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传奇-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只有盘古星系这从未见识到尖端农业技术的地方才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放在中心帝国或者任何一个小国,因为大都实行了这种类似的方法,农业上的提升差距并不大。相对而言,工业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也衬的工业越发地重要。
几百亿扔进死亡海各个矿区开矿的救赎者,他们是没有机会享受粮食的,当然也不会饿着他们。不是有食物制造机嘛,在不追求口味的情况下,这种东西实在是很好,起码能吃饱。
在前往女娲基地的路上,王天就和小琳谈论起女娲基地具体发展的事宜。战舰的制造是早就定下来了的,不会再更改,135条生产线全部经过了改进,生产战王舰不成问题。一级字机地快些,二级、三级的相对慢些,但平均下来一天也可以生产个100艘左右,时间上进行了调整,也许,120艘也能达到,一年下来就有了3万6千艘的样子。但这个数字王天并不是很满意,现在的差额就已经有了30多万,那不是要十年才能完成,太慢了,十年。十年时间不知道超级国能制造出多少万来了。就是几百万都极有可能!更别说30多万还根本不够,。
“小琳,这样不行。时间上太长了。”王天把顾虑说了一下后接着道:“必须在十年内,让我国的战王舰数量达到60万左右,十年是极限了,越提前越好,你觉得还能想什么办法?”
“办法嘛,只有两个。”,小琳扑闪着大眼睛道:“一个就是自己造,这是我们之前就已想好了的,用那5台母机为蓝本,综合起各自的特点后,建出我们自己的母机。然后再制造出一级子机,我相信我们能够办到,并且我们的一级品绝对会比他们的更加好。”
王天点点头表示赞同,研究方面交给小琳,绝对让人放心。
“→第二个嘛,就是对现有地生产线进行改造了,提高效率,提高生产速度,还可以在辅助工厂上面下功夫。我想应该能有一个较大提升地,不过具体能提升多少,我就不能这么早下结论了。”小琳难得的谦让一回,这是因为一条生产线一天生产出一艘战王舰已是努力改进后的结果了,战王舰实在是工艺复杂地产品。如果是生产与战王舰相同大小但只有两层护甲的战舰,那么一天生产两艘是轻轻松松,如果生产8千米双层护甲的战舰,一天生产个5、腋完全没有一点问题,加上一层,长上一点,难度系数翻倍增加。←
“天哥,你真的不考虑先建造一点8千米的或双层的吗?”
王天想了好大一会,还是摇了摇头:“不,只生产战王舰,其它的不做考虑。战舰都是自用的,没必要去求量不求质,比数量,我永远也比不上超级国的生产能力,质量上是我们唯一的优势了,我同样也希望给自己地士兵多一些保障。”
小琳明了的点点头:“好的,天哥,我知道了,我会努力的改进和制造新的生产线的。”
新的生产线造出来,放置的位置倒又要想办法了,王天在小琳说出一年全力建造可以造出50条生产线时,大喜之下又开始挠头:女娲基地现有42颗星球,已用了28颗,就是把,号星球也拿出来,共剩14颗,虽然还有那么几颗经过改造一下也能居住的星球,不过也不太够啊,要不了两年就铺满了。
“天哥,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小琳笑着说道:“你是被框住了,谁说一颗星球上只能放5条生产线地?以星球上的面积来看,哪一颗都能放个十条二十条的不在话下,也许现在是无法放下,但只要用一年的时间,只要进行星平整,就可以做到。海洋都能想办法给它填平了,就更别说削平山峰这种小事了。”
王天恍然大悟,向小琳笑笑掩饰自己的尴尬:“那太好了,28颗星球来放生产线,一颗居住,一颗建要塞,剩下的就建立各类的工厂,嗯,很好,相当好。”引的小琳一阵娇笑。
女娲基地现在进去的道路是航行约450光年后再斜插100光年才到,非常有必要重新开辟一条航线,一条专门连接基地与盘古的通道,但这通道不能随随便便的去拉通,基地离盘古只有约350光年的直线距离,基地又要严格的保密,自然的,这条通道也将成为一条保密级的通道,除了有限的几个人,越少人知道越好。王天已经决定这次到达基地后,秘密抽出几艘探查舰来办这事。
在打通这条通道时,还要想办法建立基地与盘古通讯上的联系。这可是个大工程,想想就知道,死亡海中的通讯不是那么好搭建的,以前的通讯设备,不管是高档还是低档,全都不能在死亡海中使用(女娲基地内部还是可以的,特殊的地理环境自成一个小圈子,但它外面的就不行了,怎么克服冷凝光与死亡海特有的信号干扰物体离子乱流的干扰是最大的问题。)。350光年说长不长,说短又不短,不建立通讯又不行,在小琳建造要塞时,会经常留在女娲处,自己也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滞留在这,要是与盘古星系失去联系可是会出问题的。通过战舰来传递情报,虽然几天可以到达,但时效性就没有了。
所以,通道与通讯都要建造,通道能更快的返回盘古,中都出问题了也可以从女娲最快的调兵;通讯,有利于王天时刻了解国内的情况。
小琳已研制出一种能最大限度消除干扰的死亡海专用的联络器,是根据冷凝光探测器的原理制造而成,不过产品极不成熟,联络器铺设必须一小段距离就放置一颗,体积也相当大,效果还不太好。
本来王天不做考虑的,在想到到达女娲基地需要5天,真出了问题,5天时间肯定能让自己损失惨重;在盘古,女娲的情况也要时刻的了解。
有鉴于此,咬咬牙,决定了建造这两项工程。王天和小琳计算了一下,大约要用上1千万颗来把350光年的距离串接起来,为求保险,建双线,以防干扰,一份情报发5遍,那么就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得到传来的情报。
王天和小琳仔细分析得失,联络器造价昂贵,但为安全计,还是值得的,这次到达女娲基地,立刻建造此种联络器的工厂,边生产边开工。
就在两人讨论可行性方案时的这段时间,舰群经过5天的航行,进入了女娲基地。
→第315章 … 五年计划←
五年过去了,天龙历15年,在举国欢庆之后,王天准备开始有大动作了。
五年计划,成效菲然,在各方面都超额的完成了指标,烈日帝国那个最后融合进来的国家,完全的吸收进来,2千多亿的人口,用了,年的时间分散到天龙星域各处,把反抗的机率降到了最低,经过4年的时间,没人还会去回忆以前那让他们自豪又让他们蒙羞的烈日国,现在开口闭口都是说咱们天龙国。2千多亿的生力军加入进来,使得天龙国国内的发展稳稳的上升一个台阶。
迪普、基德他们在5年中业绩极为的突出,把全境管理的井井有条。
刚开始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吸取教训、改进不足,也都一一予以了解决。如果说以前还有赶鸭子上架的味道,那现在,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合格领导官员,为天龙国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他们能适应各自的工作并发挥超常,王天理所应当的把功劳全扯到自己身上,说是自己识人材重人材的缘故。此话一出,除了小琳她们调笑王天脸皮厚,罗放、巴库不屑的撇撇嘴外,倒也没什么反对的声音出现,都一致认为王天不想理那些头痛的杂事,索性放权让属下来负责、自己乐得清闲的举动,是皇帝陛下相信自己能力的结果,由此更加卖力的为陛下出力。王天对这种双赢的局面由衷的满意,5年时间中,就有大半呆在女娲基地看着一条条战舰生产线出笼,一艘艘崭新的战舰开出,日子也不算太无聊。
天龙国在盘古星系所占的疆域,在5年时间里又向外推进了约3千光年的范围,这是在国内一切上了轨道后开拓出来的,现在的地域,直径约2万3千光年。王天并没有特意的去举兵开拓这些地方。对于盘古星系未知地区域,一直以来,王天都认为不会那么简单,如果真存在一个到两个较大型国家的话,以现在天龙国的实力,还无法打上一场真正的战役。不过这已是天龙历10年时定下来的方针,那时才2、3万战王舰,不过现在好了。实力大增,也是王天想有大动作的原因。就是在这无心之下,主要是民间的要求,民间的力量让边防队、地方军出头开辟了这3千光年地距离。现在天龙国的人口,已达到了1万2千亿,除了新生人口近千亿外,扩疆后又获得了1千多亿,王天之前的推测也被证实了:
盘古星系并不是随便找一个地方就有天龙国境内这么多人口、这么多行政星的。3千光年的一个大环圈,只加入了1千多亿人口,行政星也少了许多。不过还好的是。矿产量倒还蛮丰富的,那正是国家、商人们想要的。新加入进来的疆域又给本已飞速发展的天龙国打上了一剂强心剂。
1万2千亿人口,天龙国登记为种植业地居民共有20亿。只需要1亿地农民来进行粮食生产就可以保证全国的粮食用度,并且还绰绰有余,其他的19亿,分别种植经济作物,如酒类、糖类、棉织品、丝织品、烟草……等等,由国家进行调配,专门划出了500颗星球,这划出来地星球也许有些多了,但考虑到以后的扩疆,提前做好储备的情况。也就定了下来。
因农业人口的大量减少,其他的人,全都予以转行,提供了庞大的工人数量出来。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在明文规定了工人最低薪水,绝对能让全家温饱有余的条件下,商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10亿人统计,号称10亿人民9亿商,虽有些夸大。也说明了商业活动的繁盛。几家或几十家商人因想作大,组合成一个团体,所以商会纷纷出现,商人的行会嘛,自然是商会的组合体。商人行会地品种纷杂,大大小小的都有,一个星球有其行会,一个星域有其行会,一个星区也有其行会,数量不一,这些商会、行会只有遵守天龙国有关行业标准后才能够建立,国家才会承认其合法。遍布全国各个星球的行会,现在也出现了几个,将达到全国范围的,也有十来个,由此可见商贸的发展有多么的快捷。
全国商会中,最大、最严格、最具权威的,并对其它商会有监督职能的,当然是天龙国皇家商会,它的地位是不容超越地——这个很好理解,以防止商人的发展脱出了控制的范围之外。皇家商会不但有着这一些的职能,还负责收购行动,光靠国有的矿产基地得来的矿产是不够的,那么把大部分的矿区出售出去,通过国家收购的形式,来增加矿产储备,当然,价格必须是最低的,只是保证一条:不伤民就行。对于国家收购,商人们还是极为乐意的,虽然价格便宜,但对比起收购数量来说,肯定有得赚。运用这种手段,王天在5年里,聚集起了庞大的物资,也避免了生产过剩的问题,要是某种矿产实在开采过多,那么就提前下令让他们减小产量,所以皇家商会在商业活动中的另一个作用——调节,就被突显出来,皇家商会每半个月公布的一次矿产价格,就成了所有商人交易的标准,王天也是通过它把全国的经济活动牢牢的控制在掌握之中。
商人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承包下来一个矿区,那么承包人就叫商人;拥有十几条运输舰来回转货,也是商业行为;买下一个生产生活用品的生产线,生产出可出售的商品,也具有了商人的资格,更不用说那些实力强劲的各方面都有涉及的大商家。对于商业税收,是全国税收的重中之重,因现在都只在国内进行交易,就不会涉及出口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收取。税率定的很低,完全在商人的承受之列,毕竟现在是发展时期,要鼓励经商,但就是这税率,也让税务官每天收得笑容满面,什么都架不住多啊。数量一上去,钱数自然不少。税率因货物的不同相应有所变化,粮食象征性的征收1%奢侈品,以红酒为例,那就比较高,50%,反正能享受的人也不会在乎,而且以现在工人的收入情况来说。也消耗得起,只要不是每天一瓶高档货就行;烟草,100%……,因为农业部是由国家调配,已经在定价上赚了不少,农业的收入已相当于纯赚;
矿产方面,基本矿很低,约5%…6%。按照皇家商会给出地参考价,矿产老板卖给运输商人,交一次税。运输商人卖给收购商人。再交一次税,从产地到出售地,只用交两次税就行。就是从2万光年的地方买来,税收出只收两次,加上运输费用,成本保持在25%以下;珍稀矿则高一点,以矿种不同分为7%…10%,情况不同也相应的进行调节。
商业税是一个大头,自然的,对于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