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嫌妻当家 >

第59章

嫌妻当家-第59章

小说: 嫌妻当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岳有年一声喊:“拉!”

众人便齐力,咬紧牙根,弊足了劲,脚往后蹬,齐齐往后拉。

乔明瑾和何父在旁边看得紧张万分。生怕那绳子一下子断了,没准会把人都拽到坑里,搞不好还要摔在木桩子上伤了。

只是万幸,那绳子还算牢靠。

等桩子离了坑底,站在坑边的人立刻把几根粗大的木段往木桩子和坑底的缝隙间塞了进去。

等木桩子落在粗木段上,众人便转过来齐齐同往一个方向拉。

乔明瑾看着十几个人齐心协力弊红的脸多少有些感动。

只是看着木桩子被倾斜拉着出了坑底,她看着木桩子沉思了起来。

这样斜着拉出来,势必有一侧的木根是会受损的,压着出来,下面的木根定是会折断,有时候一根根须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还是要以往上升的方式起出来,这样才能保持根系的完整性。

而且这样拉实在太过吃力了。若是村里有些人家没有那么多男劳力,可要怎么起?

这一点力都没借到,只拉一根木桩子就累得够呛,若是一天拉几根,十几根,不得要换好几波人?

能不能在往外拉的时候,连着木根子一起往外拖,这样借着木根的力,拉木桩子的时候也能轻松些?

乔明瑾抬头瞧了瞧旁边的树沉思。

看起来,还是得想办法把滑轮做出来才好。

众人合力把木桩子拉出来后,林子里其它人家也都围拢了上来看热闹。有好几家帮着一起拉的人,更是兴奋得直叫。

这下河村虽然平时各自关门过各自的日子,平日里也偶有口角,但就刚才看来,这下河村同姓族人之间还是有着一种向心力一股凝聚力的。

古代世家大族,合家合族之间那力量不容小觑。

很快便有人对着木桩子围着看了起来。

整个木桩子起出来后。放在地上,根系整整有十来尺左右。

有人便问乔明瑾:“瑾娘啊,这木桩子可是你需要的?这样的木桩子,你收几个钱呐?”

众人听了也都齐刷刷地看向她。

乔明瑾又细看了看那根木桩子,除了木料不错,纹理、颜色也都是上佳,也有它一番自然形态。弄个大点的根雕,定是能卖不少钱的。只是这么大的根系,估计也要费不少时日。

乔明瑾看众人都很是热切的样子。便说道:“这木桩子我给一两银子吧。以后你们要是挖出比这更好的,我也只多不少。”

众人听了一阵哗然。

本来听乔明瑾说过,就是不合适也能按柴火的价格收。这根左右长十尺左右的木桩,劈了应该能装一车半。一车半的柴火应能卖个七八十文,想着她乔明瑾能给个一百文也就尽够了。

最划算的一种方式是算多少人,挖了几天。一天按三十文算,若四五个人挖,挖个四五天,就能有四五百文的工钱,已是极不错了。

没想到竟是得了一两银子!

围观的人顿时嗡嗡说开了。

立刻又有人围着看了又看,立刻就招了自家人急匆匆拿了锄头铲子转身进林子去挖木头桩子去了。

不一会。人就几乎走完了,有几个人围着乔明瑾问了又问。得了乔明瑾的确定口信,这便全部离开去挖木桩子去了。

岳有年一家人也没想到,这才几天时间,一家老小就挣了一两银子!

都很是高兴。

那张氏荷花还不确信地拉着乔明瑾问了又问。

乔明瑾没好气地笑着说道:“怎么,还想让我把一两银子现场给你,你才信我说的呢?”

那张氏便笑呵呵地拉着她的手说道:“哪就那样了?我还不信你吗?只是我们一家一年到头也难得挣个一两半两的,这才几天就挣了个一两。有些不敢相信罢了。”

那岳根发也附和着点头。

“瑾娘,这就是块烂木头桩子。你可不要按着一两银子收了,转过头你再亏了呐。”

乔明瑾看着他笑了,说道:“根发大哥你就放心吧。我是瞧着这木桩子形态不错才给这么多钱的。我总不能亏本赚吆喝啊。你们家还有两个木桩子吧?若是得闲尽早帮我把它们挖出来吧,这东西处理起来时间长着呢,时间一长,我还真有可能要喝西北风去了。”

那岳根发的弟弟岳根才就笑呵呵地说道:“早知道这木桩子这么值钱,我就粘在这林子里早晚不停地挖了,早点起出来还能多挖几根。”

乔明瑾便笑着说道:“也不能把身子搞坏了,将来也许我还有很多事要请你们帮忙呢。”

岳根发的老父岳有年看了乔明瑾一眼,便说道:“瑾娘你放心吧。有我们在,你们母女若有什么难事就尽管来找我们。”

乔明瑾闻言便郑重朝他道了谢。

等他一家人转战另一根木桩子后,乔明瑾便跟何父围着木桩子细看,指导何父如何做进一步的粗加工。

这么大的木桩子运回家里放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若是家里的院子大,运回去晒在院里等着干燥,又近便,还避着人,处理起来更便利些。只是目前她家并没有这个条件。

也就只好先在林子里做初步加工了。

何父虽然没做过专门的根雕,但是从小就是学木匠活的,有些东西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何父很快便把乔明瑾说的东西领悟了。还能举一反三地提出了不少意见。

让乔明瑾很是欣慰。

第一百零二章 滑轮

两人眼前这棵木桩子,现在瞧下来,根系完整,没有腐朽,还算健康。

只是目前湿土覆着太多,还不能完全看清里面的情况,还得等其干燥之后,再看其里面是否有虫蛀或是藏了虫菌。

然后还要剔朽,去除不必要的一些多余的根须等等。

这些都要等其干燥之后,把一些粘在表面的土块敲掉之后才能做。

两人围着转了一圈,做了一些简单处理,也就相携回去了。

要等几日后略干燥了些再来做下一步的剔朽去枝等处理。

两人回到家不到一柱香时间,云锦也进门了。

云锦自从离开后,已是在外头呆了好几天了。也不知他有什么收获没有。

“妹妹,我回来了!”

云锦还没见门,那特有的大嗓门就在门外响了起来。

乔明瑾听了嘴角翘了翘。

还是一如既往地叫她“妹妹”。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乔明瑾的亲大哥呢。

琬儿忙挣脱明琦的手就往大门口扑了过去。

“表舅舅……”

“哎,小琬儿!”

“想不想表舅舅呀?”

“想!”

小东西圈着云锦的脖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有时候乔明瑾看着女儿跟自家的几个弟弟表哥他们亲近,心里经常会莫明涌上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也许在孩子心里只有母亲还是不够的吧。

乔明瑾笑着看向云锦问道:“可是顺利?”

云锦抱着小琬儿进了院子,笑着朝乔明瑾点头:“顺利着呢。这不出去不知道,外头啊可是大着呢。这人啊,还真是不能老窝在一个地方,还得要经常出去看看。我这次到外头去看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长的见识都不够看了。”

乔明瑾笑眯眯地听他一脸兴奋地说了一通。

明琦从厨房端了一杯水递给他。云锦便一只手抱着琬儿,另一手接过粗瓷大碗咕咚几下就把一碗米桨全喝了下去。

还有些意犹味尽地咂吧着嘴。

让乔明瑾看着有些哭笑不得。不知情的还当他几日不曾吃喝,吃上琼桨玉液了呢。

何父和何晓春等人也都来和云锦打招呼。

那何父可是云锦的岳父,云锦在他面前还是略有些收敛的。便把琬儿放了下去,跟何父施了礼。乡下人虽然施礼行得不规范,但是礼数却不能不到。

几人便都放下活计,在院子中捡了凳子坐下与云锦说起话来。

云锦便说了他这次出门见到的形形色色的趣闻。还说了一些他见过的各种家俱及木料制品。

事实上他并没看到有什么根雕的东西。只是看了一些木工活做得极好的木制家俱及木制用品。

乔明瑾看他一脸遗憾的样子,便安慰他道:“这也是个好事,说明这样的根雕目前还没什么人把它做出来卖。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等我们把它们做出来了,不怕没有识货的人。”

几个人听了也都连连点头。最怕是集市上一堆,那就难卖了。

听云锦聊完。乔明瑾便跟几个人说了起运木桩子的事。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她找了张图纸依着前世的滑轮画了样子,并讲解给几个人听。

目前他们在做的这个事,木桩子倒是好挖。就是不方便起运出来。费的人工也有些大。若是有了前世那样的滑轮,就能省不少力了。

而滑轮就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或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

这个小轮可大可小。若是起运的东西小,只是为了起吊方便的,那做个巴掌大的也就尽够了。若是起运的东西大。要用的绳索粗,那么沟槽自然也要做得大些。沟槽一大了,滑轮自然也就大了。

乔明瑾还记得她小时候家里逢年过节要放鞭炮,都是由小孩子爬到树上,把长鞭炮绑在树上,再溜下来点。或是绑在长长的竹竿上再把竹竿支起来。放鞭炮时经常都要到处找东西绑。

后来慢慢各家都有滑轮了之后。再回老家过年,几乎家家都有滑轮了。那滑轮就固定在房前屋后的树上、枝杈上,一端绳子在滑轮上面。另一端绳子则绑在树身下面。

要用的时候就解开绑树上的绳索,把另一端绳索放下来,然后再把鞭炮绑上去,再把绳子一拉,那鞭炮就挂上去了。

省心省力。还不用每次都到处找东西或是爬树了。方便得很。

这要是把滑轮做出来,到时把木桩子一绑。再拉绳索,那木桩子不就起出来了?

虽然没有机械手或是起吊机方便,但也算是借力的好工具了。

何父等人看了都啧啧称赞。

看向乔明瑾的目光都有些不一样了。都说还是要读书,识多断字的人就是懂得多。

让乔明瑾有些汗颜。

这是前世用的杠杆原理,随处可见的东西。只是放到这个时代倒让人觉得无限神奇了。

云锦拿着图纸看了又看,还看到乔明瑾在滑轮旁边画的如何使用的图样,大感兴趣。

兴奋地问她能不能把它做出来卖。

让乔明瑾听了一愣。

她倒是没想过要做这个东西出来卖。只是因为看着挖树桩的村民起运木桩子辛苦才想出的法子。

不过这要是能做出来卖,好像也不错。

这年头没什么工具,很多场所都应该能用到吧。那北边京都要修什么宫殿修什么陵寝,要用的珍贵的木料、玉石等物都是要从最南方最西边甚至是东西南北各个地方起运的。一路上不知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路上又要死多少人。

虽然她没什么济事救民之心,但要是把它做出来,又能省力,又能卖得掉,还能让她赚上不少钱。也是个相当不错的主意。

乔明瑾越想越觉得可行。

她又画了一幅图,只是把东西画得略模糊了些,也没画出里面的构造来。

她叮嘱了云锦一番,看明天能不能找铁匠铺把它做出来,最好是能跟铁匠铺分成。做出来一个,卖出一个,就分给她多少钱。

这样也能有个长长久久的进帐的。

云锦在外走了几天,整个人也有些通透了,乔明瑾也只略指点了他一番,他就听懂了。还举一反三提了不少意见。让乔明瑾很是欣慰。

有个人能时刻领会她的意思。还能帮衬着她,她可是能省不少心……

当天傍晚吃过饭后,乔明瑾就带着明琦。牵着小琬儿的手去了一趟张氏的家。

那岳有年一家子正在吃饭,看见乔明瑾上门便热情地招呼她们三个人一起坐着吃饭。

乔明瑾看他们吃得还不如自家。自家这些天有了些钱,虽说并没有大鱼大肉,但白米饭还是能吃上的。且不说她们这时都已吃过,就是没吃也不好意思留下来呐。

乔明瑾把一两的铜钱亲自交到岳有年手中。

岳有年接过串了一长串的铜钱。略略有些激动。这一两银子换成铜钱可是串了一长串,圈起来圈了一大圈。

老爷子两手捧着它直朝乔明瑾点头道谢。还死活非要叫张氏把家里下午在地里拔的、晚上还没做完的菜让乔明瑾拿回去。

乔明瑾推了几次,见全家人都要跟她急了,就只好收了下来,谢了又谢,这才告辞走了。

次日一早。云锦便牵着牛车拿着图纸进城去了。

乔明瑾则带着何父等几个人仍是在后院做木雕竹雕。

那竹雕何父等人已是大体地雕出图形来了。

何父根据竹根下面浓密的根须,准备雕成张飞的模样。手中的竹雕已是初具形态,何父雕工也不错。看着很是形象,相信做好之后,更要好。

而何晓春准备把它倒过来,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