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淮南子 >

第14章

淮南子-第14章

小说: 淮南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鷇卵

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

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至,而修封疆;

虾蟆鸣燕降,而达路除道;阴降百泉,则修桥梁;昬张中,则务种谷;大火中,

则种黍菽;虚中,则种宿麦;昴中,则收敛畜积,伐薪木。上告于天,下布之民。

先王之所以应时修备,富国利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非能目见而足行之也,

欲利之也。欲利之也,不忘于心,则官自备矣。心之于九窍四支也,不能一事焉。

然而动静听视皆以为主者,不忘于欲利之也。故尧为善而众善至矣,桀为非而众

非来矣。善积则功成,非积则祸极。

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所以心欲

小者,虑患未生,备祸未发,戒过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欲大者,兼包万国,

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辐凑而为之毂;智欲员者,环复转运,终

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响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

挠,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通不肆志;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动

废置,曲得其宜,无所击戾,无不毕宜也;事欲鲜者,执柄持术,得要以应众,

执约以治广,处静持中,运于璇枢,以一合万,若合符者也。故心小者,禁于微

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员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

治也;事鲜者,约所持也。

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

彻其膳。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

立戒慎之鞀。过若豪厘,而既已备之也。夫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

过也,无微而不改。尧、舜、禹、汤、文、武皆坦然天下而南面焉。当此之时,

鼛鼓而食,奏《雍》而彻,已饭而祭灶,行不用巫祝,鬼神弗敢祟,山川弗敢祸,

可谓至贵矣。然而战战栗栗,日慎一日。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心小矣。《诗》云:

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其斯之谓欤!武王伐纣,发钜桥

之粟,散鹿台之钱,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朝成汤之庙,解箕子之囚。使各

处其宅,田其田,无故无新,惟贤是亲,用非其有,使非其人,晏然若故有之。

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志大也。文王、周公观得失,遍览是非,尧、舜所以昌,桀、

纣所以亡者,皆著于明堂,于是略智博问,以应无方。由此观之,则圣人之智员

矣。成、康继文、武之业,守明堂之制,观存亡之迹,见成败之变,非道不言,

非义不行,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焉。由此观之,则圣人之行方矣。

孔子之通,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蹑效菟,力招城关,能亦多矣。然而勇

力不闻,伎巧不知,专行教道,以成素王,事亦鲜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

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采善鉏丑,以成王道,论亦博矣。然而围于匡,颜色

不变,弦歌不辍,临死亡之地,犯患难之危,据义行理而志不慑,分亦明矣。然

为鲁司寇,听狱必为断,作为《春秋》,不道鬼神,不敢专己。夫圣人之智,固

已多矣。其所守者约,故举而必荣。愚人之智,固已少矣,其所事者多,故动而

必穷矣。吴起、张仪,智不若孔、墨,而争万乘之君,此其所以车裂支解也。

夫以正教化者,易而必成;以邪巧世者,难而必败。凡将设行立趣于天下,

舍其易成者,而从事难而必败者,愚惑之所致也。凡此六反者,不可不察也。

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

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仁者虽在断割之中,其所不忍之色可见也。智者虽烦难

之事,其不暗之效可见也。内恕反情,心之所欲,其不加诸人,由近知远,由己

知人,此仁智之所合而行也。小有教而大有存也,小有诛而大有宁也,唯恻隐推

而行之,此智者之所独断也。故仁智错,有时合,合者为正,错者为权,其义一

也。府吏守法,君子制义,法而无义,亦府吏也,不足以为政。

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

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万民之所公见也。物之若耕织者,始

初甚劳,终必利也。众愚人之所见者寡,事可权者多,愚之所权者少,此愚者之

所多患也。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故

智者先忤而后合,愚者始于乐而终于哀。今日何为而荣乎?旦日何为而义乎?此

易言也。今日何为而义,旦日何为而荣,此难知也。问瞽师曰:“白素何如?”

曰:“缟然。”曰:“黑何若?”曰:“黮然。”授白黑而示之,则不处焉。人

之视白黑以目,言白黑以口,瞽师有以言白黑,无以知白黑,故言白黑与人同,

其别白黑与人异。

入孝于亲,出忠于君,无愚智贤不肖,皆知其为义也,使陈忠孝行而知所出

者,鲜矣!凡人思虑,莫不先以为可而后行之,其是或非,此愚智之所以异。

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于智。仁以为质,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之

以勇力、辩慧、捷疾、劬录、巧敏、迟利、聪明、审察,尽众益也。身材未修,

伎艺曲备,而无仁智以为表干,而加之以众美,则益其损。故不仁而有勇力果敢,

则狂而操利剑;不智而辩慧怀给,则弃骥而不式。虽有材能,其施之不当,其处

之不宜,适足以辅伪饰非,伎艺之众,不如其寡也。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

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唐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

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

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治

国上使不得与焉。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释己

之所得为,而责于其所不得制,悖矣。

士处卑隐,欲上达,必先反诸己。上达有道,名誉不起,而不能上达矣;取

誉有道,不信于友,不能得誉;信于友有道,事亲不说,不信于友;说亲有道,

修身不诚,不能事亲矣;诚身有道,心不专一,不能专诚。道在易而求之难,验

在近而求之远,故弗得也。

卷十 缪称训

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

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是故体道者,不哀不乐,不喜不怒,其坐无虑,其寝

无梦,物来而名,事来而应。主者,国之心,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故其心治者,支体相遗也;其国治者,君臣相忘也。黄帝曰:“芒芒昧昧,从天

之道,与玄同气。”故至德者,言同略,事同指,上下一心,无岐道旁见者,遏

障之于邪,开道之于善,而民乡方矣。故《易》曰:“同人于野,利涉大川。”

道者,物之所导也;德者,性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见证也;义者,比于

人心而合于众适者也。故道灭而德用,德衰而仁义生。故上世体道而不德,中世

守德而弗坏也,末世绳绳乎唯恐失仁义。君子非仁义无以生,失仁义,则失其所

以生;小人非嗜欲无以活,失嗜欲,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仁义,小人惧失

利。观其所惧,知各殊矣。易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

吝。”

其施厚者其报美,其怨大者其祸深。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

有也。是故圣人察其所以往,则知其所以来者。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

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人以其所愿于上,

以交其下,谁弗戴?以其所欲于下,以事其上,谁弗喜?《诗》云:“媚兹一人,

应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矣。

君子见过忘罚,故能谏;见贤忘贱,故能让;见不足忘贫,故能施。情系于

中,行形于外。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后稷广利天下,犹

不自矜。禹无废功,无废财,自视犹觖如也。满如陷,实如虚,尽之者也。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

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

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今谓狐狸,则必不知狐,又不知狸。非未尝见狐者,

必未尝见狸也。狐、狸非异,同类也。而谓狐狸,则不知狐、狸。是故谓不肖者

贤,则必不知贤;谓贤者不肖,则必不知不肖者矣。

圣人在上,则民乐其治;在下,则民慕其意。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

得须臾宁。故《易》曰:“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言小人处非其位,不可长也。

物莫无所不用,天雄乌喙,药之凶毒也,良医以活人;侏儒鼓师,人之困慰者也,

人主以备乐。是故圣人制其剟材,无所不用矣。

勇士一呼,三军皆辟,其出之也诚。故倡而不和,意而不戴,中心必有不合

者也。故舜不降席而王天下者,求诸己也。故上多故,则民多诈矣,身曲而景直

者,未之闻也。说之所不至者,容貌至焉;容貌之所不至者,感或至焉。感乎心,

明乎智,发而成形,精之至也。可以形势接,而不可以昭誋。戎翟之马,皆可

以驰驱,或近或远,唯造父能尽其力;三苗之民,皆可使忠信,或贤或不肖,唯

唐、虞能齐其美。必有不传者。中行缪伯手搏虎,而不能生也,盖力优而克不能

及也。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辟若伐树

而引其本,千枝万叶则莫得弗从也。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圣

人之养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若火之自热,冰之自寒。夫有何修焉!及恃其

力,赖其功者,若失火舟中。故君子见始,斯知终矣。媒妁誉人,而莫之德也;

取庸而强饭之,莫之爱也。虽亲父慈母,不加于此,有以为,则恩不接矣。故送

往者,非所以迎来也;施死者,非专为生也。诚出于己,则所动者远矣。锦绣登

庙,贵文也;圭璋在前,尚质也。文不胜质,之谓君子。故终年为车,无三寸之

鎋,不可以驱驰;匠人斫户,无一尺之楗,不可以闭藏。故君子行思乎其所结。

心之精者,可以神化,而不可以导人;目之精者,可以消泽,而不可以昭

誋。在混冥之中,不可谕于人。故舜不降席而天下治,桀不下陛而天下乱,盖

情甚乎叫呼也。无诸己,求诸人,古今未之闻也。

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诚在令外也。圣人在上,民迁而化,

情以先之也。动于上不应于下者,情与令殊也。故《易》曰:“亢龙有悔。”三

月婴儿,未知利害也,而慈母之爱谕焉者,情也。故言之用者,昭昭乎小哉;不

言之用者,旷旷乎大哉。身君子之言,信也;中君子之意,忠也。忠信形于内,

感动应于外,故禹执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鹰翔川,鱼鳖沈,飞鸟扬,

必远害也。子之死父也,臣之死君也,世有行之者矣,非出死以要名也,恩心之

藏于中,而不能违其难也。故人之甘,甘非正为蹠也同,而蹠焉往;君子之惨怛,

非正为伪形也,谕乎人心。非从外入,自中出者也。义正乎君,仁亲乎父。故君

之于臣也,能死生之,不能使为苟简易;父之于子也,能发起之,不能使无忧寻。

故义胜君,仁胜父,则君尊而臣忠,父慈而子孝。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

“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

《易》曰:“含章可贞。”

动于近,成文于远。

夫察所夜行,周公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闻善易,以

正身难。夫子见禾之三变也,滔滔然曰:“狐乡丘而死,我其首禾乎!”故君子

见善则痛其身焉。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