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城大亨-第7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少亨点点头:“你说的很对,人要饮水思源;不过一个时代一个标准,我觉得既然我们大家都是年轻人,就应该更加积极一些,挑战更大的难度……”
黄百鸣:“荣老板,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荣少亨一笑,端起酒杯和黄百鸣轻轻地碰了一下说道:“我的意思很简单,香港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挑战性了,过一段时间,我可能会去好莱坞!”
黄百鸣:“去好莱坞?那香港这边谁来打理?”
荣少亨呷了一口酒道:“你终于问到了重点,”眼睛意味深长地看着黄百鸣,“我纵观整个大香港,能够在影坛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人唯有几人耳,邵大亨他老人家算一个,嘉禾邹文怀算一个,另外一个人就是你!”
此话一出,黄百鸣手中的酒杯差点落地,“你说什么?”
看着黄百鸣那惊诧的模样,荣少亨微微一笑:“你莫要激动,我是不会看错人的。就拿新艺城来说,麦嘉虽有大才,奈何心胸不够宽阔,甚至可以说有些狭隘,若不然,他也不会在当年白白放走吴宇森,而便宜了我;石天大智有余勇气不足,此种人知足者长乐,缺乏开拓性;至于你,无论是性情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是大将之才,甚至有能力领袖群伦!”
天地良心,荣少亨这番话可不是瞎说的,在前世新艺城之所以会解体,就是因为麦嘉容不下黄百鸣的大才,而石天有天性悲观,不喜欢争逐,以至于当时如日中天的新艺城在1991年顷刻坍塌。
后来作为新艺城三巨头之一的麦嘉宣布退出演艺圈专心炒楼,大赚了一笔,随后,笃信算命、风水的他在算命师的指引下进军股市,却又赔得底儿掉,一夜之间几千万港币全部泡汤,麦嘉郁闷得几乎想自杀。随后的几年里,麦嘉又陆续投资娱乐城等事业,忽赚忽赔,却不复以往辉煌。
三巨头中的石天在新艺城解体之后的经历与麦嘉产不多,也是先从事房地产业,后来捣鼓股票,可惜遇到了九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差一点被打垮,幸亏石天此人懂得知足常乐,与年轻时的野心勃勃判若两人,以至于后来东山再起,再次投身股海,见好就收,最后拿着赢来的钱在深圳扎根经营餐饮业,乐得逍遥自在。
相对于三巨头中的麦嘉和石天,黄百鸣绝对可以说是香港数一数二的电影大亨,在新艺城解体之后,他依旧奋斗与香港影坛,花巨资成立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甫成立一两年黄百鸣再创票房纪录,其监制的1992年贺岁电影《家有囍事》取得了4900万票房,再度大破历来港产片票房纪录。5年后拍成的续集《97家有喜事》也取得了4000万票房纪录。在他旗下不少演员和导演都因黄百鸣之电影而走红,计有演员张国荣、周星驰、郑裕玲、袁洁莹、周润发,而导演则有高志森、张坚庭、郑则士等等。尽管自九十年代末港产片市道不景,黄百鸣仍然不时有电影出品。而未来让黄百鸣真正上升到事业顶峰的却是他慧眼是英才,通过投资的《叶问》一片,将一直处于二三线的功夫明星甄子丹推上了功夫之王的宝座,并且投拍的几部戏全部过亿,成为名副其实的逆市奇葩,香港影坛笑傲群雄的新一代霸主!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荣少亨带如此看好黄百鸣,认为在自己离开香港以后,他绝对有能力执掌偌大的香港影坛。
对于荣少亨给予自己如此高的评价,黄百鸣真是有些受宠若惊。这也难怪,如今八十年代末的香港,在影坛然材辈出,先不说和他并称新一城三大巨头的麦嘉和石天,就说麦当雄,杜琪峰,还有徐克,吴宇森这些人,没有一个是弱者。
所以黄百鸣努力平静下自己的心情,然后很是谦虚的说道:“您过奖了,荣老板。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自己清楚,也许在编写剧本,充当制片人方面我略有成就,可是在执导电影能方面,我还是很薄弱的!”
荣少亨笑了笑,晃动着杯子中的酒水,说道:“你漏掉了一点,第一,我要找的不是一个大导演,要找导演的话,我完全可以去找徐克,去找吴宇森,去找麦当雄,甚至王晶也可以;第二,我也不是要找一个编剧,这方面的人才就给更多了,也不缺你一个;第三,这也是重点,也是我最看中你的地方,你的行政能力很强!”荣少亨说到这里,语气稍微停顿了一下。“我翻看过新艺城近几年的各项档案资料,不管是在人事管理方面,还是在后勤内务方面,你都做的井井有条,新艺城发展这么多年,甚少有人主动离开,这也是你行政能力超强的体现,毕竟每家公司都是以人为本的,你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努力留住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为公司服务,仅凭这一点,你就是新艺城最大的功臣!”
“但是如今香港影坛人才辈出,我总觉得自己难以胜任此重任……!”黄百鸣真诚道。
“不错,如今的香港影坛人才辈出,每家公司多少都有自己的顶梁柱,擎天旗;可惜将才满门,帅才难寻!”荣少亨叹息一声,然后颇有深意地看了黄百鸣一眼。
黄百鸣非常明白荣少亨的意思,更明白他所说的“将才”和“帅才”是什么意思。话说汉高祖刘邦有一次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你看能带领多少士兵?韩信回答:超不过十万人。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说:多多益善。刘邦笑了:你能多多益善,那怎么还是被我抓了呢?韩信说:你不善领兵卒,却善于领导将士,这就是我韩信为你所抓的原因。此番对话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能领兵者,谓之将也”;“能将将者,谓之帅也”。而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杰”都属将才,正是在刘邦这位帅才的领导下,才能各显其能而使得刘邦得天下。要是将才没有帅才的领导,他们也发挥不了最大作用,所以将才的业绩归根帅才。
“百鸣,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你在我荣少亨的心目中就是个帅才!你有领袖群伦的气质,更有率领岘港电影高瞻远瞩的气魄,我真的很希望你能帮助我,在我去好莱坞的这段时间,好好地打理荣氏集团在影视方面的事业,总之我是求才若渴的,你不管有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你,只要你肯应允我……”荣少亨深深地凝望着黄百鸣,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此刻的黄百鸣完全被荣少亨的这番话所打动,试问天地男儿有几个不想扬眉吐气大展拳脚?如今荣少亨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宛若伯乐相中了千里马,面对这样的老板,自己该怎么做呢?
黄百鸣略微一思索,就说道:“自古天下无庸才,遇伯乐方显英雄本色!我黄百鸣虽不认是什么帅才,可是难得荣老板你如此看得起我,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既然你如此信任与我,我愿意为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哈!”荣少亨一阵大笑,“好,说得好!百鸣,你这一说我就放心了,我还真害怕你会拒绝我呢!”说罢又拿起那瓶马爹利,亲自为黄百鸣斟上一杯道:“这一杯酒你一定要喝,算是我的拜将酒,希望我们香港的电影,希望我们玄霆娱乐,希望永盛还有新艺城,能够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合力下,宏图大展,鹏程万里!”
“好,我应承你!”黄百鸣也是书生意气,被荣少亨激起了满腔豪情,端起酒杯,道:“我们就来干上一杯,愿香港电影自此开创盛世!”
“干!”两人激情碰杯,随之一饮而尽。
相视一笑,心情盎然。
既然有意成立荣氏集团,整合自己手中的公司资源,荣少亨最关心的就是几家影视公司的资源调配。
亚视,玄霆,永盛还有新艺城,四家公司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想要把它们统一起来不可能,但是让他们各自为政也不现实,最重要的是浪费资源,尤其是艺员方面的资源。因为按照各家公司的合约,在本公司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各公司的签约艺人不能节拍其他公司的剧作。这就严格限制了演员的发挥空间,还有影视的质量。
因此荣少亨在荣氏集团成立之前,结合四家公司的艺员合约,仔细斟酌以后,取长补短,重新公布了一项新的合约制度,以这种制度来代替四家公司的合约制度,在这份新合约里面,荣少亨大胆地摒弃了那种“卖身契”式的合同,依照好莱坞明星制,还有分红模式来系统化工业化的管理艺员。比如说,发哥是香港如今最红的男星,他的身价就是500万(港币),拍一部戏后按照他的身价标准进行百分之二十的分红。张国荣虽然贵为戛纳影帝,但是根据市场反应的需求,他的实际身价则是400万(港币),拍一部戏后进行百分之十八的分红。以此类推,身价总计100万………500万,分红从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十二。
借助这种明星制度的成立,荣少亨希望未来香港的电影能够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拍戏上,而不是像前世那样动不动就抬高明星价格,有时候明星的片酬竟然比拍所用的资金还要多。
当然,在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外面有一部戏很适合某位明星出演,但是拍摄的资金却不足以支付这位明星的片酬,怎么办?
这里面荣少亨给予了艺人自由选择的权力,就是公司不限制艺人的选择,你可以接拍这部不属于自家公司的戏,公司也不收取任何形式的所谓“经纪费”,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这部戏拍成功以后,必须署名“荣氏影视公司大力支持”这样的字样。奶奶的,俺不要钱,只要一些名总行了吧!
除了以上艺员资源的整合以外,荣少亨还十分关心编辑,摄影,以及其他部门资源的整合和划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举动,将亚视,玄霆,永盛还有新艺城各家公司的编辑,摄影,录音,导演等部门彻底打乱,然后集中起来,直接成立一个“艺术创作部”,再根据现代电影的编、导、演、摄、录、美、制片七个创作组成,把艺创部门成七个小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面向亚视,玄霆,永盛,还有新艺城四大公司全面服务!
换言之,就是把所有公司各本门的人像泥一样捏在一起,然后再从这块泥中仔细划分出新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各自的工序,比如说编辑部,就只负责写剧本,然后呈递给上面审阅,以此来形成更加工业化的产业模式。这样一来杜绝了资源浪费,比如说原本玄霆这边忙的热火朝天,人手不够,而永盛却闲得拍苍蝇,这样一整合,就能让永盛闲出来的人帮助玄霆工作,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同一类人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头脑风暴”,大家一起思考问题会得出很多与众不同的答案,从而能从中筛选出最佳的解决办法,比如同一个题材的剧本,十个人能写出十个不同类型的,这总强过一个人在那里冥思苦想。一个镜头,十个导演有十种拍摄方法,总有一种会更加完美。
当然这种新的运营模式也是有明显的弊病的。首先,大家都是从另外一个公司重新聚集在一起的,在工作上这需要时间的磨合,只有磨合了才会有默契,有默契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这一点,荣少亨借鉴前世韩剧中常常出现的那种“办公室联谊活动”,公司出钱在下班以后开办新员工大聚餐,让大家在饭局上敞开胸怀互吐心声,以最快的速度认识彼此。
其次,由于大家来此不同的公司,各自的薪水原先不一样,难免有些人心中会有别的想法。
针对这种情况,荣少亨和四大公司的当家人韦家辉,黄百鸣,麦当雄他们几人仔细商议后,制定了一个新的工资制度。比方说,原先一个道具师从前接一个戏,拍三个月拿三万块,平均一个月一万块那么他在荣氏公司上班以后,他工资标准可能就定在五千元左右。表面看起来好象是月收入少了,但是实际上,原本这个道具师可能三年都接不到两个收入三万块的戏,而现在却每月都有钱拿。这样算下来,实际上的收入一点也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一种安全感。更何况,除了薪水之外,还有影片的票房提成。
因为这种新模式的另一大弊病是,因为大家都拿固定工资了,这种情形有点象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戏拍的好不好都是老板的,不关拿固定工资的职员的事。
对于这一点,荣少亨借鉴了自己上次制定的明星片酬制度,根据一个剧组中各部门人员的技术岗位和劳动强度的高低,核算出他们应分得的票房利润的比例——当然,如果某个电影票房赔钱。那大家就都没钱分了。
这样一来,就把职员们的工作和公司电影资本地盈利直接挂钩联系起来了,大家必须努力干,拍完戏才会有钱分;如果戏砸了不赚钱。职员和公司一起承担结果。
最后,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