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王捨ㄎ适顾我楣伲湃嬖晕W诤婆淝嵬糁晕拧3⒁嘁
其为行人而不能孚两国之情,将留之,遣使问宗浩。宗浩曰:“今信孺事既未集,
自知还必得罪,拘之适使他日有以藉口。不若数其恌易,而释遣之使归,自穷
无辞以白其国人,则扩、侂胄必择谨厚者来矣。”于是遣之,而复张岩书曰:
方信孺重以书来,详味其辞,于请和之意虽若婉逊,而所画之事犹未悉从,
惟言当还泗州等驱掠而已。至于责贡币,则欲以旧数为增,追叛亡,则欲以横恩
为例,而称臣、割地、缚送奸臣三事,则并饰虚说,弗肯如约。岂以为朝廷过求
有不可从,将度德量力,足以背城借一,与我军角一日胜负者哉?既不能强,又
不能弱,不深思熟虑以计将来之利害,徒以不情之语形于尺牍而勤邮传,何也?
兵者凶器,佳之不祥,然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三皇、五帝所不能免。夫岂
不以生灵为念,盖犯顺负义有不可恕者。乃者彼国犯盟,侵我疆埸,帅府奉命征
讨,虽未及出师,姑以逐处戍兵,随宜捍御,所向摧破,莫之敢当,执俘折馘,
不可胜计,余众震慑靡然奔溃。是以所侵疆土,旋即底平,爰及泗州,亦不劳而
复。今乃自谓捐其已得,敛军彻戍,以为悔过之效,是岂诚实之言!据陕西宣抚
司申报,今夏宋人犯边者十余次,并为我军击退,枭斩捕获,盖以亿计。夫以悔
艾罪咎,移书往来丐和之间,乃暗遣贼徒突我守圉,冀乘其不虞,以徼幸毫末,
然则所为来请和者,理安在哉!
其言名分之谕,今昔事殊者,盖与大定之事固殊矣。本朝之于宋国,恩深德
厚,莫可殚述,皇统谢章,可概见也。至于世宗皇帝俯就和好,三十年间恩泽之
渥,夫岂可忘?江表旧臣于我,大定之初,以失在正隆,致南服不定,故特施大
惠,易为侄国,以镇抚之。今以小犯大,曲在于彼,既以绝大定之好,则复旧称
臣,于理为宜。若为非臣子所敢言,在皇统时何故敢言而今独不敢,是又诚然乎
哉!又谓江外之地将为屏蔽,割之则无以为国。夫藩篱之固,当守信义,如不务
此,虽长江之险,亦不可恃,区区两淮之地,何足屏蔽而为国哉!昔江左六朝之
时,淮南屡尝属中国矣。至后周显德间,南唐李景献庐、舒、蕲、黄,画江为界,
是亦皆能为国。既有如此故实,则割地之事,亦奚不可!
自我师出疆,所下州军县镇已为我有,未下者即当割而献之。今方信孺赍到
誓书,乃云疆界并依大国皇统、彼之隆兴年已画为定,若是则既不言割彼之地,
又翻欲得我之已有者,岂理也哉!又来书云通谢礼币之外,别备钱一百万贯,折
金银各三万两,专以塞再增币之责,又云岁币添五万两疋,其言无可准。况和议
未定,辄前具载约,拟为誓书,又直报通谢等三番人使,其自专如是,岂协礼体。
此方信孺以求成自任,臆度上国,谓如此径往,则事必可集,轻渎诳绐,理不可
容。
寻具奏闻,钦奉圣训:“昔宣、靖之际,弃信背盟,我师问罪,尝割三镇以
乞和。今既无故兴兵,蔑弃信誓,虽尽献江、淮之地,犹不足以自赎。况彼国尝
自言,叔父侄子与君臣父子略不相远,如能依应称臣,即许以江、淮之间取中为
界。如欲世为子国,即当尽割淮南,直以大江为界。陕西边面并以大军已占为定
据。元谋奸臣必使缚送,缘彼恳欲自致其罚,可令函首以献。外岁币虽添五万两
疋,止是复皇统旧额而已,安得为增?可令更添五万两疋,以表悔谢之实。向汴
阳乞和时尝进赏军之物,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表段里绢各一百万、牛马骡各
一万、驼一千、书五监。今即江表一隅之地。与昔不同,特加矜悯,止令量输银
一千万两以充犒军之用。方信孺言语反复不足取信,如李大性、朱致知、李璧、
吴琯辈似乎忠实,可遣诣军前禀议。据方信孺诡诈之罪,过于胡昉,然自古兵交,
使人容在其间,姑放令回报。”伏遇主上圣德宽裕光大,天覆地容,包荒宥罪,
其可不钦承以仰副仁恩之厚!傥犹有所稽违,则和好之事,勿复冀也。夫宋国之
安危存亡,将系于此,更期审虑,无贻后悔!
泰和七年九月,薨于汴。其后宋人竟请以叔为伯,增岁币,备犒军银,函奸
臣韩侂胄、苏师旦首以献而乞盟焉。讣闻,上震悼,辍朝,命其子宿直将军天下
奴奔赴丧所,仍命葬毕持绘像至都,将亲临奠。以南京副留守张岩叟为敕祭兼发
引使,莒州刺史女奚列孛葛速为敕葬使,仍摘军前武士及旗鼓笛角各五十人,外
随行亲属官员亲军送至葬所,赙赠甚厚。谥曰通敏。
赞曰:金自宗弼渡江而还,既而画淮为界。厥后海陵咈众举兵,国用虚耗,
上下离心,内难先作。故世宗之初,章宗之末,有事于南,皆非得已,而详问之
使每先发焉。侂胄狂谋误国,动非其时,取败宜也。揆、宗浩虽师出辄捷,而行
成之使,不拒其来。仪币书辞,抑扬增损之际,有可藉口,即许其平矣。函首之
事,宋人亦欲因是以自除其祸耳。虽然,揆、宗浩常胜之家,史乂搭骁勇之将,
三人相继而死,和议亦成,天意盖已休息南北之人欤?
卷九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夹谷清臣内族襄夹谷冲完颜安国瑶里孛迭
夹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也。姿状雄伟,善骑谢。皇统八年,
袭祖驳达猛安。大定元年,闻世宗即位,率本部军六千赴中都会之,以功迁昭武
大将军。从右副元帅纥石烈志宁为管押万户,接应左都监完颜思敬,逐窝斡余党,
败之柔远,至抹拔里达悉获之。贼平,迁镇国上将军,知颍顺军事。会宋兵二万
袭陷汝州,杀刺史乌古孙麻发及汉军二千。河南统军宗尹遣万户孛术鲁定方与清
臣等领骑兵四千往击之。宋人弃城遁,遂复汝州。三年五月,从志宁复取宿州,
宋将李世辅大败遁去,志宁复遣清臣等以兵追袭,又败之。捷闻,授宿州防御使。
移博州,改西北路招讨都监,迁乌古十垒部族节度使。十二年,授右副都点检,
迁左副都点检,出为陕西路统军使,兼知京兆府事。朝辞,赐以金带厩马,仍谕
之曰:“卿典禁兵,日侍左右,勤劳久矣,故以是授卿,宜益思勉。”二十六年,
改西京留守。阅三岁,迁枢密副使。明昌元年,初议出师,以本职充东北路兵马
都统制使,既而诏止之。俄以其女为昭仪,眷倚益重。二年,拜尚书左丞。顷之,
进平章政事,封芮国公,赐同本朝人。四年,迁右丞相,监修国史。
时议签军戍边,上问:“汉人与夏人孰勇?”清臣曰:“汉人勇。”上曰:
“昔元昊扰边,宋终不能制,何也?”清臣曰:“宋驭军法不可得知,今西南路
人殊胜彼也。”未几,迁崇进,改封戴。一日,上谓宰臣曰:“人有以《八阵图》
来上者,其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然其载攻守之法亦多难行。”
清臣曰:“兵书皆定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之术,惟用正奇二军,临敌制变,
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故无往不克。”上曰:“自古用兵亦不出奇正二法耳。且
学古兵法如学弈棋,未能自得于心,而欲用旧阵势以接敌,亦以疏矣。”
寻上表丐闲,不许。固请,乃赐告省亲,谕之曰:“闻卿母老,欲令归省,
故特给假五十日,驰驿以往,至彼可为一月留也。”五年二月,上御凝和殿,清
臣省觐还,谒上。上问:“卿母健否?其寿几何?相别几年矣?”清臣对曰:
“臣母年八十三矣,别十年,幸颇强健。”上曰:“何不来此?”曰:“急于家
务,故不欲离耳。”上曰:“老人多如是,所谓‘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也。”
复谓清臣:“胡里改路风俗何如?”对曰:“视旧则稍知礼貌,而勇劲不及矣。”
因言西南、西北等路军人,其闲习弓矢,亦非复曩时。
六年,迁仪同三司,进拜左丞相,改封密。受命出师,行尚书省事于临潢府。
清臣遣人侦知虚实,以轻骑八千,令宣徽使移剌敏为都统,左卫将军充、招讨使
完颜安国为左右翼,分领前队,自选精兵一万以当后队。进至合勒河,前队敏等
于栲栳泺攻营十四,下之,回迎大军,属部斜出掩其所获羊马资物以归。清臣遣
人责其赕罚,北阻珝由此叛去,大侵掠。上遣责清臣,命右丞相襄代之。承安五
年,降授横海军节度使兼沧州管内观察使。
初,上谕宰臣曰:“清臣旧有劳效,罪状未甚明,若降授,应须告致仕耳。”
初拟知广宁府,上曰:“姑与沧州。”既而又曰:“与则与之,第恐有人言也。”
寻复致仕。泰和二年薨,年七十。子么查剌袭猛安。初议征讨,清臣主其事,既
而领军出征,虽屡获捷,而贪小利,遂致北边不宁者数岁,天下尤之。
丞相襄,本名唵,昭祖五世孙也。祖什古乃从太祖平辽,以功授上京世袭猛
安,历东京留守。父阿鲁带,皇统初北伐有功,拜参知政事。襄幼有志节,善骑
射,多勇略,年十八袭世爵。大定初,契丹叛,从左副元帅谋衍以本部兵讨贼,
战于肇州之长泺。襄先登鏖击,足中流矢,裹创以战,气愈厉,七战皆胜。谋衍
握其手曰:“今日之捷,皆公力也。”贼走渡霿{雨松}河,追及之。所驻地多草,
贼乘风纵火,襄亦纵火,立空地以俟。战十余合,贼益困。襄谓谋衍曰:“今不
乘此平殄,后将有悔。”谋衍然之。襄率众搏战。大败之,俘获万计。会朝廷遣
平章政事仆散忠义代谋衍将,襄复从忠义追贼至袅岭西之陷泉,及之,率右翼身
先奋击,贼大溃,人马相蹂而死,陷泉几平。贼酉窝斡仅与数十骑遁去,卒就擒,
论功为第一。有司拟淄州刺史,诏特授亳州防御使,时年二十三。
宋人犯南鄙,襄为颍、寿都统,率甲士二千人渡颍水,败敌兵五千,复颍州,
生擒宋帅杨思。次濠州,宋将郭太尉退保横涧山,襄攻之,伏弩射中其膝,督攻
愈急,拔之,获郭太尉。既而趋滁州,襄为先锋,将至清流关,得宋侦者,知敌
欲三道夜出,掩我不备。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问计。襄曰:“今兵少地隘,傥不
得关,敌至,我无所据,必先取之。”曰:“我与若孰往?”襄曰:“元帅国家
大臣,讵宜轻动?襄当为公往取。”志宁韪之。襄率骑二千,分二道,一由冲路,
自以千兵间道潜登。既近,敌始觉。襄攻克之,据其关,志宁履行战地,顾谓曰:
“克敌于不可胜之地,真天下英杰也。”及宋乞盟,班师,召为拱卫直都指挥使,
改殿前右卫将军,转左卫,出为东北路招讨都监,迁速频路节度使,移曷懒路兵
马都总管。
左丞相志宁疾甚,世宗临问之,志宁荐襄“智勇兼济,有经世才,他人莫及,
异时任用,殆胜于臣”。即召授殿前左副都点检。为宋生日使,宋方祈免亲接国
书,襄至,宋人屡来议,皆折之,迄成礼而还。授陕西路统军使,赐之尚服、厩
马、鞍勒、佩刀。改河南统军使。
入为吏部尚书,转都点检,赐钱千万。世宗谓宰执曰:“襄为人甚蕴藉,非
直日,亦入宫规画诸事,事有所付乃退,其公勤如此。若襄之才岂多得哉!”擢
御史大夫。逾月,拜尚书右丞,谕之曰:“卿在河南经制边事,甚有统纪,及在
吏部,至为点检,尤奉公守法,朕甚嘉之。近长宪台,亦以刚直闻,是用委以机
政,其益勉之!”未几,进拜左丞。襄在外任,治有异效,至是朝廷以褒赏廉吏
诏天下,列其名以示奖励。二十三年,进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
世宗以金源郡王世嫡皇孙,将加王爵,诏择国号。襄曰:“为天下大计,必
先正其本,原者本也,请封原。”从之。故事,诸部族节度使及其僚属多用飐人,
而颇有私纵不法者,议改用诸色人。襄曰:“北边虽无事,恒须经略之,若杜此
门,其后有劳绩,何以处之?请如旧。”他日,议及古有监军之事。襄曰:“汉、
唐初无监军,将得专任,故战必胜,攻必克。及叔世始以内臣监其军,动为所制,
故多败而少功。若将得其人,监军诚不必置。”并嘉纳之。诏受北部进贡。使还,
世宗问边事,具图以进,因上羁縻属部、镇服大石之策,诏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