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欢-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虏辉洞μ锢锏你迨虾暗馈澳铮彝诹撕枚嘁安耍貌欢丝斓愣茨冒 !毖畛谢吨蓝攀喜幌肴么謇锏钠渌酥篮旃氖露跃兔凰凳呛旃芏喽撬狄安撕芏啵畛谢督秀迨仙侠粗饕俏瞬莨胶退娴氖拢澈旃故瞧浯巍�
正在田里干活儿的沐氏听到杨承欢的喊声,转身询问杜氏的意见,杜氏很满意杨承欢没有说出红果的事儿,于是同意了沐氏去帮杨承欢拿红果。在田间作业的乡亲们都听见了杨承欢的喊声,沐氏一路走去,不少乡亲们都直夸杨承欢姐弟俩懂事,沐氏都一一道了谢。
沐氏来到山上,看到杨承欢身旁满满的一篓子红果很是意外,她没想到翠竹村会有那么多的红果。杨承欢拉了拉沐氏的衣袖说“娘,你先别惊讶,我还发现了好多其他可以吃的呢,你跟我来。”说完,姐弟两人拉着沐氏到了晒草菇的地方,草菇晒了一天水分都干得差不多了,沐氏看着眼前一堆堆的菇难以置信地说“欢欢,这些都是什么啊?”杨承欢没有回答而是让杨承轩告诉沐氏,杨承轩奶声奶气地给沐氏介绍着各个菌“娘,这个是木耳,跟之前我和姐姐拿回去的是一样的”沐氏耐心地听着自家儿子的介绍,杨承轩又拿起另一个菌说“这是草菇,姐姐说炖鸡的时候放几个进去最好吃了,这个是香菇也是可以吃的,这个是萍菇···这些晒干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姐姐说这些都很好吃的。”听着杨承轩滔滔不绝地介绍完了所以的菌类,沐氏的神色不淡定了,如果这些东西都可以吃,那自家还愁不够吃的吗?杨承欢好像猜到了沐氏的想法说“娘,这些我们还不能让阿奶他们知道,要是他们问起来我们是怎么知道这些能吃的,我们要怎么说,不能都说是老爷爷告诉我的吧,到时候全村人都知道老爷爷的事了,老爷爷会不高兴的”沐氏冷静了下来,才发觉自己考虑不周了,于是搂着两个孩子说“好,娘不让阿奶他们知道。”听到沐氏的承诺,杨承欢放心了。
母子三人把草菇等都装好后,杨承欢又对沐氏说“娘,我在树林里还发现了一种能吃的水果,可是树太高了,我和弟弟摘不了,娘能去看看吗?”杨承轩也拉着沐氏的衣袖,渴求道“是啊,是啊,娘,那果子可好吃了,吃了一个口也不渴了。”沐氏看着两个小大人似的孩子,心里感叹道这两孩子还真是好运,才进山几天,就发现了那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好吃的东西。
沐氏在两人的带领下来到了水梨树下,沐氏看了一下树的高度,从树丛里捡了一根长树枝,对着树上的果子敲打,水梨已经都成熟了,沐氏轻轻一敲,就掉下了好多个,杨承欢和杨承轩高兴地都捡进了布袋里。装了满满的一布袋,沐氏就没再敲了,姐弟两人也心满意足地拿着自己的收获下了山。
晚上家里的三个女人都挤在了狭窄的厨房里弄酱,杜氏担心大嘴巴的宋氏会把酱方子说出去最后便把宋氏打发了出去,让沐氏把做酱的方法仔细地告诉了自己,而事关挣钱杜氏也学得很认真,直到把所有的步骤都练熟了才放心。
院子里杨承欢几个小孩在洗着下午摘来的红果,一边洗一边吃,也是自娱自乐。
第十六章 村里来了个少爷
摘摘红果,捡捡草菇,杨承欢的日子过得可谓忙碌充实。这天杨承欢趁着家里其他人都不在把养了两天的河螺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换水。杨承轩蹲在一旁看着问道“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吃河螺?河螺真的和你说的那样那么好吃吗?”杨承欢把脏水倒掉注入干净的水回答说“明天就可以吃了,我也没吃过不过老爷爷说很好吃。”杨承欢这话也不算说谎,她穿越到这个身体里是没吃过河螺,也就是前世的田螺。说完两人都没再说话,杨承欢注満水后把大盆又搬回了屋里。
杨承欢走出院子,看到不少和她们家一样住在较北这个山坳里的小孩子往村子西边跑去,杨承轩也好奇地趴在篱笆上向外张望,杨承欢出了院门向村子西边那边看去,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辆马车,因为距离太远了,即使杨承欢现在1。5的视力也是看不太清楚。
“诶,快去看啊,听说瘸子家来了一辆马车。”住在杨家不远处的李二懒家的儿子李小懒对院子里的杨承欢和杨承轩喊道,一喊完就一溜烟地跑远了。杨承欢蹙着眉看着李二懒的儿子李小懒,这李二懒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娶了媳妇后才勤奋了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去,李二懒娶的媳妇也是个大嘴巴的人整天就喜欢乱说话,不过好在不是很懒要不然李二懒一家人还真得去喝西北风了。杨承轩看着自家姐姐皱着眉,但实在是自己的好奇心太强了,于是他拉了拉杨承欢的衣角说“姐姐,轩轩也想去看马车。”杨承欢看了一下杨承轩又看了一下天色,还早着就同意了。杨承轩开心地跳了起来,拉着自家姐姐手就往外走。
一路上,杨承欢都是被杨承轩拖着走的,等他们来到村南山脚下曾启海的家门前,马车已经被拉到曾启海家的后院去了。不少已经看到了马车的人议论纷纷地散开了。杨承轩没看到马车露出了一副沮丧的表情,杨承欢安慰道“好了,我们以后再来看马车好不好?”“嗯”杨承轩不情愿地应了一声,转身跟着杨承欢往回走。
“诶,轩轩,欢欢,你们怎么来了?你们也是来看马车的吧,马车放在后院呢,曾叔叔带你们去看。”从屋里出来的曾启海喊住了转身离去的杨承欢姐弟俩。杨承欢停下脚步,看着拉着自己衣袖不放的杨承轩又回到了曾启海家门前,杨承轩脸上再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一蹦一跳地跟着曾启海去后院看马车,杨承欢则安安静静地走进了曾启海家。
曾启海家的前院不大,院子四周用树枝围了起来,从院门方向往里看,右边靠门的这一排树枝边上种了牵牛花,此时开了的牵牛花已经谢了,但是杨承欢还是能够想像得到牵牛花盛开时的美丽情景,连着牵牛花和屋子一边的篱笆附近搭了一个鸡舍,院子的左边是厨房,墙角处还放着个炉子,厨房前面的空地上是一口用来煮饭、洗菜等的水井,村里人的厨房都是和正屋分开的,除了这些就没有其他的摆设,院子里也很干净。走过院子就是正屋,这屋子还是曾启海用朝廷给自己的伤兵补贴建的,盖的都是青瓦房,是村里少有的几栋青瓦房之一。这屋子曾启海本来是为了娶亲才建的,但是定亲的姑娘嫌弃他腿瘸退了亲,这屋子便成了曾启海一个人的家了。杨承欢走进堂屋一看,面积挺大的大概有个十平方米左右,堂屋正对着门的地方是首位,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各有一张椅子,堂屋的正中央也放着一张方桌和四张长板凳,这桌子一般是用来吃饭的。堂屋两边也各放了一张桌子和两张凳子,往后就是两个房间,靠前院的两个房间左右分别是库房和杂物间,后面的两个都是卧室。堂屋后面是一个可以看到天空的天井,四周有可以遮雨的回廊连着屋子两侧的各两个房间,左边的回廊尽头有一个门是通向后院的。
杨承欢跟着拉着杨承轩的曾启海通过回廊去后院,看到一群衣着华丽的下人正在收拾右边尽头的那个房间,看到曾启海三人,那些仆人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后继续干自己的活儿,杨承欢猜测她们都是马车主人的下人。杨承欢看了一下就收回了视线,前世从电视里看到大户人家的主子都是不好伺候的,杨承欢可不希望自己的不注意就得罪了某个大人物。
曾启海把杨承欢姐弟俩带到后院后,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杨承轩看到了期盼中的马车开心地围着马车转,杨承欢则在一旁看着他不让他靠马车太近,怕惊了马伤着他。杨承轩看了好一会儿了还没过瘾,杨承欢看天色不早了说“轩轩,我们该回家了,晚了娘会担心的”杨承轩一听沐氏会担心,即使还没看过瘾也听话地走回杨承欢身边说“姐姐,我们明天还来看马好不好?”杨承欢没立刻答应,而是说“这要看我们明天能不能摘到很多的红果了,要是摘的不够,阿奶是不会让我们来看马的”“那我明天一定要摘好多红果来”杨承轩信誓旦旦地说道。杨承欢摸了摸自家弟弟的头说“好,姐姐也帮你摘好多红果来。”说罢拉着杨承轩的手离开后院。在经过天井的回廊的时候,杨承欢看到对面房门前一个年纪约四五十岁妇人对曾启海说道“曾公子,你们村可有什么比较特色的小菜,我们家少爷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再加上刚来这里还有点不习惯,现在实在是没什么胃口吃饭,可是小少爷都已经很多餐没吃了,我真怕他再这样下去身子骨受不住,哎”在南临国称呼成年男子都是叫公子,没成年的叫少爷,而区分成年与未成年看一下男子的发鬓便知道,在南临国只有成年男子才会用簪子之类的束发,而少年男子都是用一块方巾束发的。视线回到曾启海家,只见曾启海对面的妇人的语气很尊敬,一点也没有杨承欢在电视里看到的大户人家的下人的那副高傲的嘴脸,杨承欢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杨承轩看到自家姐姐看着对面的人不动,很纳闷。只见对面的曾启海回答妇人道“锅里炖的猪肉也吃不下去吗?”妇人摇摇头,脸上一副心痛的神色。曾启海一听连猪肉也吃不下去,也头疼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听到这杨承欢总算明白了个大概,坐了半个多月的马车又是水土不服,自是没胃口吃饭的,对荤菜更是如此,看来曾启海和对面的妇人都是不懂任何药理的,要不然也不会被这小小的水土不服的症状给难住了。对曾帮了自家几次忙的曾启海,杨承欢还是有几分好感的,于是杨承欢决定帮一下曾启海,于是对对面的曾启海说“曾叔叔,治愈水土不服最好的方法是给患者吃本地的豆腐,因为豆腐是用当地所产的黄豆做的,而黄豆又是适合于当地水土所生的作物,所以食用当地黄豆所制的豆腐,可以调整身体的体质以适应当地的水土,”华衣妇人听見杨承欢的话诧异对曾启海问道“曾公子,这小姑娘是···?”曾启海笑着说“哦,这是杨家二爷老三的两个孩子,过来看马的。”华衣妇人点了点头,和蔼地对杨承欢说道“小姑娘,你刚才说的法子真的有用吗?”杨承欢对这个没有架子的妇人又多了几分好感,笑着点点头说“有用的,我跟咱们村里的大夫识了些药理,夫人要是不相信的话,也是去找大夫来给你们家的小少爷看看的”华衣妇人对眼前这个长得瘦瘦弱弱说的难听一点就是很丑的乡下女孩又多了一份好奇,不知道是何人可以教育出这么聪明伶俐且举止大方的女娃,于是感激地对杨承欢说“那就谢谢小姑娘了,家里的主人都是叫老妇人我华姨,小姑娘也可以这么叫我。不知道小姑娘叫什么?”杨承欢很高兴自己得到了华姨的认同,也不娇柔做作地回答道“华姨好,我叫杨承欢,这是我弟弟杨承轩,村里人都叫我们欢欢和轩轩,华姨也可以这么叫我们。”杨承轩見自家姐姐提到自己也很自觉地上前行了礼喊了一声“华姨好”一旁的曾启海也没有去打扰几人的对话,他一直都觉得杨承欢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却没想到杨承欢居然一下子就得到了华姨的认同,对这件事曾启海心里是高兴的。
几人聊了几句后就停了话,曾启海送杨承欢姐弟俩回去顺道去村头卖豆腐的五叔公家里走去。杨承欢和杨承轩回到家,家里的其他人还没回来,杨承欢大摇大摆地回自己屋里提了一小袋的红果出来对杨承轩说“走轩轩,我们再去曾叔叔家一趟”杨承轩不解地看着杨承欢手里的布袋说“姐姐,你拿的是什么?”杨承欢笑着解释道“是红果,我们给曾叔叔送去”“为什么给曾叔叔送红果?”杨承轩纳闷了。杨承欢凑到杨承轩耳边说“我们给曾叔叔红果,这样曾叔叔就会让我们去他家看马了”杨承轩恍然大悟,催促着杨承欢快走,杨承欢微微一笑,关上院门往曾家走去。
在曾启海和杨承欢姐弟俩离开曾家的时候,华姨回了自家小少爷的屋里。此刻正躺在床上的司徒睿很是苦恼,一边在为身处这个小村庄的自己的未来担忧,一边在与水土不服带来的不适作斗争。司徒睿以前也去过不少别的地方可从来不会像现在这样软趴趴地躺在床上,这要是让家里的那几个堂兄堂姐们知道了肯定笑话他,司徒睿一想到会被几个堂哥堂姐们笑话内心便烦躁不安。华姨回屋看到司徒睿苦恼地趴在床上,以为司徒睿是在苦恼自己的水土不服便安慰道“小少爷,没事的这水土不服只要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就不会再出现了”司徒睿在床上利索地翻了一个身,懊恼地说“华姨,我不是因为这个烦恼,而是···哎算了,我再躺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