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冰心作品集 >

第334章

冰心作品集-第334章

小说: 冰心作品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里,是理预科的毕业生。五四运动起来了,我正巧是学生会的文书,要做宣传工作,写

宣传文章。理科的功课是不能缺的,一缺就补不上。我缺课很多,由于经常写文章,在报纸

上登载,对于创作慢慢地喜欢起来,就改学了文科。这是我自己的情况。至于别的作家,还

可以举许多例子,我相信鲁迅先生当初也不是想做作家的,后来由于经常写文章,也就成了

作家了。现在的中学生,要当一个作家,还想找捷径,从我的经验里看,是没有什么捷径可

找的。因为无论是一种脑力或是体力劳动都不是变戏法,就是变戏法,那也得有材料。比方

小孩子玩积木,木头越多,摆的花样就多。一块积木摆不出东西来,两块就有了对立面,三

块可以搭个过门,四、五六块就更好,可以摆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了。拿词汇来说,你没有积

累到相当多的话,就没法挑选,因时因地制宜地把它放在适当的地方。比方“风”,你只知

道“狂风暴雨”,当然不能到处都用它,所以要解决词汇和句式问题,首先要多读书,多看

点东西。书里面好的句子最好抄下来。例如《三国演义》里面的句子,到现在我有时还把它

抄下来,如我刚才举的《尼罗河上的春天》一文里,我就偷了《三国演义》里一句话,大家

看出来了没有?《三国演义》在四十九回里七星坛诸葛祭风一段,写的有声有色:

看近夜,天色清明,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

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谈。”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

时,旗带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我十分欣赏这段的有力的描写,就把它偷到这篇文章里了,我说:“河的两岸,几座高

楼尖顶的长杆上,面面旗帜都展开着,哗哗地飘向西方,遍地的东风吹起了。”我常常抄

袭,就是说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西方有一句话: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刚才休息的时候,大家反映说:我讲时有一种“亲切”之感。老实说,我就是靠这个

“亲切”来的,因为我说的都是自己的经验。我小时候看书,是逼上梁山的,哪个小孩子愿

意整天坐在家里看书呢?实在是因我小时候太寂寞了,我是两头够不着,我的弟弟们都比我

小很多,堂哥哥们都比我大,起码的都是大我五六岁,我就在半空中悬着,他们和我都玩不

起来,那时我们住在海边,邻居也不多。去年十月号《人民文学》上不是有我的一篇《海

恋》的文章吗?就是描写我小时候的情况的,我为什么爱海,就是因为我一看到海,就想起

我小时寂寞中的“朋友”。在海边生活的我,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出去走走,天气不好的时

候就只得坐在家里看书,那时又没有专门给小孩看的书,于是我抓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连

黄历之类的东西我也看,而且非常喜欢看,从前黄历后头有什么“万事不求人”,在每一个

日子下面还有什么“不宜动土”“不宜出行”之类,从这里头我可以看出很多故事来。直到

现在,我写文章时用的句子还有从那些杂书里头来的,所以过去我的老师说我的学问是三教

九流式的学问。但是我认为爱看书是有好处的。举个词的例子说吧,比方刮风下雨,我在报

上看到有关于十二级风的解说,这十二级风的形容词都是不同的,我没有全记下来,但今天

也可以说一些,比方:细风、和风、微风、轻风、凉风、朔风、春风、秋风、狂风、天风、

雄风、黄风……你把这些词汇掌握之后,在种种不同的风上面,你就可以写上一个形容词

了。有时风很大,但是好的风,就不能用不好的形容词。比方说很大的东风,你能说是狂

风、暴风吗?大风一定要有一个很雄壮的形容词,你登上万里长城时,你所受的风,就可以

称为“天风”,古文上也有什么“大王之雄风也”等等,所以“风”往好里说有好的字眼,

往坏里说有坏的字眼。同时也要看季候的不同,你的心情的不同跟周围环境的不同,而使用

种种的词汇。讲雨吧,也有好雨、细雨、大雨、狂雨、骤雨、苦雨、山雨等等,在什么时候

用什么词来形容雨,你都应该想到。要说捷径的话,这里可以说有个捷径,就是有些工具书

是可以拿来当闲书看的。记得我从父亲书架上翻到一部《诗韵合璧》,在风字和雨字底下,

有形容各种风和雨的词汇。我到现在还爱看像《辞源》一类的书,没事就拿来消遣。还有就

是深入生活,多跟各种人谈话,熟悉人民的语言。我们跟人谈话的时候,可以发现有的人说

话非常俏,有的人说话非常幽默,有的人说话非常简短有力,有的人说话非常清楚有条理,

有的人说话非常美,这些都是我们作文时很好的材料,说话的艺术虽然是不大容易学得来

的,但是学不来总可以抄得来的。我们要多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经常注意人的谈话,最好

身边带一个小本子,看书看报或听人谈话,有一些好的你就赶紧把它记下来,这当然不是现

买现卖,而是你所积累的财富,这本子就好像是你的存款折子,存折上的财富愈多,你手头

就愈宽裕,用起来就方便了。还有一个很好的看书方法,对我们在职干部来说是有用的,就

是在你手边和枕边,常常放几本古典的散文或诗词。为什么说古典的呢?因为今人的一些好

的词汇有不少还是从古典书里来的。我前面说过,我国是个有很好的散文传统的国家,在我

国最好的文章里头,除了诗、词、歌、赋、戏曲和小说之外,差不多都是用散文体裁写的。

我们自己每人天天在那里写散文,比方说书信日记等也都是散文,就是小学生也在那里写散

文,如什么游记等等。总之,我们中国的散文是很多的。我们做工作难免有累的时候,或者

因为其他什么原因睡不着觉,那你看点古典散文或诗词,就非常的合适,这种文章又短,随

时可以放下。在这里,我还想说,要想把文章写好,首先要热爱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

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确可爱,我常常想假如我不是中国人,看不懂中国的文学作品的话,那真

是太遗憾了。我有时陪一些外国朋友出去游览,看见好景忽然想起一句好诗,我就想说我们

中国有句好诗,但是因为翻不出来也就把它咽了回去。我想他们要是中国人那该多好。在这

一点上,我特别喜欢朝鲜、越南和日本的朋友,因为你写出的汉字他们都懂,有的老先生他

们对中国文学比我们还熟悉。日本朋友在道别的时候常常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他念的虽不是汉语之音,但是他们写出来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相视

而笑,莫逆于心。我常常在手头和枕边放些中外的文学短篇,现在看的是《一千零一夜》,

这是小时看过的,我们常常和阿拉伯国家朋友来往,他们常常提到《一千零一夜》里面的故

事,你要是对于书里的故事一点不了解的话,那就没有共同的语言了。我们这样忙里偷闲,

随随便便地零零碎碎地看也可以积累很多材料。我们看到有很多好句子和好字眼,可以随手

摘写下来,因为经过书写一遍,更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也可以帮助背诵,我们从背诵文学作

品里,可以得到很大的快乐。因为在你生病的时候,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看书的时候,如果你

能背诵点什么,那你会感到很有意义。苏联第二个宇宙飞行员季托夫,在他写的报告里,说

上天以后,我看见许多星星,就像嵌在黑绒上的点点光明,我就想起莱蒙托夫的一首诗:星

星对着星星在说话。我看报看到这里就想,假如我飞上天空的话,我看到宇宙中的奇景,我

会想到中国文学作品中哪一个好的句子,因为当时整个天空就只你一个人,你不能跟谁对面

说话,你就可以把这些文学财富都带上天去。我常常想,现在我们中国的少年儿童,要是不

多读点文学作品的话,将来他去做个宇宙飞行人员,也许会感到寂寞的。以上说的是要看一

些短的文章。下面再谈读长的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西游记》等等,说来说去仿佛就是这一些,其实古典小说里面最好的也还是这些。我的朋

友郑振铎先生,他有好几百部这样的章回小说,有一年,我生了好几个月的病,病榻无聊就

把这几百部书都借来看,浏览一遍以后,感到还是这几部书最好。像这类书,常常放在手

边,不怕重看。这一点我们应该跟儿童学,儿童就喜欢你跟他重复地讲一样的故事。我记得

我的孩子小时候就爱听“三只小熊”的故事,今天讲,明天还要讲,我说你听过了,她说听

过还要听,她不但听,你要说错了她还替你纠正。我说那些书我们应该重看,一来是重看时

不用太费脑力;二来因为这些书里面的语言非常生动,重看了记住了以后,对我们写文章就

有很大的帮助。就拿《老残游记》上白妞说书那一段来说,作者把白妞出来的那种台风写得

多好,白妞衣着朴素,风度非常稳静、大方,写了这些,然后描写她开口唱,一阵高过一阵

等等,《老残游记》里有许多糟粕,但是我却挑出这一段看了好几遍。西方作家谈到文章的

风格的时候,第一种谈法是“文如其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写出的东西就是什

么样的东西。这句话我们都承认,要不然怎么会百花齐放呢!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

韩、柳、欧、苏,每个人的文章风格都不一样,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一切都不一样。关于风

格的第二种说法是:

最好的词句放在最好的地方,就变成一种风格了。不必说远,就拿近代的人写的散文来

说吧,刘白羽的散文就和巴金的不一样,杨朔的又跟秦牧的不一样,郭风的又跟柯蓝的不一

样,各人有各人的风格,用字造句都各有不同。因为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的风格,我们就要

多看、多读,来扩大我们词汇的领域。有人说你给我介绍一些作品吧,我说这很难,因为我

喜欢的,你不一定喜欢,只有多看,才能有个比较,才能看出一篇文章好处在哪里。中国谚

语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多了,就会分辨出好坏来。我还觉得要想写好文章

的人,最好能把词句变成你的精兵,用兵的时候,做到指挥若定,使每个字都能听你的指

挥,心到笔到,想写什么就能够写得出来,这是不容易的。你的工具若是不熟练的话,它就

不听你的调动!谚语又说“熟能生巧”,不熟就不能生巧。

但是“巧”是不是做不到呢?我说不,能做到,我自己没做到,至少我希望在座的同志

能做到,我相信能做到,因为文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人做到了。

第五个问题:我们阅读作品时,不能深入地真切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请您举例说

明应该如何阅读作品,如何去体会作者的意思。

我们对某一篇作品看不懂,不能体会,有两方面的原因:

①作者写不好文章的话,我们就不会看懂,或者这篇文章里没有说清道理,莫名其妙,

不知他说些什么东西,你也不会看懂。有的作者的文笔很晦涩,或是文不对题,这种文章我

们也看不懂。所以说自己看不懂的时候也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力估计得过低。②反过来说,那

就是我们没有细读。我自己看文章总是先看题目,因为写文章的人总是要发挥与题目有关的

内容,按着题目去体会内容是一种办法。再就是要去了解作品的背景,包括作者的创作环

境、思想和社会背景等等,看古今人的作品都是这样。为什么同一个题目,这个人写起来是

那么欢娱,那个人写起来是那么忧郁,我们想知道原因,就必须了解他的背景,所以我们教

课的时候,就常常给学生讲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比方李后主的词“帘外雨潺潺……独

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为什么说“无限

江山”呢?那时皇帝是坐江山的,他是亡国之君,所以他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

容易见时难”,江山一丢就再也回不来了。别人写“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就不会像他这

样写法。我们拿过一篇文章来,先看这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