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风流-第5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不能这样说,砸人者已经被公安拘留了。”
晏紫道:“如果段穿林不是大报记者,只是普通的小老百姓,砸人的那个叫张杰,肯定一点事也没有。现在被拘留了,只不过做一做面子,很快就能放出来。”
侯卫东道:“这点事,拘留七天就很够意思了。岭西公安做得挺好,并没有因为其父为省人大代表、著名企业家就网开一面。做到了这一点,此事就算完结了,还能有什么说法,除非段穿林伤情突然恶化。”
晏紫撇撇嘴,道:“若段穿林是一个普通人,会是这个结果。”
“你对政府运作机制不了解,所以才有这样的误解。”
“我说的是大实话,若是一个平头老百姓被砸了,估计也就被白砸。”
晏紫与侯卫东见面数次,几乎每次见面两人都会有语言上的冲突,此次也不例外。
段穿林不明其中原因,忙对晏紫道:“这位是省政府侯副秘书长侯卫东,我们是老朋友。这位是晏紫,省歌舞团的,李颖的同事。”
李颖饶有兴趣地看着晏紫,道:“晏紫与秘书长认识,几年就见过面。”
侯卫东的心思与几年前大不一样,如果放在几年前,或许他还要继续与晏紫说上几句,他没有继续与晏紫说话,问段穿林:“头上的伤没有问题吧。”
段穿林道:“没有什么问题,进医院主要是稳妥起见。”
“我听说张杰平时也挺实在,天天窝在工地上,并不是所谓的纨绔子弟,你们怎么会打起来。”
段穿林住进医院,脑子里一直在回想着茂去东湘的事,现在基本上捋清楚了,道:“此事说起来还是晏紫惹的祸。”
晏紫道:“明明是那位纨绔子弟纠缠不休,怎么怪到我头上了。”
段穿林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张杰一见到你,就心生仰慕,然后递名片。现在回想起来,也没有什么大错。”
“喝得醉醺醺,拦着陌生人塞名片,这在古代就叫做调戏民女。你过来劝,他还红了眼,拿起酒瓶乱砸,这种人,只能用人渣来概括。”晏紫看了侯卫东一眼,道:“我就看不出此人哪里实在,他被拘留,活该。”
侯卫东淡淡一笑,没有反驳。
段穿林知道侯卫东有事,对李颖道:“我想喝瘦肉粥,你回家给我熬一锅,其他东西都吃不下。”
李颖挺机录,明白他的意思,对晏紫道:“你们去买菜。”她又对侯卫东道:“秘书长,您还没有到过我们家,一起过来吃饭。”
侯卫东笑道:“改天来拜访,今天就算了。”
李颖和晏紫一起出了门。出了门,李颖用不怀好意的目光看着晏紫,道:“你今天不对劲,这几年越来越象领导了,今天见了侯卫东,嘴上不饶人,我又看到你几年前的风采。”
晏紫道:“我没有啊,只是说实话。”
李颖道:“今天就是不对劲,见了秘书长,就变成了好斗的小母鸡,这不是说明你恨他,而只是说明你对他有感觉。”
晏紫习惯性地撇了撇嘴巴,道:“能有什么感觉,我不会嫁给当官的,也不会嫁给老板。这两种人里面没有几人好人,靠不住。”
李颖、晏紫、朱莹莹还有小曼都是省歌舞团的演员,这几年,选择的路不同,各自的人生都有了变化。
小曼嫁给步高以后,开了歌城,赚了不少私房钱。生了小孩以后,专心在家相夫教子,已经成了有钱有闲也有苦恼的阔太太。
朱莹莹家庭最贫困,经历了刘明明和方杰之事以后,离开了岭西,与诸人彻底失去了联系。
李颖在业务上也还行,她如今基本上离开了舞台,与段穿林一起搞了一个舞蹈培训中心。利用省歌舞团的背景,生意倒也红火,不能大富,小富不成问题。
晏紫最痴迷于舞台,她业务最精,为了舞台,拒绝了无数精英高官和老板们的追求,这几年彻底成为台里的柱子,也成了团长柳洁的得力助手。
“紫紫,你也得考虑个人问题了。侯卫东人不错,年纪轻轻当了省政府的秘书长,配得上我们紫紫。可惜已经结了婚,都说好白菜都被猪拱了,现在好男人都成了别人的丈夫。幸好我下手快,否则段穿林也要被别的女人抢走。”
晏紫不说话,听一脸幸福的李颖说事。
“抢男人也是一场战斗,不仅要有勇气,还得有智慧。”
李颖劝着晏紫,道:“紫紫,你也得想一想退路,跳舞是青春饭,你年龄也不小了,还能跳几年,迟早得退出舞台。现在得想好退路。”
晏紫有些回避着这个话题,道:“这些事,懒得想,随缘。”
在病房里,侯卫东和段穿林相对而坐。
“穿林,你被打伤,是不是另有隐情?我听来听去,总觉得不那么简单。”
段穿林道:“我以前和张杰见过面,张杰知道我在采访金矿。打架之前他就喝多了,见到晏紫,就开始纠缠,递名片,要电话。我和李颖出来,没有说几句话,张杰就抡起了酒瓶子。”
侯卫东点了点头,道:“说到底,还是因为采访金矿的事情给了梁子,张杰这才借着酒后之事打了起来。”
段穿林回想了当日情形,道:“我想也是这样的。”
侯卫东此时也就明白了张木山为什么能容忍张杰被行政拘留,金矿是大事,小不忍则乱大谋。
“庆达集团在茂云的金矿,当真有污染吗?祝焱书记是我的老领导,若真有其实,我可以实事求是地转告他。或者,我们两人可以一起与祝焱见面。”
段穿林对于庆达集团金矿污染一事很谨慎,道:“此事我调查的时间很长,最初是一次偶然接触,当时我在茂云,一位养鱼户来到了茂云日报,反映他的鱼死了。报社正在搞学习,没有时间去采访,我就去了。”
他拿出了随身而带的采访本,翻了翻,道:“6月7日,我跟随着那名养鱼户来到了他在东湘县的渔场,渔场的水发绿,有不少绿油腻的漂浮物,水里的鱼不断浮头,也不吃料。”
东湘县是茂云下面的一个多山的县,与成津田土相连,辖区内矿产丰富,庆达集团的金矿就在祝焱当政这几年异军突起,为茂云带了大量的税收,茂云在全省的排名迅速上升,由落后步入了中流。
政绩卓越,这是祝焱能成为省委组织部长有力竞争者的重要原因。
“穿林,你是今年6月到了茂云,在哪里住了几天,了解到什么真实情况?”
“我是7日到了茂云市东湘县,原本看一看就走,因为当天大雨,我就留了下来,到了11号,连日下了大雨,东湘河涨了水。我就发现沿河的养鱼户都在死鱼,因此开始留心水体污染。”
侯卫东直截了当地问道:“现在问题大不大,是不是很严重了,到了应该停产的地步吗?”
段穿林道:“庆达集团的金矿是茂去的重要经济支柱,出了问题,当地政府还是挺重视,一直在与养鱼户谈赔付的事,因此,东湘也没有什么上访的事。可是,据我了解,金矿其实已经给东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带来的收入,远远不能弥补以后治理污染的费用。”
“你的想法是什么?”
段穿林道:“我正在呼吁停止东湘的金矿,整顿有色金属的众多尾矿,还东湘以青山绿水。”
侯卫东此时意识到事情严重了,段穿林不是普通记者,而是中央大报驻岭西的记者,他发出去的文章县有全国性影响。此文一发,对茂云将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茂云市委书记祝焱,此时已经到了职务晋升的关键时期。
能当了省级领导,就进入了中央的视线,机遇之门将为祝焱打开。若不能成为省级领导,以他的年龄,过了这一届,也就意识着政治生命的结束。
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关闭的金矿,将砍了茂云的重要产业。直接影响茂去的在全省的排名。而且,金矿毕竟带来了东湘经济的繁荣,关闭了金矿,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也将受到影响。
“穿林,这篇文章对一个地区有重要影响,你要慎重。”
“我很慎重,否则早就发了。侯哥,你是为了庆达集团而来吗?若是为庆达集团说情,恐怕只能桥了桥,路了路。”
第794章 污染问题(上)
段穿林很有职业修养,为了免得侯卫东说情,他一上来就将话封死。
侯卫东并不介意,语重心长地道:“穿林,我和你所处的位置不同,我是行政官员,最了解茂云领导心里是怎么想的。现行体制之下,行政官员必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负责,而茂云要发展,除了矿业之外,没有其他道路,我理解茂云的做法,换作是我,也要充分利用资源。”
段穿林双眼明亮,有年轻人特有的锐利,道:“我关注的是结果,如今东湘县污染严重,已经显出后果,治理的费用远远高过收益,这在国内有不少前车可鉴。我手里有一份资料,请侯哥先看一看。”
他走到书柜,拿了一份薄薄的资料,递给了侯卫东。
侯卫东接过资料,资料名字是《中国水之痛》,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海河流域的山东与河北、河南与山东跨省界断面,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跨省界断面,辽河流域的吉林、辽宁跨省界断面水污染仍相当严重。滇池草海水质仍为劣V类;巢湖的总磷和总氮等污染指标仍然很高;三峡库区部分支流水质呈恶化趋势,今春有七条次支流发生了水华;部分流域生态用水没有保障,海河、辽河流域水生态严重失调,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
段穿林在一旁解释道:“这份材料得到了国务院相关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近期要召开针对淮河的全流域整治工作会,据相关专家估计,投入的资金将十分巨大。”
侯卫东看完了材料,道:“我以前在成津工作过,有整治矿产的经验,目前这种情况,只能是逐步治理,欲速则不达。”
“逐步治理,那就是放任污染。”谈到具体问题,段穿林颇有些咄咄逼人。
侯卫东也不急,微微一笑,道:“若是关闭庆达集团的金矿,企业走了,自然不会为污染买单,这笔钱纯粹要政府来出,依据茂云的情况,很难。”
段穿林想着绿绿的污水,长叹一声,“当初开金矿,茂云政府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现在弄出了这样一个大窟窿,大家都为难。”
“这也是发展的代价,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粗放型发展的良药。目前省里组织了专家组,以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指导,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不全面、不协调、可持续能力比较差等深层次问题。”
两人谈了一会大事,侯卫东道:“你这篇文章能不能暂时不要发,我要见一见茂云的祝焱书记,将这些情况与他沟通,到时我再回馈意见。”
暂时稳住了段穿林,侯卫东赶紧给祝焱打了电话。
“祝书记,我是卫东,有事找你。”
祝焱心情不错,打了个哈哈,道:“秘书长有何指示。”
侯卫东将与段穿林的谈话要点没有保留地告诉了祝焱。祝焱声音严肃起来,道:“木山给我说了此事,段穿林这人没有在地方工作过,头脑中有一堆不切实际的东西。”
侯卫东在老领导面前态度挺好,道:“段穿林是有些理想主义,可是他所处的位置重要。上一次要成津,他加了一篇编者按,赵东因为这一篇文章被弄到了省减负办。”
此时侯卫东已是今非昔比,以省政府副秘书长的身份,专门打电话来提醒茂云污染之事,这足以见到其诚心。祝焱对此是心知肚明,道:“卫东,你有空没有,我刚从省委出来,在老爷子这里钓鱼,过来喝野生鲫鱼汤。”
侯卫东看了表,道:“那我就过来了。”
他让司机将自己送到家门口,等到司机离开,他才开着奥迪车前往祝老爷子所住的院子。车停在院门口,侯卫东在后备箱拿了两瓶茅台,走了院子。两条土狗身体前倾,后背拱着,露出牙齿,从喉咙发出低沉的威胁声。
祝老爷子从堂屋出来,见到站到门口的侯卫东,向着两条土狗吼了一嗓子,两条土狗夹着尾巴让出一条道,等到侯卫东走进院子。一条健壮的黄色土狗还是凑了上来,绕着侯卫东一阵嗅,从喉咙里发出若有若无的声音。
“祝焱钓鱼去了,他刚才打电话回来,说你要来,我给你备了鱼杆。”
侯卫东将两瓶酒放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跟着祝老爷子到西屋拿了准备好的鱼杆。
祝老爷子道:“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祝梅耳朵治好了,若是治不好,我进坟墓都闭不上眼睛。那个李晶是好人啊,祝梅挺喜欢她,又跟着她出国了。”
与初识祝老爷子相比,祝老爷子明显衰老了,脸上皮肤干巴,皱纹即深又长,眼袋也突出,说话也没有省计委老领导的味道,变成了纯粹的老人。
侯卫东不愿意多谈李晶之事,他接过鱼杆,道:“老爷子,你不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