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元史 >

第347章

元史-第347章

小说: 元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就。

至元七年,与许衡俱被召,恭懿不至。衡拜中书左丞,日于右相安童前称誉

恭懿之贤,丞相以闻。十年,诏遣使召之,以疾不起。十一年,太子下教中书,

俾如汉惠聘四皓者以聘恭懿,丞相遣郎中张元智为书致命,乃至京师。既入见,

世祖遣国王和童劳其远来,继又亲询其乡里、族氏、师承、子姓,无不周悉。十

二年正月二日,帝御香殿,以大军南征,使久不至,命筮之,其言秘。侍读学士

徒单公履请设取士科,诏与恭懿议之。恭懿言:“明诏有谓:士不治经学孔孟之

道,日为赋诗空文。斯言诚万世治安之本。今欲取士,宜敕有司,举有行检、通

经史之士,使无投牒自售,试以经义、论策。夫既从事实学,则士风还淳,民俗

趋厚,国家得才矣。”奏之,帝善之。会北征,恭懿遂归田里。

十六年,诏安西王相敦遣赴阙。入见,诏于太史院改历。十七年二月,进奏

曰:“臣等遍考自汉以来历书四十余家,精思推算,旧仪难用,而新者未备,故

日行盈缩,月行迟疾,五行周天,其详皆未精察。今权以新仪木表,与旧仪所测

相较,得今岁冬至晷景及日躔所在,与列舍分度之差,大都北极之高下,昼夜刻

长短,参以古制,创立新法,推算成《辛巳历》。虽或未精,然比之前改历者,

附会历元,更立日法,全踵故习,顾亦无愧。然必每岁测验修改,积三十年,庶

尽其法。可使如三代日官,世专其职,测验良久,无改岁之事矣。”又《合朔议》

曰:

日行历四时一周,谓之一岁;月逾一周,复与日合,谓之一月;言一月之始,

日月相合,故谓合朔。自秦废历纪,汉太初止用平朔法,大小相间,或有二大者,

故日食多在晦日或二日,测验时刻亦鲜中。宋何承天测验四十余年,进《元嘉历》,

始以月行迟速定小余以正朔望,使食必在朔,名定朔法,有三大二小,时以异旧

法罢之。梁虞广刂造《大同历》,隋刘焯造《皇极历》,皆用定朔,为时所阻。

唐傅仁均造《戊寅历》,定朔始得行。贞观十九年,四月频大,人皆异之,竟改

从平朔。李淳风造《麟德历》,虽不用平朔,遇四大则避人言,以平朔间之,又

希合当世,为进朔法,使无元日之食。至一行造《大衍历》,谓“天事诚密,四

大三小何伤。”诚为确论,然亦循常不改。臣等更造新历,一依前贤定论,推算

皆改从实。今十九年历,自八月后,四月并大,实日月合朔之数也。

详见《郭守敬传》。是日,方列跪,未读奏,帝命许衡及恭懿起,曰:“卿

二老,毋自劳也。”授集贤学士,兼太史院事。

十八年,辞归。二十年,以太子宾客召;二十二年,以昭文馆学士、领太史

院事召;二十九年,以议中书省事召。皆不行。三十一年,卒,年七十。

○王恂

王恂,字敬甫,中山唐县人。父良,金末为中山府掾,时民遭乱后,多以诖

误系狱,良前后所活数百人。已而弃去吏业,潜心伊洛之学,及天文律历,无不

精究,年九十二卒。恂性颖悟,生三岁,家人示以书帙,辄识风、丁二字。母刘

氏,授以《千字文》,再过目,即成诵。六岁就学,十三学九数,辄造其极。岁

己酉,太保刘秉忠北上,途经中山,见而奇之,及南还,从秉忠学于磁之紫金山。

癸丑,秉忠荐之世祖,召见于六盘山,命辅导裕宗,为太子伴读。中统二年,

擢太子赞善,时年二十八。三年,裕宗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敕两

府大臣:凡有咨禀,必令王恂与闻。初,中书左丞许衡集唐、虞以来嘉言善政,

为书以进。世祖尝令恂讲解,且命太子受业焉。又诏恂于太子起居饮食,慎为调

护,非所宜接之人,勿令得侍左右。恂言:“太子天下本,付托至重,当延名德

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密之政,诏条所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官吏以罪免

者毋使更进,军官害人,改用之际,尤不可非其人。民至愚而神,变乱之余,吾

不之疑,则反覆化为忠厚。”帝深然之。

恂早以算术名,裕宗尝问焉。恂曰:“算数,六艺之一,定国家,安人民,

乃大事也。”每侍左右,必发明三纲五常,为学之道,及历代治忽兴亡之所以然。

又以辽、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区别其善恶,论著其得失,上之。裕宗问以心之所

守,恂曰:“许衡尝言:人心如印板,惟板本不差,则虽摹千万纸皆不差;本既

差,则摹之于纸,无不差者。”裕宗深然之。诏择勋戚子弟,使学于恂,师道卓

然。及恂从裕宗抚军称海,乃以诸生属之许衡,及衡告老而去,复命恂领国子祭

酒。国学之制,实始于此。

帝以国朝承用金《大明历》,岁久浸疏,欲厘正之,知恂精于算术,遂以命

之。恂荐许衡能明历之理,诏驿召赴阙,命领改历事,官属悉听恂辟置。恂与衡

及杨恭懿、郭守敬等,遍考历书四十余家,昼夜测验,创立新法,参以古制,推

算极为精密,详在《守敬传》。十六年,授嘉议大夫、太史令。十七年,历成,

赐名《授时历》,以其年冬颁行天下。

十八年,居父丧,哀毁,日饮勺水。帝遣内侍慰谕之。未几,卒,年四十七。

初,恂病,裕宗屡遣医诊治,及葬,赙钞二千贯。后帝思定历之功,以钞五千贯

赐其家。延祐二年,赠推忠守正功臣、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定国公,谥文

肃。

子宽、宾,并从许衡游,得星历之传于家学。裕宗尝召见,语之曰:“汝父

起于书生,贫无赀蓄,今赐汝钞五千贯,用尽可复以闻。”恩恤之厚如此。宽由

保章正历兵部郎中,知蠡州。宾由保章副累迁秘书监。

○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人。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大父荣,通五经,

精于算数、水利。时刘秉忠、张文谦、张易、王恂同学于州西紫金山,荣使守敬

从秉忠学。

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面陈水利六事:其一,

中都旧漕河,东至通州,引玉泉水以通舟,岁可省雇车钱六万缗。通州以南,于

兰榆河口径直开引,由蒙村跳梁务至杨村还河,以避浮鸡氵甸盘浅风浪远转之患。

其二,顺德达泉引入城中,分为三渠,灌城东地。其三,顺德沣河东至古任城,

失其故道,没民田千三百余顷。此水开修成河,其田即可耕种,自小王村经滹沱,

合入御河,通行舟筏。其四,磁州东北滏、漳二水合流处,引水由滏阳、邯郸、

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沣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其五,怀、孟沁河,虽浇灌,

犹有漏堰余水,东与丹河余水相合。引东流,至武陟县北,合入御河,可灌田二

千余顷。其六,黄河自孟州西开引,少分一渠,经由新、旧孟州中间,顺河古岸

下,至温县南复入大河,其间亦可灌田二千余顷。每奏一事,世祖叹曰:“任事

者如此,人不为素餐矣。”授提举诸路河渠。四年,加授银符、副河渠使。

至元元年,从张文谦行省西夏。先是,古渠在中兴者,一名唐来,其长四百

里,一名汉延,长二百五十里,它州正渠十,皆长二百里,支渠大小六十八,灌

田九万余顷。兵乱以来,废坏淤浅。守敬更立闸堰,皆复其旧。二年,授都水少

监。守敬言:“舟自中兴沿河四昼夜至东胜,可通漕运,及见查泊、兀郎海古渠

甚多,宜加修理。”又言:“金时,自燕京之西麻峪村,分引卢沟一支东流,穿

西山而出,是谓金口。其水自金口以东,燕京以北,灌田若干顷,其利不可胜计。

兵兴以来,典守者惧有所失,因以大石塞之。今若按视故迹,使水得通流,上可

以致西山之利,下可以广京畿之漕。”又言:“当于金口西预开减水口,西南还

大河,令其深广,以防涨水突入之患。”帝善之。十二年,丞相伯颜南征,议立

水站,命守敬行视河北、山东可通舟者,为图奏之。

初,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浸以后天,议欲修正而卒。

十三年,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与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测验推步于

下,而命文谦与枢密张易为之主领裁奏于上,左丞许衡参预其事。守敬首言:

“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

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复欹侧。”守敬乃尽

考其失而移置之。既又别图高爽地,以木为重棚,创作简仪、高表,用相比覆。

又以为天枢附极而动,昔人尝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极仪。极辰既位,天体

斯正,作浑天象。象虽形似,莫适所用,作玲珑仪。以表之矩方,测天之正圜,

莫若以圜求圜,作仰仪。古有经纬,结而不动,守敬易之,作立运仪。日有中道,

月有九行,守敬一之,作证理仪。表高景虚,罔象非真,作景符。月虽有明,察

景则难,作窥几。历法之验,在于交会,作日月食仪。天有赤道,轮以当之,两

极低昂,标以指之,作星晷定时仪。又作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为四

方行测者所用。又作《仰规覆矩图》、《异方浑盖图》、《日出入永短图》,与

上诸仪互相参考。

十六年,改局为太史院,以恂为太史令,守敬为同知太史院事,给印章,立

官府。及奏进仪表式,守敬当帝前指陈理致,至于日晏,帝不为倦。守敬因奏:

“唐一行开元间令南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

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

目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帝可其奏。遂设监候官一十四员,分

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十七年,新历告成,守敬与诸臣同上奏曰:

臣等窃闻帝王之事,莫重于历。自黄帝迎日推策,帝尧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爰及三代,历无定法,周、秦之间,闰余乖次。西汉造

《三统历》,百三十年而后是非始定。东汉造《四分历》,七十余年而仪式方备。

又百二十一年,刘洪造《乾象历》,始悟月行有迟速。又百八十年,姜岌造《三

纪甲子历》,始悟以月食冲检日宿度所在。又五十七年,何承天造《元嘉历》,

始悟以朔望及弦皆定大小余。又六十五年,祖冲之造《大明历》,始悟太阳有岁

差之数,极星去不动处一度余。又五十二年,张子信始悟日月交道有表里,五星

有迟疾留逆。又三十三年,刘焯造《皇极历》,始悟日行有盈缩。又三十五年,

傅仁均造《戊寅元历》,颇采旧仪,始用定朔。又四十六年,李淳风造《麟德历》,

以古历章蔀元首分度不齐,始为总法,用进朔以避晦晨月见。又六十三年,一行

造《大衍历》,始以朔有四大三小,定九服交食之异。又九十四年,徐昂造《宣

明历》,始悟日食有气、刻、时三差。又二百三十六年,姚舜辅造《纪元历》,

始悟食甚泛余差数。以上计千一百八十二年,历经七十改,其创法者十有三家。

自是又百七十四年,圣朝专命臣等改治新历,臣等用创造简仪、高表,凭其

测实数,所考正者凡七事:

一曰冬至。自丙子年立冬后,依每日测到晷景,逐日取对,冬至前后日差同

者为准。得丁丑年冬至在戊戌日夜半后八刻半,又定丁丑夏至在庚子日夜半后七

十刻;又定戊寅冬至在癸卯日夜半后三十三刻;己卯冬至在戊申日夜半后五十七

刻半;庚辰冬至在癸丑日夜半后八十一刻半。各减《大明历》十八刻,远近相符,

前后应准。二曰岁余。自《大明历》以来,凡测景、验气,得冬至时刻真数者有

六,用以相距,各得其时合用岁余。今考验四年,相符不差,仍自宋大明壬寅年

距至今日八百一十年,每岁合得三百六十五日二十四刻二十五分,其二十五分为

今历岁余合用之数。三曰日躔。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日躔,得冬

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箕九度有奇。仍凭每日测到太阳躔度,或凭星测月,

或凭月测日,或径凭星度测日,立术推算。起自丁丑正月至己卯十二月,凡三年,

共得一百三十四事,皆躔于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