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谘都坐者,日有百数。孝裕屏人私话,朝退亦相随。
仁惠、元亮又伺闲而往,停断公事,人号为三佞。长仁私游仄密,处处追寻。孝
裕劝其求进,和士开深疾之,于是奏除孝裕为章武郡守,元亮为淮南郡守,仁惠
为幽州长史。孝裕又说长仁曰:“王阳卧疾,和士开必来,因而杀之。入见太后,
不过百日失官,便代其处。”士开知其谋,更徙孝裕为北营州建德郡守。长仁每
干执事,求为领军。将相文武以主上富于春秋,母后家不可专政,故抑而不许。
以本官摄选。长仁性好威福,意犹未尽。先是尚书胡长粲奏事内省,长仁疑粲间
己,苦请太后出之。
天统五年,从驾自并还邺,夜发滏口,帝以夜漏尚早,停于路傍。长仁后来,
谓是从行诸贵,遂遣门客程牙驰骑呼问。帝遣中尚食陈德信问是何人,牙不答而
走。帝命左右追射之。既而捉获,因令壮士扑之,决马鞭二百,牙一宿便死。士
开因此,遂令德信列长仁倚亲骄豪无畏惮。由是,除齐州刺史。及辞于昭阳,列
仗引见,长仁不敢发语,唯泣涕横流。到任,启求暂归,所司不为奏。怨愤,谋
令冀州人李揩墙刺和士开,其弟长咸告之。士开密与祖孝徵议之,孝徵引汉文帝
杀薄昭为故事,于是敕遣张固、刘桃枝驰驿诣齐州,责长仁谋害宰辅,遂赐死。
先是,太白食昴,占者曰:“昴为赵分,不利胡王。”长仁未几死。长仁性
好歌舞,饮酒至数斗不乱。自至齐州,每进酒后,必长叹欷殻В魈椴蛔允ぃ
右莫不怪之。
寻而后主纳长仁女为后,重加赠。长仁子君璧,袭爵陇东王。君璧弟君璋,
及长仁弟长雍等,前后七人并赐爵,合门贵盛。后废后,稍稍黜退焉。
隋文帝外家吕氏,其族盖微。平齐后求访,不知所在。开皇初,济南郡上言,
有男子吕永吉,自称有姑字苦桃,嫁为杨讳妻。勘验,知是舅子。始追赠外祖双
周为上柱国、太尉、八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封齐郡公,谥曰敬。外祖母姚氏为
齐敬公夫人。诏并改葬,于齐州立庙,置守冢十家,以永吉袭爵,留在京师。及
大业中,授上党郡太守。性识庸劣,职务不理。后去官,不知所终。
从父道贵,性尤顽騃,言词鄙陋。初自乡里徵入长安,上见之悲泣。道贵略
无戚容,但连呼帝名云:“种未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姊。”后数犯忌讳,动致违
忤。上甚耻之,乃命高颎厚加供给,不许接对朝士。拜上仪同三司,出为济南太
守,令即之任,断其入朝。道贵还至本郡,高自崇重,每与人言,自称皇舅。数
将仪卫,出入闾里,从故人游宴,庶僚咸苦之。后郡废,终于家,子孙无闻焉。
论曰:三五哲王,防深虑远;舅甥之国,罕执钧衡;母后之家,无闻倾败。
爰及汉晋,颠覆继轨,皆由乎进不以礼,故其毙亦速。自魏至隋,时移四代,得
失之迹,斯文可睹。苟不倾宗,终致亡国,周隋之际,可为鉴焉。若使开皇创业,
不取惩于已往,独孤权侔吕、霍,必败于仁寿之前;萧氏势均梁、窦,岂全于大
业之后。今或不陨旧基,或更隆先构,岂非处之以道,远权之所致乎?
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
○儒林上
梁越卢丑张伟梁祚平恒陈奇刘献之张吾贵刘兰孙惠蔚
(族曾孙灵晖马子结石曜灵晖子万寿)徐遵明董徵李业兴(子崇祖)
李铉冯伟张买奴刘轨思鲍季详邢峙刘昼马敬德(子元熙)张景
仁权会张思伯张雕武郭遵
儒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
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不坠。自永嘉之后,
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魏道武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
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
生员至三千人。岂不以天下可马上取之,不可以马上临之?圣达经猷,盖为远矣。
四年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师。明元时,改国子为中书学,立教授博士。
太武始光三年春,起太学于城东。后征卢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举才学。于是
人多砥尚,儒术转兴。献文天安初,诏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
六十人。后诏大郡立博士二人,助教四人,学生一百人;次郡立博士二人,助教
二人,学生八十人;中郡立博士一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下郡立博士一人,
助教一人,学生四十人。太和中,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
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孝文钦明稽古,
笃好坟籍,坐舆据鞍,不忘讲道。刘芳、李彪诸人以经书进,崔光、邢峦之徒以
文史达。其余涉猎典章,闲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贻赏眷。于是斯文郁然,
比隆周、汉。宣武时,复诏营国学。树小学于四门,大选儒生以为小学博士,员
四十人。虽黉宇未立,而经术弥显。时天下承平,学业大盛,故燕、齐、赵、魏
之间,横经著录,不可胜数。大者千余人,小者犹数百。州举茂异,郡贡孝廉,
对扬王庭,每年逾众。神龟中,将立国学,诏以三品以上,及五品清官之子以充
生选。未及简置,仍复停寝。正光三年,乃释奠于国学,命祭酒崔光讲《孝经》,
始置国子生三十六人。暨孝昌之后,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
齐神武生于边朔,长于戎马,杖义建旗,扫清区县。因魏氏丧乱,属尔朱残
酷,文章咸荡,礼乐同奔,弦歌之音且绝,俎豆之容将尽。永熙中,孝武复释奠
于国学,又于显阳殿诏祭酒刘钦讲《孝经》,黄门李郁说《礼记》,中书舍人卢
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复置生七十二人。及永熙西迁,天平北徙,虽庠序
之制,有所未遑,而儒雅之道,遽形心虑。时初迁都于邺,国子置生三十六人。
至兴和、武定之间,儒业复盛矣。始天平中,范阳卢景裕同从兄仲礼于本郡起逆,
齐神武免其罪,置之宾馆,以经教授太原公以下。及景裕卒,又以赵郡李同轨继
之。二贤并大蒙恩遇,待以殊礼。同轨云亡,复征中山张雕武、勃海李铉、刁柔、
中山石曜等递为诸子师友。及天保、大宁、武平之朝,亦引进名儒,授皇太子、
诸王经术。然爰自始基,暨于季世,唯济南之在储宫,性识聪敏,颇自砥砺,以
成其美。自余多骄恣傲狠,动违礼度,日就月将,无闻焉尔。镂冰雕朽,迄用无
成,盖有由焉。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况义方之情不笃,邪僻之路竞开,自非
得自生知,体包上智。而内纵声色之娱,外多犬马之好,安能入则笃行,出则友
贤者也?徒有师傅之资,终无琢磨之实。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稽山竹箭,
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而齐氏司存,或失其守;师保疑丞,皆赏勋旧;
国学博士,徒有虚名。唯国子一学,生徒数十人耳。胄子以通经进仕者,唯博陵
崔子发、广平宋游卿而已。自外莫见其人。幸朝章宽简,政纲疏阔,游手浮惰,
十室而九。故横经受业之侣,遍于乡邑;负笈从宦之徒,不远千里。入闾里之内,
乞食为资,憩桑梓之阴,动逾十数。燕、赵之俗,此众尤甚焉。齐制,诸郡并立
学,置博士、助教授经。学生俱久差逼充员,士流及豪富之家,皆不从调。备员
既非所好,坟籍固不开怀。又多被州郡官人驱使,纵有游惰,亦不检察。皆由上
非所好之所致也。诸郡俱得察孝廉,其博士、助教及游学之徒通经者,推择充举。
射策十条,通八以上,听九品出身,其尤异者,亦蒙抽擢。
周文受命,雅重经典。于时西都板荡,戎马生郊。先生之旧章,往圣之遗训,
扫地尽矣!于是求阙文于三古,得至理于千载,黜魏、晋之制度,复姬旦之茂典。
卢景宣学通群艺,修五礼之缺;长孙绍远才称洽闻,正六乐之坏。由是朝章渐备,
学者向风。明皇纂历,敦尚学艺,内有崇文之观,外重成均之职。握素怀铅,重
席解颐之士,间出于朝廷;员冠方领,执经负笈之生,著录于京邑。济济焉,足
以逾于向时矣。洎保定三年,帝乃下诏尊太保燕公为三老。帝于是服兖冕,乘碧
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斯固一世之盛
事也。其后命輶轩而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
安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衣儒者之服,挟先王之道,开黉舍,延
学徒者比肩;励从师之志,守专门炎业,辞亲戚,甘勤苦者成市。虽通儒盛业,
不逮魏、晋之臣,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训纷纶,无所取正。隋文膺期纂历,平一寰宇,
顿天钢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縻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
靡不毕集焉。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县河之
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
俊,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
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及帝暮年,
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暨仁寿间,遂废天下之
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
于开皇之初。徽辟儒生,远近毕至。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之下,纳言定其差次,
一以闻奏焉。于时,旧儒多已凋亡,惟信都刘士元、河间刘光伯拔萃出类,学通
南北,博极今古,后生钻仰。所制诸经义疏,缙绅咸师宗之。既而外事四夷,戎
马不息,师徒怠散,盗贼群起。礼义不足以防君子,刑罚不足以威小人,空有建
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其风渐坠,以至灭亡。方领矩步之徒,亦转死沟壑,凡
有经籍,因此湮没于煨烬矣。遂使后进之士,不复闻《诗书》之言,皆怀攘窃之
心,相与陷于不义。《传》曰:“学者将殖,不学者将落。”然则盛衰是系,兴
亡攸在,有国有家者,可不慎欤!
汉世,郑玄并为众经注解,服虔、何休,各有所说。玄《易》、《诗》、
《书》、《礼》、《论语》、《孝经》,虔《左氏春秋》,休《公羊传》,大行
于河北。王肃《易》,亦间行焉。晋世,杜预注《左氏》。预玄孙坦,坦弟骥,
于宋朝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业,故齐地多习之。
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讲郑玄所注《周易》。遵明以传卢景裕及清河崔瑾。
景裕传权会、郭茂。权会早入邺都,郭茂恒在门下教授,其后能言《易》者,多
出郭茂之门。河南及青齐之间,儒生多讲王辅嗣所注,师训盖寡。
齐时,儒士罕传《尚书》之业,徐遵明兼通之。遵明受业于屯留王聪,传授
浮阳李周仁及勃海张文敬、李铉、河间权会,并郑康成所注,非古文也。下里诸
生,略不见孔氏注解。武平末,刘光伯、刘士元始得费《义疏》,乃留意
焉。
其《诗》、《礼》、《春秋》,尤为当时所尚,诸生多兼通之。
《三礼》并出遵明之门。徐传业于李铉、祖俊、田元凤、冯传、纪显敬、吕
黄龙、夏怀敬。李铉又传授刁柔、张买奴、鲍季详、邢峙、刘昼、熊安生。安生
又传孙灵晖、郭仲坚、丁恃德。其后生能通《礼经》者,多是安生门人。诸生尽
通《小戴礼》。于《周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通《毛诗》者,多出于魏朝刘
献之。献之传李周仁。周仁传董令度、程归则。归则传刘敬和、张思伯、刘轨思。
其后能言《诗》者,多出二刘之门。河北诸儒能通《春秋》者,并服子慎所注,
亦出徐生之门。张买奴、马敬德、邢峙、张思伯、张奉礼、张彫、刘昼、鲍长宣、
王元则并得服氏之精微。又有卫觊、陈达、潘叔虔,虽不传徐氏之门,亦为通解。
又有姚文安、秦道静,初亦学服氏,后兼更讲杜元凯所注。其河外儒生,俱伏膺
杜氏。其《公羊》、《穀梁》二传,儒者多不厝怀。《论语》、《孝经》,诸学
徒莫不通讲。诸儒如权会、李钦、刁柔、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