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苊艿乃盗思妇浠埃娴阃吩唬骸昂茫茫茫 北愦焦⒈摹⒙街俸唷⒘斡乐摇⒂嵬êH胝侍睢K慕芰罡髯砸兰贫小5o见常遇春率精锐三万,径抵采石矶。哨见元兵尽地而来,蛮子海牙横戟早先出马,遇春骤马对海牙曰:“你不记昔日牛渚、采石之败乎,还来怎么?”海牙也不打话,舞戟直取遇春。二将战未数合,遇春把身横困在马上便走。海牙祇道戟刺伤了遇春负痛而走,便望南催兵,祇顾赶来。约近十里地面,遇春把号带一拈,忽树林中炮声连天,金鼓大振。海牙急令后兵速退,说未罢,祇见耿炳文、陆仲亨在左边杀来;俞通海、廖永忠,在右边杀来;常遇春复转过马来,直捣中间;太祖又引大兵团团围住,似铜墙铁壁一般。海牙前后受敌势力难支,逃到东,东无去路;回到北,北是迷途。正是:
金盔晃晃,背在肩头,好似道人的药葫芦;铜甲零零,挂着几片,一如打渔的破线网。丈八长矛,止剩得半条没头的画棍,祇好打草惊蛇;满筒铁箭,惟留得一个滑溜的竹管,止堪盛酱盛盐。雕弓半折,将来弹不动棉花;护镜亏残,拿去照成脸嘴。
祇得突围走至江滨浮舟逃去。遇春、邓愈合兵追赶,更喜顺风,便令将薪草灌了松油致炮于其中,乘风放火,烈烈的趁着风飕飕的吹着火,把那海牙的水师舟筏,一时烧尽。廖永忠、王铭等生擒吴长官辈头目十一人,溺死者不计其数。海牙正乘着小船脱走,忽见上流大船三十来只,也无旗号向东而来。海牙祇道是本军,大叫救应。祇见船上一个将军,锦袍、金甲,拈了弓,搭上箭,一箭射来,那海牙应弦而倒。将那残兵杀死殆尽。
自此后,元人再不敢有扼江之战。后人看此,有一篇古风喝采他:
凉风嘘碧海,薄雾喷长天,莽苍江色何茫然。氓峨之流奔腾,急走几千里,峻峨战舰凌江烟。江烟乍开杀气起,离魂愁魂彻波底。剑上斑斑血溅衣,旌旗拂拂霞浮水。夹岸鼓今声不停,恍惚水底蛟龙惊。膻奴错引授兵集。谁测阎罗江上迎。左手开弓右挟矢,飞来胸前纔一指,蓦然倒地渺无知,任是英雄今已矣。挺戈纵杀日为昏,直欲旋干且转坤。试究根苗谁者子?星日乌精沐氏孙。沐家孙子真奇杰,北净胡尘南靖粤。但愿山河带砺券书新,永俾金设无少缺。太祖便令鸣金收军,诸将各自献功。
那将也收船拢来合兵一处。不知太祖看了是谁,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十六回 定金陵黎庶安康 福寿自刎死尽忠
江东城上起霜风,义胆雄张转戟中。
湖海几年等石画,明廷此日祀鸿功。
笳吹夜月军门静,剑倚天秋碧障空。
麟阁丹青知不负,捷音应奉紫微宫。
却说常遇春大破了蛮子海牙,那海牙正坐小船向北而走,祇见战船三十余只忽从东下,将海牙一箭射死。常遇春收兵江口,即向太祖前拜倒,说道:“子文英适领兵哨江,凑遇海牙船到把箭射死了,特来献首级。”太祖大喜,升遇春为行军大总管之职。回兵太平,吩咐与众将庆功筵宴。筵上唤过朱文英来曰:“你本是凤阳定远人,沐光之子,沐正之孙。因尔父与我交厚,不幸早亡,母亲亦随丧,就将你寄养于我。彼时尔方十岁,不觉已是九年。今尔英勇善武,与国建功,吾不忍没尔之姓,可仍复姓沐。异日立大功成大用,可与尔祖父争光。”因赐名沐英。英再拜,叩首谢恩,不题。
却说汤和等引兵进攻方山寨,扎寨纔定,祇见那刺贼也先挺了鎗飞也似杀出来。我阵上廖永安见了他怒从心上起,便骂道:“你这不忠、不孝的贼,主帅待你不薄,你何忍行此刺害之事?湛湛青天,昭昭神爽,你今日必遭千刀万剐。还有何面目来战?”两马搅作一块,一上一下,一来一往,战上三十余合。永安起个念头曰:“我若再在此与他战,他阵上必然有帮手杀出来,我怎的独捉他?不如放个破绽,那厮决奋力来追赶,我恰好拿了他。”便往北路而走,那也先纵马赶来。不上三里之地,永安大叫一声,曰:“你来得好!”把那马一带,挺着长鎗突地转来。后人有诗一篇称说永安好计:
执戟回看势转雄,高牙大纛拥罴熊。
祇因反噬忠臣谊,为奋英豪誓国忠。
宝楞光摇三尺电,丹心气映九霄虹。
都道胃星文雉显,祇怜早世反穹窿。
那也先却把身一扭,避那鎗头,谁知身子一侧侧下马来,凑巧脚镫缠住了一只脚,被马横拖倒扯。永安一鎗正中其心,手下的兵卒向前乱砍,也先实时死去,直受了那千刀之报。陈兆先因率众而降。汤和领了兆先来到太祖帐前,说道:“望主公天地好生,不记伊父昔日之罪,以安归顺之心。”太祖便曰:“天下有福的虽百计不能害之;况古人曰:‘罪人不弩’。今兆先既诚心款伏,吾岂念旧恶哉!即可令他入见。”兆先进帐叩头,曰:“臣系叛臣也先之子,愿受诛戮。”太祖又曰:“大丈夫存心至公,何思报复。尔果同心协力以救生民,他日功成富贵与共。”即授千军长左军掠阵头目。便命冯国用选精锐五百听其挥使。五百人多疑惧不安。太祖熟视军情,是日,即唤兆先同五百人上宿护卫,旧军尽退在外,独留国用伴卧榻前。太祖解甲熟睡达旦。五百人个个安心,都道是天地父母之量。次日,徐达等攻取溧阳等县,全军而回。太祖便议取金陵之计。
那金陵地方,元朝叫文臣达鲁花赤福寿同武将平原指挥,曹良臣把守。二人闻知兵至,曹良臣同福寿曰:“和阳兵来,势如破竹。公为文臣,可坚壁固守。我当率兵死战以保此城。我闻兵法云:‘军行百里,不战自疲。’彼今远来,今夜可乘其不备先去劫寨,必获大胜。”福寿曰:“此计大妙,祇待晚来依计而行。”
却说太祖兵至城下,在北门外安营。那元将却不出兵。太祖谓徐达曰:“彼必度吾疲惫,今夜决来劫营,须宜预备。”徐达对曰:“主帅所见与达暗合。可令各军俱在远处埋伏,祇留一个空营。敌人一至放炮为号。”吩咐已定,那曹良臣果然更深时分,领二万兵出凤台门,衔杖疾走,直至营前。祇听得营鼓频敲,那些军士俱拦路熟睡。良臣大喜,即领兵并力杀入营来。谁知:“地上插旗惟伏鬼,营中点鼓是赢羊。”却是一个空寨。良臣知中了计,急令退兵,忽听帐外一声炮响,四下伏兵并起,把良臣二万人困在垓心。徐达便令旗牌官执了令旗四下大叫:“劫营元将不必冲阵,今和阳朱主帅率精兵二十余万,围得似铁壁铜墙,若来冲阵,徒伤士卒。我朱主帅圣仁神武宽厚聪明,自降的自有重用。尔等将士各宜自思。”良臣正在犹豫,那些头目便曰:“昔蛮子海牙,有舟师二十万,三战皆亡;陈也先有雄兵十五万,一战而毙。料今日势必不赢,望元帅一开生路,乘机就机,以活二万之人命。”良臣便令小卒对曰:“和阳兵!且待到天明,当得投降。”太祖与徐达曰:“彼欲迟迟,恐是诈语。”徐达曰:“我军紧困,虽诈何为。”顷之,东方渐白,徐达单马向军前说道:“元将可速投降,免受伤杀。”良臣问道:“公是何人?”徐达曰:“我是主帅帐前副元帅徐达。”良臣曰:“我也闻朱主帅名誉,人皆以圣主称之,若得一见果如所誉,便当率众投降。”太祖闻说即至阵前,免冑示之。良臣见太祖龙眉凤眼,禹背汤肩,便丢去了手中长矛率众拜降,曰:“久慕仁德,多缘迷谬,归顺无阶。今幸宽宥,当效死力以谢不杀之恩。”太祖便将步下士卒散与各将调遣,乘胜引兵围困金陵城。
福寿见良臣被困,因率兵登城死守。徐达等四面围拢。城上矢石如雨的下来,那里近得前。一连围了半个多月不能遽取。常遇春率精锐架起云梯向凤台门急攻。冯国用又领兵协助,城内便不能支。遇春挺鎗先登,三军乘势而入。福寿恰向北拜了四拜,哭曰:“吾为国家重臣不能固守,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言讫,遂拔剑自刎而死。太祖进城,便谕官吏父老道:“元失其政,所在纷扰,兵戈并起,生民涂炭。吾率众为民除乱,汝等各安职业毋怀疑惧。”当日,吏民大悦,且更相庆慰,遂改为应天府。共得兵士五十万。因立天兴建康翌天元帅府。怜福寿死得忠义,以礼殡葬,敕封凤台门城隍。至今香烟不绝。仍优恤其妻子。即遣使迎和阳王迁都金陵。
不一日,王到金陵,太祖率诸将士朝见毕,王大悦。奉太祖为吴国公,得专征伐。置江南行中书省,把主帅总事,以李善长为参议官。郭景祥、陶安为郎中,分房掌事。置左、右、前、后、中翌元帅府,进李善长左丞相,徐达总督军马行军大元帅,常遇春前军元帅,李文忠后军元帅,邓愈左军元帅,汤和右军元帅,胡大海提点总管使,张彪、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陈兆先、王玉、陈本等各副元帅。太祖既掌征伐,日命诸将统兵以征不服。一日问曹良臣曰:“金陵人物之地,公等守此土,当为我举之。”良臣曰:“自今乾坤鼎沸,盗贼如麻。凡豪杰艺勇皆挺身以就群雄;那贤达之士又韬光以观世变,此处恰不闻得。则祇有一个人,小将曾闻得他。”不知国公心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十七回 古佛寺周颠指示 伯温曰猿献天书
山中石壁壁中天,个里山头玄又玄。
传来秘教由黄石,点破真机有老颠。
热心一片援迷女,报主多情陋白猿。
宝筏玄津从世出,何须竟觉渡头船。
却说太祖新受王命拜为吴国公,便问曹良臣说道:“金陵有甚贤才烦君推举,我当礼往请之。”良臣答曰:“未闻有人,祇有一人姓宋名濂,又不是金陵人氏,乃是金华人。一向闻得他有王佐之才,国公何不去请他来议天下大事。”太祖曰:“我耳中也闻得有此人,但不知何人可去请他。”祇见帐下孙炎挺身出曰:“卑职愿往。”太祖大喜,遂嘱咐孙炎去请,不题。
却说处州有个青田县,那县城外,南边有一座高山俗名红罗山,妙不可言。怎见得他妙处?但见:
层岗迭巘,峻石危锋。陡绝的是峭壁悬崖,逶迤的是岩流涧脉。蓊翳树色,一湾未了一湾迎;潺骤泉声,几派欲残几派起。青、黄、赤、白、黑,点缀出嫩叶枯枝;角、征、羽、宫、商唱和,那惊湍细滴。时看云雾锁山腰,端为那插天的高峻;常觉风雷起巘足,须知是绝地的深幽。雨过翠薇,数重尽青螺万点;日摇赪萼,错认做金帐频移。
祇因这山岩穴多端,内藏妖精不一。闻说那个山中常有毒气千万条出来,或装做妇人去骗男子,或装做男子去骗妇人。人人都说道有个白猿作怪,甚是没奈何他。恰有元朝的太保刘秉忠,他的孙儿名基,表字伯温,中了元朝进士,做高邮县丞。将及半年,猛思如今英雄四起,这个官那里是结果的事业,便弃了官职回乡。每日手把春秋到这山下拣个幽僻去处,铺花茵,扫竹径,对山而坐,观书不辍。将近年余了。忽一日,崖边豁地响了一声,祇见石门洞开,稍好一人侧身而进。那伯温看了半晌,便将书丢下,大步跨入空谷中。却有人大喝道:“里面毒气难挡,你们不可乱进。”伯温乘着高兴祇顾走进洞中,黑暗暗的,有几处竟是一坑水,也有几处竟如螺蛳。伯温走了一会,正在心下狐疑。转弯抹角,却见透出一点天光来。伯温大喜,暗想:“此处必有下落了。”又走了数百步,忽见日色当空,天光清朗,有石室如方丈大一个所在。石室上看有七个大字道:“此石为刘基所破。”伯温心知此是天意,令我收此宝藏。遂抬个石子,向那石上猛击一下,祇见毫光万道,实时裂开,内中有抄写的兵书四卷。伯温便对仰叩谢,将书怀在袖中。正欲走出,忽听得壁厢豁喇一声,枯藤上跳出一只白猿来,望着伯温张开了口,竟扑将上来。伯温大喝道:“畜生,天赐宝贝,原说与我刘基的,你待怎样?”那猿便敛形拜伏在地,忽作人言曰:“自汉张子房得黄石公秘传之后,来辟谷嵩山,半路之中,将书收藏在内。便命其六丁、六甲,拘本山通灵神物管守之。丁甲大神在云头上一望,看见小猿颇有些灵气,便拘我到留侯面前。留侯者乃张子房封爵名号。那留侯却把手来打一个圆圈,许我在此,祇好到山上山下走动走动,再不得出外一耍。今日,天意将此书付与先生,辅主救民,要我在此无用。望先生方便破开圆圈,把小猿宽松些也好!”伯温便对他曰:“天书我虽取得,其中方法竟未曾看着,待我回家细看,倘其中有破开圆圈方法,我方好放你。目下,我如何会得?”白猿祇是苦苦哀求说:“先生此时不放我去,何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