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淮南子 >

第36章

淮南子-第36章

小说: 淮南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乎!见日月光,旷然而乐,又况登泰山,履石封,以望八荒,视天都若盖,江河

若带,又况万物在其间者乎!其为乐岂不大哉!且聋者,耳形具而无能闻也;盲

者,目形存而无能见也。夫言者,所以通己于人也;闻者,所以通人于己也,喑

者不言,聋者不闻,既喑且聋,人道不通。故有喑、聋之病者,虽破家求医,不

顾其费,岂独形骸有喑、聋哉!心志亦有之。夫指之拘也,莫不事申也;心之塞

也,莫知务通也;不明于类也。夫观六艺之广崇,穷道德之渊深,达乎无上,至

乎无下,运乎无极,翔乎无形,广于四海,崇于太山,富于江河,旷然而通,昭

然而明,天地之间无所系戾,其所以监观,岂不大哉!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

穷,曩不知而今知之,非知益多也,问学之所加也。夫物常见则识之,尝为则能

之,故因其患则造其备,犯其难则得其便。夫以一世之寿,而观千岁之知,今古

之论,虽未尝更也,其道理素具,可不谓有术乎!人欲知高下而不能,教之用管

准则说;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快

射。又况知应无方而不穷哉!犯大难而不慑,见烦缪而不惑,晏然自得,其为乐

也,岂直一说之快哉!

夫道,有形者皆生焉,其为亲亦戚矣;享谷食气者皆受焉,其为君亦惠矣;

诸有智者皆学焉,其为师亦博矣。射者数发不中,人教之以仪则喜矣,又况生仪

者乎!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人皆多以无用害有

用,故智不博而日不足,以凿观池之力耕,则田野必辟矣;以积土山之高修堤防,

则水用必足矣;以食狗马鸿雁之费养士,则名誉必荣矣;以弋猎博奕之日诵《诗》

读《书》,闻识必博矣。故不学之与学也,犹喑、聋之比于人也。

凡学者能明于天下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可谓

知略矣。天之所为,禽兽草木;人之所为,礼节制度。构而为宫室,制而为舟舆

是也。治之所以为本者,仁义也;所以为末者,法度也。凡人之所以事生者,本

也;其所以事死者,末也。本末,一体也;其两爱之,一性也。先本后末,谓之

君子;以末害本,谓之小人。君子与小人之性非异也,所在先后而已矣。草木,

洪者为本,而杀者为末;禽兽之性,大者为首,而小者为尾。末大于本则折,尾

大于要则不掉矣。故食其口而百节肥,灌其本而枝叶美,天地之性也。天地之生

物也有本末,其养物也有先后,人之于治也,岂得无终始哉!

故仁义者,治之本也。今不知事修其本,而务治其末,是释其根而灌其枝也。

且法之生也,以辅仁义,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履而忘其头足也。故仁义者,

为厚基者也。不益其厚而张其广者毁,不广其基而增其高者覆。赵政不增其德而

累其高,故灭;智伯不行仁义而务广地,故亡其国。语曰:不大其栋,不能任重。

重莫若国,栋莫若德。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根深则本固,基

美则上宁。

五帝三王之道,天下之纲纪,治之仪表也。今商鞅之启塞,申子之三符,韩

非之孤愤,张仪、苏秦之从衡,皆掇取之权,一切之术也。非治之大本,事之恒

常,可博闻而世传者也。子囊北而全楚,北不可以为庸;弦高诞而存郑,诞不可

以为常。今夫《雅》、《颂》之声,皆发于词,本于情,故君臣以睦,父子以亲,

故《韶》、《夏》之乐也,声浸乎金石,润乎草木。今取怨思之声,施之于弦管,

闻其音者,不淫则悲,淫则乱男女之辨,悲则感怨思之气。岂所谓乐哉!

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者莫不殒涕。荆轲西刺秦

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冠。因以

此声为乐而入宗庙,岂古之所谓乐哉!故弁冕辂舆,可服而不可好也;大羹之和,

可食而不可尝也;朱弦漏越,一唱而三叹,可听而不可快也。故无声者,正其可

听者也;其无味者,正其足味者也。吠声清于耳,兼味快于口,非其贵也。故事

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为仪;言不合乎先王者,不可以为道;音不调乎《雅》、

《颂》者,不可以为乐。故五子之言,所以便说掇取也,非天下之通义也。

圣王之设政施教也,必察其终始,其县法立仪,必原其本末,不苟以一事备

一物而已矣。见其造而思其功,观其源而知其流,故博施而不竭,弥久而不垢。

夫水出于山而入于海,稼生于田而藏于仓。圣人见其所生,则知其所归矣。故舜

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所以塞贪鄙之心也。仪狄为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

绝旨酒,所以遏流湎之行也。师涓为平公鼓朝歌北鄙之音,师旷曰:“此亡国之

乐也。”太息而抚之,所以防淫辟之风也。

故民知书而德衰,知数而厚衰,知券契而信衰,知机械而实衰也。巧诈藏于

胸中,则纯白不备,而神德不全矣。琴不鸣,而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轴不运,

而三十辐各以其力旋。弦有缓急小大,然后成曲;车有劳逸动静,而后能致远。

使有声者,乃无声者也;能致千里者,乃不动者也。故上下异道则治,同道则乱。

位高而道大者从,事大而道小者凶。故小快害义,小慧害道,小辩害治,苛削伤

德。大政不险,故民易道;至治宽裕,故下不相贼;至忠复素,故民无匿情。商

鞅为秦立相坐之法,而百姓怨矣;吴起为楚减爵禄之令。而功臣畔矣。商鞅之立

法也,吴起之用兵也,天下之善者也。然商鞅之法亡秦,察于刀笔之迹,而不知

治乱之本也。吴起以兵弱楚,习于行陈之事,而不知庙战之权也。晋献公之伐骊,

得其女,非不善也,然而史苏叹之,见其四世之被祸也。吴王夫差破齐艾陵,胜

晋黄池,非不捷也,而子胥忧之,见其必禽于越也。小白奔莒,重耳奔曹,非不

困也,而鲍叔、咎犯随而辅之,知其可与至于霸也。勾践栖于会稽,修政不殆,

谟虑不休,知祸之为福也。襄子再胜而有忧色,畏福之为祸也。

故齐桓公亡汶阳之田而霸,智伯兼三晋之地而亡。圣人见祸福于重闭之内,

而虑患于九拂之外者也。

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离先稻熟,而农

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家老异饭而食,殊器而享,子妇跣而上堂,跪而斟

羹,非不费也,然而不可省者,为其害义也。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初絻

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使民居处相司,有罪相觉,于

以举奸,非不掇也,然而伤和睦之心,而构仇雠之怨。故事有凿一孔而生百隟,

树一物而生万叶者,所凿不足以为便,而所开足以为败,所树不足以为利,而所

生足以为濊。愚者惑于小利,而忘其大害。昌羊去蚤虱,而人弗庠者,为其来蛉

穷也;狸执鼠,而不可脱于庭者,为捕鸡也。故事有利于小而害于大,得于此而

亡于彼者。故行棋者或食两而路穷,或予踦而取胜。偷利不可以为行,而智术不

可以为法。

故仁知,人材之美者也。所谓仁者,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爱人则无

虐刑矣,知人则无乱政矣。治由文理,则无悖谬之事矣;刑不侵滥,则无暴虐之

行矣。上无烦乱之治,下无怨望之心,则百残除而中和作矣,此三代之所昌。故

《书》曰:“能哲且惠,黎民怀之。何忧讙兜,何迁有苗。”智伯有五过人之材,

而不免于身死人手者,不爱人也;齐王建有三过人之巧,而身虏于秦者,不知贤

也。故仁莫大于爱人,知莫大于知人,二者不立,虽察慧捷巧,劬禄疾力,不免

于乱也。

卷二十一 要略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

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

大宗,惧为人之惽々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

也。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故著

二十篇,有《原道》、有《俶真》、有《天文》、有《墬形》、有《时则》、有

《览冥》、有《精神》、有《本经》、有《主术》、有《缪称》、有《齐俗》、

有《道应》、有《氾论》、有《诠言》、有《兵略》、有《说山》、有《说林》、

有《人间》、有《修务》、有《泰族》也。

《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

轸,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富,动静之利害。诚通其志,浩

然可以大观矣。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欲参

言而究,则外物而反情。执其大指,以内治五藏,瀸濇肌肤,被服法则,而

与之终身,所以应待万方,鉴耦百变也。若转丸掌中,足以自乐也。

《俶真》者,穷逐终始之化,嬴垀有无之精,离别万物之变,合同死生之

形。使人遗物反己,审仁义之间,通同异之理,观至德之统,知变化之纪,说符

玄妙之中,通回造化之母也。

《天文》者,所以和阴阳之气,理日月之光,节开塞之时,列星辰之行,知

逆顺之变,避忌讳之殃,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使人有以仰天承顺,而不乱

其常者也。

《地形》者,所以穷南北之修,极东西之广,经山陵之形,区川谷之居,明

万物之主,知生类之众,列山渊之数,规远近之路。使人通回周备,不可动以物,

不可惊以怪者也。

《时则》者,所以上因天时,下尽地力,据度行当,合诸人则,形十二节,

以为法式,终而复始,转于无极,因循仿依,以知祸福,操舍开塞,各有龙忌,

发号施令,以时教期。使君人者知所以从事。

《览冥》者,所以言至精之通九天也,至微之沦无形也,纯粹之入至清也,

昭昭之通冥冥也。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挢掇,浸想宵类,物之可以喻意象形者,

乃以穿通窘滞,决渎壅塞,引人之意,系之无极,乃以明物类之感,同气之应,

阴阳之合,形埒之朕,所以令人远观博见者也。

《精神》者,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取象与天,合同其

血气,与雷霆风雨比类其喜怒,与昼宵寒暑并明,审死生之分,别同异之迹,节

动静之机,以反其性命之宗,所以使人爱养其精神,抚静其魂魄,不以物易己,

而坚守虚无之宅者也。

《本经》者,所以明大圣之德,通维初之道,埒略衰世古今之变,以褒先世

之隆盛,而贬末世之曲政也。所以使人黜耳目之聪明,精神之感动,樽流遁之观,

节养性之和,分帝王之操,列小大之差者也。

《主术》者,君人之事也。所以因作任督责,使群臣各尽其能也。明摄权操

柄,以制群下,提名责实,考之参伍,所以使人主秉数持要,不妄喜怒也。其数

直施而正邪,外私而立公,使百官条通而辐辏,各务其业,人致其功。此主术之

明也。

《缪称》者,破碎道德之论,差次仁义之分,略杂人间之事,总同乎神明之

德,假象取耦,以相譬喻,断短为节,以应小具。所以曲说攻论,应感而不匮者

也。

《齐俗》者,所以一群生之短修,同九夷之风气,通古今之论,贯万物之理,

财制礼义之宜,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

《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迹,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老庄

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

《氾论》者,所以箴缕縩乐洌许啌a儿啮之郄也。接径直施,以推

本朴,而兆见得失之变,利病之反,所以使人不妄没于势利,不诱惑于事态,有

符晲,兼稽时势之变,而与化推移者也。

《诠言》者,所以譬类人事之指,解喻治乱之体也。差择微言之眇,诠以至

理之文,而补缝过失之阙者也。

《兵略》者,所以明战胜攻取之数,形机之势,诈谲之变,体因循之道,操

持后之论也。所以知战阵分争之非道不行也,知攻取坚守之非德不强也。诚明其

意,进退左右无所失击危,乘势以为资,清静以为常,避实就虚,若驱群羊,此

所以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