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14章

农女喜嫁-第114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铁生娘没想到铁生会这么说,瞧着他平静的脸。一时也不清楚是因为童枝儿的事情打击了他,还是因为他真的是这么想的。

铁生娘看向铁生爹。

铁生爹开口道:“你都十五了,也该定个亲了。古有成家立业只说,讲的就是先成家后立业,这样,你也没有后顾之忧。”

“爹,娘,我还有两年就要考举人了,不想分心。”

铁生拿这件事情来压话,铁生爹娘也没用了办法。

铁生如此的有上进心,他们心头十分的高兴。

不过,铁生不想娶媳妇,他们却是要留意着别人家适婚年纪的姑娘,等到了时候,好去被铁生说亲。

………

东去春又来,一晃,便是又过去了一个春天和一个冬天。

如今,是童枝儿十四岁及笄生辰的前两个月。

两年来,童知信家在县里的铺子,生意蒸蒸日上,童枝儿在青州的铺子也是经营的风生水起。

豆腐本就是发源于她家,童枝儿打出童记豆腐摊的招牌,便是有不少的人过来买。除了卖豆腐,童枝儿也卖之前在县里的营生,比如说,花生、绣品。

除此之外,还有童珠儿设计的首饰。

这两年来,她通过自学与摸索,加上瞻仰周芸娘的那些极品首饰,已经能够设计出大方美观的首饰。虽然卖的不多,可毕竟是对童珠儿很好的鼓励。

而童家,童知信将自家的三十亩地挖成了荷塘,里面种上了莲藕,水中放养了鱼苗。

一到初夏的时候,层层叠叠的绿色荷叶十分的繁茂,童知信在荷塘边上搭了一个亭子,亭子里布置了有石椅。

每到夏天的夜晚,这里就是童枝儿几个姐妹最喜欢来的地方。

凭月赏荷,迎面清风,水中影月,波光粼粼,非常的有意境。

不过今年的夏天,他们一家人却是没有这么悠闲的时光赏荷了。

因为,童朵儿要出嫁了。

两年之期已过,童知信和方翠微也准备好了给童朵儿的嫁妆,与董平的爹娘订好了日子。便是打算在五月二十二这天,将童朵儿送嫁。

送嫁的地方,自然是董平在杏林的董家,距离此地足足有一千里路。非常的遥远。

童知信和方翠微要做的准备工作非常之多。

清点嫁妆,董平送来的聘礼,还有之后童朵儿嫁到了董家之后,应当上下打点的东西。

虽然董平对他们说过,他们成亲是在董家本家,可是成亲之后,董平就会带着童朵儿回来这边住着。

他们董家有好几房的人,并不缺他们大房的人,更何况,董平并非长子。不用承担继承长房家业的重任。

这也是当初童知信和方翠微,在明知道杏林董家是大户人家之时,为什么还会答应董平提亲的缘故。

他早有打算,如此,童朵儿也能生活的轻松简单一些。

若非如此。方翠微才不会舍得自个儿性格单纯的童朵儿嫁到这些大户人家去。

不光是她不会,童枝儿、童珠儿,方翠微也是不会让的。

“吱呀……”

方翠微推开童枝儿的房门,发现她还在桌旁坐着。

“枝儿,天色也不早了,怎么还没睡?”

“我还差最后一本账册就看完了。”

童枝儿抬头冲她笑了笑。

方翠微将甜汤和热茶轻轻地放在桌上,挨着童枝儿坐下。侧头打量着她。

两年的时光,童枝儿出落的越发的水灵了。

以前还有些圆润的,没有长开的小脸,下巴的线条变得尖细而流畅。不变的是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以及白里透红的肌肤。

方翠微曾经感叹,说。“枝儿,你们几姐妹的皮肤怎么越来越好”。

当时的童枝儿说,那是因为她天天都有让大姐、珠儿,跟着她一起喝豆浆。童枝儿也让她喝,不过。她都嫁了人,皮肤如何都不用怎么在乎,反正童知信是不会嫌弃她的。

因此,童枝儿也没怎么再劝她,只是家里的三姐妹,还有来他们家做客的方如燕、周芸娘和童花儿也学着她的做法,天天早上弄豆浆喝。

说到周芸娘,就不得不提童知德一家了。

在周芸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的第二年,童知德便是在他家买了的五十亩田地旁边搭了一间砖瓦房。

庄稼人建屋子,自然是离自家的地越近越好,如此干农活也方便。

不过,童知德家与童知信家隔得也不远,方翠微站在门口眺望,便是能看见童知德家生柴做饭的青烟,两家人来往,走个一刻钟便是能到,十分的方便。

原先童知德家住的那间茅草屋,还有之前童招银和周芸娘用作新房的小木屋,如今都被童知信家当做了放杂物的房子。

童花儿是在周芸娘之前生的,她怀的是一对双生子,董平在她八个月大的时候才把出了脉,因为,其中一个孩子的脉搏非常的微弱。

这可把王土和王杨氏给吓住了,两人买了好多的补品给童花儿吃,又经常地将董平给请来,让他帮童花儿诊脉。

如此,等到童花儿生产的时候,才算顺利了。

生下来的两个孩子,是龙凤胎,头一个出来的是男孩,后一个是女孩。

虽说男孩先出来,可他的身子却是比后出来的妹妹要弱上一些。

因为是双生子,两个孩子看起来平其他的孩子要小上一些。不过,除此之外,倒是一切健康。

为此,王土和王杨氏特别特别的感激董平。

童花儿生了双生子,王杨氏便让她做了双月子。直到两个月后,童花儿才准许下床抱孩子。

方翠微听说了这事,当时就是在想,以后给童枝儿和童珠儿找婆家,也得找如同王杨氏一般疼爱儿媳妇,把儿媳妇当宝的。

第184章 出嫁

夜渐渐地深了。

烛泪滴在烛台上,一圈圈的,堆得老高老高。

童枝儿搁下笔,伸了个懒腰。

“做完了?”

方翠微问她。

童枝儿点了点头,“差不多了。”

“唉,这么多账本,就你一个人看,爹娘也帮不上你的忙。阿福倒是会,只不过他又要看书,也没空帮你。以前还有个聪明能干的季先生在,只可惜,他没干多久,也是走了。”

方翠微感叹。

童枝儿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娘,其实我一点都不辛苦的。除了做这个月的账本,我还在整理别的东西。”

童枝儿将一本册子拿出来,翻开了给方翠微看,“这本册子上面的,是我把咱们家店里面有的东西,当做大姐的嫁妆带到那边去,后面还有锦绣坊的地契,童记铺子的分成。大姐嫁妆丰厚,去董家的那几天,底气也能足一些,叫别人不轻易小瞧了。”

“枝儿……”

方翠微一脸感动的瞧着她。

有这么个聪明能干的女儿在,她这个做母亲的真是惭愧的紧。

“娘,咱们去大姐的屋里,给大姐看看吧。”

“哎,好。”

童朵儿的屋子也是亮着灯。

童枝儿和方翠微推开门过去的时候,童朵儿正坐在床上绣嫁衣。

嫁衣是她去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的,如今已经快要完工了。童朵儿在对襟、袖口和下摆都绣上了一圈金线。其他的地方则是大朵的牡丹,每一朵都是童朵儿用心了绣的,意喻着富贵吉祥。

“娘,枝儿。”

见童枝儿和方翠微过来,童朵儿抬起头对两人笑了笑。

“朵儿,这是枝儿整理好你的陪嫁,你先看看。”

闲暇之余,童朵儿也跟着童枝儿一道认字。比起之前来,不算是睁眼的瞎子了。

童朵儿把册子给拿在手里头,翻了翻,然后惊住。

“锦绣坊给我?还有童记铺子的分成?娘。这太多了,往后枝儿和珠儿也要出嫁的,你们给我的嫁妆已经够用了,我不要这么多。”

童朵儿着急的道。

童枝儿握住她的手,对她笑了笑,“大姐,你不用担心,我和珠儿的嫁妆自然都是有的。这些你拿着。”

“枝儿,不成的,”童朵儿摇头。却是不答应,“铺子和锦绣坊都是你辛辛苦苦经营来的,我什么也没做,不能拿这么多。”

“大姐,谁说铺子和锦绣坊就没有你的功劳了?”

童枝儿有些不高兴了。“如果不是大姐的好手艺,铺子里的布偶和绣品能卖的那么好?再说了,锦绣坊原本就是为了大姐开的,大姐你刺绣做得好,摆在锦绣坊里的东西大家都实实在在的看见,这就是你的功劳。”

“可是枝儿……”

“大姐,咱们一家人。还用客气什么吗?”

方翠微也看向童朵儿,道:“是啊,朵儿,这是枝儿的一片心意,你就拿着吧。”

“大姐你放心,做这个决定之前。我已经问过了爹、珠儿和阿福的意思,娘刚刚也是同意了,谁也不会说什么的。”

“枝儿……”

童朵儿眼圈泛着红。

“大姐,你可是再过一个月就要嫁人了,新娘子得高高兴兴的。你可不许哭鼻子。”

眼见童朵儿就要掉下泪来,童枝儿慌忙的道。

童朵儿狠狠地点了点头,“嗯,我不哭,我要高高兴兴的出嫁,让大家伙都开心。”

“这就对了。大姐,我先回房睡觉了。”

忙了一天,童枝儿也困顿的厉害。

方翠微坐着与童朵儿说了一会儿话,大体时告诉她成了亲之后如何与丈夫相处,等有了孩子,又如何的教导孩子等等。

童朵儿听得很是认真,将方翠微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头。

在准备童朵儿出嫁的日子,童知信将亲戚们都通知了遍,席面按照人头做了计算。

方翠微打算好好地热闹热闹,邀请县里唱戏的和表演皮影戏的。

白天看戏,晚上就看皮影。

在众人的期待中,童朵儿出嫁的日子到了。

天还没亮,童知信家便是起了来做准备。

做席面的是一方酒楼到了年纪退休的厨子,他在就酒楼里掌勺,做的菜品非常的精致,种类繁多。

不过,因为他是从一方酒楼出来的,工钱自然是要比其他的师傅贵上三倍有余。

这个价对现在的童知信家来说,并不算什么。

头一个姑娘出嫁,童知信和方翠微都非常的重视,从席面到嫁妆,他们都弄得漂漂亮亮的。

天微微亮的时候,童知信将棚子给搭了起来,方大林一家、童知德一家和王土一家便是来了。

方大林、童知德、童招银和王土四人,主要是帮着出菜。

罗氏、姚氏、王杨氏,连同方翠微邀请的附近的邻居一道,帮着给上菜。

离吉时还有一段时间,大家伙便是陆陆续续的来了。

人一多,在旁边喝茶歇息的艺术班,便是去了右边搭起的台子开始表演。

他们唱的是天仙配。

村里人都很爱看戏,越听越是入迷,一个个都仰着头,认认真真的听着戏。

吉时将至,童知信将挂起的鞭炮都点了起来。

噼里啪啦的声响,震得人耳朵直疼。

浓烟在空气中满眼,炸开的红纸抛撒了一地,浓重的火药味很足,就如同今天童知信一家人的欢喜。

盖着盖头,一身红色嫁衣的童朵儿被童枝儿和童珠儿牵着从喜房里面出来,大家伙站在两边,说说笑笑。

小孩子们眼睛里满是好奇,未出阁的姑娘们瞧着童朵儿身上的嫁衣,心头满是浓重的羡慕。

穿着同色新郎袍的董平在门外面站着,心情激动的厉害。

过了今天,童朵儿就是他的媳妇了。

童枝儿和童珠儿将童朵儿的手交给董平,董平拉着她上了轿子。轿子围着村子走了一圈,欢喜的唢呐声直冲云霄,一路撒着的喜糖使得孩子们眉开眼笑。

一圈下来,便是用了将近半个时辰。

花轿回到童知信家门口。

喜娘喊了句踢轿门。董平依言,接着将童朵儿伸出来的手给牵住,两个人在两旁站立的宾客中,手拉着手,并肩走近喜堂。

喜堂之上,方翠微、童知信、董平的爹娘,四人端坐在椅子上,脸上是合不住的笑容。

拜了天地,娘家这边的礼便是成了。

方翠微拉着童朵儿的手,心头一万个舍不得。

然而再舍不得。姑娘也嫁了人,终究是要离开家的。

董平拜别了童知信和方翠微,以及村子里的其他人,扶着童朵儿重新上了红布装饰的马车,带上从杏林董家来的侍者。携童朵儿的嫁妆,与他的爹娘,一道往杏林出发。

童知信、方翠微、童枝儿、童珠儿和童招福跟着一直走到了村道口,直到马车的速度渐渐加快,他们再也跟不上了,才往回走。

童家这会儿热闹的厉害。

客人们一边看戏,一边说笑。

之前完完全全放在戏曲上面的心思。这会儿大部分放在了童知信家给童朵儿准备的嫁妆上。

“童老四对他家大闺女还真是舍得,这嫁妆,足足有十八抬呢。”

“是啊,他家家闺女的排场,都赶得上首富周家了。”

“怎么就赶不上?童家人这两年来做生意,开铺子。大家伙可都是看见了,他们在青州的那家童记豆腐坊,生意可是十二分的火爆。”

“谁让童枝儿是皇上亲封的乡君,大家伙都想看看乡君是什么模样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