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词-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榱辈痪怼!昂煨印绷骄洌蛴晗Щǎ彼湮淳恚涣舷牖ㄖ辏匾蚜懵浯。氏Щǘ趾抻辍;煌啡洌雌嗉胖觥!八蘧菩殉佟保杉奚罹贫啵皇蹦研眩牙纯斩砸宦瞥料悖允俏蘖囊鸭
“飞燕”两句,更深一层,叹人去无信,空对屏风怅望。因见屏风上之西江路,遂忆及人去之远,余韵殊胜
十二
吕本中踏莎行
雪似梅花①,梅花似雪②。似和不似都奇绝。恼人风味阿谁③知?请君问取南楼月。记得去年④,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作者简介】
吕本中字居仁,号紫薇,寿州(安徽寿县)人。宋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靖,有《东莱集》。他的词,赵万里为其汇辑成卷,名《紫薇词》,刊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凡26首。
【注释】
①雪似梅花:唐东方虬《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②梅花似雪:古乐府:“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③阿谁:谁,何人。
④去年:往年。
【评解】
花魂雪魄,冰清玉洁,浑然相似。然对此佳景,更惹相思。因此探梅时节,不禁对景追忆往事,遂别有一番恼人风味萦绕于心。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①还亏②,待得团圆又几时。
【注释】
①满:指月圆。
②亏:指月缺。
【评解】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
【集评】
曾季狸《艇斋诗话》: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啸翁词评》: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
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刬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②。君到南徐③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莫无重数。
【作者简介】
杨炎正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宁宗庆元间进士。曾任大理司直(审判官)。他的词集名《西樵语业》。有《宋六十家词》本。
毛晋跋语称他的词“不作娇艳情态”,“俊逸可喜”。
【注释】
①刬地:依旧,还是。
②橹:摇船工具。
③南徐:州名。州治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评解】
这首词描绘春景,抒写离情。上片写惜别。春江水满,离愁千万。弱柳系船,留君不住。因而闻橹声更增添离愁。下片设想别后情景。回望送别之处,惟见乱山重叠,故人安在!
全词抒写离愁别绪,细腻委婉,工巧别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幽畅婉曲,颇得辛词风趣。
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花边。玉骢①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炉前。红杏香中萧鼓,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髻云②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③。
【作者简介】
俞国宝,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孝宗淳熙年间为太学生。有《醒庵遗珠集》。他的词虽不多见,却写得旖旎多姿,极有情致。深受读者喜爱。
【注释】
①玉骢:白马。
②髻云:象乌云般的发髻。
③花钿:以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饰。
【评解】
此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光明媚。
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集评】
周密《武林旧事》:淳熙间,德寿三殿游幸湖山。一日御舟经断桥旁,有小酒肆颇雅。舟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明日重携残酒’未免儒酸。”因为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褐云。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起处自然馨逸。
况周颐《蕙风词话》:流美。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有此香艳,无此情致。结二句余波绮丽,可谓“回头一笑百媚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记湖上之盛况。起言游湖之豪兴,次言车马之纷繁。“红杏”两句,写湖上之美景及歌舞行乐之实情。换头,仍承上,写游人之钗光鬓影,绵延十里之长。“画船”两句,写日暮人归之情景。“明日”两句结束,饶有余韵。
曾觌阮郎归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①春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②忙。萍散漫,絮飘扬。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作者简介】
曾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除权知阁门事,后又加少保。著有《海野词》。
【注释】
①呢喃:燕语。
②蹴水:点水,踏水,掠水。
【评解】
这首咏燕词,是作者在宫中侍宴时所作。上片写呢喃双燕蹴水,小池碧波新涨。柳阴庭院,占尽风光。下片写往来双燕衔泥,东风落红飘香。轻盈体态,飞入画梁。全词写景咏物,倩丽新巧,描绘双燕体态,传神入画。
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宝钗分①,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④,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⑤,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其时,济南在金兵统治下,已经12年。稼轩21岁时,参加耿京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坚持抗金。随后率部南归。当时南宋朝廷苟安江左,不思恢复,稼轩抗金报国的理想无法实现,满腔爱国热情,便在他的词中强烈地表现出来,成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曾说:“公(辛弃疾)
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说明了辛词风格的多样化。
【注释】
①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分为两股,情人分别时,各执一股为纪念。宝钗分,即夫妇离别之意。
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④飞红:落花。
⑤觑(qù):细看,斜视。这三句是说细看鬓边的花儿,拿下来数花片以卜归期,才插上又忘了,因而取下来重数一遍。
【评解】
这首词,作者借“闺怨”以抒情怀。上片着意描绘春景,抒写伤离恨别之情。暮春时节,烟雨凄迷,落红片片;莺啼不止,声声断肠。下片着意写人。分写醒时与梦中,表现了盼归念远之情。花卜归期,音问难通;梦中哽咽,相思不已。
春带愁来,却未将愁归去。词中托物起兴,通过春意阑珊、闺怨别情,表达作者对国事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全词千回百折,委婉含蓄,悱恻缠绵,细腻传神而余韵悠长。显示出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集评】
张侃《拙轩集》:辛幼安《祝英台》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王君玉《祝英台》云:“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前一词欲春带愁去,后一词欲春知道瘦。近世春晚词,少有比者。
谭献《谭评词辨》:“断肠”三句,一波三过折,末三句托兴深切,亦非全用直语。
沈谦《填词杂说》: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消意尽,词人伎俩,真不可测。
张惠言《张惠言词选》:此与德祐太学生二词用意相似,点点飞红,伤君子之弃;流莺,恶小人得志也;春带愁来,其刺赵、张乎?
张炎《词源·赋情》: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闻,稍近乎情可也。……辛稼轩《祝英台近》……诗景中带情,而有骚雅。
黄蓼园《蓼园词选》:按此闺怨词也。史称稼轩人材,大类温峤,陶侃、周益公等抑之,为之惜。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言自与良人分钗后,一片烟雨迷离,落红已尽,而莺声未止,将奈之何乎?次阕言问卜,欲求会而间阻实多,而忧愁之念将不能自已矣;意致凄婉,其志可悯。史称叶衡入相,荐弃疾有大略,召见提刑江西,平剧盗,兼湖南安抚,盗起湖、湘,弃疾悉平之。后奏请于湖南设飞虎军,诏委以规划。时枢府有不乐者,数阻挠之,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停住。弃疾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乃释然。词或作于此时乎?
青玉案元夕①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④光转,一夜鱼龙舞⑤。蛾儿雪柳黄金缕⑥,笑语盈盈⑦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⑧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⑨处。
【注释】
①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④玉壶:指月亮。
⑤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⑦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⑧蓦然:突然,猛然。
⑨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评解】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观灯的人有的乘坐香车宝马而来,也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结伴而来。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约会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集评】
彭孙遹《金粟词话》:稼轩“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秦、周之佳境也。
谭献《谭评词辨》:稼轩心胸发其才气,改之而下则扩。起二句赋色瑰异,收处和婉。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玉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唐宋词选析》人们称赞辛弃疾的豪放沉郁的词作,也赞美他婉约含蓄的词作,这首《青玉案》词就是这后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历来多有美评。它的好,在于创造出了一种境界。
汉宫春立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斐堆盘①。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②。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①堆盘:古时风俗,于立春日作五峰盘,并以黄柑酿酒,称洞庭春色。
②解连环:指战国时秦昭王遣使谓齐王后解玉连环事。
【评解】
微雨轻寒,春回大地。年时燕子,梦到西园。然而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却使人“改变朱颜”。词人对景感怀,引起了岁月匆匆、功业未成之慨叹。“问何人会解连环”一句,用古喻今,词人忧国之心,可谓一往情深。
【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春幡”九字,情景已极不堪,燕子犹记年时好梦,黄柑青韭,极写晏安酖毒。换头又提动党祸,结用雁与燕激射,却捎带五国城旧恨。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