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15章

农女喜嫁-第115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让童枝儿是皇上亲封的乡君,大家伙都想看看乡君是什么模样呢…”

“还不止是这样,更重要的是。来童记铺子的文人非常之多。文人一张嘴,巧舌如簧,将童枝儿家的豆腐夸赞的天上有地下无,名声大躁,便是整个大夏都是知道童记豆腐这四个字的招牌……”

众人从童朵儿的嫁妆,一直谈到了童知信一家这两年来的发展,语气中满是羡慕和钦佩。

………

渐渐地到了晚上,皮影戏登场的时候,小孩子们都高兴坏了。

“啊,是布偶小狗。”

“布偶小狗快逃,别被坏人捉住了。”

“……”

小孩子们随着剧情的走动,心情跟着起伏,时而高,时而低。

有感于童枝儿的创意,布偶娃娃,做皮影戏的老者也是将布偶娃娃的元素应用与其中,创造了一些颇为叫人喜欢的故事。

比如说现在表演的这个,《小斑点,流浪记》。它说的就是一只名叫做小斑点的布偶娃娃,因为调皮玩闹,不幸与家里人走失。为了与家人团聚,小斑点一路上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热闹一直持续到了半夜,晨雾出现的时候,众人才依依不舍得离开了。

临走前,大家都表示了对童知信一家人的真诚感谢。

因为他们,村里人才有机会欣赏了戏曲和皮影。

在缺少娱乐项目的村子里,这着实是叫人无比欢喜的事情了。

方翠微见大家喜欢,便是告诉大家,等到过年的时候,再请戏班子和演皮影戏的到村子里表演一次。

对这个好消息,众人都十分的高兴,无比的期待着今年的除夕。

方大林一家和童知德一家还没有走,帮着童知信他们一道收拾和整理桌椅。

等收拾完,便是到了后半夜。

童知德一家回了自己的家里头休息。

方大林趁着月色回去守夜,姚氏和方如燕则留在童知信家过夜,等明年吃过了早饭再回家。

第185章 科举

日头正好。

童枝儿抬起头,瞧着窗外的翠竹疏桐怔怔的发起呆来。

这已经是童朵儿出嫁之后的第六天了。

“娘。”

听到有脚步声过来,童枝儿转过头,冲着方翠微喊道。

方翠微笑了笑,面色有些憔悴。

她这几日睡得也不安稳,大女儿出嫁了,她心头担忧的厉害,每到夜里便是整晚整晚的睡不着。

“也不知道你大姐和姐夫现在到哪里?”

方翠微沿着桌子,在童枝儿对面坐下,倒了杯茶之后,叹道。

“应当是还在去董家的路上吧。娘,你用不着这么担心,姐夫为人如何,这两年咱们不是都看清楚明白了吗?”

童枝儿安慰她。

“你姐夫我自然是放心的,我就是担心董家其他的人。”

童枝儿觉得,必须得让方翠微分散注意力才好,要不然你天天挂心童朵儿,还不得闷出病来。

当即,童枝儿站起身,拉着方翠微的胳膊,道:“娘,珠儿这两天设计了新的首饰模样,咱们快去看看。”

“珠儿又设计出新的了?”方翠微很是诧异。

“嗯”,童枝儿点了点头,“咱们快点去,也给珠儿些意见。”

说着,她便是拉着方翠微进了童珠儿的屋子。

童珠儿的屋子不同以前,加了一排架子和一张桌子。

架子摆满了裸色的木盒子,盒子里放着一件件童珠儿亲手设计的首饰,从簪子到步摇,从手镯到扳指,一样样都是童珠儿的心血。

她的屋子敞开着大门。

童枝儿和方翠微过来的时候,童珠儿身子伏在桌上,手上的炭笔在纸上涂涂抹抹。

她是靠着炭笔开始学习的,后来的练习依靠的也是炭笔,毛笔对她来说。软软滑滑的,怎么都用不好。

炭笔用着方便,她想画什么线条,就能够画什么线条出来。

唯一的缺点就是。用过了炭笔之后,手上会不可避免的粘上一层炭渍。

二姐给她想了一个办法,让爹用细小的竹子做了笔筒,一节竹筒从中间剖成两半,然后将削好的炭笔尾部系上一个牢固的细线,之后将其用剖好的半截竹筒给包着,竹筒尾部用线给系紧。

等到炭笔的下端用的差不多了,便拉动竹筒外捆绑着炭笔顶端的细线。如此,便能够将炭笔往下降,接着使用。

童枝儿做的这个类似于现代的自动铅笔。不过。这个“自动铅笔”,得靠拉动外面的细线来完成。

童珠儿工作的认真,童枝儿和方翠微也不打扰她,轻手轻脚的进了房间内,拿起她搁在边上的画纸瞧了起来。

“二姐。娘!”

最后的线条完成,童珠儿转头,惊喜的发现童枝儿和方翠微竟然也在。

她起身跑过去,紧张的瞧着被童枝儿拿在手里头的一张设计图,道:“娘,二姐,你们说说这个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要修改的吗?”

“嗯。这簪子顶部的图案设计的倒是别致,咦,我瞧着怎么这么像咱家后院长出来的蓝色小花?”

方翠微惊奇的道。

童珠儿点了点头,笑着说,“娘,这就是咱家后院的蓝色小花。我觉得好看,就用在了首饰上面,还行吧?”

“嗯,”方翠微点头,伸手拍了拍童珠儿的肩膀。“我家三姑娘也是能干的。”

童珠儿咧了咧嘴,然后看向童枝儿。

“珠儿。”

听到童枝儿喊她,童珠儿将脑袋凑了过去。

“这里的线条锋利了些,你把它改成流畅一些的,效果会更加好。”

“嗯。”

童珠儿将设计图拿过去,走回桌上又是一阵修修改改。

一刻钟后。

“二姐,现在怎么样?”

“嗯,不错了,珠儿,你今天设计了几幅?”

“一共是三幅,一只簪子,一份抹额,还有一只梳篦。二姐,抹额和梳篦你都看了吗?有没有要修改的?”

童枝儿摇了摇头,“没有什么要修改的,珠儿,你的设计已经很不错了,往后只怕是我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今天的加上昨天的二样,一共就是五样首饰,等明儿我就拿到县里,让铺子里的师傅做出来。”

童珠儿眼睛闪亮,“嗯。”

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身,三人看过去,正好对上扶着门框大口喘气的童招福。

方翠微心疼的走过去,给童招福擦了擦脸上细密的汗珠子。

“阿福,发什么事了?你怎么跑得这么急?”

“娘……先生说……我能够……考……考秀才了。”

童招福说的断断续续,小小的脸红扑扑的。

方翠微等人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童招福说的是什么。

“阿福,你,你再说一遍,再说一遍给娘听。”

“娘,先生说我的功课很好,可以试着去考今年的秀才。”

“天!阿福你才八岁呢。”方翠微很是兴奋。

童枝儿和童珠儿也是高兴地很。

童枝儿所在的这个时空,科举考试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便可以参加科考。

当晚吃饭的时候,方翠微整个人都是笑嘻嘻的。

秀才考试的地点是在青州,两个月后便是考试的日子。

阿福请示了明阳私私塾的先生,打算在家里头好好地看书和温习。

不过,童枝儿却是另有打算。

她在青州的铺子,时常的有文人才子过来,这里头少不得都是秀才及其以上的。若是能够从他们那里探听到解题的技巧以及出题的大致类型,阿福便是能够针对性的复习,少费一些气力。

而且,她还认识李云聪、孟良、苏子玉、柳文生和冯涛。

这五人在县里是少有的才子,便是在青州,也不是泛泛之辈,才学极为的出名。

只不过,这两年他们也去了青州。不常在县里住着,童枝儿在青州开了铺子,交给童招银打点之后,便是待在家里头忙其他的事情。很少去青州。

如今阿福要考秀才,童枝儿决定与他一道去青州,顺便拉拉孟良等人的关系。

童枝儿是个实干的人。

当即,她便是将自己的想法对童知信和方翠微说了。

两个孩子去青州,且童枝儿又是即将及笄的年纪,童知信和方翠微都有些放心不下。

然而,阿福要考秀才,又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一家人商量了,最后决定全家人都去一趟青州。

反正这两个月,花生和黄豆都没熟。他们也没有什么农活要忙的。

只不过,这家里头得请一个人帮着照看。

第二天,童知信便是去了一趟童知德家。

童知德表示,在童知信不在家的这两个人,他就帮着照看童知信家。

罗氏和周芸娘以及孩子在自己的家里头待着。未免有什么意外发生,她们只有两个妇女和一个小孩在家,周芸娘回了一趟娘家,叫了管家过来住着。

大概是因为周芸娘嫁了人,且有些孩子,周老爷这两年很长的时间都是待在村子里,若是有什么大事要处理。他才会坐车去青州。

是以,管家还有其他的下人都是在周家待着。

童知信做好了布置,方翠微等人又收拾了行礼,童招福主要是准备科考的书籍。

三天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童知信一家人便是朝着青州出发了。

这是方翠微第一次出远门。

一路上。她从马车上瞧瞧这里又瞧瞧那里的,整个人特别的兴奋。

马车走得并不快,第二天的上午便是到了青州。

童枝儿在青州的铺子与县里的结构差不过,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住的地方。

房间一共有六个。因为他们来,原先一人一间的伙计,便是两人一间了挨着住。

如此,腾出了三个房间。

童知信和方翠微一间,童枝儿和童珠儿一家,童招福自个儿一间,恰好是够了。

东家突然过来,伙计们都有些局促。

童枝儿说了一会儿的话,表示大家伙像往常一般行事就可。

饶是如此,伙计们还是有压力。

他们最为直接的表现便是,在铺子里干活越发的勤快和卖力了。

虽然,他们平时的时候也很勤快。

“童管事呢?”

童枝儿问的是童招银。

一个伙计答道:“童管事今儿个出去采买新的货物,估计到了晚上才会回来。”

童枝儿点了点头,对伙计道:“麻烦你等会儿去酒楼里定一桌菜,告诉伙计们,晚上咱们一道吃饭。”

伙计有点儿受宠若惊,“东家,这太破费了吧,你们吃这就好,我们就不必了。”

“客套什么?我难得来青州一趟,平日里都是靠着你们和童管事,铺子的生意才会这么好,请你们也是应该的。”

“如此便多谢东家了。东家你好好地歇着,小的先去忙了。”

“嗯,去吧。”

吩咐完要交代的事情,童枝儿走回屋子里。

童珠儿这个时候已经将屋子给收拾的干净而妥当了,炭笔和画纸搁在桌上,衣物都整齐地放在一边。

“二姐。”

“珠儿,咱们去阿福的房间看看。”

姐妹两个从屋子里出来。

隔壁便是童招福住的屋子,这里靠近竹林,是六间屋子里最里面的一间,安静清幽,最是适合读书了。

若是在房间里呆的闷了,还可以到旁边的竹林里小坐。

第186章 叶掌柜

“枝儿,珠儿。”

方翠微和童知信这个时候也在童招福的屋子里,一个帮着他整理带来的书,一个收拾着衣物以及其他的轻便物品。

见到童枝儿和童珠儿两人过来,方翠微冲着两人喊道。

“二姐,三姐,你们都收拾好了?”

“嗯,”童枝儿走过去,帮着方翠微一道整理衣物。

忙活了一阵子,童招福的屋子便是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整个屋子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都是书,幸好童知信家有马车,否则靠人来搬,还不知道要搬多久。

五个人在屋子里坐着喝茶,不一会儿,之前的伙计便是来了。

“东家,酒楼已经订好了。”

童枝儿冲他点了点头,“其他的活计都通知了吗?”

“还没,我一会儿就过去同他们说。”

“好。”

“那,东家,你们就先做着,我去忙活了。”

“嗯,去吧。”

童枝儿目送着伙计离开。

方翠微笑着感慨道:“枝儿就是会挑人,咱店里的伙计,一个个都是能干又勤快,从来都没有其他店里那些偷懒耍滑的。”

“那是当然,二姐是什么人?天底下最厉害的了!”童珠儿抬着下巴,一脸的兴奋。

童枝儿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嗔道:“珠儿,这样的话在咱们面前这样说就成了,在别人面前可别这样。”

“怕什么?二姐聪明,还不许我说了?”

童珠儿反驳道。

童招福也跟着掺合进来,“就是就是。”

“好啊,你们两个,胆子肥了是不是,我说的话都是不听了。做人要低调,知道吗?”

童枝儿佯怒,冲着两人瞪眼睛。叫一旁的方翠微和童知信两人看得直乐呵。

天快要黑的时候,童招银便是回来了。

店里的伙计告诉了他,童枝儿一家来了,童招银放下手里的东西。便是飞快的赶到了店铺后面。

“四叔、四婶、枝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