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神 >

第1432章

官神-第1432章

小说: 官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委书记的经验,我例愿意向周书记提供帮助,查明陈秋栋同志是否存在生活作风问题的事实真相!”

    夏想一石二鸟,既震慑了何江海,又点到了周鸿基,同时还当众宣布,事情没完,他不会放过陈秋栋!

    何江海脸都青了,正要站起来,却被廖得益轻轻拉住,而周鸿基张了张嘴巴,正要说上几句什么,邱仁礼脸色一寒,冷冰冰地扔了一句:“闹什么名堂?得益,会后到我的办公室来一趟。”

    然后不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直接宣布:“散会!”

    一次无疾而终的省委常委会,却是齐省政治生活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常委会议,标志着齐省的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三强时代。

    而夏想并没有被初步的小胜冲昏头脑,因为在随后和季丁山的会谈中,他清醒地认识到,齐省之路,还真是一条难走的山水相连之路………

卷二 坝县风云 第1492章 大明湖畔的冰山一角

    鲁市有泉城之称.可惜到了今天.昔日百泉齐涌的盛景不再,许多泉水都干涸了。

    闻名于世的大明湖位于鲁市市中心偏东北,是一处天然湖泊。鲁市的大明湖畔并没有传说中的夏雨荷,只有来来往往的游人。

    4月中旬的鲁市,气温回升,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和燕市的干燥相比,因为离海近的缘故,空气中微有潮湿的气息,平心而论,鲁市的春天还是比较怡人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一老一人两个游人并不引人注目,老者50多岁,还十分健朗,腰板挺直,脚步稳健,不过就是眉头紧锁。

    年轻人巫岁左右,穿一身简单的休闲装,不胖不瘦,每迈出一步都很坚定,和老者的一脸凝重相比.他的表情就显得轻松多了,似乎真是安然无事,就当是一次放松和出游了。

    走到一处木椅之处,夏想和李丁山坐下,走了一路,也确实有点累了。

    大明湖的景色还算不错,但和所有有名气的景点一样,人满为患,就让人失去了赏景的韵味。还好现在是傍晚,游人渐少,四下开始安静了许多口

    常委会的风波已经过去半天多了,省委之中又恢复了平静。会上吵得再凶,会外也不会有一点消息走漏,官场上的规矩就是关门吵架,出门上镜,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永远是天下太平、花团锦簇。

    李丁山直到现在还气愤难平,说起陈秋栋的为人,几乎咬牙切齿。

    “陈秋栋的事情,李省长听谁说的?“夏想和李丁山走了大概半个小时,一直没怎么说话.他想让李丁山缓解一下愤怒和紧张的情绪。

    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冷静而理智地看待问题,所以一直到现在才问起陈秋栋的问题。

    “虽然我只比你早来半个月,但半个月的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情。”李丁山伸手到背后.敲了敲后背,“而且在没有来齐省之前,我在商务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许多问办....,

    李丁山身为常委副省长,分管的摊子不少,其中就包招盐务局。刚到齐省,盐务局副局长鲁成良就主动找到了他.向他汇报工作,表示了积极主动的靠拢。

    按说以省盐务局副局长的级别,不够资格直接向常委副省长汇报工作,但鲁成良不同,他认识李丁山。

    鲁成良也是土生土长的齐省人,在李丁山担任商务部副部长期间,鲁成良多次到京城商务部公干.一来二去就结识了李丁山。

    鲁成良为人豪爽,性格正直,很合李丁山的脾毛.二人虽然级别相差很大,但因为有共同语言,也渐渐成了朋友。

    45岁的鲁成良年纪也不小了,也算官场老油条了,但多年的为官经历并没有改变他的耿直的脾气.相反,官场大染缸没有将他染黑,反而越来越让他嫉恶如仇。

    也正是因为鲁成良性格之中不合群的一面.才让李丁山大生爱才之心,决定将他提名为再资委副主任。

    提名鲁成良为国资委副主任,不是为了级别的提高.而是为了查实鲁成良反映的盐务局的一些令李丁山怒火中烧的不法事实。

    盐务局是国资委直管机构,如果鲁成良顺利担任了副主任的话.就可以自上而下直接插手盐务局内部触目惊心的黑幕了。

    早在李丁山还是商务部副部长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一个怪现象,同样是产盐大省的燕省,各个地市出售的食盐并非是燕省出产,而是齐省或安省的盐。

    一开始李丁山还没有意识到其中隐含的巨大内幕,别看他是商务部副部长,平常对油盐酱醋也不怎么关心,而食盐是国家控制的产业,既不可能走私,又不可能造假,而且一袋盐才一元钱,能有多大的利润?

    谁会在一元钱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但后来李丁山却发现他错了,因为食盐虽然没有直接涨价,但却由原来的一元500克变成了400克,等于是变相涨价到了1。25万元500克!

    后来在商务部接触到了燕省食用盐的调拨数量,李丁山才恍然大悟,欺负老百姓不在乎一毛二毛,燕省每年国家计划内调拨40万吨食盐删一实际销量要比计划了内多许多,具体多多少,就是行业机密了,盐务局不会透露,因为利益攸关一仙初步一算,一斤盐多涨一两毛.相当于每年从百姓身上多搜刮8000万元以上!

    然而,这才是冰山一角。

    国家对食盐的控制一直十分严格,似乎从来没有私盐的现象出现。而控制食盐走私的机构就是盐务局,或许在许多人眼中,税务局、工商局等局机关才是油水丰厚的好地方,其实不然,真正得流油却又名声不具的正是盐务局。

    民以食为天,食以盐为先,掌握百姓口中滋味的盐务局,是真正的坐地收钱、盖章收费并且利润丰厚到足欺让人难以置信。

    按一袋400克的食盐1元计算,每吨价格是2500元左右.但是,真正处于最低层的晒盐场的出厂价,国家明令规定不超过劝元一吨,请注意,国家同时规定经盐务局——准确地讲,是盐业公司,是盐务局所属的国营企业一一分装之后,零售价格不超过1020元一吨。

    盐务公司的分装有多少技术含量?又有多少成本?说实话,不过是将50公斤的大袋拆开,分装成400克的小袋,同时每吨要添加20元左右的碘,分装的小袋成本每吨合300元“也就是说1每吨食盐经盐业公司经手之后,成本增加了350元不到。

    以出厂价500炖计算“加上中间350元成本,盐业公司如果按国家规定的1020元一吨计算更新,利润还在每吨170元左右。以燕省每年计划内的40万吨用量核算,盐业公司年利润在3000万以上。

    看似利润不是很多,但要清楚一点,盐业公司没有任何风险,因为是专营,或者更确切地讲,因为是二道贩子,不需要任何投入。

    但另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却是.盐业公司的收购价格是不二价.因为所有的盐必须经盐务局盖章才不算私盐,然后转手卖向市场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而是大幅加价到每吨2500元以上,甚至更多。

    如此“盐业公司的利润就由每吨170元左右暴涨到每吨1650元.那么利润也由3000万变成了6亿6千万!

    天下所有暴利行业和食盐专营相比,只能望之兴叹,拍马也赶不上。

    如果仅仅是以上事实,还不足以让李丁山愤慨并且怒不可遏,毕竟是国家政策,谁也奈何不了。但在李丁山研究了相关数据之后,却发现了一个更令人愤怒的事实,燕省每年调拨计划是40万吨左右,作为优质的产盐大省,沿渤海一带的盐田完全可以满足本省的用盐需求,但燕省却每年都要从齐省和安省调配20万吨以上的食盐。

    结果就导致燕省的盐田荒废.盐田工人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负债累累,机器闲置,锈迹斑斑。更令人气愤的事实是,并非燕省的盐的质量不行“而是另有内幕。

    燕省是著名的产盐大省,是国内第二大产盐区,然而燕省市场上的食盐,一多半来自齐省和安省。虽然也经中盐燕省公司分装,算是正规渠道的食盐,但在没有完成省内调拨计划之下从外省调盐,其实和私盐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是在合法舟外表之下行不法之事罢了。

    为何宁肯让燕省的盐田荒废,也不肯照顾本省盐田,非要从外省调配?齐省还好说,也是海盐,而安省的盐大多是井盐和矿盐,未必附合燕省百姓的口味。

    李丁山发现了问题之后,专门深入进行了调查,在燕市各大超市实地走访,发现果不其然,超市出售的袋装食盐,产地来自燕省的几乎没有,几乎全部来自齐省和安省。

    李丁山甚至还走访了燕省的产盐地,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大片大片的盐田荒芜,许多盐田工人失业,一个月连几百元的生活费都没有。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燕省盐务局每年赚取6亿多利润仍不满足,包括下辖的盐业公司,不但中层以上干部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有,福利之好,就差每人发上一栋别墅了。

    就在李丁山得知了盐业内幕.但却苦于没有实权,既插手不了燕省的事务,也过问不了齐省或安省的事务之时,一纸调令将他调到了齐省上任。

    恰恰是负责联系盐务系统的副省长,又恰恰齐省盐务局副局长鲁成良前来靠拢,李丁山就在谈话中和鲁成良谈及了此事,鲁成良就告诉他更多幕后事实。

    越是知道内幕,李丁山越是触目惊心,就越是气愤难平,决定要拿盐业的黑幕开刀,尽管他也知道,盐业既然是国家专营,幕后就有巨大的后台支撑,他动不了根本,至少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还百姓一个公正。

    不仅仅是燕省百姓,也为了齐省百姓。

    听了李丁山的话,夏想久久无语,内心的震憾无以言说,因为他知道盐业专营是哪一方势力的根本,不能动,一动必有强烈反弹,丢官也许还轻,说不定还会有人送仓...

卷二 坝县风云 第1493章 更深层次的行业内幕

    暮色四合,天,已经渐渐黑了。

    春意已经很深了,傍晚的大明湖畔,虽然依然没有夏雨荷,却有波光万道的夜景。

    夏想和李丁山二人静坐无语,足足过了几分钟,夏想才悠长地叹息一声,站起身来:“李省长,你现在查明了燕省调配齐省食盐的真相,知道面临着多大的阻力,刚刚常委会上的一幕也说明了一些问题,齐省的本地势力太庞大了,邱〖书〗记都撼不动……”,“不试试,我不甘心。”李丁山握紧了拳头,一拳打在旁边的一棵树上,微显huā白的头发在风中飘乱,颇有悲壮的意味。

    转眼认识李丁山十几年了,从当年的40岁的中年,到现在50多岁的中老年,李丁山确实苍老了许多,也变了许多,唯一不变的还是他的信念和追求,说是书生意气也好,说是为民请命也好,反正具体体现在他的身上,就是一股不知迂回并且倔强的执著。说实话,夏想在得知食盐行业内幕之后,也是无比愤慨,因为食盐事关无数百姓的切身健康,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但只为赚钱而不顾百姓的生命安全,就是令人发指的无耻行径了。

    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不下大力整治就无法在外面吃饭的地步了,然面,谁能想到,危害人们健康的不仅仅有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添加剂和有毒大米,还有食盐!

    夏想知道他劝不住李丁山,就是他也想插手此事,但此时条件还不成熟,他虽然是省委三号人物,但在齐省立足未稳”还只是一个外来客,身边没有可用的人手,连一个可信的亲信都没有,拿什么和半岛帮较量?

    更何况”牵一发而动全身,盐业牵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而围绕着盐业的改草,背后已经发生过了一番高层之间的较量,最后还是不了了之的结局。

    从鲁成良入手是一个切入点,但鲁成良是否可靠先不说”就算鲁成良也出于正义和良心揭露行业内幕,但问题是,鲁成良说的话李丁山相信,他也相信,甚至邱仁礼也相信,却上不能让〖中〗央采信,下不能传达到百姓耳中,说不定最后还是一个一无所获的下场。

    乐观一点,最后鲁成良当了牺牲品,事情掩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灰飞烟灭。悲观一点,李丁山用力过猛,触动了高层利益,惹恼了某人,最后被迫辞职,从此自绝于官场。

    再如果事情闹大”李丁山丢官也许还是轻的,或许还有牢狱之灾。

    早在两年前的两会期间,有关盐业体制改草就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月之后,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