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86章

农女喜嫁-第186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不过来?”

五皇子皱眉道。

“五皇子不是要平安在这里待着,别跟来吗?”

五皇子翻了个白眼,“那是对他们说的。”

平安憨憨的笑了笑,小跑着跟上五皇子。

没一会儿,两人进到御花园的一个亭子里。

“你胆子真大!”

五皇子进了亭子里,转身对平安竖起大拇指。

平安疑惑的看他。

“太后娘娘的大腿,可不是谁都能坐的!”迄今为止,他还不曾见过有哪个皇子敢在太后的腿上坐,除了平安。

平安笑了笑,“太后娘娘人很好啊。”

五皇子努了努嘴,小心的瞧了瞧四周,走近平安身前,轻声道:“我怕她。”

“为什么?”

“她要我明儿个就去上书房,跟着太傅认字,我不喜欢认字。”

五皇子紧皱的眉头,几乎都能够拧死一只蚊子了。

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我跟着你。”

“嗯。”

………

作为五皇子的伴读,平安自然是跟着五皇子,一同住在五皇子的寝宫内。

宫女置办了他睡觉的小床,和五皇子是一个屋子,只不过隔得很远。

“平安,你和我一起睡。”

五皇子拉着他的手道。

御花园里平安说的那句话,已经叫他把平安当成最亲密的小伙伴了!

平安看了眼宫女准备的小床,又小又窄,床板还硬硬的,一看就知道躺着很不舒服,他毫不犹豫的点头,跟着五皇子去了华丽丽的皇子床。

两人躺在床上,平安开口道:“五皇子,你娘呢?”

五皇子兴奋地眼睛忽然变得黯淡下来。

“我娘在生我的时候就死了。”

平安沉默。

“平安,你娘是什么样的人?”

五皇子问道。

“我娘啊,我娘是个很温柔很温柔的人………”

这一晚,平安说了无数关于童枝儿的事情,听得五皇子如痴如醉。

………

“不知道平安现在怎么样了?”

国公府,童枝儿望着皇宫的方向,一脸愁容的叹道。

“阿节打听了,这会儿平安跟着五皇子进了寝殿,两个人在一个屋子。”

“嗯,其他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童枝儿收敛心头纷乱思绪,问道。

季礼点头,“都布置好了。”

“好,成败与否,就看三日后了。”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是过了三日。

这三日里,平安充分发挥萌娃本事,将宫内的一众女眷,包括侍卫和太监,迷得晕头转向。借此,他也知道了宫里头,即便是老人也不知道的八卦和秘事。

与五皇子的相处甚是和谐,忽略只能节日回家,其余的时间都要在宫里头这一点,平安觉得,在宫里头也没什么不好的。

日子虽然过得稀松平常,不过,平安却是没有忘记家里人的叮咛和嘱托。

后宫,一片平静。

然而朝堂,却又是另外一番风景。(未完待续)

第290章 对策(下)

金銮殿上寂静无声,殿前随侍的太监时不时的用眼角偷偷地瞟一眼龙椅上的男子,低垂眉眼,面上虽然没什么表情,心头却是七上八下。

他是从皇上登基之前便跟在身前伺候的。

皇上还不是皇上的时候,太监只有一次见过他如此不耐和隐忍。

后来登了基,成了皇帝,万万人之上,太监就再未见他如此。

时间隔得越久,此刻再见皇上脸上神情,太监心中忧色更深。

他看了眼还在说话的大臣,默默地在心头点了一支蜡烛:君威难测,李大人,你自求多福吧。

皇上表示,他今天的心情非常之不好。

预定的事情脱了力他的掌控和预期,他能高兴了才怪!

“……皇上,季家二子权力太大,在军中,将士们只知有季礼和季节两位将军,却是不知道皇上的,一旦他们起了谋反之心,皇上,江山危矣。”

李大人说的口干舌燥,一脸殷切的仰头瞧着龙椅上的天子。

他说的都这么清楚明白了,皇上应当是引起警觉了吧。

半响过去,天子静默。

李大人并不气馁。

自古以来,谏臣大多是为天子所不喜的。

因为他们说的话,大多不是为君者爱听的话、想听的话,换句话说,他们说的是皇上最不喜欢、最讨厌、最反感的话。

并不是每一个谏官都像魏征。有一个英明睿智、心胸宽阔的好上司!

不过,魏征的精神和气节,却是每一个谏官都敬佩。并且将其作为自己毕生信念和追求的。

李大人揖手行礼,再次开口道:“皇上,前有蜀王之鉴,皇上不得不早加防范啊!”

天子面无表情,心头更是烦闷的厉害。

他当然知道所有的事情。

若不是因为知道,他也不会忌惮季家人。

然而,这么快就夺了季家人的兵权。被百姓们戳着脊梁骨,背地里骂卸磨杀驴。他却是不干的。

军权,他迟早会收回。

然而民心,他一向保持。

鱼与熊掌,他都要兼得。

“李卿。季国公一家,三门忠烈,保家卫国,此举百姓皆知。你说他们有谋反之心,可有证据?”

“臣……并无。”

天子眉毛微挑,沉声道:“既然李卿没有证据,那就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知道的,认为你是谏官,这是你的分内之事。不知道的。以为你嫉妒季国公一家的恩典,相反设法的要陷害他们。”

“皇上,臣不敢。”

李大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脑袋重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朕也乏了,众卿若是没有其他的事情,便跪安吧。”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了李大人的前车之鉴,没有人在对着皇上说理。

“臣等恭送皇上………”

天子站起身。大步的往殿后走去。

哼,区区文官。也想对他指手画脚!

是非曲直,他自有主张!

国公府,气氛压抑而沉闷。

“大嫂,现在怎么办?”

季节紧张的盯着童枝儿问道。

这位嫂子的聪慧,丝毫不亚于男儿,若是她为男子,入朝为官,封王拜相也是使得的。

下了朝,季节跟着季礼回府,便是聚在了书房里,将此事告知季常,以及在书房中的童枝儿。

童枝儿神色并无变化,似乎是早就预料到了这样的局面。

等了半天,季节也没有听到童枝儿开口,想了想,道:“大嫂,那位扣下平安在宫中为人质,不就是为了暂且挟制我们,等过些年将兵权收回,一睹天下百姓悠悠之口。既然如此,咱们就将他的司马昭之心,弄得路人皆知!”

“此举不妥。”

童枝儿摇头道。

季常也跟着点了点头,“这个法子是最坏的法子!”

“为什么?这样不好吗?”

“当然不好,”童枝儿看向他,“听说过狗急跳墙吗?”

季节点头。

“那位不急着削兵权,就是为了为君者的名声。若是这件事情在百姓中间闹开,不管他行不行动,都会在百姓的心中留下污点,感叹一句,做皇上的,用得着你的时候,自然是百般讨好,用不着你的时候,自然是把你一脚踢开。如此一来,那位想要做一个没有污点的明君,势必不会夺了你们手中的权利。”

“不夺权,却又怕我们有反心,就会以平安来制衡。”

季节接话道。

“没错!”

平安作为季国公府的嫡长子,聪慧非常,换成任何一个家族,都是极为重视和喜爱,作为接班人一样的存在。

更何况,季常等人都不是为了权势就抛却亲情的人。

平安在那位手上,的确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筹码!

“大嫂,那你说怎么办?”

季节看向童枝儿,季常和季礼的目光也牢牢地锁着她。

“第一个法子行不通,看来,就要实施第二个法子了。”

“什么法子?”

“这个法子嘛………”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

慈宁宫。

宫女进到宫内禀报,“太后娘娘,朝中命妇在外求见。”

太后扬了扬手,一脸笑意的道:“让她们进来。”

每一年,太后总是会召集各府命妇入宫说话,联络感情,也借她们的口,敲打敲打朝中的大臣们。

数十人被宫女带领着进了慈宁宫内,清一色的朝服,不同的是胸前的图案和花样。其他各处,皆是一模一样。

“臣妇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命妇们众口一词。齐身跪伏于地。

“都平身吧,来人,赐座。”

虽说是赐座,不过是搬了垫子过来,将众人坐在垫子上。

众人道了谢,按照品阶大小,一一落了座。

“太后娘娘————”

众人正听着太后说话。忽然间听到一个软软糯糯的童音。

音色甜美,带着孩童特有的奶香气。叫众人心头都好奇的厉害,若不是在慈宁宫中,只怕一定是会围上前探个究竟的。

“快来,到哀家这里。”

太后一脸喜意的道。

众命妇听到啪嗒啪嗒的一阵小跑声。随着声音越来越近,眼角快速的捕捉到一抹白色的袍子。

“下了学了?”

“嗯。”

“今天学了什么?”

“孟子。”

“呵呵……你早就读过孟子,这会儿听起来,应当不怎么吃力吧?”

“先生讲的很好,倒是容易理解。”

“谦虚了………”

“太后娘娘,无忧从不说假话。”

“太后娘娘,你怎么一直问无忧,也不问问儿臣?”

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插进来。

众命妇心头疑惑更甚,好奇的抬头。却见太后跟前站着的,是一个才两岁的孩童。个子小小的,生的白白净净。一张脸可爱的紧。

宫里头,最小的皇子如今也有三岁半了吧!

这孩子是谁?竟能得太后娘娘如此对待?

众人心中同时闪过这样的念头。

“太后娘娘,无忧想家了,无忧可以回家看看爹娘和曾祖母、祖父、祖母他们吗?”

平安眼巴巴的望着座首的太后。

太后脸上笑容瞬间凝固,转瞬间,笑意重新布上脸颊。细心的看,却是会发现。这笑容比起之前来,实在是牵强的很。

太后现在当然是笑不出来了。

当着这么多命妇的面,平安来了这么一出,不是惹人胡乱猜疑?

命妇中,可是有不少都是人精,稍一想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们去一边玩儿吧,哀家这里还有要事要办。”

“……是,太后娘娘。”

平安跟着五皇子行了礼,慢慢的退出慈宁宫。

有了这么一出,太后原本想要敲打命妇们的心,也失去了兴致,随便聊了些家常,这便是让人回去了。

………

“那孩子是谁?”

“这么小的孩子,才两岁吧,他父母怎么忍心把他给送到宫里头来?”

“你们的消息也太闭塞了,国公爷的孙子前阵子不是被弄到宫里头来,给五皇子当伴读吗?”

有人说道。

众人立刻记起之前的一桩事。

两岁的孩子给人当伴读,听着就很扯。

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

只怕太后和皇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嗯,回家了得赶紧的告诉家里头的人,切记从现在开始,不能与国公府的人来往。免得到时候受了牵连,危及自身。

众命妇很快的散去,各自上了马车回到府里。

“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今儿个去慈宁宫的时候,我还见到了国公爷的孙子。”

“今日早朝,李大人谏言惹恼了皇上,我还以为………果真是君心难测啊!”

“老爷,你可得离国公府的人远一些。”

“嗯,我知道。辛苦夫人了,夫人快回后院歇着吧。”

妇人点头,回了自己的院子。

“这么大的事,得告诉几个丫头和小子。”

………

消息不知道是谁传开的,过了几日,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便是流传着皇上和太后拿国公府才两岁的小少爷做人质,逼着季礼和季节两位手握重兵的将军就范的谣言。

虽说是谣言,然而,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到后来,竟是越来越邪乎。

一个比一个说的有板有眼。

消息传来皇宫内,可是将皇上和太后给气狠了!(未完待续)

第291章 交换

“来人呐,给哀家彻查,哀家倒是要看看,谁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非议皇家,非议皇上?”

太后怒视众人,一脸气愤的道。

众人领命,旋即便是行动起来。

然而……

“启禀太后娘娘,并无结果!”

太后面容冷肃,眯起危险的眼睛,拉长了嗓音,道:“没结果是什么意思?”

“属下办事不力,还请太后娘娘责罚。”

“砰!”

一直滚烫的茶杯扔了下来。

淡黄的茶渍铺了一地,有人的侧脸冒出一道长长的印痕,也有人的侧脸被划出一道长长的血痕。

“饭桶,统统都是饭桶!来人那,脱下去重大五十大板。”

………

查不出流言的源头,百姓中也不能够封口。

有道是,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