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25章

农女喜嫁-第125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紧接着,罗氏和周芸娘等人也跟着抹眼泪。

“孩子他爹,咱们,咱们找个地方躲起来吧。”

忽然的,方翠微抬起头,怔怔的道。

屋里头的几人都是吃了一惊。

“娘,此事万万不可。”董平一脸沉重的道,“征兵乃是朝廷的意思,若是潜逃,被人抓住了,那可是要处死的。”

方翠微嘴唇蠕动,眼神游移。

她狠狠地跺了跺脚,跑到童知信的身边,抓着他的手臂道:“那也总比直接去战场上送死的好。”

说着,方翠微便是要拉着童知信和董平往外走。

罗氏和周芸娘见此,也一左一右的拉着童招银。

“娘,这个法子不成。”

童枝儿快步跑到方翠微的身边,“一来,眼下征兵,各村各处都有军队把守,咱们是平头老百姓,如何能走出村子?便是走出了村子,咱们又能逃到哪里去?”

“枝儿说的对。”

童知信点头。

“你,你个没良心,你们要是有个好歹,咱们这一群孤儿寡母的可怎么活?”

方翠微用力的捶打着童知信,大声的哭了起来。

“娘,这个倒是不一定,并不是所有的兵都要去前线打仗,也有火头兵和勤务。我会医术,去了便是军医,爹和招银使了银子疏通疏通,说不定能在伙房里待着。”

好似抓住了一线生机,方翠微期待的看着董平,“真的?”

董平点了点头。

如此,方翠微等人的心才算是稍稍放下了。

董平的一番话,好似叫大家伙找到了主心骨,各自回家去收拾了东西。

童枝儿从屋里头走出来,仰头瞧着头顶的天空,心内感叹:想不到这世道说变就变!

因为没有人主动去征兵去报道,三日后,军队便是挨家挨户的来了。

哭泣之声传遍了整个村子。

方翠微含泪将包袱给了童知信,眼泪汪汪的瞧着他和董平、童招银一道被带走,心头不舍的厉害。

几个孩子跟着她,一路走了许久,直到被士兵给呵斥了,这才不得不离开了。

“吁。”

一辆马车在童知信家门口停住,有人飞快的从马车上下来,“大少奶奶,大少爷呢?”

童朵儿抹着眼泪,哽咽着说不出话。

“他们都被带走,去打仗了。”方翠微一张口,眼泪便是止不住的往下掉。

仆人大惊,“坏事了坏事了,小的要是早点来就好了。”

第200章 贼营

“什么坏事了?”

童枝儿紧张地问。

“那,那不是朝廷的兵,朝廷的兵现下还没出京城。”

不是朝廷的兵,那就是……

童枝儿脸色苍白。

“这里乃是青州地界,他们怎么敢?”

小厮叹了口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咚的一声,周芸娘重重的倒在地上。

罗氏几个都傻眼了。

大郎哇哇的大哭着。

罗氏抹着泪将周芸娘给抬到屋里头。

童知德、方翠微、童朵儿、童珠儿都看向童枝儿。

“枝儿,他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爹他们……”

“娘,你别担心,爹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哇————”

屋里头是一阵哭声,伴随的,还有罗氏惊慌失措的叫声。

方翠微等人立刻往屋子里赶,正好撞上从屋里头出来的周芸娘,她脸上毫无血色,煞白的好似白纸一般。

“我去找我爹帮忙,我爹路子多,他一定会有办法的。”

“小姐。”

熟悉的声音传来,周芸娘惊喜的看过去,一边跑一边道:“管家,管家,快带我去见我爹。”

“小姐……”

管家几乎是哭着瞧她。

周芸娘心头咯噔一声,随即却又是板起脸来,“管家,你磨磨蹭蹭的做什么,还不快带我去见我爹?”

管家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小姐,老爷,老爷他被蜀王的人给带走了。”

头顶一阵晴天霹雳。

周芸娘身子一个踉跄,险些就要晕倒,幸好被赶上来的罗氏给扶住。

“媳妇,你,你不要吓我和大郎啊。”

“娘,呜呜……”

回头瞧着自己的婆婆和孩子,周芸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爹被贼子抓走了。招银他们也被贼人给带走了,往后,往后他们可怎么办啊?”

“被贼人带走?被贼人带走……他们,他们不是被朝廷的人带走的吗?怎么是贼人?我不信。我不信……”

“娘……”

方翠微重重的抽了自己一巴掌。

“娘————”童朵儿几个尖叫。

“娘,你这是干什么?”童珠儿眼泪啪啪的往下掉。

“都怪我,都怪我,要是我死拉着你爹出去躲,他就不会被贼人给带走了,都怪我,都怪我……”

童朵儿、童枝儿、童珠儿和童招福四人都跟着哭泣起来。

童枝儿忍住眼泪,抓着方翠微的手臂,沉声道:“娘,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爹他们不会有事的。我是皇上亲封的乡君,宫里头的太后又记得咱们,而且珠儿是清颜夫人的弟子,咱们进京求见这些人,一定能够保爹爹他们平安。有姐夫在。以姐夫的机敏,定然能保的爹爹他们在敌营中的平安。”

童枝儿一席话,就好似投入慌乱无主心湖的石子。

方翠微绝望的眼,终于是有了涟漪。

“枝儿,娘听你的,娘听你的,咱们进京。”

“枝儿。我也同你去。”

“还有我。”

罗氏和周芸娘同时道。

童枝儿点了点头,走到管家的身边,道:“管家叔叔,您跟着周老爷,想必是去过不少的地方,去京城。有没有什么近道?”

管家抹了抹泪,点头道:“有的,枝儿姑娘有的,咱们周家有船,可以走水路去。能在最短的时间到京城。”

“多谢管家了。”

“娘,二伯母,咱们快去屋里头收拾东西。”

“好。”

两家人各自离去,不一会儿功夫便是将东西都打包好了。

管家驾着马车,回了周家带上了几个护卫,这便是往青州去京城的渡头而去。

………

“爹,大舅,招银,你们放心,我都打点好了,爹和大舅去火头营,招银是负责守门的小兵,咱们不去建功立业,只守着小命就好。”董平压低了嗓音道。

童知信三人点了点头。

方大林也在征兵之列,大家遇上了之后,便是在一起了。

“那是………”

忽然的,董平尖叫起来。

很快的便是有士兵过来,不耐的吼道:“你乱叫什么?”

董平稳住狂跳的心,一脸沮丧的对着那士兵道:“军爷,小的是医者,把药箱落在家里头了。”

“落了就落了,怪叫什么?听着,往后不许再如此,若是再犯,棍棒伺候。”

“是是是,军爷,小的知道了,只是小的药箱……”

董平眼巴巴的瞧着那个小兵。

小兵不屑的道:“咱们营里有药箱。”

“可小的……”

小兵不耐的打断董平的话,“再啰嗦,小爷对你不客气了。”

童知信等人见他眼中已是有了怒气,也唯唯诺诺的劝着道:“小爷,他愚钝的很,您就不要同他一般见识了。”

“哼,小子,你注意着点。”

士兵狠狠地瞪了眼董平,冷哼着大步的走远了。

童知信几人松了口气,小声的安慰董平道:“没了药箱就没了吧,也不碍事。”

“爹……”

董平张了张嘴。

“咋了?”

“……没事。”

这件事情还是让自己担着吧。爹年纪大了,不能受惊吓。招银年纪小,自己是做大哥的,哪能让他也跟着一起担惊受怕。

左右坏事已经发生,那就让他一个担着怕,小心的周旋就是。

只不过……

董平回头瞧了眼青州邻近的小镇。

“……媳妇,我们一定会活着回来。”

夜里,一行人在空地上扎营。

火光明明灭灭,燃烧的柴火中,不时地发出“啪”的爆破音。

快到深夜了,疲惫叫所有人都陷入了梦境之中。

然而,董平却是睡不着。

“姐夫。”

听到声音,董平心头咯噔一声,回头看是童招银。他松了口气,脸上扬起一抹笑,“招银,你也没睡呢。”

童招银靠了过来。凑近董平身旁,低声问道:“姐夫,你老实告诉我,出了什么事?”

董平心头又是咯噔一声。

童招银定定的瞧着他,“姐夫,你是谨慎之人,没有特别的原因,不会如此。”

董平脸上扯出一抹笑。

不愧是童记铺子的管事。

原来那个讷讷的童招银,已经不似以往了。

“招银,咱们进了蜀王的军队。”

饶是童招银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可听了董平的这句话,他的呼吸差一点儿就要窒息了。

蜀王乃是引发此次叛乱的罪魁祸首,他们眼下又阴差阳错的进了敌营。

在太平盛世中引发暴乱之人,能是什么良善之辈?

这次,他们怕是凶多吉少了。

………

“娘。你吃点儿吧。”

摇摇晃晃的船上,童朵儿端着饭菜进到方翠微的房间里。

方翠微摇了摇头,神情憔悴的厉害。

“我吃不下……”说话间,隐隐又有眼泪从脸颊上掉下来。

童朵儿将托盘放在边上,胡乱的给她擦眼泪,“娘,你怎么又哭了?这样对身子不好。要是等爹他们回来了,你又不好了,这可怎么办?”

童朵儿眼圈红的厉害。

方翠微摇了摇头,“朵儿,这些天,我心里头突突的跳。老是梦见你爹从我身边走开,我怎么喊他他都是不理………”

“娘,这是梦,梦里的事情都是假的。”

“是假的吗?”

“嗯,”童朵儿重重的点了点头。“阿平说了,人的梦都是假的……来,娘,多多少少吃点儿,吃了饭才有力气,咱们上了京城,还有许多事情要办。”

“对对对,我要吃饭,我要有力气才能不让枝儿分心,安安心心的救你爹他们……”

隔壁的屋子里,一个女人以泪洗面,一个女人面容冷肃。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罗氏哽咽的道。

一双手握住她的。

“奶,爹他们一定会没事的。姑父可聪明了,我相信他。”

小小的大郎奶声奶气的安慰罗氏道。

他已经从周芸娘那里知道,爹他们现在遇到了麻烦,不过,有姑父在,眼下还没有危险。等他们到了京里找人,一定能够让爹他们回来。

罗氏抬头看他的脸,哭着点头,“大郎说得对,你爹他们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来。”

虽然是九月份,见面上却是冷风咧咧,刺骨的寒叫人止不住的打哆嗦。

童珠儿和童招福从船舱里走到甲板上,一下子便是瞧见了望着远处的童枝儿。

“二姐。”

童珠儿将一件披风披在她肩上。

童枝儿拢了拢披风,对她和童招福笑了笑。

“二姐,咱们还要多久能到京城?”

童招福问。

“快了,管家说,再过五日便能到京城。”

还有五日,还有五日……童招福在心内默念。

站了一会儿,童枝儿转过身,牵着童珠儿和童招福进到船舱内。

………

火头营里,童知信和方大林两人挥着斧头砍柴。

“也不知道家里头现在怎么样了?”

方大林叹气道。

童知信神情也有些恍惚。

“你们还愣什么愣,柴都砍完了?”

一个小兵过来抱柴,却是见这新来的两个人在偷懒,当即便是恼了。

“军爷,我们这就干活,我们这就干活……”

方大林冲着那人笑了笑,挥着斧头又继续的砍柴。

小兵也是火头营的人,从未被人叫过军爷,面上虽无表情,心中却是爽翻了。

他抱了柴,又训斥了两人一顿,这才走了。

没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过来。

“新来的,别劈柴了,快去火头营帮忙。”

“哎。”

方大林和童知信放下手里头的斧子,跟在那人身后进了灶房,煮了饭,炒了菜,然后将其中最好的菜给放在几个食盒里。

有几个人从外头进来,“将军的饭菜可做好了?”

之前对方大林和童知信呼来喝去的那小兵唯唯诺诺的道:“做好了做好了。”

“在哪儿呢?”

“这里,在这里。”

小兵将几人热情的引过来,把食盒给打开。

几人见了,眼睛陡的发亮,拿了食盒便是走了。

紧接着,方大林和童知信跟着其他的人将装在桶里的饭菜给抬到外头。

所有的士兵便是拿了碗,一个个涌了过来。

方大林和童知信分完饭菜,各自拿了自己的,找到董平和童招银,四人坐在一起。

才吃了没两口,火头营里的那个小兵却是气喘吁吁的来了。

“吃干饭都走这么远,你们是想累死我啊?”

方大林和童知信连忙起身,“军爷,小的不敢。”

“别废话了,有人要见你们。”

“敢问军爷,要见我爹和大舅的是什么人?”

董平和童招银一听,心头急的厉害。

小兵不屑的瞪着两人,嚷嚷道:“这是你们能够过问的……”

“是是是,军爷说得对。”

方大林说着,便是将董平给教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