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路风流 >

第244章

官路风流-第244章

小说: 官路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林没有继续说这个话题,他和蔼地道:“吴海县开发区已重新获得批准,目前正在筹备,小侯,你在新管会工作得不错,有没有兴趣到回家乡工作,把开发区工作抓起来?”

赵林调到吴海之后,经过他的努力,吴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重新获得批准,他数次在常委会上介绍了益杨新管会的发展经过,表扬了对新管会主任侯卫东,听说侯卫东调到了科委他心里便有了挖人才的想示,今天与侯卫东见了面,他便顺口提了出来。

侯卫东听了赵林的话,心里也动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就否决了赵林的建议,祝焱此时已是茂云的地委副书记,跟着祝焱,自己发展肯定要快一些,而跟着赵林只是重复过去。他就含糊地道:“调到的事情还要认真考虑,与家里人商量。”

尹明在一旁笑而不语,这个项目究竟花落谁家,他现在心里也开始为难了,吴海县是县委书记亲自出马,临津县的陈县长打电话说要过来拜访。

市科委,从来没有这样受人重视,对此他感觉良好。

送走了赵林,尹明对侯卫东道:“吴海赵书记看来很重视你啊,其实你能到吴海开发区主持工作,也是蛮不错,比当科委主任要强。”此时他对侯卫东已是刮目相看,粟明俊、黄子堤、赵林等人都是实权派,却和侯卫东关系都极好,这个小伙子肯定前途无量,说话间就亲热了许多,把市科委主任的架子收了大半。

侯卫东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跟着尹明到了他办公室,就道:“尹主任,我这次来就是汇报益杨县对这个项目的初步意见。”

听完汇报,尹明道:“既然益杨县委县政府如此重视此项工作,市科委一定会认真考虑的。”话虽然如此说,市科委主任尹明在心里想道:“益杨县既然重视,县领导为何一个也不来,我看吴海县才是真正重视。”

离开了市科委,侯卫东暗道:“赵林亲自出马,看来这个项目有些玄了。”回到了益杨县政府,已是下午了,他再次到三楼去找县长杨森林。

一般情况之下,找县长汇报工作必须要经过府办工作人员通报,但是侯卫东身份不同,他与府办秘书打了招呼,得知杨森林在办公室里,便直接地去敲门。

开门的是府办主任刘坤,出门见是侯卫东,脸上就没有多少表情,道:“侯主任,杨县长有事情。”侯卫东道:“我有急事要向杨县长汇报。”

刘坤表情不变,道:“杨县长正在与重要客人谈事情,你到府办去等一会,不过,我建议你明天来,今天恐怕没有时间了。”在益杨,要论对侯卫东的了解,他至少能排到前几名,所以他不愿意侯卫东与杨森林接触过多,这就如老虎天生对侵入自己领地的怀着警惕。

侯卫东转身回到科委办公室,想到了刘坤一幅正儿八经的面孔,骂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也就是府办主任,哪里用得着这得道貌岸然。”

等到五点钟,侯卫东决定不再去敲门,直接给杨森林打了手机,在电话里简要汇报了到市科委了解到的情况。

杨森林也很重视农业科研基地的事情,毕竟作为农业大县,县里能设置一个农业科研基地,对于全县农业发展极有好处,而且,这个项目仅是建设投资就有二千多万,以后每年也有科研经费,沙州几个县都对资金极度饥渴,如沙漠中缺水之人,很难拒绝一瓶矿泉水,哪怕这瓶矿泉水其实就是自来水净化以后罐装的。

听说赵林书记为了项目亲自出马,杨森林道:“你把相关材料马上拿到我办公室来,我再看一看。”

这一次送野鸡到市科委,侯卫东扔给了市科委办公室主任一条娇子烟,两人关系就拉近了许多,侯卫东就给了一份农业研究基地的详细材料。回到益杨,侯卫东立刻将材料复印了好几份,将相关文件收集在一起,由小宁主任在档案袋上写了“农业科研基地项目相关资料”,这份材料就弄得有模有样了。

侯卫东拿着档案袋到了三楼,高副县长也正从办公室出来,他见到侯卫东,就问道:“项目情况进展如何?”

“我才到市科委去了一趟,如今几个县都在争取这个项目。”

高副县长与侯卫东进来之时,府办主任刘坤正站在杨森林桌前,正在汇报新管会的事情,他为高、侯两人倒上茶水,拿着本子坐在一旁,并不记录,认真听着。

杨森林看完材料,对高副县长道:“老高,你是分管领导,既然有了项目,你一定要主动与科委衔接,不能做在办公室里指挥,光靠科委的力量,是弄不下来这么大的项目的。”他口气中就带着些批评。

正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杨森林与高副县长都是从沙州里调下来的,两人在市里职务一般大小,如今杨森森是县长,他是副县长,成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被杨森林批评了两句,他也就只能听着。

被杨森林批评了几句,高副县长就对侯卫东有了小小看法,侯卫东从沙州市科委回来,事先没有给自己报告情况,而是直接找杨森林汇报,这就是典型的越级汇报,而越级汇报是岭西官场中很忌讳的事情,虽然这种做法很普遍。

“我明天就去市科委,与尹明主任具体谈。”高副县长又问道:“这个项目常委会还没有研究,关于土地问题我如何表态。”

杨森林想了想,道:“明天一早我和你还有侯卫东,一起到市科委,这个项目如今是热包子,手脚稍稍慢一些,就会被其他人抢去,马书记还有些时间才回来,我们不能等了。”

马有财当过多年的行政主官,当上书记以后,还是习惯于政府那套作法,事情管得极细,县委亦就经常侵占县政府职权,杨森林是个急性子,也不是轻易服软之人,早就对马有财的做法不满了,只是他在益杨势力单薄,只能忍着,这一次,他想借基地之事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342章 攻关(中)

杨森林如今是益杨县长,他决定争取市科委的农业科研基地项目争,力度又有不同,他先给沙州市政府秘书长蒙厚石打了电话,以县长名义正式汇报了益杨县政府的想法。

他是蒙厚石的侄子,平时也多承其关照,但是平时多是麻烦其解决个人问题,这一次是利用私人关系解决公事。

蒙厚石是市政府资深秘书长,他在基层奋斗之时,现在的省委副书记朱建国也在基层奋斗,等到朱建国大权在握之时,蒙厚石年龄已经偏大,志气也已消磨得差不多了,他就想在市政府秘书长位置上等着退休,也由于有了朱建国的关系,沙州市政府一直都用他作秘书长。

他在市政府的地位很超然,说话在某种程度来说比副市长还有份量,市科委这点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是小事情,他笑道:“森林,很有眼光啊,我支持你办这件事情,你以县政府的名义打个报告,要求建一个农产品科研机构,我来签字,建议将科委的项目放到益杨县。”

“高市长很快就回来,她是才上任不久的副市长,与下面关系都一般,我估计她还不知道此事,你们动作快一点,趁着其他县没有当面汇报的时候,就把事情解决了。”蒙厚石当秘书长多年,对市政府的事情门儿清,轻重缓争把握得很好。

得到了蒙厚石肯定的回答,杨森林心里就踏实了,第二天,刘坤到市政府去报文件,杨森林、高副县长和侯卫东就去科委拜访尹明,杨森林提出将新管会土地以五万元一亩的土地作价给农业科研基地,一百亩土地就是五百万元,这个价格就远远低于商业用地,不过也在新管会用地政策之内。

这个承诺,已经违反了益杨县常委会重大事项相关制度,杨森林一方面是为了争取项目,另一方面也是有意借机挑战马有财的权威,打开了一个缺口。

九月二十八日,侯卫东正在办公室看报纸,接到了尹明打来的电话,他高兴地道:“侯主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市政府已经同意将农业科研基地落户到益杨,为了此事,我可是得罪了吴海等县领导。”

当侯卫东喜滋滋地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县长杨森林之时,杨森林很平静,道:“我知道这事了,项目来了以后,你们科委要负责协调,将农业科研基地建好。”

侯卫东热脸碰上冷屁股,从县长办公室出来以后,很有些尴尬。

其实农业科研项目一事,杨森林两天前就知道了,益杨县请求建科研基地的报告上报到市政府以后,蒙厚石在第一时间拿到这份文件,他在上面签到:“我市是农业大市,应该配置一个农业科研机构,益杨县条件最为成熟,建议将科委的农业科研基地项目落户在益杨,益杨就不必单独再建机构。请高榕副市长阅示。”

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市长高榕是刚满四十的女同志,又是民盟党员,她原本是妇联副主席,在沙州市换届之时,按照省委要求,需要在班子里配备一名有大学文凭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沙州市委依葫芦画瓢,先将正处级女干部中排了名单,居然没有一个符合条件,随后请示省委以后放宽条件,副处级女领导中只有高榕符合条件。

沙州市委就将高榕材料上报给了省委,省委拿到高榕档案,发现高榕居然还是民盟党员,省委副书记朱建国当即表态,这个女同志条件很好,纳入重点培养计划。

天上落下了馅饼,高榕就稀里糊涂地当上了沙州市副市长,后来,她当上副市长的原因还是传了出来,这让许多雄心勃勃的正级处男性领导哭笑不得。

高榕刚下从欧洲回来,一到办公室,政府办的小梁就将这份文件送了回来,她出去了有一个多月,只知道科委有项目,并不知道具体情况,见到蒙厚石的意见,便打电话询问了科委尹明,尹明回答得很原则:“沙州四个县都符合条件,各有优势。”

高榕看着蒙厚石的意见,特意问道:“益杨如何?”

为了这个项目,四个县的头脑都先后与科委进行了接触,这让尹明好生为难,此时听高榕特意提起益杨,他揣测高副市长是有意让益杨中标,就道:“益杨经济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好一些,又搞过铜杆茹企业,是四个县中最理想的。”

高榕听到尹明如此说,在文件上签字:“科委农业科研基地项目布置于益杨,符合实际情况,建议由科委与益杨县共同提一个方案,报市政府研究后实施,请刘市长阅示。”

对于刘兵来说,建一个农业研究基地是小事,他见高榕签了字,随手就写了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同意。”

县委书记马有财是国庆节以后才回到益杨县,此时杨森林快刀斩乱麻,已将农业科研基地定了下来,基地定点于新管会内,占地一百五十亩,每亩五万元。对于此事,马有财心有不快,只是杨森林手里有刘兵签字的尚方宝剑,他默认了这个结果。

在随后的一次常委会上,刘兵道:“常委会重大事项议事制度,是铁一般的纪律,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按照这个制度办事,否则就是对民主集中制的践踏,是对常委会领导集体的否定。”

这个帽子很大,杨森林在鼻子里“哼”了一声。

农业科研基地项目是岭西农业科技改造的子项目,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为主体,地方配套百分之三十,在侯卫东的多次汇报之下,益杨县政采纳了侯卫东方案,由侯卫东代表益杨县科委与市科委协商,在农业科研基地内单独设立一个益杨野生菌研究所,但是直属于益杨县科委,算是这个项目对县科委最直接的回报。

侯卫东最真实的想法是借着益杨野生菌研究所这个项目,将科委的办公条件彻底改变,电脑以及老古董家俱都换掉,办公条件好了,经济宽松了,科委同志才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否则一切思想工作都是白费劲。

项目开工建设以后,侯卫东让周永泰作为益杨科委的代表,负责协调、监督工程,侯卫东则当甩手掌柜。

科委日常工作琐碎,多是日常性事务,侯卫东每天上午只花半个小时,就将事情办完,他便处于无所事事之中,以前在县委办和新管会之时,他很少到石场去,这时他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人,他就经常开着皮卡车到石场和火佛煤矿,即照看了企业,又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享受生活。

由于这几年基建项目很多,石场一直不愁生意,几年下来,石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人都成了熟练工,侯卫东只需看了看炸药用量,便大体上算得出每月的营业额,相差极小,狗背弯石场、英刚石场以及下青林条石场,已经成为他稳定的利润来源。

而火佛煤矿的经费则困难重重,由于行情长期不振,销售困难,料场的煤炭堆积如山,另外还有一些用煤大户则总是拖欠着煤款,如果不是三个石场不断输血,这火佛煤矿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十一月五日,侯卫东开着蓝鸟车到了岭西,岭西火电集团下辖好两个火电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