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新史-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叫高仙芝。
与高仙芝同时让人侧目的是,一个正走上强盛之路的民族。因为追随唐军行动,经此一战,成为北庭、突厥西部一带的大族。他地名字就叫回鹘。
开元二十三年八月初
突厥牙帐外十里,旌旗飘扬,刀光闪耀。
那一阵阵的凯旋乐,很好的说明了此时正在进行的事情。
“安将军!这次老夫不能回京为你请功了!你自己可不要疏忽呀!”老成的信安王一脸笑意,善意的打趣安禄山。
“王爷请放心!安禄山代你率军回去,一定回将王爷的心意转达陛下!”安禄山抱拳行礼。
就在前几天,告捷的信使,带来了唐皇李隆基的敕令,进信安王李祎爵位为信王,官拜司徒,授骠骑大将军,领突厥安抚使,带五万士卒、十万武装役夫,暂时镇守突厥;副元帅安禄山,率领大军,押送俘虏,即日凯旋班事,进京封赏。
“哈哈哈!信王持国名将,二十万唐军一战而败三十万突厥兵,突厥人人畏惧,有了信安王镇守,突厥人定然不敢再胡乱叛乱!”旁边一个花白胡子彪悍将领也是笑着拱手。
确实,虽然突厥牙帐这边的突厥人态度比较温和,但是其他地区,特别遥远荒凉地北方地区,那儿地人可不是那么的顺从。有些人还是不知名异族,本来就不服从突厥人,连突厥人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很多突厥人在后突厥被灭后,都不顾寒冷,跑到了那儿去,又因为寒冷缺粮,经常南下侵扰投降突厥百姓。如果不是信王李祎这样地名将镇守,恐怕那些人的行动,绝不会是仅仅劫掠突厥百姓这么简单。
“牛节度使客气了!老夫是代天子镇守突厥,突厥人畏惧的,可是圣明天子呀!”信王李祎笑着回礼。
刚才那个将领,就是随后赶到的河西节度使,牛仙客。
“呵呵!有了王爷这样地老将镇守边关。天子在京城才能睡得安心呀!”安禄山也是在一旁拍马屁。
对于这个信王李祎的遭遇,安禄山是早有所料。
这次平定突厥,他这个主帅,当然足够到了裂土封王的程度。不过因为长时间的封赏,已经位极人臣。再加上他的王族子弟身份,再次班师进京,很可能会影响到百官对他的异样感情。朝廷对他的安置也不好办。他地官阶,已经到了文武官员所能封赏的极点。所以为了不给朝廷留下一个有功不赏地印象,只得将他先留在边疆。
不过将来的事情也是可以预料,大唐朝廷,从来不让大将专司一处边关很长时间。多则四五年,少则一两年,该将领就会高升或者换防。这样即可以防止边疆篡权,也可以让下层的将士尽快提拔上来。像信王李祎这样的当世名将。朝廷当然更不可能将他长时间放在外面,估计等到百姓和官员,对平定突厥的热情下去了,朝廷就会悄悄的将他重新召回京师。此后,就是用荣华富贵,换取他手中的权力,颐养这个老头子安度晚年了。
“呵呵!有了安将军这样地青年名将,天子才会真正安心呢!”李祎摸了摸胡子。若有所指的微微一笑。
“王爷说笑了!”安禄山连忙谦虚。
这次回去,平定突厥的荣耀,恐怕就可以由自己一个人来承受。这样虽然不错,但官位太高了,也可能会引来李隆基的顾忌,自己很可能也会步信安王的后尘。
“时候不早!安元帅。我们也该启程了吧?”牛仙客看看太阳,笑着向旁边的安禄山建议。
安禄山的品级,比牛仙客高了不少,这次回京,也是以安禄山为首。
“好!王爷!末将等要启程了!”
“安将军一路走好!”信王李祎一抱拳。
在震天的凯旋鼓乐中,安禄山十几万大军地,押运着几万突厥奴隶和俘虏,缓缓启程前往京师长安。
当初信王李祎一次就俘虏十几万突厥兵,牛仙客来的时候,又带了一大批来。如果将这些人都放回。显然不利于安定突厥,如果都带到中原去。则会引来突厥百姓的激烈反对。最后商议的结果是,三分之一的人属于老弱,他们都放回家中;剩下的强壮再一分为二,一半留下来作为苦役,在突厥牙帐重新筑城修建工事,一半则贬为奴隶,带回京师。
当然,这次带回京师地,除了这些战俘军奴,还有大量的突厥王公贵族、美女奴隶,以及大量的缴获珍宝、符文图册。
为了安抚突厥百姓,朝廷已经承诺,在今年秋收之后,从中原调集大量的粮草物资到突厥,补偿百姓的损失。
这次凯旋的行军,和上次从渤海回来的凯旋行军大不相同,安禄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一路之上,同样是欢迎的人群,这次来得格外的热情和赤诚。
并不是他们觉得突厥国比渤海国来得高贵,或者强大,实际上,老百姓地心里,非常地明白,当初的渤海国,不过是因为冒犯了皇帝,不尊礼节,才被下令征剿,至于突厥,那可是完全两样地。
自从突厥这个民族出现以来,对边境的汉唐百姓来说,基本上都是伤害。两国的战争,也算是由来已久,突厥富饶,则侵略中原,突厥贫苦,则劫掠中原,大唐的百姓,怎么可能会对这个国家民族有好感。和历来作为劫掠者的突厥百姓不同,中原的百姓,对于突厥,绝对是坏了深深的反感,如今一旦平定,再也不用接受那些强盗的抢劫,他们当然要兴奋的热烈欢迎了。
一路接受百姓的欢呼,顺顺利利抵达长安城郊。
离城三十里,安禄山就已经能远远看到朝廷的迎接使团了。
将主要部队遣送到大营驻扎,带了禁军龙武骑,精锐的马拉安东床弩部队,少量步兵,还有押送过来的突厥俘虏缴获,安禄山准备进行入城仪式。
这次灭国的战功,实在太过巨大,欢迎的规格,同样比上次击败渤海的要高。
三十里之外开始欢迎,五里一站,每站都有相应阶层的百姓在那里慰劳犒军。飘香的美酒,流油的牛羊,香脆的瓜果,秀美的少女,让一个个士兵都开始真心感谢这些热诚的百姓。
到了离城十里,是一个大站,宰相萧嵩,代表朝廷文武百官,在这里进行迎接。朝廷官员的欢迎正式在这里开始,此后一里一站,京城各阶层的官员,一站站的欢迎祝贺。
面对这么热情的百姓,这么热情的朝廷官员,安禄山和凯旋的士兵们,当然都是用最真诚的微笑,去回报他们。当最后他们笑的脸都快开始抽筋时,凯旋大军,终于来到了长安城明德门外。
明德门后面,才是历来是欢迎凯旋将士的朱雀大街,不过这一次,安禄山却远远的就看到城门处那耀眼的黄罗伞盖。
震天的鼓乐,在安禄山的战马到离三盖百步远的时候,齐刷刷的停下。
满场静寂,只有风吹动旌旗发出的啪啪声。
“臣等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禄山和骑兵将士一起翻身下马,山呼万岁。
“众卿平身!众卿平灭突厥,凯旋而还,立下盖世奇功,可随朕一起入城,接受百姓欢呼!”李隆基威严的声音,响起在军阵前。
“万岁!”众将士再次齐呼。
“万岁!”众百姓也都欢呼。
早有宦官过来引领,让安禄山到李隆基的身边去。
这样的欢迎仪式,大出安禄山意外,早已经激动的满脸红光。兴匆匆的来到李隆基身边,却发现他已经站到了一辆古老的战车上。
战车三三并成九马,车后可站三人,古代以中为尊,中间本来是车长的位置,因为这次乘员中有皇帝,为体现上位者的地位,御手便移到左边。所以一身正式冠冕的李隆基站在正中,左边却是一员身穿明光将军铠的御者,右边还有一个空位置。
“安卿!快上车来,和朕一起打马游街!”李隆基温声招呼。
“这……谢陛下!”安禄山赶忙答应。
和天子并驾游街,这样的待遇,可算是隆重的不能再隆重了。不管合不合礼制,现在这样摆出了,就说明朝臣和李隆基都认为这样可以,所以安禄山仅仅是稍微一犹豫,就大踏步的跨上了马车,稳稳的站在了驾手右边那个位置,双手紧抓胸前的扶手。
“进城!”李隆基一声令下,
“驾……”
清脆的车轱辘转动声,响起在城门内外。
“万岁!万岁……”
更热烈的欢呼,响彻在朱雀街两侧,响彻在长安城上空。!~!
..
第十章第一节忠臣的待遇
第十章第一节忠臣的待遇
战车的人,一路接受百姓的热烈欢呼。尾随在后面的将士,则是接受百姓的犒劳。
幸好早就有准备,入城的时间比较早,等到全部人员从热情的欢迎人群中脱离出来,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在宫门前受降,到太庙献俘,其他的一切,早有先例,还是都按照规矩办理。
李隆基和群臣的脸上,笑容就没有停过。
晚上皇宫大摆庆功宴,封赏有功将士。
安禄山的封赏,不出意外,直接进爵为辽东郡王,封左龙武大将军,继续遥领安东大都护。在知道了阿史德颉利发的投诚义举后,李隆基又特别恩准,封他为突厥大将军,统帅原来的突厥兵马。其他人员,也全都按照战功封赏。
当天晚上,安禄山这么一个千杯不醉的人物,也终于挡不住满朝文物百官、各军将士百余人的敬酒,高兴的倒下了。
温暖的阳光,照耀在皇宫的一间偏殿中。
“爱卿可好一点了没有?”李隆基笑着在一个锦凳上坐下。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仅着贴身内衣的安禄山,跪坐在床塌上,不停的下拜,口称该死。
他脚旁的薄被下面,还躺了两个衣衫半解地秀丽宫女。
“呵呵!安卿不必惊慌。这两个宫女,是朕叫她们留下侍寝的,已经将她们送给你了!至于你留宿皇宫,则是朕看你实在醉的不成样子,才特意准你留下的!”李隆基的笑容非常温和。
“这,贱臣实在是太失礼了!”安禄山还是满头冷汗。
一小会儿前,他刚刚醒过来。看到身边躺了两个衣衫半解的女子,色心立刻大动。也没看看周围的环境。直觉应该是在自己家里,就动手动脚地准备拉扯衣服,解决早上那特别强烈的欲望。但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皇爷皇爷地呼唤声,让他停下了动作。细眼一打量,才发现这儿竟然是皇宫之中,身边的两个宫装女子,竟然还是真正的宫女。
然后连穿点衣服的时间都不给。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李隆基在一群宦官宫女的簇拥,走进了安禄山的卧室。此时安禄山的手,还仍旧在一个宫女地小衣中活动呢。
“呵呵!安卿刚起,快点穿衣,等一下和朕一起,就在你这个房间用早餐吧!”李隆基笑着看了一眼还是一连局促的安禄山,缓缓站了起来。
“昨天朕也被你这头蛮牛灌了不少酒,也是才刚起不久呢!好了!你快点穿衣洗刷。朕在外面等你!”
房间的大堂中已经开始上传早餐,安禄山在两个宫女的伺候下,顺利的洗刷完毕。
这两个宫女今后将会成为自己人,安禄山也不客气,直接向她们打探自己昨天醉酒后的事情。
昨晚事情的过程非常严重,但结果却非常的好。安禄山这样不容易喝醉地人。一旦喝醉了,很容易发酒疯。而昨天,安禄山就真正的发了一次酒疯。不过他的酒疯还算有品位,仅仅是强拉着还没醉的人,一个劲的灌酒而已。
但他这么大力气的人,又是庆功宴上地第一功臣,既没人有能耐阻拦他的灌酒,也没人敢触他的霉头。最后,直接灌到了将军一大帮,宰相一大片。就连上前说情的李隆基。也是被他硬拉着灌了几杯。最后还抱着李隆基的大腿哭着喊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把皇帝和清醒的群臣感动的不得了。
只是刚说完,这位大臣就推金倒玉般睡倒在了大殿中。李隆基喜欢他的忠心,传旨将他搬到宫中的一间偏殿中,令他安睡。并且因为担心安禄山半夜睡不安稳,还特地送了两名品貌不错的处子女,给他侍寝。
这些事情,安禄山大都没有印象,但是说那几句地情节,却非常有感觉。好像是梦见李隆基准备杀自己,自己哭喊着说出这两句,换得围观地百姓一阵叫好,然后一垛脚,整了整插在脖子后面的几面小旗,一摆姿势,走入那面写有“入相”两字地小门。
“昨日安禄山酒后无礼,冒犯至尊,还请陛下恕罪!”安禄山梳洗出来后,再次正式对李隆基作揖赔罪。
“安卿不必再道歉了!人说酒后吐真言,安卿昨天一醉,反倒是把你的一片赤诚之心,说了出来。并没有什么真正无礼的地方!安卿快坐吧,陪朕一起用膳!”李隆基随意的让安禄山和他同桌。
本来这样和皇帝同桌用餐,对臣子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不过安禄山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拘束的人,加上感觉粗鲁一点,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