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西窗烛话 >

第204章

西窗烛话-第204章

小说: 西窗烛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合法席位,周恩来认为没有准备、行程匆匆,建议下一届再派代表参加,而毛泽东却指示马上成行,这才有了著名的乔冠华在联大会议上的开怀大笑;还有美国提出给中国提供“核保护伞”,周恩来满口答应,毛泽东则断然拒绝,这些事实都使得外国政要和中国问题专家在敬佩周恩来接人待物上的彬彬有礼的同时,也看见了一些很细微的地方,也就是基辛格所说的那样:“他谨慎地站在那个伟人的背影后面。”

毛泽东曾经说过自己身上有“虎气”和“猴气”,日本学者认为在周恩来的身上具有鹰和鸽的极为不同的双重性格可谓是入木三分,1916年,周恩来所写的那首诗:“同侪争疾走,君独著先鞭,作嫁吟侬拙,激流让尔先。”很形象的说明了他的作为鸽那一面的性格,而那首著名的诗:“”则很精辟的表达了周恩来刚毅如同鹰一般的的另一面。因此,毛泽东的刚中带柔、雄才大略与周恩来的柔中带韧、事无巨细的工作作风形成了极大的互补互济,他们的这样的性格基础也就形成了这一对在中国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君臣之间的对立统一和配合默契。

纵观明清以来的历朝历代的宰相、首席大臣,当然还包括民国政府的总理,没有一人的伟绩能与周恩来与之相比,更没有一个人能像周恩来这样几十年不倒,没有人能像周恩来这样鞠躬尽瘁,也没有一个人能像周恩来这样善始善终,当然也没有一个人能像周恩来这样将毛泽东的师爷、共产党的管家、共和国的总理演绎得如此精彩、表现得如此潇洒、运用得如此行云流水,所以,他和毛泽东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2009…10…25)

灯下漫笔 太监与性

太监这个行当源于猴年马月无从考证、纵论纷纷,最著名的太监莫过于那个写出了《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不过此人虽然受过宫刑,可是没有入过宫、也没有当过太监,出狱以后就云游天下,博览群书,给后人留下了那本空前绝后的历史,值得敬重;明朝的时候还有一个叫郑和的太监,也是打着皇帝的旗号到处游山玩水,不过人家还能漂洋过海,到别的国家宣扬我国的强大和威望,也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在太监里面,最著名、最能干、最为显赫的就是晚清的李莲英了。他不像安德海那样横行霸道、荒淫无耻,一出宫还没有走出山东境界就被人给杀了,李莲英虽然是奉旨出宫,可是人家却连官轿也不坐,跟在七王爷身边鞍前马后、屁颠屁颠的,给慈禧太后梳头的大太监每天晚上还给七王爷洗脚,自然好评如潮,这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太监里的杰出代表。

当然也会有那些“玉茎重生”的太监,在皇宫大内里面,那就是个宝。据说都是因为进宫的时候手术做得不彻底,长大以后偷偷吃了壮阳药又恢复了那种功能。最著名的莫过于明末的权阉魏忠贤,史载此人恢复得很不错,居然和熹宗的乳娘客氏私通,享受倒凤颠鸾之乐,还会和别的太监争风吃醋;当然还有清朝的安德海与慈禧太后,两人大白天就敢在宫中**,据说被不少人撞见过,那些皇亲国戚当然不能容忍,所以安德海一出宫就命丧黄泉。魏忠贤的运气好一点,因为熹宗也与那个乳娘有一腿,史载那个客氏就是那个被她用自己的乳汁抚养大的小皇帝的第一个女人,而且还颇有些手段,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绝大多数太监却没有那种幸运了,也就是有那个欲望却没有那个能力。清人笔记《浪迹丛谈》曰:“阉人近女,每喜手抚口啮,紧张移时,至汗出即止,盖**至此以发泄盖尽,亦变态也。”清人查慎行的《人海行》里也说,明崇祯皇帝在一次突击搜查中,从周皇后和田贵妃的宫中搜出了不少太监用来和女人交合的狎具,民间盛传隆裕太后与最宠爱的大太监小德张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需求的。后来到了民国,小德张也到了天津,他家里有一个姨太太跑到巡捕房去哭诉,说是在他家里受到了非人的虐待,后来,小德张花了大把的银子把那个姨太太领了回去,但这个阉官与隆裕太后之间的一些秘密也被他人所知。

看来,臭汉、脏唐、宋不清;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是有目共睹的。有空的时候写一本有关太监的历史小说,就写那些“玉茎重生”和那些有欲望无能力的太监,一定很有市场的。(2009…11…)

灯下漫笔 签约之后

上个月,**文学的编辑从北京给我打电话商谈签约的事,有些被人家的诚意打动。因为当时正在与逐浪小说、翠微居、世纪文学和烟雨红尘的一些编辑在QQ上聊得火热,加上不久之前的****、新浪原创、红袖添香和看书网的那些编辑都是采用留言或者是在QQ上交谈的形式进行沟通,就显得**文学更有诚意,更有善意了。我很有礼貌地问过人家他与兼职编辑有什么区别,回答说:他是拿工资,那些人是拿提成的,就把我给说动了。经过了QQ上的几次咨询,经过了断断续续的几次电话交谈,一时心血来潮,就把《红杏枝头》(重排版)、《天官牌坊》、《十全十美》(也就是原来的《直插云帆》)、《峡州三部曲》、《红肥绿瘦》和《西窗烛话》统统与**签了约。当然会有别的网站的编辑大呼失望,说还从来没有这样慷慨的,饭要一口口的吃,还有摸着石头过河,说我如此一来岂不是和韦小宝一样狂赌一把了吗?

《红杏枝头》第一版临近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在**文学上突破百万点击大关的,原本是想见好就收,就此搁笔的,谁也没料想,在上一个月,《红杏枝头》因为一日三更,也因为是免费作品,点击率在**文学上突然爆发,一月就有五十万,而《红杏枝头》(重排版)在其他的一些网站上也是风起云涌、盛况空前,就有不少的编辑找上门来谈签约的事。正在应接不暇之际,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文学,从理智上说,这是一次冒险,**文学在经过了前几年的异军突起之后,就少有表现,在一些文学搜索上也很少见到这家网站的名字;从感性上看,在**文学上点击率不错,上月曾经进入都市频道的前三名,也曾经名列免费作品的榜首,自己也有些沾沾自喜,加上自己很喜欢**文学的定时发布系统,也很喜欢下载的一些书,也就不犹豫了。好不好看是读者们说了算,正确与否只有自己才会明白。

《红杏枝头》的重排和修改前后经过了两个阶段。主要的起因还是一位**的读者看了我的这部作品以后的留言,先是好好的把我吹嘘得云里雾里去了,再就是说自己看得头都要大了,建议重排。虽然只是一个建议,却能代表很大一部分读者的心声,我在其他的一些网站也听见过类似的呼声,就是考虑了很久,最后受不了诱惑,也受不了自己内心的冲动,就开始了重排版的整理。刚开始也就是简单地将章节重新进行了组合,效果还不错,从点击率就可以看出来。只是自己总觉得不太满意。就在开始写《谁是谁的谁》的时候,突然找到了弊病所在。

那是一个3G网站的编辑对我说的一番话:纸质读物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就已经土崩瓦解了,报刊的解体就是前奏;因为快节奏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读者到网上看书,也就形成了快餐文学。而3G时代的来临就使得每一个读者都有希望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场所、任何一个时段通过手机阅读任何一本文学作品,就会要求作品更加短小精悍、更加引人入胜,更加快节奏的更新,就会要求网络文学更贴近生活、更贴近时代、更理解和反映现代人的情感。我认为人家说的对,就记住了这句话,就花了半个多月,将《红杏枝头》逐字逐句的进行了一次修改,也就自以为这样跟上了时代的脉搏,也更加适应科学发展观。

从在**文学上开始发表《红杏枝头》到点击率突破百万,再到与这家网站签约,再到开辟VIP章节,开始收费,其实只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是否正确还值得观察,不过就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还是很高兴的。因为《红杏枝头》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是开始写作《红肥绿瘦》的时候了。不过,签约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还是值得写点文字庆祝一下的。(2009/11/14)

灯下漫笔 应是红肥绿瘦

我不喜欢蒋碧微,从她留存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张扬、时髦、活泼、年轻的时候有些好看,也显得很自信和跋扈,就和有人评价的那样:“看得见热情和决断,看不见柔婉和随和。”这个高个子女人之所以有名,主要因为她曾经有过的后两段婚事,先是跟着徐悲鸿,再就是张道藩了。因为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一句话,她就弃婚抛家随着他私奔到东京,当年也叫做惊世骇俗,八年之后因为徐悲鸿和孙多慈的师生恋而与那位画家分道扬镳,离婚时,蒋碧薇除了钱钞以外,又要了徐悲鸿的一百幅最好的作品,还有徐悲鸿的藏画五十幅,当然都是精挑细选的,有人无不遗憾的感叹,如果不是后来蒋碧薇将其抛散,那将是徐悲鸿画作中最大的精品部分,因此,她不是一个好女人。

蒋碧微当年在与徐悲鸿法国留学的时候,就曾经与同在法国的张道藩有被人津津乐道的婚外恋,张道藩可是民国时期的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当过国民党的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到了台湾以后还当过立法院长。蒋碧薇与徐悲鸿离婚以后就与张道藩明铺暗盖,1958年与张道藩公开同居,后来在1968年结束了两个人为期数十年的暧昧关系,这无疑又是一段传奇。数十年的同居生活,张道藩给她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画和文章,其后也同样不见了踪影,着实可惜。这个胭脂虎的确厉害,性格暴躁、会花钱、会算计人、还会吹枕头风,徐悲鸿被逼无奈,张道藩的部下因为不得不与她打交道而大呼头疼,所以她不是一个好女人。

然而这个女人却写得一手好文,读后的确令人叹服,古往今来很少有什么文学大师、尤其是女作家能与其并肩。摘录其中两段以作佐证。其一为蒋碧薇当年写给张道藩信中的一段话:“念人生得一知己,可以无憾,抑天之遇吾,又何尝云薄哉。长天怅望,愁入云寰,漫书尺素,和泪寄君。唯愿相亲相爱相怜惜,而相矢勿渝也。”另一段是她在回忆录里的一段话:“你和我用不尽的血泪,无尽的痛苦,罔顾一切,甘冒不韪,来使愿望达到,这证明了真诚的人性、尊贵的爱情是具有无比力量的。”是不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呢?从文学的角度上说,蒋碧薇虽然不是个好女人,但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才人,这从她的那些文章曾经在台湾火过,后来又在大陆火过也就可见一斑。

我也不喜欢李清照。这个出生于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从小衣食无忧,整天不是在深宅大院里填词作画,就是和家人、女伴们出门游春,所以才会有那两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前者因为“沉醉不知归路”,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后者则是睡醒之后懒洋洋的“试问卷帘人”,海棠是否依旧?写得妙极了。婚后嫁给赵士诚,又变成了贵妇人,官太太,不过就是会写一些很委婉的怨妇词,比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会有“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真是写得细腻逼真、入木三分。而到了南宋定都临安以后,赵士诚死了,李清照一个人飘落他乡,于是才会有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悲悲惨惨戚戚。”才会有那句“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这个千金小姐成了官太太,生活一定很舒适,也是很消闲的,就是丈夫死了,留下的银两、家产,还有诗画、金石原本也可以保证这个寡妇舒舒服服的度过后半生的,可是在颠沛流离失所的逃亡之中,李清照不仅将钱财挥霍一空,还将她丈夫赵士诚的金石作品和著作遗失殆尽,就自然激起了夫家的极大不满,就是自己的娘家也不便出手相助,无怪乎这个女人到了晚年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和“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之语,所以才会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不喜欢这个女人,所以她最后在愁苦寡欢中默默地死去。

不喜欢李清照,也是和不喜欢蒋碧薇一样的理由,是基于对她们的人品,并不是针对她们的作品。有人把李清照推崇为南宋婉约派之首,不敢苟同,只是赞成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里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李清照的字),极是当行本色。”据《瑯环记》记载,李清照写了那首《醉花阴》寄给自己在外做官的丈夫赵士诚,赵士诚看了以后自叹不如,闭门三日,写了一些诗词,将李清照的那首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