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种地去-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文听了顿时哈哈大笑,夏天来了,暑假也到了,村里的孩子也没啥娱乐活动,洗冷水澡也就是偷偷跑到河里去洗澡,大人们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太危险了,不过孩童们一有机会就会偷偷跑去洗澡。
大人们自然有一套辨别的办法,孩童们洗了冷水澡,只要用指甲往皮肤上一刮就会出现白印子,所以孩童们洗完冷水澡后就会乱跑一阵,等出了汗水后皮肤上就刮不出白印子了,这才敢回家去。
而且孩童们还不敢顺着河边走回家,村里的八卦队伍太强悍了,有一点蛛丝马迹就能八卦出事实的真相,孩童们往往为了洗一次冷水澡就要翻越好几个山头饶回去。
“文叔,你不会跟我爸说吧,你要是说了,我爸会打死我的。”大军可怜惜惜的说道。
方文上前摸了摸几个孩子的小脑袋,笑着说道:“恩,我不会告状的,不过你们洗冷水澡也不安全啊,出事了谁能救你们。”
“文叔你就放心吧,我会游狗刨骚,可厉害啊。”大军牛气的说道,仿佛自己已经站在了奥云的领奖台上。
“是呢,大军哥刚才也教我们游了,我们都快学会了呢。”孩童们纷纷附和道,看大军的眼神满是崇拜。
方文一听到'狗刨骚'三个字,顿时又笑喷了出来,这是村里孩子常用的游泳姿势,这是模仿土狗在水里游水而来的,其动作分解开来就是双手胡乱在水里刨动,双腿也是乱登,这个姿势学起来相当容易,但是因为动作相当费力,而且还游不快,用处实在不大,孩童们用这种姿势游个十来米远力气就消耗尽了。
“得了,就会一招狗刨骚也好意思说,下是你们要去洗水澡叫上叔一起去,没大人带着千万不要别去洗澡。”说着方文开始引经论剧,从女娲造人说起,到孙悟空掉进海里差点淹死,好不容易拣了跟棒子才爬上来,在到司马光砸缸救小孩,不管有用没用,反正把孩童们忽悠得对下河洗澡产生恐怖感为止。
末了给了大军二十块钱,让他带着孩童们去买点零食然后赶紧回家去吧,叛徒小宝自然单独奖励了十块钱,等小宝欢呼了片刻,才发现自己的行为被孤立了,最后无奈的把十块钱上交给大伙这才被原谅了刚才的叛徒行为。
看着孩子们下山去了,方文哼着:“采蘑菇的小姑娘!”,往更远的山头走去,昨日傍晚村里下了些雨,只要运气好,在山上到也能采到不少的蘑菇……
PS:大伙没被吓到吧!话说,我儿时在山上的生基里面见过人的头骨,然后就悲剧了,接连做了三天三夜的噩梦,一睡着就梦到自己跑进生基里面去了,满地的人骨头,怎么爬也爬不出来,然后接着就大病了一场,现在想来都有些吓人,汗……
第113章 菌子——热闹喧哗
采蘑菇一般要靠运气,或者是蹲点,而且这蹲点有时候一蹲就是十几年,这蹲点和守株待兔的意思差不多,好比,今年你在某某地方发现了蘑菇,以后每年到了长蘑菇季节,只要头一天下了雨,就会忍不住跑那地方去看看。
因为蘑菇恰恰在一个地方能生长好几年,甚至几十年,只是每年一般也就是生长一次,你如果忘了去采,这蘑菇自然也就烂地里了。
说下野生蘑菇的生长周期,一般白日下雨后,在当天晚上的半夜或清晨蘑菇就会长出来,而到第二天下午上面的朵儿这才差不多完全盛开,隔天的时候大部分的菇盖子就会烂掉,而下面根茎还可以吃,在隔一天就悲剧了,这蘑菇也就彻底烂掉了。
川内最常见的蘑菇在初中的生物课本前几页就有图片,一种是三团菌(鸡纵菌),一种是鸡油菌,村民们一般把蘑菇不叫蘑菇,都是叫:“菌子!”
川内老林子的野生鸡油菌能长到二十厘米高,和鸡油的颜色差不多,黄而不浓,一看就知道滑嫩可口,引人食欲。这种蘑菇一般只生长在山林中,而且一处也就几朵,能一次性采到五朵以上就人品大爆发了。
鸡油菌在烹饪的时菇体很吸油,吃的时候一口咬下去,和了蘑菇汁液的油水被挤压流出来,如鸡油一般,故此得名。
村民们一般用来炖肉吃,汤要浓,油要多,又因为鸡油菌比一般的蘑菇要韧,有点弹性,可以把小指大的根茎扯成细丝,夹一根放进嘴里,很有嚼劲,那味道:“哇哦~~~~~”;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无病呻吟!”
鸡油菌是世界著名的食菌之一,在西北等地的质量最好,但产量太少了,纯野生的实在太少见,就连村里人也有许多一辈子都没吃过。
鸡油菌还是中药材,能清目,利肺,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视力失常,眼结膜炎,夜盲,皮肤干燥,呼吸道感染等……
方文在公社收购山货,这么多天过去了,一朵都没收到,实在是鸡油菌的采摘完全靠人品,除非以前就在某地采过,来年可以'守地待菇!'
不过秋季才是蘑菇生长的最佳季节,等过些日子,金堂乡几万民众在重金之下肯定能采到不少出来。
————————————————
而三团菌也就是鸡纵菌,三团菌是农家称呼,因为这种菌子会在附近三处生长,人品爆发的时候一次性能采到百来朵呢,少则也有三四十朵,如果只有十来朵,那你就悲剧了,赶紧回家洗洗睡吧,明日早些出去扶老太太过马路积点功德吧!
川内的三团菌的盖子一般是灰黑色,高约七八厘米,而采这种菌子也有个特点,最好是把下面的埋在土里的一节一起采出来,因为埋土里的一厘米根茎非常香。
三团菌之所以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味道好,而是这种野生的蘑菇产量大,而且在村庄附近的坡坡坎坎都可能生长,甚至在村民的坝子边上都可能生长,不过也只是相对其它种类的蘑菇产量大而已,仍然需要村民们蹲点才容易采到。
至于烹饪方法,百家菜就有百家味,以三团菌卓越的品质无论怎么烹饪都好吃,如果你做出来比较难吃,那也请你赶紧洗洗睡个好觉吧,因为等你醒来就会发现千古罪人里面从此又多了一个人。
村里人大多数时候都是清汤煮来吃,因为三团菌的味道相当鲜美,放点葱花,少许盐能让你把舌头都吞下去。
-————————————
方文漫步在山道上,幻想着自己人品大爆发,即便寻不到鸡油菌,只要有三团菌的数量取胜也不错了,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往往是骨感的。别说三团菌了,就连毒蘑菇也没见到一朵,猴儿在找蘑菇方面也没有一点天赋,方文也只能无奈回到了家里。
把种子也收拾好,匆匆吃了点剩饭就冲到公社,公社虽然破败了,可占得却是相当之广,地势是九村十八寨最为平坦的地方,不然李老师也不会说公社的风水好了。
公社除了几个在使用的办公室,旁边的楼上还住着村小学的教师们,村小学离公社步行二十分钟就到了,在一个山弯里里,不过三层楼,到也幽静。
公社旁边就是卫生站,打米房,理发店,茶馆,杂货店等等,人气很高,村里的八卦消息也多数是从这儿传播出去的,在外墙上有几个大黑板,上面已经换成了方文发布的一些收购消息。
等他赶到的公社的时候,在坝子外面正聚积着不少村民,或是来卖一些水果山货或是单纯的来逛逛,村里人除了公社地段貌似也没什么可去,难不成还能天天跑山坡上去散步?
几十号村民正在热闹的交谈,托八卦党方大娘的福,方文早就被人肉搜索了出来,即便没见过他的村民也知道他的大名,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不足外人道也。
而且村里人喜欢给人起诨号,如张三李四王麻子等等,还有什么周大娃,王二小等等,这些诨号会伴随村民们走完一生,不过著名的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外号那才好听。
方文本来是没有外号的,可现在也被八卦出了一个不是外号的外号,那就是:“方站长!”
等方文发现人人都叫自己方站长的时候,不由的想起这里面是不是有杨站长的影子,估计杨站长如果没有进入畜牧系统,混个县宣传部长都不成问题。
“方站长来了。”
也不知道谁认出了他,高声一喊就让方文暴露了出来,根本没机会走近听村民们在交谈什么。
“真的是方站长来了。”
“他就是方站长啊,好年轻啊。”
“小伙子的脑袋瓜子就是灵光,卖菜都能挣大钱。”
“听说方站长前两个月还是畜牧站的临时工呢,看看别人混得,俩月就升站长了……”
“听说他还是李老师的徒弟呢,还是李老师厉害啊,给徒弟把风水一改就发达了。”一个老人感叹着说道,一看就是个坚定的风水粉丝。
方文心道,这“方站长”的诨号估计要伴随他进棺材了,不过还好不是“方大娃”“蚊子”“方师傅”等称呼,不然更悲剧。
“大伙都在啊,正好,一起把价格定一下。”等方文把一包烟散完,接着就交谈着定价格的事情,主要是想把收购价规范出来,明码标价,听取下村民们的意见,如果价格低了就提出来。
如板栗等水果分别多少钱一斤,板蓝根等药材多少钱,野鸡竹鸡这些野生动物的价格,蘑菇等价格全都细分出来,让村民们心理都有数。至于蔬菜方面,因为店里现在还消化不了那么多,暂时只在附近的村子里收购,等火锅店一搞定,方文在根据情况看需不需要开连锁蔬菜店等等,反正现在资金还算充足,开了店也不用他自己管理。
杨支书虽然没在,但几个村干部却在,这些村干部年龄都比较大,种地也不够力气了,每月领着工资,日子到也过得去,家里最多种些玉米稻谷啥的,平时到也清闲,多数时间都在公社混完白天。
这几个村干部也帮着收购村民的物品,反正价格是公开透明的,也不用担心中间吃钱,方文自然也会发红包,几个干部有了外快到也乐意帮忙,在说这本来就是给村民们创收入,也是他们的本分。
几个村干部这时候也出来了,很快方文搬了一张桌子出来,然后招呼大伙集思广益,把村里的特产都说出来,刘老村长的字些写好,负责记录。
方文听了片刻,忽然发现很多山货特产等之前都被他忽略了,果然闭门造车是要不得滴,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有限。
方文把收购的东西分为了几大类:水果、野果、蔬菜、药材、山货、野生小动物、家畜等等。
今儿有些东西的价格却是定不下来,能定下来全都写在黑板上,如土鸡蛋等等。
一个休假的村小学老师帮着用粉笔书写到黑板上,有认识字的村民开始大声念出来,也有一些村民在公社借了笔开始抄写,不管家里有没有,把价格记上了,说不定在山上啥时候遇到了采了来就能换成钱。
不仅仅是大人们,连放假的孩子们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到了消息赶了过来,然后拿出小本子开始抄写,因为黑板上野果一栏种类繁多,半大孩子其实比大人们还清楚这些野果长在什么地方,只要去采来了就能换钱。其中一味“野生地瓜”,方文开到了三十块钱一斤,这种野生地瓜只有小指头大小,村里也有俗语:六月六地瓜熟,八月八地瓜刷罢(枯竭)!
这种地瓜一般长在土地的坡坎上,藤条种,果子或长在土里或半露在外面,熟了后会变成红色,里面果肉类似于野生的无花果,如果只论口味不比无花果差多少,甚至有些人更喜欢吃这种地瓜。
虽然产量也比较多,但是个头太小了,也就小拇指大,甚至还要小一些,一年就两个月的成熟期,一个半大孩子在山坡上刨一天,能采到一斤就算人品爆发了,半斤是正常发挥。
但方文一斤给三十块钱,对孩子们的诱惑太大了,村里的孩子都是从家里带米去学校换成饭票,打一份素菜不超过一块钱,荤菜不超过两块钱,家里穷的孩子很多都自己带菜去吃,更有甚者,泡着米汤就把午饭吃了。
很多山货的价格方文暂时定不出来,但几十种野果的价格全都定了下来,而且价格之高,让村民们目瞪口呆,没有一种是十块钱一斤以下的。
“方站长,这野果子的价格是不是太高了,就这野葡萄我家后面有一大片呢,起码就能摘到十几斤,酸得很,每年都烂在藤上没人管,你真的要给五十块钱一斤?”一个老农挣扎了片刻,高声问道。
方文一听顿时大喜,他一坛猴儿酒里面不过用了几两野葡萄,川里的野葡萄颗粒很小,熟了后是黄/色,一整串也只比拇指大一点,一株野葡萄藤条陆续能采到一斤多就不错了,因为鸟儿会啄来吃一些。
一听老人说有十几斤,顿时大喜,有些激动的说道:“太好了,五十块钱一斤有多少我收多少!”
老农一听也是欢喜异常,他家后山就能采到十七八斤的野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