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淮南子 >

第16章

淮南子-第16章

小说: 淮南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骄溢之君无忠臣,口慧之人无必信。交拱之木,无把之枝;寻常之沟,无吞

舟之鱼。根浅则末短,本伤则枝枯。福生于无为,患生于多欲,害生于弗备,秽

生于弗耨。圣人为善若恐不及,备祸若恐不免。蒙尘而欲毋眯,涉水而欲无濡,

不可得也。是故知己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圣人不求誉,不辟诽,正身直行,众邪自息。今释正而追曲,倍是而从众,

是与俗俪走,而内行无绳,故圣人反己而弗由也。道之有篇章形埒者,非至者也。

尝之而无味,视之而无形,不可传于人。大戟去水,亭历愈张,用之不节,乃反

为病。物多类之而非,唯圣人知其微。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弩,善为

人上者不忘其下。诚能爱而利之,天下可从也。弗爱弗利,亲子叛父。天下有至

贵而非势位也,有至富而非金玉也,有至寿而非千岁也。原心反性,则贵矣;适

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言无常是,行无常宜者,小人也;察于

一事,通于一伎者,中人也;兼覆盖而并有之,度伎能而裁使之者,圣人也。

卷十一 齐俗训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

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

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

友之际也。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为义者,布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

生怨,则失礼义之本也。故构而多责。夫水积则生相食之鱼,土积则生自冗之兽,

礼义饰则生伪匿之本。夫吹灰而欲无眯,涉水而欲无濡,不可得也。古者,民童

蒙不知东西,貌不羡乎情,而言不溢乎行。其衣致暖而无文,其兵戈铢而无刃,

其歌乐而无转,其哭哀而无声。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无所施其美,亦不求得。

亲戚不相毁誉,朋友不相怨德。及至礼义之生,货财之贵,而诈伪萌兴,非誉相

纷,怨德并行。于是乃有曾参、孝己之美,而生盗跖、庄蹻之邪。故有大路龙

旌,羽盖垂緌,结驷连骑,则必有穿窬拊楗,抽箕逾备之奸;有诡文繁绣,弱

緆罗纨,必有菅屩跐踦,短褐不完者。故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亦

明矣。

夫虾蟆为鹑,水虿为莣,皆生非其类,唯圣人知其化。夫胡人见

磨,不知其可以为布也;越人见毳,不知其可以为旃也。故不通于物者,难与言

化。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

“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

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其后,齐日以大,至于

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鲁日以削,至三十二世而亡。故《易》曰:“履霜,

坚冰至。”圣人之见终始微言。故糟丘生乎象,炮烙生乎热斗。子路撜溺

而受牛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子赣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

“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赣让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

近知远,通于论者也。

由此观之,廉有所在,而不可公行也。故行齐于俗,可随也;事周于能,易

为也。矜伪以惑世,伉行以违众,圣人不以为民俗。

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高山险阻,深林丛薄,虎

豹之所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

咸池、承云,九韶、六英,人之所乐也;鸟兽闻之而惊。深溪峭岸,峻木寻枝,

猿狖之所乐也;人上之而栗。形殊性诡,所以为乐者,乃所以为哀;所以为安者,

乃所以为危也。乃至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昭誋,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

其宜,为其能。故愚者有所修,智者有所不足。柱不可以摘齿,筐不可以持屋,

马不可以服重,牛不可以追速,铅不可以为刀,铜不可以为弩,铁不可以为舟,

木不可以为釜。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夫

明镜便于照形,其于以函食,不如箪;犠牛粹毛,宜于庙牲,其于以致雨,不若

黑蜧。

由此观之,物无贵贱。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也;因其所贱而贱之,物

无不贱也。夫玉璞不厌厚,角不厌薄,漆不厌黑,粉不厌白。此四者相反

也,所急则均,其用一也。今之裘与蓑,孰急?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此代为常者也。譬若舟、车、楯、肆、穷庐,故有所宜也。故老子曰“不上贤”

者,言不致鱼于水,沉鸟于渊。

故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

工。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地宜其事,事宜

其械,械宜其用,用宜其人,泽皋织网,陵阪耕田,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

所拙。是故离叛者寡,而听从者众。譬若播棋丸于地,员者走泽,方者处高,各

从其所安,夫有何上下焉?若风之遇箫,忽然感之,各以清浊应矣。夫猿狖得茂

木,不舍而穴,狟狢得埵防,弗去而缘。物莫避其所利,而就其所害。是

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各

得其所安。

故乱国若盛,治国若虚,亡国若不足,存国若有余。虚者,非无人也,皆守

其职也;盛者,非多人也,皆徼于末也;有余者,非多财也,欲节事寡也;不足

者,非无货也,民躁而费多也。故先王之法籍,非所作也,其所因也。其禁诛,

非所为也,其所守也。凡以物治物者不以物,以睦;治睦者不以睦,以人;治人

者不以人,以君;治君者不以君,以欲;治欲者不以欲,以性;治性者不于性,

以德;治德者不以德,以道。原人之性,芜濊而不得清明者,物或堁之也。

羌、氐、僰、翟,婴儿生皆同声,及其长也,虽重象狄騠,不能通其言,

教俗殊也。今三月婴儿,生而徙国,则不能知其故俗。由此观之,衣服礼俗者,

非人之性也,所受于外也。

夫竹之性浮,残以为牒,束而投之水则沉,失其体也;金之性沉,托之于舟

上则浮,势有所支也。夫素之质白,染之以淄则黑;缣之性黄,染之以丹则赤。

人之性无邪,久湛于俗则易,易而忘本,合于若性。故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

水欲清,沙石濊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遗物而反己。夫乘舟而惑者,

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夫性,亦人之斗极也。有以自见也,则不失物之情;

无以自见,则动而惑营。譬若陇西之游,愈躁愈沉。孔子谓颜回曰:“吾服汝也

忘,而汝服于我也亦忘。虽然,汝虽忘乎吾,犹有不忘者存。”孔子知其本也。

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危,以治国则乱,以入军则破。是故不闻

道者,无以反性。故古之圣王,能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名传后世,德施四海。

是故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若玺之抑埴,正与之正,

倾与之倾。故尧之举舜也,决之于目;桓公之取宁戚也,断之于耳而已矣。为是

释术数而任耳目,其乱必甚矣。

夫耳目之可以断也,反情性也;听失于诽誉,而目淫于采色,而欲得事正,

则难矣。夫载哀者闻歌声而泣,载乐者见哭者而笑。哀可乐者,笑可哀者,载使

然也。是故贵虚。故水激则波兴,气乱则智昏;智昏不可以为政,波水不可以为

平。故圣王执一而勿失,万物之情既矣,四夷九州服矣。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

下,圣人托于无适,故民命系矣。

为仁者必以哀乐论之,为义者必以取予明之。目所见不过十里,而欲遍照海

内之民,哀乐弗能给也。无天下之委财,而欲遍瞻万民,利不能足也。且喜怒哀

乐,有感而自然者也。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目,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

譬若水之下流,烟之上寻也。夫有孰推之者!故强哭者虽病不哀。强亲者虽笑不

和。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故厘负羁之壶餐,愈于晋献公之垂棘;赵宣孟之束脯,

贤于智伯之大钟。故礼丰不足以效爱,而诚心可以怀远。故公西华之养亲也,若

与朋友处;曾参之养亲也,若事严主烈君;其于养,一也。故胡人弹骨,越人契

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

越人劗鬋,其于服,一也。帝颛顼之法,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于四达之衢。

今之国都,男女切踦,肩摩于道,其于俗,一也。故四夷之礼不同,皆尊其主而

爱其亲,敬其兄;猃狁之俗相反,皆慈其子而严其上。夫鸟飞成行,兽处成群,

有孰教之!故鲁国服儒者之礼,行孔子之术。地削名卑,不能亲近来远。越王勾

践劗发文身,无皮弁摚酥邪站苷壑荩欢し虿钣谖搴厦娑

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胡、貉、匈奴之国,纵体拖发,箕倨反言,

而国不亡者,未必无礼也。楚庄王裾衣博袍,令行乎天下,遂霸诸侯。晋文君大

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威立于海内。岂必邹、鲁之礼之谓礼乎!

是故入其国者从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讳,不犯禁而入,不忤逆而进,虽之夷

狄徒倮之国,结轨乎远方之外,而无所困矣。礼者,实之文也;仁者,恩之效也。

故礼因人情而为之节文,而仁发恲以见容。礼不过实,仁不溢恩也,治世之道

也。夫三年之丧,是强人所不及也,而以伪辅情也。三月之服,是绝哀而迫切之

性也。夫儒、墨不原人情之终始,而务以行相反之制,五恐Пв谇椋

葬薶称于养,不强人之所不能为,不绝人之所能已,度量不失于适,诽誉无所由

生。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

用,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古者非不能陈钟鼓,盛管箫,扬干戚,奋羽旄,

以为费财乱政,制乐足以合欢宣意而已,喜不羡于音。非不能竭国麋民,虚府殚

财,含珠鳞施,纶组节束,追送死也,以为穷民绝业而无益于槁骨腐肉也,故葬

薶足以收敛盖藏而已。昔舜葬苍梧,市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

明乎生死之分,通乎俭侈之适者也。

乱国则不然,言与行相悖,情与貌相反,礼饰以烦,乐优以淫,崇死以害生,

久丧以招行,是以风俗浊于世,而诽誉萌于朝。是故圣人废而不用也。义者,循

理而行宜也;礼者,体情制文者也。义者宜也,礼者体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

知义而不知宜也;鲁治礼而削,知礼而不知体也。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祀中

霤,葬成亩,其乐咸池、承云、九韶,其服尚黄;夏后氏其社用松,祀户,葬墙

置翣,其乐夏龠、九成、六佾、六列、六英,其服尚青;殷人之礼,其社用石,

祀门,葬树松,其乐大濩、晨露,其服尚白;周人之礼,其社用栗,祀灶,葬树

柏,其乐大武、三象、棘下,其服尚赤。礼乐相诡,服制相反,然而皆不失亲疏

之恩,上下之伦。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故明王

制礼义而为衣,分节行而为带。衣足以覆形,从典坟,虚循挠,便身体,适行步,

不务于奇丽之容,隅眦之削;带足以结纽收衽,束牢连固,不亟于为文句疏短之

鞵。故制礼义,行至德,而不拘于儒、墨。

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所谓聪者,非谓闻彼也,自闻而已;

所谓达者,非谓知彼也,自知而已。是故身者道之所托,身得则道得矣。道之得

也,以视则明,以听则聪,以言则公,以行则从。故圣人财制物也,犹工匠之斫

削凿枘也,宰庖之切割分别也。曲得其宜而不折伤。拙工则不然,大则塞而不入,

小则窕而不周。动于心,枝于手,而愈丑。夫圣人之斫削物也,剖之判之,离之

散之;已淫已失,复揆以一;既出其根,复归其门;已雕已琢,还反于朴。合而

为道德,离而为仪表。其转入玄冥,其散应无形。礼仪节行,又何以穷至治之本

哉?世之明事者,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