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烈传 >

第42章

英烈传-第42章

小说: 英烈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寺中盘桓半响,又步至方丈之侧,恰有彩笺,上书“维扬陈君佐寓此”。太祖因问住持曰:“陈君佐非能医者乎?”僧人跪对曰:“能医。”太祖道:“吾故友也,可即唤来相见。”陈君佐早到圣前,山呼拜舞毕。太祖带笑问道:“你当初极喜滑稽,别来虽久,谑浪如故乎?”陈君佐默然。太祖便问:“朕今既有天下,卿当比朕似前代何君?”君佐应声曰:“臣见陛下龙潜之日,饭粮茹草,及奋飞淮泗,每与士卒同受甘苦,臣谓酷似神农;不然何以尝得百草。”太祖抚掌大笑,连手而行,命驾下人,俱各远避。止有刘三吾、陈君佐随着,便入一小店微饮,奈无下酒之物,因出对道:“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君佐立对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太祖谕之曰:“朕与卿一个官做如何?”君佐固辞不受。刘三吾将钱酬还了酒家。正要出店,祇见一个监生进来。太祖问道:“先生何处人,亦过酒家饮乎?”那人对道:“本贯四川。雅慕德化,背主远来坐监,聊寄食耳。”太祖便与生对席同坐,即属词道:“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监生对道:“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太祖便将几上片木递与监生曰:“方纔对语颇佳,先生可为我即木赋诗。”监生便吟道:

片木原从斧削成,每于低处立功名。

他时若得台端用,还向人间治不平。

太祖私心自喜,拱手别去。回宫即令监中查本生名字,拜受礼部郎中。次早视朝,监生朝见,方知酒肆中见的是太祖。

刘基因奏:“春气将和,乞命将四出,以犁边廷。”便调徐达为征元大将军,带领沐英、耿炳文、华云龙、郭英、周德兴、梅思祖、王志、汪信八员虎将,并所部军兵十万自潼关出西安以捣定西;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带领傅友德、朱亮祖、廖永忠、赵庸、薛显、黄彬、吴复、张旭八员虎将,并所部军兵十万,由北平经万全进野狐岭一带地面北伐;汤和为右副将军,带领俞通源、俞通渊、胡廷瑞、蔡迁、郑遇春、朱寿、张赫、谢成八员虎将,并所部军兵十万,出鴈门关北伐;邓愈为东路都总管,带领吴良、吴祯、康茂才、唐胜宗、陆仲亨、杨国兴、韩政、仇成八员虎将,并所部军兵十万,从辽东北伐,务在肃清,方许班师;再令中书省写敕旨,令汪兴祖、金朝兴守大同,孙兴祖守居庸,曹良臣守通州,郭子兴、张龙守潼关,张温守兰州,俱是切近边鄙地方,宜小心提防,操练军将。又念伪夏据有西蜀,明升尚幼,都为奸臣戴寿所惑,特今都督杨璟持书论以祸福,开其纳款之门。叶升、李新二将,辅翼同往。分遣已毕,诸将择日取路,分路进发。

那徐达引兵前至定西界安营。早有元将扩廓帖木儿与王保保互为犄角之势,列着营栅,向前拒敌。徐达传令沐英领兵三万,敌住扩廓帖木儿,耿炳文、周德兴分为左右二哨接应;郭英领兵三万敌住王保保,华云龙、梅思祖分为左右二哨接应。自领王志、汪信压后。两边一齐进发,杀得元兵大败。所获人马辎重无数。生擒元将严奉先及元公主以下一百零七人,散卒六万有余。那扩廓帖木儿与王保保竟望西北挣命的奔走去了。

且说李文忠统了将校出居庸关,前至野孤岭。祇见岭上突出一彪兵来与我军对敌。旗号上写着:大尉蛮子佛思。未及战得五合,被傅友德一鎗刺死,催动大兵,便至白海子骆驼山驻扎。这个山离应昌府七十里之程却是应昌藩屏。元帝着太子爱猷识里达腊与丞相沙不丁及大将陈安礼、朵儿只八喇,率兵三十万,据守此山。文忠便令于山南安营。次日,排开阵势在山下搦战。未知胜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七十三回 获细作将机就计 地开泉脉救明兵

午坐焚香索简编,香烟缥缈悟神仙。

龙拿云雾非伤猛,蜃气楼台那解玄。

直上亭亭山寨立,到处烟尘生霹雳。

此际绝景难比邻,殊是神兵天外集。

长堤高柳带平沙,无处春来不酒家。

最苦血战疆场者,更无滴水煮新茶。

长歌短筑泪徒流,烁火销金莫自繇。

忽有灵驹骤新沼,天教绝寨壮皇猷。

祇今沙漠有灵泉,润色都将春草妍。

还忆菁时尘土上,几多血汗酒青烟。

却说元太子知我军山下搦战,因与众将商议。丞相沙不丁上前奏曰:“殿下且勿忧愁,这骆驼山势若长城,险过华岳,臣请率兵下山迎敌,胜则乘势追杀,败则列阵固守。大明兵将如或登山,祇须将炮石打下,必不能挡。况粮草积有六七年之资,军兵尚有三十万之众,彼南人不禁水草之苦朔漠之寒,以臣计之,当保得胜。”太子道:“丞相虽然如此,勿视等闲。”沙不丁遂领兵一万来战。两阵方交,元兵终是气怯奔溃而走。文忠便令薛显率领铁甲五百乘势上山攻杀。那山上矢石如雨飞来,朱军伤死者七十余人,薛显祇得收军回阵。次日,李文忠会集傅友德、朱亮祖、廖永忠、薛显等八将,细议曰:“你们八人可分兵四支,各带马兵三千四下沿山,远哨山中虚实,并回来做个计较。”各将分头去讫。恰好军前报曰:“军师刘基到来。”文忠慌忙迎入,具言骆驼山难克一事,刘基也没个理会。将及半晌,四路哨军回来都说山势甚是绵延险阻,元兵营寨密密的驻扎。军马、钱粮想都周实;况他祇是坚壁不动,看来不易攻取。自此相持了二十余日。忽一日,报有巡逻的捉得细作在帐外,听元帅发落。刘基便附李文忠耳朵曰:“如此,如此,何如?”文忠一边同刘基升帐,一面点头曰:“甚好!甚好!”祇见那细作跪在面前,刘基看了反佯问他曰:“你是本营小卒,前者差你去上骆驼山打听,何故而今纔回?”那人见刘基错认,也便奸诈,回曰:“小人奉命打探元兵,他山上把守极严,未可一时攻打。”刘基曰:“正是如此,奈何,奈何!”那人未见发落尚跪在帐前,忽有一个官儿口称军政司来说,军粮已尽,祇可应今日支用。刘基便假意对李文忠并合帐将校曰:“粮储大事,你这官所掌何事,且到没了方来报知,推出辕门斩讫报来。”那官儿十分哀告求生。刘基便吩咐着令辕门官捆打八十,就令三军今夜密密地拔寨而行,回到开平,待秋深再议攻取,切不可把元兵知觉,恐其乘势追赶。因复发落那人曰:“你可仍到元营细探下落。我在开平驻营,倘若他们把守稍懈,即来报知。”且叫军中取三两重的银牌一面赏他,以酬劳苦,待回来之日再行奏请升职。那人领赏暗喜,径回骆驼山见了太子,备言前事,且曰:“赏我银牌,如此侥幸。”太子听了大喜,便令陈安礼领兵三万为左哨,朵儿只八喇领兵三万为右哨,即同沙不丁领兵五万为中队,连夜下山追击。沙不丁曰:“殿下且莫轻动,待臣同朵儿只八喇各领兵三万,分左右追赶,殿下还宜同陈安礼把守老营。”太子曰:“这也有理,依卿所奏。”元将整备夜来追杀,不题。

且说刘基把细作发付出营,便令哨子暗地随他打探,回报今夜果来追袭。因密授傅友德、朱亮祖领兵四万,分伏骆驼山左右,祇听本营的连珠炮响,便上山如此而行;赵庸、黄彬各领兵一万分左右接应;胡美、吴复各率本部兵马五千在营中乘暗迤逦而行,向开平原路走动,诱元兵追杀;廖永忠、薛显各领兵三万在营两边深林里埋伏,待元兵来劫营,以赛月明在空中放起为号,便两胁夹攻而入;李文忠自同军师刘基领着大队人马,俱饱食带甲而睡,营中并不许张点灯烛,祇待元兵到来,一声炮响,四下里齐燃庭燎杀出。分拨已定。约莫二更时分,是夜月色膝陇,烟雾四起,果有两员大将领着兵马,分左右赶杀出来,正到营前,不见文忠动静。沙不丁传令三军趁早上前追赶。未及说完,忽听暗地营中一声炮响,四下火光冲天,大队人马,东西南北处处杀将出来,早有赛月明不住的放到半空中明亮。沙不丁大叫中了刘基的计了,可即取路而回。却好廖永忠、薛显两边发动伏兵,奋力夹攻过来。那沙不了被廖永忠一鎗刺中咽喉而死。朵儿只八喇舍命而回,将到骆驼山把眼一望,但见山上星罗的营寨俱各火焰烘天,金鼓震地,满山都是大明的旗帜。正欲沿山逃走,被接应的左哨赵庸一锤飞来,把脑盖击得粉碎。原来傅友德、朱亮祖听得老营炮响,明知元兵与我军大战,因乘机装做元兵杀输逃窜模样,把马直奔山上。那元兵黑夜中祇道是自家军马回来,也不提防,竟被朱兵杀入营寨。元太子慌忙上马,仅有残兵六七百骑相随,连夜走应昌去了。元将陈安礼被敌军中砍做数十段。真个杀得斗转星移、尸山血海。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这正是刘军师施的调虎离山之计。通纪上记着李文忠率副将传友德、朱亮祖应昌大战,夜取骆驼山。正是这个故事。

且说元太子领了残兵不上一千,逃入应昌城中来见元帝。元帝闻说大惊,向染痢疾,愈加沉重,四月二十八日,身入黄泉。太子便埋葬在城中玄隐山下。后来,太祖因他顺天而逃,谥为顺帝,这也不必多赘。李文忠知元帝已死,传令众将围攻应昌。约定三日之间决然要下。诸将四围攻打,却有元平章不花,看这势头破在旦夕,便对太子曰:“何不弃此北去?”太子含泪吩咐部将百家奴、胡天雄、杨铁刀、花主帖木儿等,率领所有兵马三千,开了北门杀条血路而走。谁想东西两彪人马,烟尘陡乱杀起来,截住去路。哨马探看,却是汤和带了俞通源等八将,统兵十万出雁门,一路荡除未降元兵;邓愈带领吴良等八将统兵十万,从辽东一路荡除未降元兵。恰好东西合着混杀。元兵死者过半。百家奴等保着太子爱猷识里达腊,不上万骑落荒拚命逃去。李文忠率师入了应昌城,抚安黎庶。获有元太孙买入里八喇并后妃、宫嫔、王子里的罕、国公答失帖木儿,及宋元所传玉玺、玉册、玉圭、玉斝、玉斧、玉图书等物。元臣达鲁花赤因也归顺。李文忠一概纳降。当日三处统兵元帅都会齐在应昌,开筵庆叙。刘基曰:“元太子北走,诚为后患。汤、邓两位元帅可领本部屯扎此城。李元帅还当剿捕余党。”即日,刘基、李文忠等进兵北追,在路三日到麻歌岭地面。时天气暑热,三军一路烦渴,更无滴水可济,沙尘噎人,死者竟至数十。李文忠便令三军驻扎。自己下马拜告天神,曰:“如大明圣主有福北征,诸将不致灭亡,愿天降甘霖,地开泉脉,以济三军之渴!”众将虔诚一齐下拜。恰有文忠所乘青骢捕影的龙驹,向天长鸣,把身子周围在军前双足跑了三遍,向前跑在一个去处,爬开沙土有五尺余深,忽见甘泉涌流,涓涓不竭。军士真如得波罗蜜一般,个个死中复生。文忠便杀乌牛、白马祭答天地。至今麻歌岭有马跑泉胜迹。又行了四日,祇见哨马报曰:“前是红罗山,元太子在此屯扎。过此山后,但见茫茫白水,渺渺烟波,也没有桥梁,也没有舟楫,一望无际,更不知什么结局,特此报知。”刘基听了哨报,沉吟一会,叹息道:“可见定数,再莫能逃。”李文忠便问道:“军师何出此言,想来必有原故,末将愿闻其详。”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七十四回 现铜桥天赐奇祥 角神兽连叫三声

幕外闻听说使君,孤城海上倚斜矄。

千山见日天犹夜,一绵虹空水自平。

眼底苍茫魂欲绝,对啼江岸霜初歇。

神开铜气作铜桥,是是非非谁与说。

破剑壁间鸣怪车,山谷迎风多黑气。

乌乌长啸似笙簧,凭谁显出凭谁去。

干叩一瞬笑谈中,万事阴晴雨后虹。

小余墙西邻竹暗,兰香梅雪白头翁。

到今烟火靖沙场,南北峰前覆举觞。

愿教万岁欢无极,惟见长安别有天。

却说军师刘基听了“红罗山”三字,不胜叹息,被李文忠定要问个根底。刘基道:“敝处青田,也有红罗山一座。不才当年未遇圣主之时,每爱此山幽僻,常在山中行思坐想这道理。不期一日,见山岩中响亮一声,开了一条石窦,不才挨身而入,果有些异见异闻。当日回家,夜来忽梦金甲神口吟诗句,叫不才紧记在心;还曰‘是你一生之事。’那诗道:

南北红罗一样名,祇将神变显清声。

大明明大胡边靖,妙玄玄妙匣兵兴。

卯金刀头角蛟精,未头一角尔峥嵘。

须念机关无尽泄,角端见处一身清。

不才时常思量,止有首句与末句未有应验。今日复遇有红罗山,想此生结局祇如此了。”文忠叹息了一会,因商议攻取之计。刘基曰:“必须先看山势,险阻如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