斯则因公债和军费累积过多,文艺

复兴期间,大量资金用于建筑,没有在产业上投资。也还有人责备威尼斯不能远瞻

整个欧洲和整个世界改变的局面,没有用她的力量作未来统一意大利的打算。

这些情形都有所称叙的理由,也代表见作历史,必有个别的见解。但是我们今

日在20世纪的末期,以长时间、远距离的姿态,重新检阅威城发展之经过,以考察

资本主义的形成重心,则认为关于威尼斯的衰退很可以用地缘政治(geopolitics)

的观念解释。威尼斯之效率高是由于内部和谐,其能如此,也是由于地方小,结构

简单,所以她用商业组织的方式将10多万人的财产所有权(ownership)和雇佣(e

mployment)结成一个罗网,将公私各部门一并笼罩,于是私人资本能继续增积,政

府也成为资本家的代言人和经理,在这种情形下,威尼斯完成资本主义制度。

可是她的特殊优势,用不着等到1500年,即在1400年前后,已发挥尽致。以后

纵能扩展疆域,即使富庶的程度仍能在数目字上增进,又在文艺复兴的时代里有过

实质上的贡献,威尼斯的想象力、冒险精神和组织能力——这些因素,为有些学者

称为资本主义精神——都已经历过最高峰时代的改变,是其衰落的主因。昔日人口

少,商法即民法,海军与商业舰队不分,转口的利润超过制造,在新世界里或不适

用,或陷于不利。很多新兴国家赶上时代,今昔之不同越加显然。在十字军东征时

代,威尼斯成为东西之间的枢纽。可是在远洋探险的时代,她即被东西的新兴海上

势力所阻塞。纵使16世纪和17世纪间常仍有片面的繁荣,也还是由于其他海上国家

有了特别的发展,暂时将红海与直布罗陀间的一段事业搁置,并非长久的趋势。很

显然的,1571年西欧天主教的联合舰队在勒潘托(Lepanto,希腊西部)打败土耳其

舰队,威尼斯虽然参加,已不能采取领导的地位,她的船只也分割配置于各分队。

这和几个世纪之前称霸地中海的情形,真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威尼斯不积极开拓远洋,在科技上突破环境?16世纪的造船业又有了继

续的改进,勒潘托海战已有火器出现(虽然战事仍由白刃决定),威尼斯尚是发明

戴眼镜的地方和出版业的中心。如果这些条件与她的财富结合起来,发为一种积极

的运动,威尼斯似乎应当能突破环境,继续为西方文化的杰出城市,在文治和武功

上站在历史的前端。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

如此的问题永远不会有一个为众所公认的完美解答。只是提出类似的问题时,

我们即逼近于地缘政治内对付同一问题,各地区必会呈现不同之效率或无效率(co

mparativeefficiencyordeficiency)的一个原则。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并不是

威尼斯必不能如此,而是其他国家以远洋为近邻,又有更多人力和资源,必定要较

一个人口只10多万,蹙居于堂奥里的城市容易做得成功。威尼斯失去行动自由之后,

她的保守性格愈为明显。我们的目的,在研究资本主义之展开,在此可以看出威尼

斯之衰亡并非前述三个技术上的条件逆转,而是这座自由城市不能加速维持其所创

造的一种运动。除此之外,我们与其绞尽脑汁去猜测何以没有发生的事情竟没有发

生,不如节省精力,去观测已经发生的事情在何种情况之下发生。所以我们叙述威

尼斯的情形,就此结束。下面两章介绍资本主义在荷兰和英国展开的经过,当中也

不乏这些国家打破现状创造新局面的经验。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第三章 荷兰

我住的地方,隔赫德逊河不到10英里。大家都知道这条河流因17世纪探险家亨

利·赫德逊(HenryHudson)而得名,可是很少人知道当日赫德逊受荷兰东印度公

司之聘,来纽约探险,其目的不是在北美洲拓土,而是希望找到一条“西北路线”

进入远东与中国通商。原来17世纪初年,欧洲人的地理知识简陋,也不知道加拿大

和太平洋的宽度与纵深,满以为循着西北路线不断前进,不久即可以到达中国。而

当日中国也是众所传闻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17世纪初年,荷兰正为了独立而

发动独立战争。此时南方的海洋又为很多国家竞争的区域,若反其道而行,可能会

有意外的收获。荷兰已经发现不少富国强兵的秘诀,如果此道一通,定可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用不着说,这个梦想没有成为事实。荷兰虽在赫德逊河畔开拓了一些土地,著

名的荷兰人如罗斯福一家也在此落地生根。但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之后,这一地区割

予英国,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亦即新约克,以向约克公爵示敬(约克公爵以后

承袭皇位,为英王詹姆士二世,因为不孚人望,被驱逐失国,此是后话。在与荷兰

作战时则为海上英雄,得到议会褒谢,是以今日世界最大的港口仍以约克名号,纪

念其战功)。

荷兰在西半球的发展,没有得到实际的效果。但是荷兰人绕非洲海岸进航远东,

却收获甚丰,也曾一度占据台湾。了解中国并不如传闻中富庶,以后西欧国家宰割

中国,荷人参与不深。荷兰在南洋开拓的殖民地,则为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等

地,也是世界上资源盈溢的地方。17世纪初年,荷兰人口不过150万,竟将这一个广

大的地区占据了好几百年。这殖民大帝国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被重整,固然是新

时代民族自决潮流的影响,而促进这潮流展开的一主要因素,则是中国抵抗日本之

成功。所以荷兰之向外拓土,直接间接的仍与中国有相当关联。

以上一段文字,概括了好几个世纪的事迹,提及了不少国家,也把本书编者、

作者和读者所在的地区,牵扯在一起。骤看起来,好像这故事缺乏结构,内中各事

的发生,全凭机遇,其过程既无从逆睹,当事人也只好各听命运之安排。可是我们

把这些事迹重新综合起来,再度考虑,则可以看出因为交通通信的进步,东西两半

球、新旧两世界业已结合为一。开始时,各方不平衡的因素必有一段冲突与摩擦,

同时以强凌弱的形态也不可避免。长期发展之后,局面则趋于平衡。而最先使这庞

大运动发轫的则是所谓的资本主义。

本书以上两章,已断断续续的提及资本主义的精神。荷兰人向外发展,即不能

与这种精神分离。“唯利是图”的野心促使荷兰人敢作敢为。一方面也倚靠这精神,

荷兰才胆敢以蕞尔小国,前后与西班牙、英国、法国和瑞典交战。荷兰人甩脱君权

和神权的束缚,趋利务实,因之整个国家在资本主义领导下发展成为一种组织和一

种运动。这时候其主政者随着社会与经济之潮流,必多少倾向于唯物主义、个人主

义与自由主义,否则无从产生上述的一种赌博与冒险性格。这种不受约束的性格,

也终必与种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结不解缘。以前荷兰人企图独占治肉香料的生产,不

惜戕害东南亚土人,又在西半球大规模贩卖人口,亦仍就追随“唯利是图”的宗旨,

不受人道主义约束之故。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研究资本主义,就无法划出一定的界限,将资本主义说成

一种孤立的和抽象的因素。也不能因为资本主义之成为一种组织与一种运动的过程

中产生了某些好与坏的事迹,就凭着这些事迹来臧否资本主义。

站在20世纪的末期,我们承认资本主义是推进现代社会的一种工具,在这种发

展之中,荷兰曾提供实质上的贡献。除非先站在技术的立场,将荷兰独立的沿革和

背景作较详尽的叙述,我们无法确定哪些因素可以在长期历史之发展中算作资本主

义之特质,而哪些因素只能算作个别和偶然的背景。

我们今日泛称的荷兰,正式的国名应为尼德兰王国(KoninkrijkderNederla

nden),她在16世纪独立时,则为尼德兰联邦(UnitedProvinces),或称荷兰共

和国(DutchRepublic),荷兰(Holland)不过是7个省(今则11省)当中之一。

这个国家与比利时、卢森堡在中世纪统称“低地国家”(LowCountries)。其

全部地区里虽有民族语言之不同,在荷兰独立之前却未曾在历史上以如上三个单位

的政治体系出现。荷民过去也缺乏组织自主国家的经验。或因欧洲中世纪封建影响

浓厚,各处地域成为公爵、伯爵世袭的产业及公主、郡主的嫁妆。其有效的政府,

总在最下端。即在1500年前后,西欧之民族国家(nationalstates)只有英国、法

国和西班牙算是粗具胚胎。以上各国疆域完整,界限明显,境内人民语言一致,历

史上又为强有力的王室控制,才能规模粗具的表现一些现代国家的形态。但这种表

现仍极有限度,因为过去政府功能简单,财政权与警察权多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