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60章

北史-第160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讳,魏少傅悲不自胜,卿何容都不流涕?”休之曰:“天保之世,魏侯时遇甚

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皇建初,兼度支尚书。昭帝留心政道,访以政术,休之答以明赏罚,慎官方,

禁淫侈,恤人患,为政教之先。帝深纳之。大宁中,历都官、七兵、祠部三尚书。

河清三年,出为西衮州刺史。天统初,徵为光禄卿,监国史。寻除吏部尚书。休

之多识故事,谙悉氏族,凡所选用,莫不才地俱允。前国子助教熊安生,当时硕

儒,因丧解职,久而不见调,休之引为国子博士,儒者以此归之。简率不乐烦职,

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直是樊

笼矣。”武成崩后,频乞就闲。武平初,除中书监、尚书右仆射。三年,加位特

进,与朝士撰《圣寿堂御览》。六年,正除尚书左仆射,领中书监。

休之早得才名,为人物所倾服,外如疏放,内实谨厚。少年颇以峻急为累,

晚节以通美见称。重衿期,好游赏。太常卿卢元明,人地华重,罕所交接,非一

时名士,不得与之游。休之始为行台郎,便坦然投分,文酒会同,相得甚款,乡

曲人士莫不企羡焉。太子中庶子平原明少遐,风流名士也,梁亡奔邺,昔因通聘,

与休之同游。及少遐卒,其妻穷敝,休之经纪振恤,恩分甚厚。尚书仆射崔暹为

文襄所亲任,势倾朝列,休之未尝请谒。暹子达拏幼而聪敏,年十余已作五言诗。

时梁国通和,聘使在馆,暹持达拏数首诗示诸朝士有才学者,又欲示梁客。余人

畏暹,皆随宜应对,休之独正言:“郎子聪明,方成伟器。但小儿文藻,恐未可

以示远人。”其方直如此。元景每云:“当今直谏,阳子烈其有焉。”

晚节,说祖珽撰《御览》,书成加特进,令其子辟强预修《御览》书。及珽

黜,便布言于朝廷,云先有隙。及邓长颙、颜之推奏立文林馆,之推本意不欲令

耆旧贵人居之,便相附会,与少年朝请、参军之徒,同入待诏。时论贬焉。魏收

监史之日,立《神武本纪》,取平西胡之岁为齐元。收在齐州,恐史官改夺其志,

上表论之。及收还朝,敕集朝贤议其事,休之立议从天保为限断。魏收存日,犹

两议未决。收死,便讽动内外,发诏从其议。后领中书监,谓人云:“我已三为

中书监,用此何为!”隆化还邺,举朝多有迁授,封休之燕郡王。乃谓所亲曰:

“我非蛮奴,何忽此授?”凡此诸事,为识者所讥。好学不倦,博综经史,文章

虽不华靡,亦为典正。魏收在日,深为收所轻,魏殂后,以先达见推。位望虽高,

虚怀接物,为摚鹚亍

周武帝平齐,与吏部尚书袁聿脩、卫尉卿李祖钦、度支尚书元脩伯、大理卿

司马幼之、司农卿崔达拏、秘书监源宗、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李若、散骑常侍兼

给事黄门侍郎李孝贞、给事黄门侍郎卢思道、给事黄门侍郎颜之推、通直散骑常

侍兼中书侍郎李德林、通直散骑常侍兼中书舍人陆乂、中书侍郎薛道衡、中书舍

人元行恭、辛德源、王邵、陆开明十八人同徵,令随驾后赴长安。寻除开府仪同,

依例封临泽县男。历纳言中大夫、太子少保,进位上开府,除和州刺史。随开皇

二年罢任,终于洛阳。所著文集四十卷,又撰《幽州人物志》,并行于世。

初,休之在洛,将仕,夜梦见黄河北驿道上行,从东向西。道南有一冢,极

高大。休之步登冢头,见一铜柱,趺为连花形。休之从西北登一柱础上,以手捉

一柱,柱遂右转。休之咒曰:“柱转三匝,吾至三公”,柱遂三匝而止。休之寻

寤,意如在邺城东南者,其梦竟验云。

子辟强,字君大,性疏脱,又无艺,休之亦引入文林馆,为时人所嗤鄙。武

平末,为尚书水部郎中。

休之弟綝之,天平中入关。次俊之,位兼通直常侍,聘陈副,尚书郎。当文

襄时,多作六言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

市不绝。俊之尝过市,取而改之,言其字误。卖书者曰:“阳五古之贤人,作此

《伴侣》,君何所知,轻敢议论!”俊之大喜。后待诏文林馆,自言:“有文集

十卷,家兄亦不知吾是才士也。”固从兄藻。

藻字景德,少孤,有雅志,涉猎经史。位中书博士,诏兼礼官,拜燕宣王庙

于长安。还,赐爵魏昌男。累迁瀛州安东府长史,以年老归家,为贼杜洛周所囚,

发病卒。永熙中,赠幽州刺史。子裴。

斐字叔鸾,魏孝庄时,于西衮州督护流人有功,赐爵方城伯。历广平王开府

中郎,修起居注。除起部郎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梁。梁尚书羊侃,魏之叛人

也,与斐旧故,欲召斐至宅,三致书,斐不答。梁人曰:“羊来已久,经贵朝迁

革,李、卢亦诣宅相见,卿何致难?”斐曰:“柳下惠则可,吾不可。”梁武帝

又亲谓斐曰:“侃极愿相见,今二国和好,安得复论彼此。”斐终辞焉。还,除

廷尉少卿。石齐河溢,桥坏,斐移津于白马,中河起石氵单,两岸造关城,累年

乃就。东郡太守陆士佩以黎阳关河形胜,欲因山壑以为公家苑囿。斐书答以国步

始康,人劳未息,诚宜轻徭薄赋,勤恤人隐,不从。天保中,除都水使者。诏斐

监筑长城。累迁殿中尚书,以本官监瀛州事,拜仪同三司。卒,赠中书监、北豫

州刺史,谥曰简。子师孝,中书舍人固从弟昭。

昭字元景,学涉史传,尤闲案牍。为齐文襄府墨曹参军,甚见亲委,与陈元

康、崔暹等参谋机密。及崔掊咚妫佰莱善溆敌献硬胖ぐ滓悦猓

时以元景为告而顺旨。初,文襄择日将受魏禅,令元景等定仪注,草诏册,并授

官,未毕而文襄殂,罢府。天保初,除给事黄门侍郎。后以风气弥留,不堪近侍,

出除青州高阳内史,卒于郡。文集十卷。

子静立,性淳孝,操履清方,美词令,善尺牍。仕齐,位三公郎中。隋开皇

初,州主簿。

贾思伯,字仕休,齐郡益都人也。其先自武威徙焉。世父元寿,中书侍郎,

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自奉朝请累迁中书侍郎,颇为孝文所知。任城王澄之围

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其儒者,谓之必死。

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

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累迁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

业竟,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时人为之语曰:“阴生读书不免痴,不识双凤

脱人衣。”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

昭帝时,拜凉州刺史,思伯以边远不愿,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因舍人徐

纥言乞得停。后除廷尉卿,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

案《周礼》,夏后氏世室,殷重屋,周明堂,皆五室。郑注云:“此三者或

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制同也。”若然,则夏、殷之世已

有明堂矣。唐、虞以前,其事未闻。戴德《礼记》云:“明堂凡九室十二堂。”

蔡邕云:“明堂者,天子太庙,飨功、养老、教学、选士皆于其中,九室十二堂。”

案戴德撰《记》,世所不行。且九室十二堂,其于规制,恐难得厥衷。《周礼》

:营国,左祖右社,明堂在国之阳。则非天子太庙明矣。然则《礼记月令》四堂

及太室皆谓之庙者,当以天子暂配享五帝故耳。又《王制》云:“周人养国老于

东胶。”郑注云:“东胶即辟雍,在王宫之东。”又《诗·大雅》云:“邕邕在

宫,肃肃在庙。”郑注云:“宫谓辟雍宫也,所以助王,养老则尚和,助祭则尚

敬。”又不在明堂之验矣。案《孟子》云齐宣王谓孟子曰:“吾欲毁明堂。”若

明堂是庙,则不应有毁之问。且蔡邕论明堂之制云:“堂方百四十尺,象坤之策;

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象乾之策;方六丈,径九丈,象阴阳九六之数;九室以象

九州;屋高八十一尺,象黄钟九九之数;二十八柱以象宿;外广二十四丈以象气。”

案此皆以天地阴阳气数为法,而室独象九州,何也?若立五室以象五行,岂不快

也?如此,蔡邕之论,非为通典;九室之言,或未可从。

窃寻《考工记》虽是补阙之书,相承已久,诸儒注述,无言非者,方之后作,

不亦优乎。其《孝经援神契》、《五经要义》、旧《礼图》皆作五室,及徐、刘

之论,谓同《考工》者多矣。朝廷若独绝今古,自为一代制作者,则所愿也。若

犹祖述旧章,规摹前事,不应舍殷、周成法,袭近代妄作。且损益之极,极于三

王,后来疑议,难可准信。郑玄云:“周人明堂五室,是帝各有一室也,合于五

行之数,《周礼》依数以为之室。施行于今,虽有不同,时说然矣。”寻郑此论,

非为无当。案《月令》亦无九室之文,原其制置,不乖五室。其青阳右个即明堂

左个,明堂右个即总章左个,总章右个即玄堂左个,玄堂右个即青阳左个。如此,

则室犹是五,而布政十二。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

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学者善其义。后为都官尚书。时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

为侍读。思伯遂入授明帝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

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

客有谓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

以为雅言。思伯与元兴同事,大相友昵,元兴时为元叉所宠,论者讥其趋势云。

卒,赠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贞。

子彦始,武定中淮阳太守。

思伯弟思同,字仕明,少励志行,雅好经史,与兄思伯,年少时俱为乡里所

重。累迁襄州刺史,虽无明察之誉,百姓安之。元颢之乱,思同与广州刺史郑光

护并不降。庄帝还宫,封营陵县男。后与国子祭酒韩子熙并为侍讲,授静帝杜氏

《春秋》。加散骑常侍,兼七兵尚书,寻拜侍中。卒,赠尚书右仆射、司徒公,

谥曰文献。

初,思同为青州别驾,清河崔光韶先为中从事,自恃资地,耻居其下,闻思

同还乡,遂便去职,州里人物为思同恨之。及光韶亡,遗诫子侄不听求赠。思同

遂表讼光韶操业,特蒙赠谥,论者叹尚焉。

思同之侍讲也,国子博士辽西卫冀隆精服氏学,上书难杜氏《春秋》六十三

事,思同复驳冀隆乖错者一十余条,互相是非,积成十卷。诏下国学,集诸儒考

之,事未竟而思同卒。后魏郡姚文安、乐陵秦道静复述思同意。冀隆亦寻物故,

浮阳刘休和又持冀隆说。竟未能裁正。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曾祖敏,仕慕容垂为平原太守。道武定中山,

赐爵安固子,拜尚书左丞。卒,赠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以从征平原功进爵,

为侯,位冯翊太守,赠幽州刺史。父季真,多识前言往行,位中书侍郎、钜鹿太

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

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

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

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

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

不遗一字。孝文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戏卢昶曰:“昔流

共工于幽州,北裔之地那得忽有此子?”昶对曰:“当是才为世生。”以才名拜

太学博士。徵署司徒彭城王勰法曹行参军。帝顾谓勰曰:“萧赜以王元长为子良

法曹,今为汝用祖莹,岂非伦匹也?”敕令掌勰书记。莹与陈郡袁翻齐名秀出,

时人为之语曰:“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