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

第151章

旧唐书-第151章

小说: 旧唐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阴县,复置

汉阴汉安阳县,属汉中郡。晋武改为安康,置安康郡。隋改为县。武德元

年,置西安州,立宁都、广德二县。改西安州为直州。州废,省宁都、广德二县

入安康。至德二年二月,改为汉阴县

平利后周于平利川置吉阳县,隋改为安吉。武德元年,改为平利。

开州隋巴东郡之盛山县。义宁二年,分置万州,仍割巴东郡之新浦,通川

郡之万世、西流三县来属。武德元年,改为开州,领四县。贞观初,省西流入盛

山。天宝元年,改为盛山郡。乾元元年,复为开州。旧领县三,户二千一百二十

二,口一万五千五百四。天宝,户五千六百六十,口三万四百二十一。在京师南

一千四百六十里,至东都二千六百七十里。

盛山汉朐县,属巴郡。蜀分置汉丰县,周改汉丰为永宁。隋改永宁为

盛山。以山为名

新浦宋分汉丰县置

万岁后周之万县,隋加“世”字。贞观二十三年,改万世为万岁县。

渠州下隋宕渠郡。武德元年,改为渠州,领流江、賨城、宕渠、咸安、潾

水、垫江六县。其年,改賨城为始安。又分置賨城、义兴、丰乐三县。以宕渠、

咸安三县属蓬州。又分濆水、垫江、濆山、盐泉四县置濆州。三年,割濆州之濆

水来属。八年,省义兴、丰乐、賨城三县。其年,废潾州,以潾山来属。天宝元

年,改为濆山郡。乾元元年,复为渠州。旧领县四,户九千七百二十六,口二万

一千五百五十二。天宝,户九千九百五十七,口二万六千五百二十四。在京师西

南二千一百七十里,至东都三千一百九十里。

流江汉宕渠县地,属巴郡。梁置渠州,周改为北宕渠郡,又改为流江郡。

仍于郡内置流江县。武德元年,改为渠州。又并賨城、义兴二县入流江

濆水梁置。义宁元年,属濆州。武德三年,属渠州

渠江梁置始安县,隋不改。天宝元年八月,改为渠江县

濆山梁置。濆山,在县西四十里,重叠濆比为名。隋末,县废。武德元年,

分置濆山县,又置濆州。八年,州废,县隶渠州。

渝州隋之巴郡。武德元年,置渝州,因开皇旧名,领江津、涪陵二县。其

年,以涪陵属涪州。三年,置万春县。改万春为万寿县。贞观十三年,以废霸州

之南平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南平郡。乾元初,复为渝州。旧领县四,户一万

二千七百一十,口五万七百一十三。天宝,户六千九百九十五,口二万七千六百

八十五。在京师西南二千七百四十八里,至东都三千四百三十里。

巴汉江州县,属巴郡。古巴子国地。梁置楚州。隋改为渝州,以水为名

江津汉江州县分置

万寿武德三年,分江津县置万春县。五年,改为万寿

南平贞观四年,分巴县置。于县南界置南平州,领南平、清谷、周泉、昆

川、和山、白溪、瀛山七县。八年,改南平州为霸州。十三年,州废,省清谷等

县,以南平县属渝州。

山南东道

邓州隋南阳郡。武德二年,改为邓州,领穰县、冠军、深阳三县。三年,

立顺阳县。州置总管,管邓、淅、郦、宛、淯、新、弘等七州。四年,废总管,

隶山南行台。废新州,以新野县来属。又置平晋县。六年,省顺阳入冠军,省平

晋入穰县。八年,废宛州,以南阳来属,废郦州,以新城来属。贞观元年,省冠

军入新城。天宝元年,改为南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邓州。旧领县六,户三千七

百五十四,口一万八千二百一十二。天宝领县七,户四万三千五十五,口十六万

五千二百五十七。在京师东南九百二十里,至东都六百七十里。

穰汉县,属南阳郡。汉南阳郡以宛为理所,后魏移治于穰。隋改为南阳郡,

寻改为邓州,取汉邓县为名

南阳汉南阳郡所治宛县也。武德三年,置宛州,领南阳、上宛、上马、安

固四县,并寄治宛城。八年,州废,以上马入唐州,余三县入南阳县,属邓州

新野汉县,属南阳郡。晋于县置义州。武德四年,分置新州,领一县。其

年,新州废,县属邓州

向城汉西鄂县地,属邓州。后魏于古向城置县,乃改立

临湍后魏割冠军县北境置新城县。武德二年,移治虎遥城,属郦州。八年,

废郦州,县属邓州。贞观三年,移治故临湍聚。天宝元年,改为临湍县

内乡汉淅县地,属弘农郡。后周改为中乡,隋改为内乡。武德元年,置淅

州,又分内乡置默水县,后复改为内乡

菊潭汉沮阳县地。隋改沮水县,后废。开元二十四年,割新城复置,改为

菊潭。

唐州上隋淮安郡。武德四年,改为显州,仍置总管,领显、北澧、纯三州。

显州领比阳、慈丘、平氏、显冈四县。五年,又分置唐州,属显州总管。七年,

改为都督府,州不改。贞观元年,罢都督,仍以废纯州桐柏县来属。三年,省显

冈县。九年,改显州为唐州,以废唐州之枣阳、湖阳及废鲁州之方城三县来属。

十年,以枣阳属隋州。开元五年,以方城来属仙州。十三年,置上马县。二十六

年,以方城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淮安郡。乾元元年,复为唐州。旧属河南道,

至德后,割属山南东道。旧领县六,户四千七百二十六。口二万二千二百九十九。

天宝领县七,户四万二千六百四十三,口十八万三千三百六十。至京师一千四百

八十里,至东都六百四十六里。

比阳汉县,属南阳郡。后魏置东荆州于汉比阳古城,改为淮州。隋改淮州

为显州,取界内显望冈为名。贞观元年,改为唐州。比水出县东,今县,州所治

也。

慈丘隋分比阳县置,取界内慈丘山为名。

桐柏汉平氏县地,属南阳郡。梁置华州,西魏改淮州,又为纯州。后周为

大义郡,陈废郡为桐柏县。

平氏汉县,属南阳郡。

湖阳汉县,属南阳郡。隋不改,属舂陵郡。武德四年,于县置湖州,领湖

阳、上马二县。贞观元年,废湖州,省上马,以湖阳属唐州。

方城前汉堵阳县,属南阳郡。后汉改为顺阳。隋改为方城县,属淯阳郡。

武德二年,于县置北澧州,领方城、真昌二县。贞观初,省真昌县。八年,改北

澧州为鲁州,领县不改。九年,省鲁州,以方城属唐州。

泌阳后魏石马县,后讹为上马县。贞观三年废。开元十三年,割湖阳复置

上马县。天宝元年,改为泌阳县。

均州下隋淅阳郡之武当县。义宁二年,割淅阳之武当、均阳二县置武当郡。

又置平陵县。武德元年,改为均州。七年,省平陵县。八年,省均阳入武当。其

年,以南丰州之郧乡、堵阳、安福三县来属。贞观元年,废均州,又省堵阳、安

福二县。以武当、郧乡二县属淅州。八年,废淅州,又以武当、郧乡二县置均州。

又废上州,割丰利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武当郡。乾元元年,复为均州。旧领

县三,户二千八百二十九,口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三。天宝,户九千六百九十八,

口五万八百九。在京师东南九百三十里,至东都九百一十七里。

武当州所治。汉县,南阳郡。梁置南始平郡,后魏改为丰州,隋改为均州,

皆治武当县。县旧治延岑城,显庆四年,移于今所

郧乡汉锡县地,属汉中郡。晋改为郧乡。武德元年,置南丰州,领郧乡、

安福、堵阳三县。属均州。贞观元年,废均州,以郧乡、武当属淅州。又省安福、

堵阳,并入郧乡。八年,复置均州,二县来属

丰利汉长利县地。后魏置丰利郡,分锡县置丰利县。武德初,属上州。州废,

属均州。

房州下隋房陵郡。武德元年,改为迁州,领光迁、永清,又置受阳、淅川、

房陵,凡领五县。其年,又于竹山县置房州,领竹山、上庸,又置武陵,凡领三

县。五年,废迁州之淅川。七年,又废房陵、受阳二县。贞观十年,废迁州,

自竹山移房州治于废州城。其年,省武陵县。改光迁为房陵县。天宝元年,改为

房陵郡。乾元元年,复为房州。旧领县四,户四千五百三十三,口二万一千五百

七十九。天宝,户一万四千四百二十二,口七万一千七百八。在京师南一千二百

九十五里,至东都一千一百八十五里。

房陵汉县,属汉中郡。后魏为新城郡,又改为光迁国。武德初,改为迁州。

置光迁县。又改为房州,兼改光迁为房陵县

永清后魏分房陵县置大洪县,周改为永清

竹山分上庸县置。武德元年,置房州。贞观十年,州移治房陵县

上庸汉县,属汉中郡。

隋州下隋为汉东郡。武德三年,改为隋州,领隋县、光化、安贵、平林、

顺义五县。五年,省安贵县。八年,省平林、顺义二县。贞观十年,割唐州枣阳

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汉东郡。乾元元年,复为隋州。旧领县三,户二千三百五

十三,口一万一千八百九十八。天宝,县四,户二万三千九百一十七,口十万五

千七百二十二。在京师东南一千三百八十八里,至东都一千八里。

隋汉县,属南阳郡。后魏于县置隋州,隋为汉东郡,皆治隋州

光化隋县

枣阳汉舂陵县,属南阳郡。隋置舂陵郡。武德三年,改为昌州,领枣阳、

舂陵、清潭、湖阳、上马五县。其年,分湖阳、上马置湖州。五年,废昌州及清

潭县。贞观元年,省舂陵入枣阳。其年,以废湖州之上马、湖阳来属。九年,废

显州。自此移唐州于废显州,仍属焉。十年,改属隋州

唐城开元二十六年,分枣阳置。

郢州后魏置温州。武德四年,置郢州于长寿县,置京山、蓝水二县属焉。

贞观元年,省蓝水入长寿。又废郢州,以长寿属鄀州,章山属荆州。十七年,

废温州,依旧置郢州,治京山。天宝元年,改为富水郡。乾元元年,复为郢州。

旧温州领县三,户一千五百八十,口七千一百七十三。天宝改郢州,户一万二千

四十六,口五万七千三百七十五。在京师东南一千四百四十里,至东都一千一百

四十九里。

京山隋县,属安陆郡。武德四年,置温州,因后魏。领京山、富水二县。

贞观八年,废鄀州,以长寿来属。十七年,复于县置郢州。长寿汉竟陵县地,

属江夏郡。武德四年,于县置郢州。贞观元年,废郢州,以长寿属鄀州。八年,

又属温州。十七年,又属郢州。富水隋旧。武德初,属温州。州废,属郢州。

复州隋沔阳郡。武德五年,改为复州,治竟陵县,贞观七年,移治沔阳。

天宝元年,改为竟陵郡。乾元元年,复为复州。旧领县三,户一千四百九十四,

口六千二百一十八。天宝,户八千二百一十,口四万四千八百八十五。在京师东

南一千八百里,至东都一千五百一十八里。

沔阳汉竟陵县地,属江夏郡。隋置沔阳郡,武德初,改为复州,皆治此县

竟陵汉县,后废。晋复置,至隋不改

监利汉华容县地,属南郡。晋置监利县。

襄州紧上隋襄阳郡。武德四年,平王世充,改为襄州,因隋旧名。领襄阳、

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

等二百五十七州。五年,省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七年,罢行台为都督

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贞观元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六年,

废都督府。八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又省常平入襄阳,省阴城

入谷城,省南津入义清,省汉南入率道。天宝元年,改为襄阳郡。十四载,置防

御使。乾元元年,复为襄州。上元二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

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旧领县七,户八千九百五十七,口四万五

千一百九十五。天宝,户四万七千七百八十,口二十五万二千一。在京师东南一

千一百八十二里,至东都八百五十三里。

襄阳汉县,属南郡。建安十三年,置襄阳郡。晋入为荆州治所。梁置南雍

州,西魏改为襄州,隋为襄阳郡,皆以此县为治所。

邓城汉邓县,属南阳郡,古樊城也。宋故安养县。天宝元年,改为临汉县,

贞元二十一年,移县古邓城置,乃改临汉为邓城县

谷城汉筑阳县地,属南阳郡。隋为谷城县

义清汉中户县地,属南郡。元魏改为义清县。旧治柘林,永徽元年,移治

清良

南漳汉临沮县,属南郡。晋立上黄县。后魏改为重阳县,隋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