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38章

婉约词-第38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萨蛮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①,衣波双鹭鹚②。田田初出水,菡萏③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注释】

①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声。

②鹭鹚:水鸟。

③菡萏:荷花。

【评解】

这首题画词写得生动逼真。上片写画中美景。青青柳丝,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鹭鹚对浴。下片写荷花与人交相辉映。

把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无限情韵。全词意境幽美,工丽新巧。

厉鹗眼儿媚

一寸横波①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②匆匆去?悔不载扁舟③。分明记得,吹花④小径,听雨高楼。

【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庚子中举,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不售,遂不复出。爱山水,尤工诗余,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秋林琴雅》四卷,《樊榭山房词》二卷,续词一卷,集外词一卷。

【注释】

①横波:喻目光。

②底事:何故。

③载扁舟:犹言同行。

④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仗。

【评解】

此词通过往事的回忆,抒写怀人之情。小径迎风,高楼听雨,此情最堪回味。但佳人已去,追想当日温柔,徒增怅惘。“矜严消尽”一句,画出了这位“佳人”并非一味温柔,颇能传神地点出该女子的性格。全词工丽和婉,语俊境美。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①,小山三四点。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②。日日绿盘③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注释】

①冉冉:袅袅升动貌。

②临鉴:对镜。

③绿盘:喻荷叶。

【评解】

厉鹗词以典丽见长,此词“秋浓人淡”、“绿盘疏粉艳”两句,尤为颖异尖新。上片是人看景,清远空灵之极;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绮旎。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风味在清真、白石之间。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有怨情,意味便厚,否则无病呻吟,亦可不必。

《艺蘅馆词选》徐紫珊云:樊榭词生香异色,无半点烟火气,如入空山,如闻流泉,真沐浴于白石、梅溪而出之者。

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①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②又接。尽吹入潘郎③,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阴虫还更切切。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④。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注释】

①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此处指秋风。

②飙:泛指风。

③潘郎:指晋潘岳。

④檐铁:檐马。亦谓之风铃,风马儿。悬于檐下,风起则铮鏦有声。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秋声。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下片写檐铁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独自开门,惟见满庭月光。结句极富诗情画意。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集评】

《艺蘅馆词选》陈玉几曰:樊榭词清真雅正,超然神解,如金石之有声,而玉之声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兰之味芬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樊榭词拔帜于陈、朱之外,窃曲幽深,自是高境。……樊榭措词最雅,学者循是以求深厚,则去姜、史不远矣。

周稚廉相见欢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①,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②闲情别绪教鹦哥。

【作者简介】

周稚廉字冰持,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康熙时诸生。有《容居堂词》一卷。

【注释】

①螺:螺髻,古代女子的发式。

②打叠:收拾,安排。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人物情态。小鬟睡起,钗偏髻倒,娇憨之态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前。全词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

【集评】

《清词菁华》:稚廉于词坛小有名而毁多誉少。《相见欢》一阕,状双髻憨态可掬,在有意无意间,传神恰到好处,不可谓非妙手。

吴翌凤玉楼春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凭栏渐觉春光暝①,怅望碧天帆去尽。满隄②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作者简介】

吴翌凤字伊仲,号枚庵,江苏吴县人。嘉庆时之诸生,客游楚南,垂老始归。所撰《吴梅村诗集笺注》,能正旧注之失,盛行于世。著有《与稽楼丛稿》、《曼香词》等书。

【注释】

①暝:幽晦,昏暗。

②隄:同“堤”。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景与人融为一体。春寒料峭,双燕归迟。柳边丝雨,花外小楼,帘影人静。凭栏怅望,征帆去尽,只见芳草满隄,画桥水冷。全词工巧和婉,清新雅丽,语言美,意境亦美。

【集评】

谭献:《箧中词》俊绝。

《清词菁华》:翌凤词时出奇意,自然流丽。

临江仙

客睡厌听深夜雨,潇潇彻夜偏闻。晨红太早鸟喧群。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梅粉堆阶慵①不扫,等闲过却初春。谢桥新涨碧粼粼。茜衫②毡笠子,已有听泉人。

【注释】

①慵:懒。

②茜衫:红衫。

【评解】

此词上片写雨后春景。夜雨初晴,群鸟声喧。霁痕着树,山未离云。下片写雨后听泉。已过初春,落梅满阶。谢桥新涨,碧波粼粼。茜衫毡笠,听泉有人。全词幽雅清新,流丽自然。表现了作者超然的风度与韵致。

【集评】

《清词菁华》:《临守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一阕,丰神高朗,超绝时流,其结句风格,直入北宋矣。

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①诸友,即题其后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②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③飞。

【作者简介】

吴锡麒字圣徵,号縠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著有《有正味斋词》。

【注释】

①西泠:西泠桥,在杭州西湖。

②吴江:县名,在江苏南部。亦为吴淞江的别称。

③翠羽:翡翠鸟。

【评解】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临江仙夜泊瓜洲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①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渐逼疏蓬风淅淅②,几家茅屋都扃③。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注释】

①依稀:仿佛。

②淅淅:微风声。

③扁:关闭。

【评解】

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凉帖地”之“凉”字,“咽虫声”之“咽”字,均可见作者体物炼字之工。

【集评】

《清词菁华》:锡麒骈文与诗,均乏空灵高致,惟词却能萧疏流利,如秋雨梧桐。

少年游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晚笋余花,绿阴青子,春老夕阳前。欲寻旧梦前溪去,过了柳三眠。

桑径人稀,吴蚕①才动,寒倚一梯烟。

【注释】

①吴蚕:吴地盛养蚕,因称良蚕为吴蚕。

【评解】

江南三月,红瘦绿肥,莺啼蝶飞,春光老去。欲寻旧梦,再到前溪,柳过三眠,桑径人稀。结句“寒倚一梯烟”,极有情致,耐人寻味。全词风流秀逸,流丽自然。

菩萨蛮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①。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注释】

①禁烟:寒食节。古代逢此节日,禁止烟爨。亦称禁火。

【评解】

此词写春怨。上片写景。春波软荡,碧水红楼。下片写人因别离而消瘦。情思缠绵,温柔含蓄。全词轻柔俊雅,别样风流

二十一

左辅浪淘沙

曹溪驿①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②春山魂③一片,招入孤舟。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

忠州过了又涪州⑤。掷与巴江⑥流到海,切莫回头。

【作者简介】

左辅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土。曾在安徽任知县。官至湖南巡抚。著作有《念宛斋词》一卷及《念宛斋诗、古文、书、牍》等五类。

【注释】

①曹溪驿:与下文忠州、涪州均在四川。

②者是:这是。

③春山魂:指桃花。

④忠州:今四川忠县。

⑤涪州:今四川涪陵。

⑥巴江:指长江川东一段。

【评解】

此词写乡思之情。词人羁旅巴山蜀水之间,故以桃花一枝掷入巴江,希望他带着自己的悠悠乡梦流向大海。全词写得宛转含蓄,或当另有寓意。

【集评】

谭献《箧中词》:所感甚大。

汪懋麟误佳期闺怨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①芳春小约。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②心情恶。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③落。待他重与画眉④时,细数⑤郎轻薄。

【作者简介】

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著有《锦瑟词》三卷。

【注释】

①孤负:一作“辜负”,对不住良辰美景或他人的好意。

②恁:那么。

③背看灯花:不看灯花。相传油灯芯将烬,结成花朵形,是有喜事来临的吉兆。但闺中人屡见灯花,并不见心上人回来,因而不再看它。

④画眉:汉代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故事。

⑤细数:列举诸事责怪他。

【评解】

此词上片伤久别。寒气暗侵,徒负芳春。庭梅开遍,恨久别不归,此心情之所由恶也。下片怨独居。抱影独眠,灯花空结,现况实感无聊。而画眉有待,来日必将细数其轻薄无情。一片痴情,百般刻画,谱入弦管,凄怨动人。

郑燮满江红思家①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②月,雨荒十里红桥③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④。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因得罪上司,他就“扯碎状元袍,脱却乌纱帽”(《道情十首》),重回扬州卖画。他是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诗、词、书法均佳。词作有《板桥词钞》一卷。

【注释】

①思家:这里指扬州。

②瓜步:瓜步山。在六合东南,南临大江。

③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④“将白”二句:是说以白发苍苍的自己,作一个没有出息的人,这将不是不合适的计划吧。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评解】

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上片着意描写扬州风景名胜,令人神往。下片抒写对重返扬州的生活展望。全词平易浅近而内含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顾彩相见欢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①有啼痕。

【作者简介】

顾彩字天石,一字湘槎,号补斋,别号梦鹤。江苏无锡人。生活于康乾时期,著有《鹤边词》一卷。

【注释】

①袂:衣袖。

【评解】

这首小词抒写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风落叶,数声画角,欲断羁魂。结句“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宛转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词缠绵婉曲,清雅自然。

【集评】

《清词菁华》:彩词轻俊中时有妙解。

侯文曜虞美人影松峦峰①

有时云与高峰匹,不放松峦历历②。望里依岩附壁,一样黏天碧。有时峰与晴云敌,不许露珠轻滴。

别是娇酣颜色,浓淡随伊力。

【作者简介】

侯文曜字夏若。康熙间江苏无锡人。著有《鹤闲词》、《巫山十二峰词》各一卷。

【注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