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解】
此词咏元夕,抒发感慨。上片先写当年元夕盛况。笙箫嘹亮,灯光明灿。再写“而今”灯儿零乱,心懒意怯。不胜今昔之感。下片抒发作者的感慨。繁华已随流水去,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旧日风光,已成梦幻。只待用吴笺银粉,写成“闲话”。听到邻女唱宋代的元夕词,无限故国之思浮上心头,令人不胜感慨。通篇借景抒情,思绪缠绵,含蕴无限。
【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张灯,好事家间论雅戏、烟火,花边水际,灯烛灿然,游人士女纵观,则迎门酌酒而去。又是幽坊静巷,多设五彩琉璃泡灯,更自雅洁,靓妆笑语,望之如神仙。又云:妇人皆带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貉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极力渲染,“而今”二字,忽然一转,有水逝云卷、风驰电掣之妙。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元夕感赋。起六句,极力渲染昔时元夕之盛况。“蕙花”两句,写月光;“春风”四句,写灯光、中间人影、萧声,盛极一时。“而今”二字,陡转今情,哀痛无比。时既非当时之时,人亦非当时之人,故无心闲赏元夕。换头六句,皆今夕冷落景象,反应起六句盛时景象。人悄灯残,此情真不堪回首。“吴笺”以下六句,一气舒卷,言我自伤往,而人犹乐今,可笑亦可叹也。
张榘青玉案被檄①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霜浓,鸡声淡月,寂寂荒村路。身名都被儒冠误②,十载重来慢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作者简介】
张榘字方叔,南宋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有《芸窗词》一卷,见毛晋《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极清丽流转,为历来词家所称赏。
【注释】
①檄:古代官方文书,多作征召、晓喻等用。
②儒冠:儒生戴的帽子。唐代杜甫诗:“绔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后世泛指读书人。
【评解】
此词通过秋景的描写,抒发作者十年仕宦的感慨。上片着重写景。西风乱叶,黄花羞涩;尘埃满袖,马蹄霜重;鸡声淡月,村路寂寂。此景此情,能无感触!下片着重抒情。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交集,儒冠误身。
【集评】
毛晋《芸窗词跋》:如“正挑灯共听夜雨”(《摸鱼儿》)幽韵不减陆放翁;如“小楼燕子话春寒”(《浪淘沙》)艳态不减史邦卿;至如“秋在黄花羞涩处”(《青玉案》)又“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水龙吟》)等语,直可与秦七、黄九相雄长。
洪咨夔眼儿媚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游丝上下,流莺往来,无限销魂①。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②水沉温,海棠影下,子规③声里,立尽黄昏。
【作者简介】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宁宗嘉定二年进士,累官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端平三年卒,谥忠文,有《平斋词》一卷,见毛氏《宋六十家词》本。他的词以淡雅见长。
【注释】
①销魂:为情所感,若魂魄离散。
②金鸭:金属之鸭形香炉。唐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③子规:杜鹃鸟。
【评解】
此词通过春景的描写,透露出怀人之情。上片写明媚春景。平沙芳草,又似去年,绿遍原野。眼前流莺往来,令人无限销魂。下片抒怀人之情。绮窗深静,盼人速归。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思念之情,缠绵真挚。全词构思新巧,景色绮丽。柔媚含蓄,极有情致。
王沂孙眉妩新月
渐新痕①悬柳,淡彩②穿花,依约破初暝③。便有团圆意,深深拜⑤,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⑥小,宝帘⑦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⑧,难补金镜⑨。太液池CD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CE,试待他窥户端正CF。看云外山河,还老桂花旧影CG。
【作者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亡后,与周密、张炎等同结词社。词集名《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他擅长咏物词,其中寄寓着家国之恨,以隐晦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秋蝉哀鸣,充满凄苦幽怨。
【注释】
①新痕:一弯新月。
②淡彩:淡淡的月色。
③依约:仿佛。初暝:指天刚黑下来。
④团圆意:开始有团圆的迹象。
⑤深深拜:指拜月祝祷。李端《新月》诗:“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⑥一曲银钩:银色帘钩,指一弯新月。
⑦宝帘:这里借指夜幕。
⑧慢:同“谩”,徒然之意。玉斧:相传汉代吴刚学仙时有过失,罚他砍月中桂树,树随砍随合。(见《酉阳杂俎》)
⑨金镜:指月亮。李贺《七夕》诗:“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斧。”
CD太液池:本汉唐宫内池名,这里泛指宋宫苑池沼。宋太祖时宰相卢多逊有《咏月》诗:“太液池头月上时,晚风吹动万年枝。何人玉匣开金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CE故山:故国。夜永:夜长。
CF端正:形容月已正圆。韩愈《和崔舍人咏月二十韵》:“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
CG云外山河:《酉阳杂俎》说:“佛氏谓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
还老桂花影:一作“还老尽、桂花影。”这两句是说月圆时可以看到故国山河的全影和桂花的旧影。
【评解】
此词咏物而有所寄托,发其弦外之音。上片刻画新月,人月兼写。新痕悬柳,淡彩穿花。由一弯预示团圆;从拜月暗示心愿;以“画眉”体现离恨;言“最爱”衬其美艳。下片对月抒怀。宝帘秋冷,新月难圆。千古盈亏,金镜难补。寄寓金瓯难整之意。月照山河,遗恨绵绵。通篇于吟风弄月中,透露出家国之恨。犹如清风明月之夜,传来幽怨凄恻之音。工丽淡雅,毫无生涩痕迹可寻。
【集评】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王圣与工于体物,而不滞色香。
王鹏运《碧山词跋》: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宋之杰。
谭献《谭评词辩》: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玉田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便有”三句,则寓意自深,音辞高亮,欧、晏如兰亭真本,此仅一翻。后半阕蹊径显然。
张惠言《词选》: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千古”。句忽将上半阕意一笔撇去,有龙跳虎卧之奇,结更高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赋本题,人与月兼写,描摹工雅,若一串牟尼,粒粒皆含精采。下阕故国之念甚深,“云外山河”,尚留“旧影”,而新亭举目,朝市全非,纵有吴刚“玉斧”,焉能补破碎金瓯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刻画新月,下片就月抒感。起三句,写新月极细,“新痕”、“淡彩”、“初暝”,皆不能分毫移动,一“渐”字传神亦佳。“便有”三句,用李端诗意,言人拜新月。“画眉”两句,体会新月似离恨。“最堪怜”两句,更特写新月之美。换头句,纵笔另开,词旨悲愤。新月难圆,即寓金瓯难整之意。“太液池”两句,吊月怀古,不尽凄恻。“故山”两句转笔,望明月之圆。末句,拍合上句,伤心月照山河,余恨无限。
齐天乐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①。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②,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③。镜暗妆残④,为谁娇鬓⑤尚如许。铜仙铅泪⑥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⑦,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⑧独抱清商,顿成凄楚。漫⑨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注释】
①宫魂断:传说齐王后怨王而死,尸变为蝉,见马缟《中华古今注》。蝉为宫中王后魂魄所化,故称为宫魂。
②凉柯:初秋的树枝。
③调柱:调弄乐器弦柱。
④镜暗妆残:这里暗喻秋蝉。镜暗:一作“镜掩”。
⑤娇鬓:指女子发鬓薄如蝉翼。
⑥铜仙铅泪:指魏明帝拆迁托承露盘的铜人,铜人眼中流泪。铅泪:泪流得象铅水一样,形容泪水很多。
⑦枯形阅世:枯败的形骸还经历着人世的沧桑。
⑧甚:正。
⑨漫:徒然。薰风:南风。
【评解】
此词明咏秋蝉,暗抒故国沧桑之感。上片以拟人手法,写蝉鸣庭树,深诉离愁。镜暗妆残,娇鬓为谁!委婉曲折,亦蝉亦人。下片由蝉饮露水联系到铜仙铅泪,暗示亡国之痛。如今病翼惊秋,枯形阅世,独抱清商,余音更苦。结尾回忆薰风吹拂,鸣于万缕柳丝的盛时,不胜今昔之感。全词凄凉哀婉,曲折含蓄,闲雅工丽。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字字凄断,却浑雅不激烈。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家国之恨。……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
端木子畴《张惠言《词选》评》:详味词意,殆亦黍离之感耶!宫魂字点出命意,乍咽还移,慨播迁也。“西窗”三句,写敌骑暂退,燕安如故。“镜暗”二句,残破满眼,而修容饰貌,侧媚依然。衰世臣主,全无心肝,千古一辙也。“铜仙”三句,宗器重宝,均被迁夺。“病翼”二句,是痛哭流涕,大声疾呼,言海岛栖流,新不能久也。“余音”三句,遗臣孤愤,哀怨难论也。“漫想”二句,责诸臣到此,尚安危利灾,视若全盛也。
谭献《谭评词辩》:此是学唐人句法。“庚郎先自吟愁斌”,逊其蔚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蝉,盖咏残秋哀蝉也。妙在寄意沉痛,起笔已将哀蝉心魂拈出,故国沧桑之感,尽寓其中。“乍咽”三句,言蝉之移栖,即喻人之流徙。“西窗”三句,怪蝉之弄姿揭响,即喻人之醉梦。“镜暗”两句,承“怪”字来,伤蝉之无知,即喻人之无耻,真见痛哭流涕之情矣。换头,叹盘移露尽,蝉愈无以自庇,喻时易事异,人亦无以自容也。“病翼”三句,写蝉之难久,即写人之难久。
“余音”三句,写蝉之凄音,不忍重听,即写人之宛转呼号,亦无人怜惜也。末句,陡着盛时之情景,振动全篇。太白《越中怀古》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盖上极盛而下极哀,而此则上极哀而下极盛,反剔一句,亦自警动。
高阳台和周草窗①寄越中诸友韵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②。小帖金泥③,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④、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⑤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⑥,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⑦。更消他⑧,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注释】
①周草窗:即周密。
②玉管:玉制的管状乐器。春葭:春天初生的芦苇。古时为了预测天气,将苇芦翳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了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
③小帖金泥:唐代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向家中报登科之喜。(见《卢氏杂记》)
④个人:那个人。
⑤游骢:指旅途上的马。骢:泛指马。
⑥银笺:泛指精美的信笺。年华:时光。
⑦不见天涯:苏轼《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以上两句,反用苏轼词意,是说处处生满芳草,即使登高也望不见天边。指春将残而人不见。
⑧更消他:禁不起。这两句是说春意阑珊,那里还经得住东风频吹,落花乱舞。
【评解】
此词通过春景的描绘,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上片写初春景色,抒发怀友之情。庭院还余残雪,轻寒时袭帘幕,而春已来临。一夜相思,只余窗前绮梦,那人却远在天涯。凄然四顾,但见满树梅花,满地疏影。下片借游骢归雁抒写离愁。
人在江南已为离愁所苦,又何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春意阑珊,更那堪“几度东风,几度落花”。全词情致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