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作品集-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吧!让所有勤劳勇敢的人都生活得快乐。”
翠琳同志还年轻,在童话获得新生的大好形势下,我深信这位孜孜不倦的园丁,一定能
“和许多新老童话作者一起努力,倾注心血,浇灌童话这美丽的花儿”。一九八一年十二月
二十九日(《葛翠琳童话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8月初版。)为《接班人》
题词
小朋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们洒出的鲜血,就染不出我们
今天飘扬高举的五星红旗。祖国的勤劳勇敢的亿万人民,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英明的领
导,是闯不出这个灿烂光明的世界的。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件事实,我们的心,永远要像人民
大会堂的屋顶上的那朵向日葵,满怀热爱地倾向那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芒四射的红星!
1982年《摘颗星星下来》①序
陈伯吹同志在中国儿童文学这块园地上辛勤耕作了五十余年,这集子里的几十篇散文,
不过是他的收获的一部分。
早在一九二四年,当他是一位小学教师的时候,他就开始写以学生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模范同学》。他自己说他写这本书时“感到真实,感到兴趣”,这本小说于一九二七年由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易名为《学校生活记》。
作者在自传中说:“这小小成就,标志着我一生工作的新起点,从此直到一九五六年底
止的教师生涯中,没有停止过业余写作,而且一年比一年抓得紧。”
事实也是如此,从那时起,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给儿童写了许多诗,小说,和散文。他不
但翻译了许多外国童话,而且自己也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开始写了童话。
这本集子分为幼儿、儿童、少年三部分,都是短篇散文,短的不过几百字,长的也只有
三千多字,讲的都是小人小事。
因为作者热爱儿童,了解儿童,他不但做了几十年的教师,又经常参加少年儿童的种种
课外活动,因此他写的作品都是内①《摘颗星星下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1月
出版。
容丰富,故事有趣,文字清新。如幼儿篇中的《这条街长大起来了》,儿童篇中的《一
辆机车拖了四十八节车皮》等,如实写来,稚气如画而意境却很深远!
这一本集子是作者的许多儿童文学集中最新的一本,但决不是末一本,因为我们高兴地
知道作者还正“在这一块园地上锲而不舍地勤勉地继续前进”。一九八二年一月一日
《绘图儿童成语词典》①前言上海辞书出版社约请杨荫深先生主编的一部《绘图儿童成
语词典》由该出版社出版了。
我们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三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援用
得当的时候,会使我们的语言和文字,加倍地精简有力和形象化。有了成语知识,对于儿童
的读、写都是很有益处的。为了帮助儿童了解成语,提高学习兴趣,这部创新的《绘图儿童
成语词典》产生了。
这本词典从小学课本和儿童读物中收集了成语一千三百多条,每条都有释文,注释了成
语的难字,然后译成语体,文字浅显易懂,并有插图四百多幅,是张乐平、阿达等儿童所欢
迎的画家绘图的,图文并茂,是一本适合儿童使用的工具书和课外读物。一九八二年一月十
一日
①《绘图儿童成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紫竹林怎么样了?
天津日报《文艺》双月刊编辑部的同志来约我写文章,还说最好能谈谈天津。她刚走,
我就从晚邮中接到一封信,是询问甲午海战中在威远舰上牺牲的、我父亲的战友的名字和职
务等等。我忽然想起天津有个紫竹林,是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到的一个地名,虽然以后我从
未去过。那里从前有个北洋水师学堂,是我父亲学习过的地方。他曾对我说,“从福建乍一
到北方,觉得天津真冷!我穿的是夹裤和很薄的棉袍,幸而那时还年轻。记得有一年的除
夕,因为我在宿舍里看《三国演义》,让我的老师、总教习严又陵先生看见了,罚我在院子
里站在一张桌子上,整整地站了一夜,手脚都冻麻木了,可是也一样地过去了。”那时我听
了很替父亲鸣不平,我觉得除夕应该算是假期,《三国演义》应该不算坏书,他的先生不应
该罚他。
关于紫竹林,不记得父亲还说过什么,但天津到底是他到过的第一个北方城市,住的时
间也不会太短。四十年代初,我在四川歌乐山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老先生同朋友上山遇
见我,常常拍着我的肩膀,用很重的天津口音对他的朋友说,“她的父亲和我同班。”这使
我猛然忆起,我父亲说“官话”的口音,也是天津味儿的,和张老伯一模一样!
天津这座城市,我不知去过多少次。五十年代初刚从日本回来的时候,我们还在那里住
过几个月。我还到过南开大学,逛过水上公园、参观过三条石,吃过狗不理包子……我对于
天津的印象,是很好的。它也有过租界,街道是弯弯曲曲的,在这一点上有些像上海,但人
民却是北方的。在天津我也有些同学朋友,因为离北京近,他们常来,但在我们的谈话中,
我总想不起向他们打听紫竹林在天津的什么地方?现在是否还有个海军学校?
七十几年前的一件小事,到底像旅行手提箱上,最先贴上的那一条旅馆标签,它往往被
后来重重叠叠贴上的许许多多的标签,遮盖得看不见了!《刘淑度金陵治印集》序
王庆淑同志来,给我看了一本《淑度印草》,前面有齐白石老人写的一段话,盛赞刘淑
度先生刻印:“篆法刀工无儿女气……取古人之长,舍师法之短,殊为闺阁特出也。”这篇
文字,是我从未见过的!五十年前我所见到的谦逊恬淡的刘淑度先生的印象,又涌现到了我
的眼前。
我是在三十年代初期,在郑振铎先生家里,见到刘淑度先生的。振铎夫妇把她介绍给
我,还说她很会刻印。过几天刘先生就送给我一方刀工秀劲的篆字的“冰心”图章。我十分
珍爱它,而且经常用它。但刘先生从来没有对我自夸为白石老人的弟子,更不用说自己是老
人的得意门生了。
白石老人名扬中外,人人皆以和他有过瓜葛,为莫大的荣幸,而刘淑度先生从不特别提
到她和白石老人的这一段因缘,我认为这是她的过人之处!
王庆淑同志还带来了淑度先生的一封信,说:“江宁一别,三十年不见。”还说她“一
病卧床”。我也因行动不便,几乎两年没有出门了。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还都健在,促膝
谈心的机会还是会有的。让我们互祝健康吧!一九八二年二月二日《儿童文学选刊》序
我衷心欢迎《儿童文学选刊》的出版!
十年浩劫过去,文艺园地回黄转绿,儿童文学也像萋萋芳草,在大地上繁茂了起来。不
但老、中、青作家欢欣鼓舞地重新拿起笔来,还涌现了许多青壮年儿童文学作家,以及平日
为成人写作的作家,也写些给儿童看的种种体裁的儿童文学。同时,儿童的报纸和刊物也雨
后春笋似地遍地萌茁,这都使我在“目不暇给”之余,既有无限的欣慰,也有相当的困扰。
不能否认,我近来精神不如从前了,看过的东西也容易忘掉。那么多的报纸刊物都不能
看得太详细,尤其是儿童刊物,总希望有人给筛过一遍,使我能从有限的精神和时间,得到
无限的收获,这就是我欣赏《儿童文学选刊》的原因。
《儿童文学选刊》选得很好,不但老、中、青儿童文学作家的好作品都选上了,还有把
那些为成人写的而适合于儿童看的好作品也选上了,这是我特别感到满意的地方。
我曾读过任大霖同志的一篇《深沉的倾诉》(见《东海》1980年某期),讲的是一
位校长和一个红卫兵学生重逢的故事,故事气氛十分健康。还有温小钰同志的一篇《宝贝》
(见《草原》1981年第10期),是能引起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关心和注意的少年
儿童的问题。这几篇作品,我都过目不忘。
我认为像这种的作品都是健康的、有益的、值得推荐的。2、8、1982我所钦佩的
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在同时代的文艺界中,所最钦佩的一位前辈。
我第一次读到叶老的作品,是在二十年代初期,在我母亲订阅的《东方杂志》上的《地
动》和《小蚬的回家》,都是描写儿童的短篇小说。他写得那样地自然活泼,对于儿童心理
体会得那样细致入微,使我很受感动。此后,凡在报刊杂志上有“圣陶”署名的文章,我都
尽先阅读。我觉得这位作者,是个热爱儿童,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失其赤子之心”的
“大人”!
二十年代后期,我又从顾颉刚先生那里借到了一本《倪焕之》。这是一本热情澎湃的
书,说的是一位从事教育的有理想的青年,但在那大变动的年代里,他的努力失败了,希望
破灭了,终于寄希望于未来的同自己全然两样的人。这本书引起我很大的同情和共鸣。顾颉
刚先生因而对我说到:圣陶这些年来,又当教师,又当编辑,还从事给小学生编写教材的工
作,他为教育和文学事业,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郑振铎先生也对我讲:圣陶也是我们文学
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他在当编辑时还不倦地奖掖青年,丁玲和巴金的处女作,都是经他的手
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关于这件事,丁玲和巴金自己也对我说过。但是,在解放前,我
一直住在北京,对这位心仪已久的前辈,始终没有得到见面的机会。
我有幸见到叶老,是在解放后我从日本回到北京,在文艺界的集会上,常常会见到他。
虽然因为人多没有长谈,但是他给我的印象,是谦和慈蔼,淳朴热情,读了他的作品后,我
觉得真可以说是文如其人,他恰恰就是我想象中的叶圣陶先生。
此后,又因为叶老和我都是民主促进会的会员,会面谈话的时候就比较多了。在民进代
表大会上,我还常听到叶老给我们讲教育或语文教学等等问题,他须眉皓白,声音洪亮,一
股纯正诚恳之气,扑人而来。这里,使我想到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叶老在《人民日报》上
发表的那篇《我呼吁》,读之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他为着我们千家万户所面临的“片
面追求高考升学率造成的不良影响”,他呼吁我们要赶快解救在高考重压之下的中学生。他
提醒我们,“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的未来”。
叶老在教育和文学事业上的巨大贡献,他的老朋友们能谈得比我更多更深。我和叶老相
见较晚,但只就这短短的几年中,他给我树立了榜样。他的几十年如一日地爱护孩子、爱护
祖国未来的精神,我要努力向他学习!一九八二年二月九日《冰心文集》序
卓如同志替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了一部《冰心文集》,给我看了这多卷本的目录,看得我
愕然而又赧然,从心里觉得不好意思!原来我在这几十年里,还写过这许多肤浅、无知、不
值得发表的东西。
这文集里收集了我六十多年来写的文字,包括我学生时代为校刊或学生会刊物写的短
文,有的会引起我印象很深的往事,有的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从文章的题目上看来,里面
有些不免是“赶任务”的东西,有的却还是发自内心的咏叹,肤浅也罢,无知也罢,总的说
来,这些文字,还是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当时当地的思想和感情。
回溯我八十多年的生活,经过了几个“朝代”。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
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它有时经过荒芜的平野,也有时经
过青绿的丘陵,于是这水流的声音,有时凝涩,也有时通畅,但它还是不停地向前流着。
让这一个集子,坦白地摊开在读者的面前吧。只要大家能从这些文字里,看到有一个在
二十世纪出生的中国人,在她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环境里,所发出的心声。只要这心声是真实
的,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辨认出这个人的形象,那么,这个集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九八二
年二月十四日出版第二卷;1984年10月出版第三卷;1986年8月出版第四卷;1
990年2月出版第五卷;1993年12月出版第六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我最喜欢诸葛亮说过的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