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我不是教你诈 >

第5章

我不是教你诈-第5章

小说: 我不是教你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大牌的制作主持人,居然会找到我。”小宋放下电话,兴奋地对老婆说:“还约我明天碰面,说要谈节目的事。”

小宋一夜没睡好,小宋的老婆也没睡好,一大早就起来为小宋烫衬衫,一边烫,一边问:

“你猜,古先生是找你做什么节目呢?”

“不知道!可以确定是不会找我主持他的‘四海心声’。”

“四海心声”是古先生的成名节目,自己的制作班底,加上自己主持。起初大家看他一定弄不成,没想到一炮而红,愈红愈有大人物愿意上,收视率也愈高,使古先生不仅在电视界,连在政治界、学术界,也成了一号人物。靠着关系作生意,更愈作愈大。

想想,有谁会把自己的“成名之作”,交给别人呢?尤其是交给小宋。

当然了!小宋也是新秀,留美的硕士,又仪表堂堂、辩才无疑。大家都说他是“学者从秀”,前途无量的明白之星。

“如果古先生能提我一把,就棒了!”小宋出门时,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又要老婆亲了一下:

“希望你的吻,能带给我好运。”

小宋果然交了好运,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好运——

古先生居然真的要把“四海心声”的主持棒,交给小宋。

“我的事情多,常在世界各地跑,偏偏节目每个礼拜都得录影。”古先生两只热手握着小宋冰凉的手,很诚恳他说:“想来想去,只有你这位青年才俊,够格来接,你考虑考虑。”

“哪里还要考虑?”小宋高声叫着,对电话那头的老婆喊:“我当场就接了。”

小宋接手主持“四海心声”,真像是一声雷,震动了电视界,更震动了观众。大家议论纷纷:

“小宋这么嫩,怎能接古先生的东西?”

“老古把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交给小宋,太冒险了!”

“不是小宋这样的旷世才子,又有谁接得了?放眼今天,能主持,又有学校背景的,能有几人?”

节目播出了,小宋果然主持得可圈可点。虽然有些看惯古先生的人,一时不能习惯,隔些时也就成了。

问题是,隔了好些时,节目不但收视率没提高,反而下降了,小宋四处请求,广告商就是不跟。

“老弟!这可是我的‘老招牌’,你要加油啊!”古先生常鼓励小宋,只是,说归说,连古先生的制作班底,也愈来愈没劲。而且听说都去搞另一个新节目了。

“四海心声”在古先生打响招牌十年之后,终于因为收视率太差,广告又太少,而宣告结束。

小宋伤心极了,觉得愧对古先生重托。

“没关系!没关系!”古先生拍着小宋:“连你这样的人才,都做不下去,也就没话说了。不怪你!不怪你!”

隔不久,又传出了雷声。

古先生再度出马,开辟一个比“四海心声”更精彩的节目,而且亲自主持。

退出的广告,一下子全回来了。

古先生的班底,居然在短短两个星期当中,已经制作了好几集,还存了许多精彩的“点子”!

新节目又一炮而红。

还是古先生的魁力惊人。只是年轻的才子小宋,砸了“四海心声”那么有名的节目,成为票房毒药,短时间很难再爬起来了。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古先生是很不简单,居然把他的成名节目,交给小宋。小宋也硬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节目作垮了。

只是很奇怪,古先生的老招牌砸了,似乎没伤害到古先生,反证明古先生的魅力,使他更红了。

再想想,那个做了十年的“四海心声”,似乎也真是太老,该换新东西了。

说到这儿,相信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古先生的成名作、老招牌,怎么能在他自己的手下砸掉,那是多明显的失败啊!可是节目又该更新了,怎么办”

于是“卡位”的计谋产生。把这个已经没救的位子让给小宋吧!他做成功了,那是我古先生的节目,在我铺路下,做成功的。

做失败了,只怪他能力不足。这么老的招牌,居然到他手上就垮了,可见还是我古先生行,还是换我来吧!

年轻人!记住!

这世界上处处有古先生,看来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你,令你感激涕零。但是,你也要想想,凭什么他要给你?你是真年轻干练,足当重任吗?抑或你只是个替死鬼?

不要忘了!尤其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切记: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笨蜻蜒抱着自己的尾巴啃,还以为抓到了一只大肥虫。

等不到的便宜

看看表,还有三个钟头,小强冲出机场,他心里只有一个目标——为菲菲买架最好的照相机。

这个念头已经在小强心里盘旋很久了。菲菲学生时代就爱摄影,总是背着相机。好几次小强骑车载着她。菲菲会突然大叫“停车!停车!”吓得小强猛煞车,两个人差点同时翻倒。

然后,就见菲菲举起相机猛拍。妙的是,什么猫打架、牛拉车,到了菲菲的镜头里,都变得那么美。连台北的空气污染,也能拍成一片迷迷蒙蒙的梦境。

“菲菲要是有了新相机,就更棒了!”小强终于看到一家摄影器材行,赶快停住步子。

对照相机,小强虽不内行,也不算外行了,尤其是这半年来,除了常问菲菲,只要看见有人照相,他总会钉着看,看那机器的样子、品牌。他早打定主意,要为菲菲买一架全自动的美达相机。

“而且要是可以改变焦距的,这样菲菲就不用带好几个镜头了。”小强一边想,一面问价钱。

尽管在香港,这个免税的购物天堂,美达相机还是不便宜的。尤其广角二点八的镜头,更贵。

不过小强很精明,在两岸做生意,跑了四年,他早练就了货问三家不吃亏的本事。

“给我一张名片!”小强一边把问好的型号和价钱写在名片上,一边对店员说:“这可是你们最低的价钱”我是要比价的哟!”

走出这家店,进入那家店。小强一家家比,而且愈问愈内行。

“那些店员单单听我说出型号和特性,就知道我是行家。”小强得意地想:“价钱也自然会压到最低。”

只是连走了好几条街,价钱居然都差不多。小强正想就此停住,挑一家稍便宜的下手。所幸,最后的这家,终于走对了!

当对方说出价钱,小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定是美达G5,那种最新的机器吗?”小强慎重地再问一次,心想怎么可能比别家便宜四分之一。

“当然!我们是直接由工厂进货,保证比别家便宜得多。”老板笑道:

“你买不买?还是要再比几家?要就快讲,我还得派人去拿货。”

“拿货?”

“因为我们价钱低,卖得快,刚卖完。现在要去拿,很近,五分钟就拿回来了。”

小强看看表,离回台北班机的起飞时间,只有一个多钟头了。

“好吧!我买。”说着掏出旅行支票。

问题是旅行支票早签好了,派出去拿货的小弟,却过了十多分钟,还没回来。

小强猛看表。店老板也着急,一直拨电话找,却又拨不通。好不容易通了,原来因为仓库没货,小弟又去了别的仓库。

放下电话,老板走到小强身边,低声问:“老弟!有一件事,我不太懂。你为什么非要这种美达?”沉吟了一下,老板缓缓打开橱窗,拿出一架康尼的机器:“看你老弟也是内行人,你为什么不买这种机器呢?你拿拿镜头看,多重!这是金属的。哪里像美达,是塑胶的。这种价钱不过贵一点点,可是好啊!”

接过机器,果然比在别家看的美达重得多。“多少钱?”小强问:”你可不能算贵了!”

“笑话!”老板拍拍小强:“你问过几百家了吧?为什么挑上我?就因为我比别人便宜,对不对?”又拍了拍小强:“这只是建议,如果你坚持,我们就等美达。”

小强看看表,又数了数身上现款,连剩下的人民币都凑上,还差那么一点。

“那点钱算了!看你老弟这么诚意,就卖给你吧!”老板豪爽地笑着:“以后别忘了多介绍客户给我们。”

一直到坐进飞机,小强的心都猛跳。他知道,那是兴奋。他也知道,当菲菲拿到这康尼相机,会更兴奋。

“如果在台湾,只怕六万块钱都不止,谁想到,让我歪打正着地碰上了!还买得这么便宜。”小强的心跳更快了。

“天哪!一架康尼!我同事才买一架,我好羡慕,居然自己就有了。”菲菲把小强紧紧抱住亲吻。

“是啊!才花了我一个多月的薪水呢!”小强说:“没想到吧!”

抱着相机,菲菲突然抬起头来,瞪着小强。

“你说多少钱买的?”

“合台币四万块。”

“笑话!我朋友在台湾买,才花了三万。”

“想一想”

看完这个故事,你或许要问:“如果小强非买美达不可,他是不是就赚到了?”——

上帝把我放到地球上,只为了要我完成一定的工作。

现在我还落后大多,我永远不会死。

第一部(9)

永远不该死

读“二十世纪文坛灵魂人物“海明威的传记。作者用数十万言写海明威的一生,居然以简单的几句话作了结束:

“他(海明威)将两颗子弹上膛,把枪托小心的放在地上,身子凑向前,用枪口抵住眉毛上方前额的位置,然后扣下扳机。”

多么可怕的一幕啊!那双管猎枪强大的爆炸力,必定轰掉了海明威的半个头颅。

使我想起大画家梵高,他的自杀也很惨,不但一枪进了肚子,而且死前已经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还有日本文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居然嘴含着瓦斯管自杀。至于更惨的则是切腹而死的三岛由纪夫;凡切腹的人,都要请“介错人”把自己的头砍掉,所以三岛的死是“身首异处”。

为什么寻死?

他们都是有成就的人,何必去寻死呢?难道他们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创作和生命”已经到尽头,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已了,活着不再有意义,所以自己结束生命?

如果真是这样,我倒还有儿分谅解。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年纪轻轻的孩子,居然也自杀了呢?

他们也觉得对这个世界的贡献已了吗?他们的贡献在哪里?我只知道他们是父母呵护大的,花了不少父母师长的金钱和血汗,又留给大家无限的哀伤。他们的贡献在哪里?

难道正因为他们太被呵护了?他们不用赚钱养家,不必担心失业,甚至不用洗碗扫地。他们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着:“你什么都不必做,只要好好念书,考个好学校就成了。”

这下我懂了!他们自杀的道理与海明威一样,却又相反。海明威可能觉得不能再贡献了,所以活着没意义,他们则不知道有什么好贡献,所以活着没意义。

人是到这个世界来奉献

人到这个世界,不是来消耗,是来贡献的啊!你看那孩子多的父母,一辈子操劳;临 老,还要东奔西跑,到各孩子家帮忙照顾孙子,他们不是活得很快乐吗?就算他们嘴里有时 抱怨,你只要看他们在忙,忙得充实而健康,健康而长寿,就是幸福。

相反地,那些家财万贯,却没生育的人。为什么会去领养孩子,再不然专注干事业,即 使退休之后,还要四处当义工。他们何不图个清闲,吃吃喝喝睡睡,好好地“混吃等死” 呢?

“混吃等死”这个词用得真妙,当一个人不再贡献力量,不再付出爱心,只是混日子的 时候,就是在“等死”了。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则常说“人无近忧,必有远 虑”。你会发现那些衣食无虑,又不为子孙操劳的人,就好象站在人生的大道上,前面一片 平坦,没山岗也无树林的阻挡,他一眼望去,大道的那头正有个可怕的东西在等他——死 亡。

常常想到死亡在等着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快乐呢?

要有责任,活着才有意义!

我以前教过一个洋学生,高中没毕业,已经一头乱发,满脸于思,看来活像五、六十岁 的人。他学国画是想透过国画的水墨,去得“道”;他想“得道”,是因为觉得生命太空 了。

他一天到晚觉得活着没意思,常常坐在我对面,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隔半天,说:

“教授,我昨天差点死掉。”然后用两根手指比个手势:“差那么一点,就完了。可是 你知道吗?我想到你的画稿我还没还。我今天不还,别的同学就借不到。所似,我没扣下扳 机。”

天哪!我的画稿(就是借给学生临摹用的画)居然救了他一命。可是,从他的话去想, 人为什么活下去,人是为责任活下去,不是没有责任活下去。

后来,他去印度呆了一阵。现在不但大学毕业,而且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过得充实 极了。

每次谈到以前他要自杀的事,他就手一挥:“哎呀!你为什么老辏我呢?我那时候懂什 么?”

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