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英烈传 >

第14章

英烈传-第14章

小说: 英烈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节完)

第二十五回 张德胜宁国大战 康茂才献城投降

杀气横空下赤霄,风尘卷地翠华遥。

龙呈潭水布巾帻,跃灵中天上斗构。

剑血岁添崖傍草,旗风时拥海边潮。

喜看宁国城边杰,仍佩皇家紫绶貂。

却说太祖正在潭中洗手,祇见五条花蛇儿,攒聚到手边来。太祖暗祝曰:“若天命在予,还当一心依附于我。”便除下头上巾帻,将五条蛇儿盛在巾内。恰喜他蜿蜿蜒蜒,聚做一处不动。太祖正仔细观看,那些值日将官并李善长、刘基、宋濂一行人骑着马向前来迎,太祖连忙将巾帻仍戴在头上,路中备细说了前事,倏忽间已到府门。太祖偕众上堂,解去衣冠另换了便服。忽空中雷雨大作,霹雳交加,望那巾帻中烨烨有光,顷间白龙五条从内飞腾而去,诸将的心益加畏服。以后如遇交战,巾里跃跃有声,这也不题。

未及半晌,仍见天清月朗,便同李善长、刘基、宋濂等将晚膳。杯筋方列,太祖便举筋向刘基曰:“先生能诗,可为我作斑竹筋诗一首。”刘基应声吟道:

对湘江玉细攒,湘君会洒泪斑斑。

太祖蹙眉曰:“未免措大风味。”基续韵云: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张良一借间。

太祖大笑。酒至数巡,却下阶净手,看见阶前菊花,太祖又曰:“我也乘兴做黄菊诗一首。”遂吟与众人听道: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满身披上黄金甲。

诸人敬服,称赞道:“真是帝王气概!”后来天兵俘士诚,破友谅,克元帝,大约都在八九月间,亦是此诗为之识兆。当夜尽欢而罢。次日,商议出兵攻讨之事,不题。

话分两头,却说元顺帝一日视朝,文武百官朝见礼毕,顺帝对群臣曰:“目今大江南北贼盗蜂起,江淮之地十去其五;河南、河北或复或失,不得安宁。欲待命将出征,争奈钱粮缺少,满朝卿等将如何处置?”祇见有御史大夫伍十八上前奏曰:“今京师周围虽设二十四营,军士疲弱实可寒心,急宜选择精勇以卫京师。若安民莫先是食。还宜降发帑钱措置农具。命总兵官于河南、河北克复州郡,且耕且战,方合古者寓兵于农之意。又当委选廉能之人,副府州县官之职,庶几军民得所,天下事尚可图复。”言方毕,武德将军万户平章事朱亮祖出班奏曰:“此法极善,但可行于治平的时节。方今事属急迫,还望速开府库以济饥荒,方止得饥民思乱之事。”顺帝曰:“若救济饥民,开发府库便内帑告竭,何以为国?”亮祖复奏道:“今郡县贪官酷吏,刻剥民脂。况以赋税日增,天灾四至,民生因为饥饿所苦,民贫则为盗贼,干戈焉得不起?望陛下听臣之言,不然恐倾亡立至矣。”顺帝听了,颜色有些不喜。右丞相撒敦便迎旨奏道:“方今民顽不肯纳税,倘或再发内帑,军国之需何以供之?此乃误国之言。”顺帝听了,因贬亮祖做宁国守御,排驾回宫。亮祖出朝收拾行李家属出京,取路向宁国府进发。

不一日,来到了该管地方,吏民人等迎接了,不免有许多新官到任,参上司,接宾客,公堂宴庆的行仪,亮祖一一的打发完事。便问民间疾苦,千方百计,抚恤军民。时值深秋光景,忽一日乘兴独步后园,见空阶明月,田径清风,徘徊于篱菊之下,作歌道:

秋风急兮寒露滴,秋月圆兮寒蝉泣。

思乡梦与角声长,去国心同砧韵促。

气贯虹霓恨逐波,时乎奸党奈如何。

空将满腹英雄志,弹剑当空付与歌。

歌罢纵步走过竹林边,祇见一个人,也对了明月在那里口吟道:

银烛辉辉四海圆,几人得志几人闲。

未思范老违天祖,欲效韩侯握将权。

节义有谁怀抱日,忠良若个手擎天?

茫茫大块沉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

朱亮祖听罢大惊,思量决非以下人品,便向前问曰:“壮士何人?”那人望见便拜回复道:“小人是此处馆夫。姓康名茂才,字寿卿,蕲水县人。不知大人在此,有失回避。”亮祖就对他曰:“你既有此奇才,何为甘心下贱!明日当以公礼见我,我当重用。”茂才别了亮相,自思:“我做过江西参政,累建奇功升为参知政事,见世务不好,因而归隐。那徐寿辉闻我贤名,数使人来迎我,我看他不足有为,潜匿到此。近闻金陵朱公是命世之英,祇是未有机会投纳,幸闻徐达早晚来攻取宁国,我因托做馆夫献城投降。你区区一个守御,如何重用得我!”便连夜逃脱而去。

且说亮祖次日早起,叫人去召馆夫,祇见驿司报曰:“此人昨夜不知何意,乘了一匹马连夜逃去,尚未拿获哩。”亮祖沉思:“茂才是个有才无德的人。”便对驿司曰:“你可令人慢慢的访问了,来回复。”正说话间,探子报道:“金陵朱公命常遇春倾兵来攻宁国,兵马已到城下了。”亮祖便率兵一万,勒马横鎗出到阵前。朱阵上常遇春恰好迎敌,两个战了五十余合,亮祖佯败退走,遇春却拍马赶来,被亮祖一鎗刺着左腿,遇春负痛还营。赵德胜因提刀接战力量不加,返骑而走,却被亮祖获去士卒七千余人。

明日,亮祖复出城搦战。骁将郭英挺鎗直刺过来,战有六十多合,郭英也觉难敌,恰待转身,那亮祖惹得火性冲天,便勒马直追上来。早有张德胜、赵德胜、耿炳文、杨璟四员虎将,并力斗住。郭英便抄兵转来,五个人振了精神,把亮祖铁桶的围将起来。那亮祖身敌五将,横来倒去,竟不在他心上。又战有两个时辰,恰好唐胜宗、陆仲亨领了伏兵截他后路,见他们五个,未能得胜,放马跑入重围喊杀。七个人似流星赶月一般,密攒攒不放些儿宽松,亮祖纵马杀回本阵,方透重围,冤家的,马一脚踏空便蹶倒在地。亮祖正跳出马外,却望城内早有一将砍倒了几个把门的军校,纵马杀将出来,引入朱军,都登城上摆列,心中正慌,谁知一支箭飕的过来,恰中左臂腕肘之上。诸将奋力赶来把亮祖活捉了马上,元军大败。常遇春领兵入城,一面抚恤军民,一面请过开城投降的壮士,优礼相见;那知就是康茂才。亮祖见了茂才便骂道:“你这卖国之贼,身为馆夫也受君王升斗之给,怎么潜开城门投献!”大喝一声,把绑缚的绳索条条挣断,便要夺刀来杀茂才。却幸得绊脚索尚不曾脱,众将慌忙带住。郭英连搥打了三铁筒,亮祖方纔不得近前。常遇春喝令左右拥过亮祖到阶,大怒骂道:“匹夫无知,敢以鎗来刺我,幸有护甲,不致重伤。今日被拿更有何说?”亮祖对曰:“二国交锋,岂避生死,今事既然如此,便杀我足矣,又何必与你言。”遇春听了益加气恼,叫左右快推出去斩首。亮祖回头说道:“大丈夫要杀就杀,何必发怒,况既到你阶前,任你凌辱,虽怒何为。”大步的向外走去。遇春见他勇壮,心中一时转念曰:“有如此不怕死的奇男子,真也罕见。”便对诸将曰:“不知亮祖可肯降否?”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节完)

第二十六回 释亮祖望风归降 和阳王病故金陵

昨日城楼鼓角频,今朝意气转相亲。

清樽纪菊堪销夜,匕首胡霜且共论。

九月衣裳同在客,千江烽火远愁人。

凭君莫洒忧时泪,帝座中天色正新。

那常遇春看了朱亮祖慷慨就死,便转念道:“有如此好汉!”因对众将曰:“日前张翼德释严颜,后来有收蜀之功;今我欲释彼,以取江西如何?”众将曰:“常元帅既然惜才,则有何不可!”遇春急命且宽亮祖转来就下帐解了缚索,问曰:“朱公肯为我用否?”亮祖回曰:“生则尽力,死则死耳。”遇春唤急取上等衣冠来,与亮祖穿戴了,就曰:“将军智勇无双,英雄盖世,请上坐指教,以开茅塞。”饮酒间却把江南江北攻取州郡的事情访问。亮祖初次也谦让了一会,后见遇春虚心,便说道:“江南江北十分地面,群雄已分据八九,想欲攻打必由马驮沙清山县而入。今马驮沙一带俱属某管辖,料用一纸文书可定之。”本日极欢而罢。次早,亮祖打发各处文书写出,上公、德公一一招降去讫。却说徐达领兵与遇春相会,遇春便领亮祖相见,商议攻取各处城池。就把取宁国、收亮祖事情申报金陵,不题。

且说张士诚见朱兵克取镇江、常州、广德、江阴、宜兴、长兴等处,心中甚是惊恐;欲与亲战又恐不利,统集多官计较。恰有丞相李伯升奏曰:“自古倡伯业者,国先灭亡。今朱某占据金陵,天下群雄皆怀不平,殿下可以书交结田丰、方国珍、陈友定、徐寿辉、刘福通约同起兵讨伐,成功之日分土为王,群雄必来合应;再一面修表到元朝纳款,许以岁纳金币若干,元必纳受,那时即显暴金陵潜窃之罪,要他兴兵来攻,然后我国乘他虚疲一鼓而取之,失去州郡可复得矣。”士诚大喜。因修书遣使各处构兵去讫。

且说顺帝一日坐朝,恰有飞报说:“朱亮祖失了宁国,亦投降了金陵;且勾引马驮沙、池州、潜山等处一带,亦皆投顺。”正在烦恼,忽闻张士诚遣使奉表到来,即命宣入,拆开看道:

浙江张士诚死罪上言:臣窜伏东南,岂敢征图,实谋全命。恒思前事,疾首痛心。臣今一洗泪汪,愿承新命。敬具明珠一斛,象牙二双,敬献。再启:东南盗贼峰屯,若金陵朱某,尤为罪魁;据名都,夺上郡,诱纳逃亡,事难缕悉。伏愿大张神武,命将征凶,臣愿先驱以清肘腋,不胜战搮敬服之至。

顺帝看罢,与众官参议,祇见淮王帖木儿奏曰:“此乃士诚挟诈之计。臣闻士诚为金陵所困,不过欲陛下代彼报仇耳。我兵一动,彼必乘势去取金陵,不如将计就计,许以发兵,便征他军粮一百万石;一来不费军资,二来亦示朝廷不被其诈,方一举两全也。”顺帝又曰:“不吉士诚疑心么?”帖木儿再奏:“今士诚已僭称吴王,陛下可赐以龙袍、玉带、玉印敕为吴王,使他威镇群雄,他必倾心不疑,乐输粮米矣。”帝允奏,即令指挥毛守郎赍诏及什物,同吴使到苏州册立士诚为吴王。毛守郎衔命出京,不一日,来到武昌郡,即三江夏口。当先一彪人马十分雄猛,为首的高叫曰:“来者何人?”毛守郎即说了前情。那人曰:“我是江州蕲王徐寿辉大元帅陈友谅。吾王正欲即皇帝位,龙袍等物可将与我。”毛守郎不应。友谅纵马向前,把守郎一刀斩讫。正是:“奸臣用计纔舒手,天使无心却没头。”众军士见杀了守郎,就将什物送与友谅。友谅回到江州,入城见了徐寿辉,从头俱言得龙袍、带、印之事,寿辉大喜。便聚群臣共议称号改元。明日为始,称道:天完国治平元年。以赵普胜为太师;封陈友谅为汉国公;倪文俊为蕲黄公;以刘彦弘为丞相。诏到所属州郡,话不絮烦。

却说冬尽春来,正是元至正十八年,戊戍之岁,春正月,和阳王病不视朝,未及十日以病毙于金陵。太祖哀恸,便率群臣发丧成服,择日葬于聚宝山中。李善长、刘基、徐达请太祖早正大位,以为生民之主。太祖笑曰:“诸公专意尊我足见盛心。但今止得一隅之地,尚未知天心何归,岂可妄自尊大;倘或不谨以致名辱事败,反遣后羞。惟愿齐心协力共成大事,访有德者立之未迟。”十分坚拒不肯,众人因也不敢强。次日,刘基启曰:“金华、处州、婺州一带,皆金陵肘腋之患,即望主公留心!”太祖便着徐达南取婺州。刘基曰:“徐元帅现镇宁国常州等处,若令前去恐奸雄乘机窃发,还得主公亲征为是。”太祖传令,以常遇春为左元帅,李文忠为右元帅,刘基为参谋,胡大海为先锋,郭英统前军,冯胜统中军,华云龙统后军,耿炳文统左军,领兵十万,择日起行。留李善长、邓愈等权守金陵,录军国重事。不一日到金华城南十瑞安营。刘基曰:“此城是浙东大藩控质引越,诚为重地。然最是坚固,须计取之。常元帅可领兵三千,北门外搦战,胡先锋领兵一万,攻西门,待他兵出,当乘机取之可必得也。”二将得令讫。

却说守将乃元总管胡深,字仲渊,处州龙泉人。颖拔绝伦,倜傥好施。彼若周人的急,便倾囊倒橐,也是情愿。闻知兵至,与副将刘震、蒋英、李福等议曰:“金陵兵极强盛,三公可坚垒而守,待我迎敌看他动静,方以计退之。”即率兵五千出战。两将通了名姓,战到三十余合,胡深一鎗刺来,正中遇春坐马的胸膛,那马便倒。遇春就跳下马步战,也有三十余合,忽听得哨子报来:“胡大海已乘机取城,刘震等俱各投降了。”胡深闻言大惊,慌忙领兵向南而走。遇春追杀,元军大溃。收兵回城具言步战一事。太祖甚加慰劳,因曰:“向闻胡深智勇,军师何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