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曾国藩全集 >

第63章

曾国藩全集-第63章

小说: 曾国藩全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藩说:“昨天涤师亲授腰刀,在二万湘勇中影响甚为剧烈。得腰刀者,莫不感激涤师知遇

之恩,发誓要跟着涤师,万死不辞。没有得到的,不少人找到我,要我禀请涤师再打造五十

把,他们要凭战功来获取。”

曾国藩捋着长须,开怀大笑:“好!看在璞山的面上,再打造五十把。”

王錱很得意,说:“听说日内即将整师东下,自古战胜攻取,靠的是奇谋妙策。学生现

有一奇策,不知可用否?”

曾国藩说:“璞山有何妙计,尽管说。”

“据情报,长毛伪燕王秦日纲收集武昌溃卒,在蕲州至田家镇一带设下防线,其企图在

阻我长江水师。蕲州至田家镇地形险峻,敌人已重兵把守,胜负难卜。长毛伪翼王现据九

江。九江兵力已溯江而上,城内必然空虚。我军不如暂不惊动田家镇之贼,而出奇兵突袭九

江。九江危急,则贼之人马必回援。那时,我水陆大军将顺利冲破蕲州、田家镇,会师于九

江城下。若此策可行,学生愿率五千人马星夜奔驰江西,擒石达开于九江。”王錱一番话说

得气概昂扬。

曾国藩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微闭着双眼在认真地听。他不以王錱此策为然。待到王錱说

完,他缓缓地说:“用兵打仗,虽常有奇策,但只可偶尔用之,不可倚为根本。稳当平实

者,常操胜券。璞山刚才所说的,名为围魏救赵,实乃越寨进攻。依我看,把握不大。”

王錱满腔热情,遇到的却是一盆冷水,心中颇为不快,但他不甘心放弃,想用前代成功

的战例来说服曾国藩:“涤师,越寨进攻,古来多有成例。宋明帝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作

乱。官军与乱军相持于浓湖,久未决。时官军在下游赭圻,乱军袁凯在上游浓湖,另一将刘

胡又在上游鹊尾。官军龙骧将军张兴世越浓湖而攻鹊尾,最后鹊尾、浓湖二处相继而溃。当

时情形,与今日颇相似。”

王錱不愧罗泽南的头号高足,书读得很好,此时引用这个战例也十分恰当。对这一点,

曾国藩暗中赞赏,但这种赞赏,他只藏在心里,不愿表露出来。他不正面回答王錱的挑战,

而讲出一个相反的战例:“陈文帝天嘉元年,王琳屯长江西岸之栅口,侯瑱屯长江东岸之芜

湖。王琳越侯瑱直趋建康,侯瑱出芜湖尾随其后。时西南风急,王琳掷火烧侯瑱船,结果皆

反烧己船。侯瑱发蒙冲小船击之,琳军大败。此越寨进攻失败之例。”

王錱辩解:“此乃王琳无才,西南风起,岂能再用火烧尾后之船!”

曾国藩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我问你,九江空虚,你有无确报?石达开乃贼中枭雄,

你五千兵何能使九江惊慌?倘若田镇之兵并不回援,非但不能调虎离山,反而分散我军兵

力。且三路进兵已成定局,不便再行更改。”

王錱听了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再说也是空的,便问:“请问三路人马如何布置?”

曾国藩说:“北路由多隆阿、桂明统率,沿河口、杨逻、巴河、兰溪、茅山镇东下,驻

扎蕲州;南路塔智亭任统领,罗山、迪庵、春霆为分统领,由纸坊南下至山坡,再转向东,

由金牛堡、大冶方向向江边靠拢;中路水师雪琴为统领,厚庵、鹤人(李孟群字)为分统,

沿江东下。三路大军在蕲州会合。

润芝新授湖北臬司,守土为其责任,则镇守武昌,不随军出发。”

王錱听说鲍超都当了分统,却没有自己的份,老大不快。

其实,鲍超这个分统,本是王錱的,只是刚才听了国华的话后,才临时改变主意。曾国

藩决不能容忍有人背着他,在湘勇中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他原本极喜王錱的才能,野人山

一仗后,更器重王錱了。但后来,曾国藩发现王錱越来越心高气傲起来,常常自作主张,隐

然以湘勇首脑自居。特别是初到衡州时写招牌一事,使曾国藩很长时间心中不安。今天听到

六弟说的情况后,便断然决定,撤掉他的分统一职,派他回长沙去。曾国藩见王錱闷坐不

语,便换上笑脸,显出一副极信任的姿态,对他说:“璞山,这是温甫刚带来的骆中丞的

信,你先看看。”

王錱接过信,边看边想:既然涤师不信任我,我何不借此机会回湖南去。天下纷乱,哪

里不可冒头,何必一定要在某人手下受气?

“涤师,你让我带老湘营回长沙去吧!”

王錱这一主动请求,倒出乎国藩意外。他自思:王錱志大才高,敢于任事,此人年纪尚

轻,经过一番磨练之后,或许有可能成为一代名将。想到这里,他认为不能对王錱太刻薄,

要留个去后之思。曾国藩充满感情地说:“璞山,罗山曾对我说过,贤弟是他弟子中的第一

人。这两年来,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贤弟是湘勇营官中最有才华者之一。我一向奇与厚望。

骆中丞来信请派劲旅,我也寻思着,此事非贤弟不可。湖南是湘勇的家乡,家乡不宁,湘勇

将士何来斗志?且今后粮饷、兵员,还得靠家乡源源不断地供给。家乡对湘勇之重要,想必

贤弟十分清楚。贤弟此番回家,要独当一面,自然会备尝艰难。然自古以来,成十分之名

者,乃做十分艰难之事者,望贤弟好自为之。老湘营还缺哪些器械,贤弟自可提出,大营将

尽力补齐。”

王錱说:“老湘营的装备比其他营雄厚,不缺什么。”

曾国藩指着身后的书柜,对王錱说:“器械不缺,我就不送了。这一柜子明刻二十三史

送给贤弟,权当饯行。”

“涤师于学生恩德太厚了。”

曾国藩深情地说:“道光十六年,会试再报罢,我出都为江南之游。同邑易作梅官睢宁

知县,因过访之,从易公贷百金,过金陵尽以购书。这部二十三史,即当时所买。近二十年

来一直伴随着我,未曾一时离开。今以这部书送给贤弟,愿弟暇时浏览,磨练砥砺,成就一

代名将,一代贤臣,今后好青史留名。”

曾国藩这番话使王錱大为感动,一旁的曾国华也为之动容。王錱为自己错怪曾国藩而内

疚,站起来说:“涤师厚情,王錱领受了。王錱决不辜负涤师期望,待湖南匪乱平定后,我

即率营回归,永远追随在你老的左右。”

(第七章完)



第九章 江西受困

一浔阳楼上,翼王挥毫题诗——

早在湘勇围攻武昌的时候,翼王石达开受天王、东王之命,来到安庆主持西征军务,当

田镇失守、湘勇即将出湖北下江西的严峻时刻,石达开率五千劲旅,从安庆渡江来到九江。

翼王虽年纪轻轻,却是个文武全才,且为人豪爽倜傥重情义,在太平军中一向有很高威望。

翼王进九江后几天,韦俊、石祥祯、罗大纲、林绍璋等陆路逃散的人马也陆续从各地来到九

江,聚会在翼王旗帜下。

湘勇离开田镇的消息传到九江的这天上午,石达开决定亲自巡视九江城的防守。

林启容说:“殿下,我陪你去。”

“不用。”石达开说,“我和韦国宗、绍璋、大纲等人去看看,都穿老百姓的衣服,不

易被人发觉。九江城哪个不认识你?你去反而碍事。”

石达开带着韦俊、石祥祯、林绍璋、罗大纲、周国虞等人,脱掉龙凤绣袍,穿上青衣布

履,走出府门。林启容安排几个卫士远远跟着。

展现在石达开等人眼中的九江城,已充满着大仗前夕的严重气氛。街头巷尾到处响着清

脆而迅急的马蹄声,一队队留着长发、包着红、黄两色头巾的太平军士兵,正抬着各种军

需,匆匆地向东南西北城门走去,队列整齐,表情肃穆,不时可以看见百姓走上来帮士兵的

忙。城墙上飘拂着成千上万面三角蜈蚣旗,全身披挂的将士在上面往来奔走,除开器械碰地

时发出的声响和将官们简短的命令外,听不到多少嘈杂的声音。石达开对九江城忙而不乱的

军事调配感到满意。这时,他忽然看到城墙上有一个瘦小矫健的人在走动,身影很熟。石达

开想起来了:那不是两年前打长沙时火烧城隍菩萨的勇士吗!石达开要上城墙去看看此人。

康禄正在指挥十几个士兵安置一座千斤重炮,回过头来一眼看见身着平民打扮的罗大

纲,忙说:“罗指挥,这里已基本安排就绪,请你检查。”

罗大纲笑哈哈地说:“不忙,不忙,你看看谁来了。”

康禄定睛看时,仿佛眼前突然明亮,站在罗指挥身后微笑的不正是翼王吗?他赶紧跪下

叩头:“卑职拜见翼王殿下,愿殿下千岁千千岁!”

石达开叫罗大纲扶起康禄,笑着说:“两年没有见到你了,还好吗?”

康禄正要回答,罗大纲已抢在先了:“翼王,康禄打仗勇敢,现在已是师帅了。”

“好哇!”石达开很是高兴,“你现在已指挥两千多号人了。你要把弟兄们都带成你一

样的勇敢,那力量就大了。”

康禄忙说:“谢翼王殿下夸奖,兄弟们打仗都还不错。”

石达开拍拍康禄的肩膀,说:“看看你这段的城防。”

康禄陪着石达开等人,仔细地查看这段长达一里的防线。

石达开见上面安置了三座八百斤、两座一千斤的大炮,炮筒擦得油黑发亮,炮后堆满着

火药。兵士们个个精神抖擞,有的在修补砖石,有的在擦刀,更多的在搬运刀枪食品。石达

开在心中称赞。

“康禄。”石达开问紧跟在他身后的年轻师帅,“武昌失守,田镇兵败,你以为原因在

哪里?”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康禄这些天来也想过,但没来得及理清。他稍稍思索一下,说:

“回禀翼王殿下,卑职以为主要原因在于轻敌,其次在纪律不严明,平素缺乏训练。”

石达开点头说:“你说得对。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轻敌,实际上就是不知敌。

现在跟我们打交道的曾妖湘勇,不同于绿营、八旗,以对待绿营、八旗的方式来对待曾妖湘

勇,这就是我们失败的主要原因。”石达开转过脸来,问韦俊、石祥祯等人:“你们认为

呢?”

祥祯、韦俊等都赞同翼王的分析。石达开补充道:“曾妖湘勇的最大特点是能打硬仗,

我们必须以硬对硬。”

众人一齐称是。石达开问康禄:“你这一师兄弟们的士气如何?”

康禄答:“武昌、田镇两次失败,我师死伤兄弟二百多。前几天,不少兄弟还在颓丧之

中,有的甚至提起湘勇就有点怕。”

“孬种,曾妖的湘勇有什么可怕的?”林绍璋忍不住在一旁插话。

康禄说:“卑职也训过他们: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胆怯害怕的不是男子汉。他曾妖头也

是人,我们为何要怕他?湘勇更不必说,先前和我们一样作田做工,岳州、靖港之役照样打

得他们抱头鼠窜。吃一亏,长一智,我们会更聪明,还有天父天兄的保祐,曾妖的湘勇哪里

打得过我们!”

“说得好!”石达开鼓励道,“我看你是个好带兵人。现在兄弟们的精神好些了吗?”

“现在好多了。兄弟们都说,翼王亲自到九江来指挥打仗,报仇雪恨的日子到了。”

大家兴致勃勃地继续观看城墙上的防卫,也随时提出些改进意见,康禄一一记下。

石达开问康禄:“你家里还有哪些人?”

“父母都已过世,唯有一兄。”

罗大纲说:“康禄的胞兄武功文才都极好,只可惜在替曾妖卖力。”

石达开严肃地问:“你胞兄叫什么名字?”

康禄恭敬地回答:“家兄叫康福。”

“禄胞。”康禄以为翼王会大骂他的哥哥,谁知翼王却以亲热豪放的口吻说,“你想法

把福胞叫到我们这里来,自家兄弟,迷路走错了道,一概不计较。你就讲是我说的,只要投

奔天国,过去的事既往不咎,本王将封他为军帅,给他带兵大权;日后立功了,本王向天王

保奏他当丞相、检点。”

康禄赶紧说:“卑职遵命!”

一个月前,与康禄一道投军的邻居从沅江下河桥探亲后回来告诉康禄,曾国藩为康福买

了三百亩水田,并请乡邻王矮爹代为管理收帐,康福将田产分为两份,一份记在康禄的名

下。康禄加入太平军后,懂得了很多道理,他深以哥哥接受曾国藩所赐为耻,认为这是不义

之财。写信给王矮爹,说他分文不要。当把这一情况向翼王禀告时,石达开哈哈大笑:“康

禄,你也太拘谨了。天下财产都是天父天兄的,人人都有份。曾妖给你哥哥,你哥哥分一半

给你,你受之无愧。你想想,你不要,三百亩田的收入就全部归你哥哥了。你为何不将你的

那份收入接过来,周济四邻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