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58章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58章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我东吴屏障。其三,我东吴正是休养生息之际,不宜干劳民伤财之事,还是以逸待劳,以图后事。”

杨林所说,倒是头头是道,众将力主出兵荆州,多半是争一口气,为了这一口气,而折损东吴的兵力,实在不是什么聪明的行为……

第十章吊唁

诸葛瑾颇为欣慰,因为朝堂之上,终于有人站在自己这一边了。

虽然不知道杨林反对向荆州用兵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他的话,诸葛瑾是举双手赞同的。

杨林之言,倒是令群臣们稍稍平静了一点了,于是孙仁问道:“杨林,你所说的三点,孤倒也是赞成,只是我东吴若是忍下了这口气,只怕刘备便会变本加厉,而我东吴,只怕会被天下人耻笑。”

杨林道:“主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笑得最好之人!刘备急功近利,想要光复汉室,因此只顾攻城略地,却不管后方的发展,就算他占据了更多的城池,也是不能长久的。从今日来看,刘备取了荆州之后,下一个目标,便是益州了,东吴要向刘备出手,等他取了益州之后不迟。”

杨林所说的话,有一些令人含糊了。

除了少数人之外,大部分的臣工对杨林并不了解,只以为杨林是说书出身,因为受主公器重,才提拔为官的,而本事,杨林却是稀疏平常。

不过听他在朝堂上的一席话,倒是有理有据,至少在见识上,杨林颇有过人之处,只是他所说的方略,太过玄乎了,众臣现在,还来不及想到那一步去。

杨林又道:“主公,当务之急,是发展内政,与刘备之间,东吴实在不宜开战,东吴当前的敌人还是曹操,东吴应趁着曹操新败的机会,再讨一些便宜,不过,在那之前,微臣倒是想去荆州一下,与刘备谈谈。”

杨林自告奋勇,要去荆州吊唁,孙仁原本已经派了鲁肃去了,但是如果杨林也去,自然能将荆州之事处理得妥妥当当。

孙仁道:“既然如此,杨林,你就去荆州一趟吧。”

杨林又道:“主公,微臣还想让诸葛大人也一同前去,诸葛大人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兄长,相信有诸葛大人在,一定能为东吴谋一些好处的。”

孙仁又准了。

在杨林的游说下,孙仁终于又坚定了不对荆州出兵的决心,而群臣和将领们,在听了杨林的话之后,也暂且打消了率兵攻打东吴的打算。

另一方面,杨林与诸葛瑾出使荆州,两人只带了少数随从,轻车简从,向荆州进发。

杨林与诸葛瑾同坐一辆车,在车上,两人促膝而谈。

诸葛瑾道:“杨先生,瑾真要谢谢你,若不是你力排众议,只怕我东吴已然对荆州用兵了,瑾的胞弟尚在刘备军中,我兄弟各为其主,在战场上为敌,实在是瑾不愿意看到之事。”

杨林笑道:“诸葛先生可别这么说,不才之所以力劝主公不对荆州用兵,并非是因为诸葛先生的胞弟在刘备军中,而是为了东吴的切身利益,当下对荆州动兵,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不才反对,若是时机来了,孙刘双方利益不可权衡,那到时候,诸葛先生和令弟,还是会战场相见的。”

诸葛瑾叹了一口气,道:“各为其主,实在为难,但生逢乱世,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杨林所说的孙刘双方利益不可权衡,诸葛瑾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命看到,既然没命看到,诸葛瑾自然是不用担心了。

在一路上,杨林和诸葛瑾谈笑风生,时辰倒是过得挺快,只消两日,荆州城便到了。

由于荆州牧刘琦病死,因此荆州城内家家户户都挂挽联,为刘琦吊唁。

杨林和诸葛瑾入城,还没有去见刘备,却忽然听得有百姓议论纷纷。

一名满头白发的妇人说道:“刘琦公子正值壮年,怎么会就这么白白的死了呢?”

她身旁的另一位花白头发的妇人则道:“我听说是刘皇叔向刘琦公子的食物中下了药了,否则的话,刘琦公子怎会如此就死的!”

白发妇人又问:“刘皇叔不是好人吗,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的?”

花白头发的妇人又道:“天下这么乱,哪来的好人?……这些话还是少说为妙,小心隔墙有耳。”

花白头发的妇人显然是意识到了杨林和诸葛瑾在旁边听着,于是也就住口了。

杨林和诸葛瑾继续向前走着,诸葛瑾叹道:“看来,就算是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也免不了遭人口舌,杨先生,你难道也认为,刘琦是被刘备给毒死的吗?”

杨林笑道:“刘琦只是庸才,广有荆州之地,却无所建树,像这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又何必去过问呢?刘备是好人也好、坏人也好,总之,他才是能与东吴抗衡的枭雄,东吴应当关注的,自然是刘备刘皇叔了。”

想想看,自己也曾经利用了刘琦,不过虽是利用,但是对于刘琦来说,却有莫大的好处的。

若是蔡夫人不死,刘琦是断然不可能当上荆州牧的,而刘琦这颗棋子,在赤壁之战中,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杨林再怎么闲,也不会去关心手中的棋子的生死的……

杨林与诸葛瑾二人,并没有立即去见刘备,而是在驿馆见了先一步来到荆州城的鲁肃。

鲁肃以吊唁的名义来到荆州,不过他的目的,却是为了东吴牟利。

三人盘膝而坐,鲁肃叹了一口气,道:“此次来荆州,肃原本想借着和刘景升的交情,说服刘备,与东吴平分荆州的,可是刘备却说,荆州是故人之地,若是将荆州拱手让与他人,恐怕会对死去的刘表和刘琦不敬,荆州的归属,应当从长计议。”

原本孙仁派鲁肃来,只是来吊唁故去的刘琦的,可是鲁肃却借着出使荆州的机会,破口婆心游说刘备,虽未成功,但是鲁肃的精神却是值得嘉奖的。

鲁肃是杨林在东吴最为佩服的人之一,除了有才能之外,鲁肃还内敛而不张扬,而更重要的,是无论东吴遭遇到什么样的磨难,鲁肃都是和东吴的命运站在一起的,而不是只顾自身的利益。

第十一章西川

杨林赞叹道:“子敬一心为东吴谋福,实在是众臣之楷模,在下佩服不已!不过,想必刘皇叔是不会那么容易将荆州给交出来的,子敬此举,只怕空手而回。”

鲁肃摇摇头,道:“肃也是为了荆州百姓,在来之前,肃就已然听到了一些风声了,诸将不满刘皇叔坐享其成,是以想要武力夺取荆州,但是两军交战,必有死伤,到时候,生灵涂炭,这又如何是好?而刘皇叔手下猛将如云,只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我东吴若强攻荆州,恐怕会损兵折将……”

在群臣中,鲁肃是典型的以和为贵,不过,此种做法也并非全是好处。

杨林此次,倒是和鲁肃的政见一致!

杨林道:“子敬请放心,在下和诸葛先生在来之前,已然劝说主公,让主公放弃进兵荆州,所以孙刘两家,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的。”

鲁肃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

不过既然主公已经放弃进兵,那么她为何还派来杨林和诸葛瑾两位重臣前来?鲁肃知道两人来必有深意,便问道:“不知杨大人和诸葛大人来此,所为何事?若肃有可以帮忙的地方,还请尽管吩咐。”

诸葛瑾看了杨林一眼,此次前来,全是杨林的主意,至于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诸葛瑾实在不知。

杨林见鲁肃和诸葛瑾都在等着自己回答,却并不着急,顿了一顿,才说道:“不瞒二位大人,此次在下向主公讨了个差事来荆州,一是为了吊唁刘琦公子,二则是为了和刘皇叔说些话,巩固孙刘联盟,仅此而已。”

诸葛瑾和鲁肃颇有些失望,原来杨林此次来荆州,并没有多余的事情要做。

见两位大人稍稍失落的表情,杨林却笑而不语。

翌日,杨林和诸葛瑾求见刘备,刘备见是东吴的重臣前来,立即以礼相待。

刘备在书房召见杨林、诸葛瑾二人,而在刘备身旁,只有诸葛亮一人随侍。

杨林和诸葛瑾向刘备行礼,诸葛瑾则和胞弟诸葛亮对视了一眼,两人虽是亲兄弟,但可惜现在各为其主,当先私后公,于是两人也不能在书房里打招呼。

刘备道:“两位尊使,还请代我向孙将军问好,今次刘公子病逝,实为不幸,东吴先是派了鲁子敬前来吊唁,随后又派来了你们二位,可见东吴对荆州格外友好,备寄望孙刘两家的友好能够继续下去,以共同抗曹。”

刘备一句话,就将杨林和诸葛瑾的言路给堵死了,因为孙刘两家友好共处,因此,杨林和诸葛瑾便不能伸手向刘备讨要什么。

不过这也是意想之中的事,杨林和诸葛瑾,也并没有想要想刘备讨要好处。

虽然气氛看起来非常的轻松,但诸葛亮却如临大敌,其原因,自然是因为有杨林在场。

诸葛亮可是知道杨林的厉害之处的,他不会无缘无故的来荆州,但是他肚子里究竟在盘算着什么,诸葛亮实在不知。

杨林道:“刘皇叔所言甚是,令在下茅舍顿开,今孙刘联盟,已在赤壁大败曹操,只是曹操虽败,但他根基稳固,是以短时间内,我们还奈何不得他!依在下之见,刘皇叔虽有荆州为家,但此地却并非长住之地,若想建立基业,刘皇叔还应取下蜀中之地,蜀中乃高祖发源之地,有帝气,刘皇叔若取了蜀中天府之地,必有实力与曹操抗衡。”

刘备和诸葛亮面面相觑,怎么杨林所说的,全是为自己着想的?

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茅屋之中,就曾对刘备说过此种策略,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立基业,到时机成熟,选一上将,从荆州出兵,而刘备自领兵马出益州,两路兵马夹攻,成掎角之势,定能击败曹操,光复汉室。

现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刘琦新死,膝下无子,刘备正是荆州牧的不二人选,荆州稳固,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那就是取下西川!

虽然被杨林点出了自己心中所想,但是刘备却依旧心存疑虑,便道:“虽备也想取那西川,但想西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真要攻下,只怕备无此能力,倒不如请孙将军进军西川如何?备定将鼎力协助的!”

刘备以退为进,不过杨林却也显得非常的谦恭,道:“刘皇叔何出此言?我东吴对西川,原本就鞭长莫及,又何必舍近求远呢?西川乃刘皇叔囊中之物,东吴断然不会干涉的,还请刘皇叔放心。”

见杨林所言非虚,刘备自然也理直气壮,道:“既然尊使这么说,那备就当仁不让了,只是西川并不好取,还请东吴借兵五万,与备一同进攻西川。”

此言一出,连诸葛亮都觉得有些过了,东吴已经承认了西川是你的囊中之物了,你却还变本加厉,又要借兵。

当初攻南郡之时,向东吴借兵两万,但是却拿东吴兵打头阵,折了数千兵马,而这一次,刘备却要借兵五万,这可算是东吴的全部兵马了!

诸葛瑾也觉得刘备厚颜无耻,道:“刘皇叔,我东吴哪有这么多兵马?若全借给你了,曹操来犯我领土,又拿什么去抵挡呢?”

刘备笑着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杨林,他知道,两位使者是以杨林为主,诸葛瑾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名跟班罢了。

而杨林稍稍思索后道:“刘皇叔,兵马调动,在下是做不得主的,刘皇叔想要借兵,当与主公商议,若主公答应,别说是五万兵马,就算是将东吴的军士全借给刘皇叔,又有何妨?”

刘备连连摆手,道:“备只是随口一说,还请两位尊使不要介意,取那西川,备自然会只以本部人马前往。”

杨林又道:“刘皇叔乃当世豪杰,取西川之事,我东吴虽不能借兵于你,但是却能奉上一物,在下相信,此物定能对刘皇叔取西川有所帮助!”

第十二章协议

刘备奇怪道:“不知尊使送来何物?”

杨林道:“刘皇叔一看便知。”

说着,杨林就解开了随身携带的行囊,在行囊中,拿出一副卷轴,杨林上前一步,将卷轴放在刘备的书桌上。

随着杨林将卷轴一点一点的展开,卷轴的全貌顿时展现在了刘备的面前——这竟然是一幅地图!

杨林道:“刘皇叔,此乃西川地图,是在下偶然所得,颇为详细,相信刘皇叔要入川,此地图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刘备和诸葛亮长大了嘴巴,实在说不出话来。

要知道,攻城略地,若有一幅详实的地图,那简直就是如虎添翼,杨林送来的这幅西川地图,对于志在取得西川的刘备来说,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诸葛瑾也远远没有想到杨林竟然会将西川的地图平白无故的送给刘备,他难以抑制住心中的激动之情,骂道:“杨林,你身为人臣,却不为东吴着想,现竟然做出如此事来,西川的地图,何不献给主公,却拿来献给外人!”

诸葛瑾心情激动,说话口无遮拦,此一变故,倒是令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