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甄费奋起-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扣,红果果的回扣,还是个让人有些看不清楚内涵的回扣。可就是这样,那个商户也是乐的眉眼都舒展开了,不为别的,就为了这能和这苏州城里一大帮子学子们跻身在一个碑牌上,就足够他嘚瑟的了,更不用说还是这么一个超过了回扣价值一倍的数字。
要说这五十两银子对这商户不重要,那是玩笑,这商户一年的家中开销也不超过一百两,这五十两那就是他将近半年的花销数字,他也一样心疼了很久的,可是商人的思维是只要付出能得到超过付出的回报,那么他就是赚了的。而这一次他感觉就是赚了。所以他付出的即使肉疼也一样的开心。
等着这宅子到手,庙祝立马就请了人来做工,而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准备刻功德碑,顺带放出了风声,先把名字写在红纸上贴在一边的墙壁上,让所有进出的人都能看到,而这上头,甄回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关注着他这边变化的甄回在知道这事儿之后,又给送来了一百两银子,要求写上他家甄老爷的名字,算是他家老爹的捐献,而其他附近的百姓们在知道是修庙之后,也有人过来捐献,虽然不多,每一个人也不过是些小钱,甚至贫寒人家,有的只是出了十文,二十文的,意思一下,可是积少成多,在甄回还没有参加院试,没有成为秀才之前,这庙祝已经凑了将近三百多两银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后头甄回和那些学子们不再继续出手,他这边紧巴紧巴的,估计也能够使唤了。
当然这庙祝是不满意的,他还想着做的更好,更强,所以他一边对着那些个准备作为大殿的宅子休整,恭请神位,一边还不断在各家大户走动,想要再说动上些什么人,再多弄点钱出来,他的努力是有效果的,这个年头,对于神明,所有人都很是敬畏,即使是在混账恶毒的人,遇上这样的事儿,也不可能一毛不拔,所以庙祝的收获那真不是一点半点。甚至因为他鼓起勇气,豁出了脸皮,连附近的混子,开赌坊的都给了一点好处,五两十两的,慢慢凑出来了五百多两,让得到小厮汇报的甄回都吃了一惊,果然老实人有时候也能做出不老实的事儿呢。
那些工匠们对于给庙宇做工也特别的尽心,虔诚,连着工钱都只收了八成,如此一来,倒是又让庙祝省下了不少的钱,等到甄回终于顺利的成为了秀才的那一天,给庙祝再一次送来五十两还愿香火钱的时候,这葫芦庙已经修好了大半了,整个庙宇再也看不到往日那有些破败的迹象,各处都是崭新的样子。就是庙里头的佛像,也都是色彩鲜明,精致庄重。
根据当细作的小厮说起,这庙祝还特意去了几处附近不远处山上的大庙里头请了人,等到这里全部收拾妥当,就会有大和尚过来做主持了。就是所谓的素斋,也是请了寒山寺里一个大师傅过来掌厨,如此一来,甄回觉得,这葫芦庙若是不兴旺,那真是都没了天理了,就在城内,人烟密集的地方,又是这样的齐整,干净,吃住都妥当,还能没有香火?
最最要紧的是,那庙祝为了打开这庙宇的影响力,已经另外存下了足足一百两的银子,准备在入冬之后,在寺庙门口设立粥棚,救济百姓,还给慈济院送了一车的米粮,行善积德的工作做的妥妥的。只要是个有耳朵,有眼睛的就能知道这葫芦庙的慈善事迹,如此一来,那些一天到晚念着佛号,喊着慈悲的太太们,哪一个不会多看顾这里几眼?有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女眷走动,这庙里还能少了香油钱?
还有那个小花园,特立独行的壁画已经在画了,虽然不是什么名家手笔,可是这又是省事儿,又是绚烂的壁画,已经让不少在苏州的学子们心动了,还有不少自诩学问不错的,还想着去写上几首诗什么的,因为人家庙祝说了,到时候会专门有一面墙壁空出来,悬挂题诗。这对于学子们来说,绝对是有着绝大的吸引力的,这名声什么的,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另一张脸,他们怎么可能不重视?
对于这葫芦庙的变化,甄回是真的很高兴,高兴的在离开苏州,准备回京的时候,这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断过,他已经去拿葫芦庙里头看过了,靠近自家的地方那妥妥的没有问题,不是住人的地方,就是花园,这样的地方能引来火灾,说出去都没人相信,太不可能了,而那新建好的三进的大殿也不怎么可能了,毕竟是新宅子,就是和尚们也一定会小心的看护。即使在几十年后,变大了的葫芦庙,有了银子的葫芦庙也必定时不时的修缮,维护,好保持这光鲜亮丽的样子,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无故失火?
还有那每一个院子中的大缸,那是甄回捐赠的,里头专门种上莲花,这可是佛家的专用花卉,放在这里又是那么的雅致,由不得这些和尚们不尽心,而只要他们尽心了,那么甄回可以肯定,这东西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成为这葫芦庙的一个传统。而只要这传统保持的好,有了这大缸中的水,火什么的,他还需要担心嘛?
感觉自己一切搞定,感觉危机解除的甄回终于能安心的回竟成了,他的家如今在京城,他的天地也在那里,未来也在那里。
只是这一次他是一个人回去的,坐着用甄老爷的名义从驿馆借来的船只,一路向着北方行驶。林洵一样中了秀才,他不回去是因为他需要参加明年的乡试,所以要在这老家抓紧每一点时间学习,甚至还要被家族送去附近的书院,进行进修,争取一次性就在这江南科场挣出一个举人名次来。
说来这也是他们这样世家子弟,官宦人家的无奈,他马上就要十六岁了,已经到了娶亲的年纪,为了能结上一门好亲,让家里人满意,让自己满意,他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价,只要他能成为举人,那么他家给他挑选妻子的时候,就能有更大的余地,甚至有可能结上一门比他爹官位高上一二级的人家。世家大族最是讲究门当户对,也讲究媳妇的品行素养,他哪怕是为了自己这一支将来在家中的地位,也不能不努力。竞争,压力,拼搏,有时候这看着荣华的家世也是一种无声的重压。
倒是甄回,因为年纪尚小,所以还能轻省一些,能无拘无束的在船上,看着江面的白帆点点,权当观景,只是这即使是观景,有时候也能看出一点不一样来,像是现在,那不远处,让无数船只避让的船队,就很有意思。那大大的薛字,那比寻常船只大上一倍的体积,实在是有些震撼。
“大爷,咱们不上去吗?这不是薛家的船嘛,只要咱们报上贾家几位爷的名字,这一次咱们就能做他们的大船回去了,又快,又平稳,比这船可好多了。”
小厮不明白,自家大爷能厚着脸皮蹭林家的船,怎么就不知道占这一家子的便宜?他可是很清楚自家大爷和贾家几位爷的关系的,说是亲兄弟都有人信,而这薛家那不是和贾家一样,并列在什么四大家族之列的嘛?那一样也能扯上关系的,有这关系怎么就不用呢?
甄回听了这话,只是笑了笑,眼神有些诡异的又一次看了那船队一眼,随即转头开始往船舱里走,嘴上小声的说了一句话:
“薛家是皇商!士农工商,你可明白?”
即使是皇商,即使加了一个皇家的名号,商依然还是商,他要想在文人的世界混,那么对于这区别就不得不重视。除非他不想在文人圈子里混了。至于其他的理由?这个只能说,不能说,不可说!
小厮能明白什么?他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却依然觉得有些迷糊。
“啊,大爷,慢些走!小心脚下。”
伺候人的人,能懂多少呢?反正看着自家大爷好像不想和他们有关系,那么他权当刚才什么都没说好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不该知道的不知道,不该懂的不懂。
☆、第76章
不和薛家有什么牵扯,除了身份上的问题,圈子的问题,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那就是他清楚的记得为了买下甄英莲而打死人的那个家伙叫做薛蟠,那个和林妹妹抢男人的女人叫做薛宝钗,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家子会抛下了金陵祖业,到京城投奔贾家,这已经很说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薛家败了,是四大家族中第一个败落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他怎么可能去费心结交?
倒不是他势利什么的,而是对于这所谓的四大家族真的不怎么看好,就是贾家当初要不是因为林家的关系,他都不会有太过亲近的动作。当然,如今的贾家和原本不一样了,这也是他如今和贾家关系不错的缘由之一,至于其他人家?
这么说吧,一个皇权社会里的臣子,一个不过是因为皇朝更替才有机会上位的暴发户人家,居然敢把自己当成土皇帝,这绝对是属于没有脑子的人,而这个薛家更是没脑子到了极点,或许他们做生意有一手,相继薛蟠的老爹什么的,就听说很有本事,不然也不至于大家都说他们是百万之富什么的。可是这能挣钱有能怎么样?人家沈万三更能挣钱,最后是个什么结果?不懂政治最终还是会吃亏的,还是吃大亏。
这样一个卷缩在金陵,自高自大的家族甄回感觉实在是没脑子到了极点,就说这一次的船队好了,他们薛家是什么身份?原本的什么紫薇舍人的身份已经都没有了,一个皇商,居然这船队摆出来的姿态比那些什么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排场,这不是招人恨是什么?更不用说上一次,因为皇帝清理自家内务府的时候,已经收拾过一堆人了,就是薛家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要不是其他几家帮着说了情,让他们补足了银钱,这会儿有没有薛家都不一定,可是在这样已经被罚了不少银子的情况下,他们居然还能如此的摆阔,这不是告诉人家自己人傻钱多速来吗!这样的智商,让甄回感觉,那什么薛蟠蠢笨绝对是遗传。
其实不仅仅是薛家,除了贾家,其他几家人甄回都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意思,史家,说起来算是这四大家族中还算是不错的,毕竟后来这一家子能出现一门双侯,就能知道他们家的本事了,按照他的记忆看来,这整个红楼梦里头,薛家贾家,甚至是王家都玩完了之后,都没有说到这史家最后如何了,可想而知,想必不是太好,却也能比这几家好上许多,除了史湘云那个没脑子的最终下落不明,史家彻底的淡出了勋贵的圈子,却保全了全族。
可是谁让这一家除了史氏那个奇葩呢!所以即使是贾家如今和史家关系也不怎么的了,甚至为了维护这两家的关系,听贾赦说,他们已经在考虑是不是让贾政娶一个史家的女子来解决这联盟分裂的情况,同时也是彻底把史氏抛开,重新建立新的关系的意思。这也是贾家两兄弟心下有些不安的事儿。
还有一个王家,王子腾确实是个人物,就是这回也感觉很欣赏他,能玩到一处去,只是他很清楚,这一家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这薛家和贾家的败落中去看那几个王家出嫁女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这几个比史氏其实都厉害,不是厉害在手段上,而是厉害在心性上,人命什么的在他们的眼里那是什么都不是,这样的家教,让他对于王家的男人本能的就有一些想要避开的意思。所以他和王家也保持这一定的距离,即使在贾家遇上了,也从不多嘴说话。
史书告诉我们,所谓的什么开国功臣,什么武将世家,十个里头有七八个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即使一代人两代人能顺利的维持下来,也不能保证三代,四代,而那些本身屁股就不怎么干净的,做事儿没什么成算,嚣张的那更是只能做那杀鸡骇猴中的鸡。
如今这个皇家已经算是宽厚了,什么四大家族,什么四王八公,一个个都活的好好的,即使慢慢的有着削弱兵权的举动,也做的和风细雨,不至于让整个朝堂都侧目。可是即使皇家好说话,你当臣子的也不能不知道好歹,像是贾家这样,放下兵权,做出姿态,然后尽力的转型,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而史家,紧紧的抓住兵权,那已经是落了下乘,即使你家中的子弟在出息,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也就是闲散的命,这一点从后来史家的没落就能看出一二,一门双侯听着荣耀,可是兵权呢?没看到吧,甚至是实权都没有了吧!
书里说这史家后来,女眷还要自己做衣裳鞋袜什么的,何至于此?什么事儿开销如此之大?让他们入不敷出?有人说是他们家大业大,又不懂得经营的关系,要甄回说,必定是他们拿出了太多的银钱去走门路,想要重新得到重用,却不想最终人财两空,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才有了这么一个结果。或许也正是最后他们看清楚了现实,所以他们后来在整个红楼梦的原着中和贾家往来开始变少,开始慢慢的沉寂,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