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第3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孟》,见先儒之失,考订成编,及得朱氏、张氏解,往往吻合,其书
遂不复出。独取《孟子》旧说新说矛盾者,参考归一,附以己见,为《孟子权衡
遗说》五卷。
○刘肃
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
盗内藏官罗及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议皆置
极刑,肃执之曰:“盗无正赃,杀之冤。”金主怒。有近侍夜见肃,具道其旨,
肃曰:“辨析冤狱,我职也,惜一己而戕十一人之命,可乎!”明日,诣省辨愈
力。右司郎中张天纲曰:“吾为汝具奏辨析之。”奏入,金主悟,囚得不死。调
新蔡令。先时,县赋民以牛多寡为差,民匿不耕,肃至,命树畜繁者不加赋,民
遂殷富。濒淮民有窜入宋境,籍为兵而优其粮,间有归者,颇艰于衣食,时出怨
言曰:“不如渡淮。”告者以谋叛论,肃曰:“淮限宋境,一水耳,果欲叛,不
难往也,口虽言而心无实,准律当杖八十。”奏可。继擢户部主事。
金亡,依东平严实,辟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又改行军万户府经历。东平岁
赋丝银,复输绵十万两、色绢万匹,民不能堪,肃赞实奏罢之。壬子,世祖居潜
邸,以肃为邢州安抚使,肃兴铁冶及行楮币,公私赖焉。中统元年,擢真定宣抚
使。时中统新钞行,罢银钞不用。真定以银钞交通于外者,凡八千余贯,公私嚣
然,莫知所措。肃建三策:一曰仍用旧钞,二曰新旧兼用,三曰官以新钞如数易
旧钞。中书从其第三策,遂降钞五十万贯。二年,授左三部尚书,官曹典宪,多
所议定。未几,兼商议中书省事。三年,致仕,给半俸。四年,卒,年七十六。
肃性舒缓,有执守。尝集诸家《易》说,曰《读易备忘》。后累赠推忠赞治
功臣、荣禄大夫、上柱国、大司徒、邢国公,谥文献。
子宪,礼部侍郎;愻,大名路总管。孙赓,翰林学士承旨。
○王思廉
王思廉,字仲常,真定获鹿人。幼师太原元好问。既冠,张德耀宣抚河东,
辟掌书记,复谢归。至元十年,董文忠荐之,世祖问文忠曰:“汝何由知王思廉
贤?”对曰:“乡人之善者称之也。”遂召见,授符宝局掌书。十三年,姚枢举
为昭文馆待制,迁奉训大夫、符宝局直长。十四年,改翰林待制,尝进读《通鉴》,
至唐太宗有杀魏徵语,及长孙皇后进谏事,帝命内官引至皇后阁,讲衍其说。后
曰:“是诚有益于宸衷。尔宜择善言进讲,慎勿以渎辞烦上听也。”每侍读,帝
命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太师月赤察儿、御史中丞撒里蛮、翰林学士承旨掇立察
等咸听受焉。帝尝御延春阁,大赉群臣,俾十人为列以进,思廉偶在卫士之列,
帝责董文忠曰:“思廉儒臣,岂宜列卫士!”
十八年,进中顺大夫、典瑞少监。十九年,帝幸白海,时千户王著矫杀奸臣
阿合马于大都,辞连枢密副使张易。帝召思廉至行殿,屏左右,问曰:“张易反,
若知之乎?”对曰:“未详也。”帝曰:“反已反已,何未详也?”思廉徐奏曰:
“僣号改元谓之反,亡入他国谓之叛,群聚山林贼害民物谓之乱,张易之事,臣
实不能详也。”帝曰:“朕自即位以来,如李璮之不臣,岂以我若汉高帝、赵
太祖,遽陟帝位者乎?”思廉曰:“陛下神圣天纵,前代之君不足比也。”帝叹
曰:“朕往者有问于窦默,其应如响,盖心口不相违,故不思而得,朕今有问汝,
能然乎?且张易所为,张仲谦知之否?”思廉即对曰:“仲谦不知。”帝曰:
“何以明之?”对曰:“二人不相安,臣故知其不知也。”
二十年,升太监。思廉以儒素进,帝眷注优渥。尝疾,赐御药,顾问安否;
扈跸,失所乘马,给内厩马五匹;盗窃所赐玉带,更以玉带赐之。裕宗居东宫,
思廉进曰:“殿下府中,宜建学官,俾左右近侍,尝亲正学,必能裨辅明德。”
裕宗然之。裕宗尝欲买甲第赐思廉,思廉固辞。二十三年,改嘉议大夫、同知大
都留守,兼少府监事。藩王乃颜叛,帝亲征,思廉间谓留守段贞曰:“藩王反侧,
地大故也,汉晁错削地之策,实为良图,盍为上言之?”贞见帝,遂以闻,帝曰:
“汝何能出是言也?”贞以思廉对,帝嘉之。二十九年,迁正议大夫、枢密院判
官。大德元年,成宗即位,迁中奉大夫、翰林学士,仍枢密院判官,以病归。三
年,起为工部尚书,拜征东行省参知政事。七年,总管大名路。八年,召为集贤
学士。十一年,授正奉大夫、太子宾客。仁宗即位,以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
致仕。延祐七年卒,年八十三。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德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
书省右丞、上护军,追封恒山郡公,谥文恭。
○李谦
李谦,字受益,郓之东阿人。祖元,以医著名。父唐佐,性恬退,不喜仕进。
谦幼有成人风,始就学,日记数千言,为赋有声,与徐世隆、孟祺、阎复齐名,
而谦为首。为东平府教授,生徒四集,累官万户府经历,复教授东平。先时,教
授无俸,郡敛儒户银百两备束修,谦辞曰:“家幸非甚贫者,岂可聚货以自殖乎!”
翰林学士王磐以谦名闻,召为应奉翰林文字,一时制诰,多出其手。至元十五年,
升待制,扈驾至上都,赐以银壶、藤枕。十八年,升直学士,为太子左谕德,侍
裕宗于东宫。陈十事:曰正心,曰睦亲,曰崇俭,曰几谏,曰戢兵,曰亲贤,曰
尚文,曰定律,曰正名,曰革弊。裕宗崩,世祖又命傅成宗于潜邸,所至以谦自
随。转侍读学士。世祖深加器重,尝赐坐便殿,饮群臣酒,世祖曰:“闻卿不饮,
然能为朕强饮乎?”因赐蒲萄酒一钟,曰:“此极醉人,恐汝不胜。”即令三近
侍扶掖使出。二十六年,以足疾辞归。
三十一年,成宗即位,驿召至上都。即见,劳曰:“朕知卿有疾,然京师去
家不远,且多良医,能愈疾。卿当与谋国政,余不以劳卿也。”升学士。元贞初,
引疾还家。大德六年,召为翰林承旨,以年七十一,乞致仕。九年,又召。至大
元年,给半俸。仁宗为皇太子,征为太子少傅,谦皆力辞。仁宗即位,召十六人,
谦居其首。乃力疾见帝于行在,疏言九事,其略曰:“正心术以正百官,崇孝治
以先天下,选贤能以居辅相之位,广视听以通上下之情,恤贫乏以重邦家之本,
课农桑以丰衣食之源,兴学校以广人材之路,颁律令使民不犯,练士卒居安虑危。
至于振肃纪纲、纠察内外,台宪之官尤当选素著清望、深明治体、不事苛细者为
之。”帝嘉纳焉。迁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致仕,加赐银一百五十两,金织币
及帛各三匹。归,卒于家,年七十九。
谦文章醇厚有古风,不尚浮巧,学者宗之,号野斋先生。子偘,官至大名
路总管。
○徐世隆
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其
父戒世隆曰:“汝年少,学未至,毋急仕进,更当读书,多识往事,以益智识,
俟三十入官,未晚也。”世隆遂辞官,益笃于学。岁壬辰,父殁。癸巳,世隆奉
母北渡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多归之。
宪宗即位,以为拘榷燕京路课税官,世隆固辞。壬子,世祖在潜邸,召见于日月
山,时方图征云南,以问世隆,对曰:“孟子有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夫
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之西南夷乎!”世祖曰:“诚如卿言,吾
事济矣。”实时得金太常登歌乐,世祖遣使取之观,世隆典领以行。既见,世祖
欲留之,世隆以母老辞。实子忠济,以世隆为东平行台经历,于是益赞忠济兴学
养士。
中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世隆以新民善俗为务。中书省檄诸路养禁卫
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什器,前期戒备。世隆曰:“国马牧于北方,往年
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畿根本地,烦扰之事,必不为之。马将不来。”吏
白:“此军需也,其责勿轻。”世隆曰:“责当我坐。”遂弗为备,马果不至。
清沧盐课,前政亏不及额,世隆综核之,得增羡若干,赐银三十铤。二年,移治
顺天,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三年,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请增宫
县大乐、文武二舞,令旧工教习,以备大祀,制可。除世隆太常卿以掌之,兼提
举本路学校事。四年,世祖问尧、舜、禹、汤为君之道,世隆取《书》所载帝王
事以对,帝喜曰:“汝为朕直解进读,我将听之。”书成,帝命翰林承旨安藏译
写以进。
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
出其手。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
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御,奉安太室,
而大飨礼成。帝悦,赏赐优渥。俄兼户部侍郎,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
之。时朝仪未立,世隆奏曰:“今四海一家,万国会同,朝廷之礼,不可不肃,
宜定百官朝会仪。”从之。七年,迁吏部尚书,世隆以铨选无可守之法,为撰
《选曹八议》。
九年,乞补外,佩虎符,为东昌路总管。至郡,专务以德率下,不事鞭箠,
吏不忍欺,民亦化服,期年而政成,郡人颂之。十四年,起为山东提刑按察使。
时有妖言狱,所司逮捕凡数百人,世隆剖析诖误者十八九,悉纵遣之。十五年,
移淮东。宋将许琼家童告琼匿官库财,有司系其妻孥征之。世隆曰:“琼所匿者,
故宋之物,岂得与今盗官财者同论耶?”同僚不从,世隆独抗章辩明,行台是之,
释不问。会征日本,世隆上疏谏止,语颇剀切,当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
其事亦寝。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世隆仪观魁梧,
襟度宏博,慈祥乐易,人忤之无愠色。喜宾客,乐施与。明习前代典故,尤精律
令,善决疑狱。二十二年,安童再入相,奏世隆虽老,尚可用。遣使召之,仍以
老病辞,附奏便宜九事。赐田十顷。时年八十,卒。所著有《瀛洲集》百卷、文
集若干卷。
○孟祺
孟祺,字德卿,宿州符离人。世以财雄乡里。父仁,业儒,有节行。壬辰,
北渡,寓济鱼台,州帅石天禄礼之,辟兼详议府事。祺幼敏悟,善骑射,早知问
学,侍父徙居东平。时严实修学校,招生徒,立考试法,祺就试登上选,辟掌书
记。廉希宪、宋子贞皆器遇之,以闻于朝,擢国史院编修官。迁从仕郎、应奉翰
林文字,兼太常博士。一时典册,多出其手。至元七年,持节使高丽,还,称旨,
授承事郎、山东东西道劝农副使。
十二年,丞相伯颜将兵伐宋。诏选宿望博学、可赞画大计者与俱行,遂授祺
承直郎、行省谘议。久之,迁郎中,伯颜雅信任之。时军书填塞,祺酬应剖决,
略无凝滞。师驻建康,伯颜以兵事诣阙,政无大小,祺与执政并裁决之。及战焦
山,宋军下流,祺曰:“不若乘势速进,以夺彼气。”如其言,遂大破之。伯颜
闻之,喜曰:“不意书生乃能知兵若是!”诸将利虏掠,争趋临安,伯颜问计,
祺对曰:“宋人之计,惟有窜闽尔。若以兵迫之,彼必速逃,一旦盗起临安,三
百年之积,焚荡无遗矣。莫若以计安之,令彼不惧,正如取果,稍待时日耳。”
伯颜曰:“汝言正合吾意。”乃草书,遣人至临安,以安慰之,宋乃不复议迁闽。
先是,宋降表称侄,称皇帝,屡拒不纳。祺自请为使,征降表。至则会宋相于三
省。夜三鼓,议未决,祺正色曰:“国势至此,夫复何待!”遂定议。书成,宋
谢太后内批用宝,携之以出,复起谢太后于内殿,取国玺十二枚出。伯颜将亲封
之,祺止之曰:“管钥自有主者,非所宜亲,一有不谨,恐异时奸人妄相染污,
终不可明。”遂止。江南平,伯颜奏祺前后功多,且言祺可任重。有旨褒升,授
少中大夫、嘉兴路总管,佩虎符。祺至,首以兴学为务,创立规制。在官未久,
竟以疾解官,归东平。至元十八年,擢太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