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第68章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68章

小说: 家长里短种田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钱兴得了钱却并未立刻收好,而是拿手里‘一、二、三’重复数了好几遍,末了抬头望着李氏道:“三姨,三个!”

李氏笑着摸摸他脑袋“是,就是三个!”

“小姨给五个!”李氏闻言笑容一僵,低头看钱兴,见他一脸无辜、满眼疑惑望着李氏,李氏尴尬得不知如何回答?

这时李贤健跑过来,扯扯李氏袖子道:“三姑姑,咱们回去吧,奶奶和姑姑们正等着您了!”

“呵呵,是啊是啊,走吧,咱们回去吧!”李氏总算找到台阶下,干笑两声便抱起云舒走到前面。

云舒透过李氏脖子往后看,见李贤健走到钱兴面前,板着脸似乎说了他什么,钱兴红了脸低下头,赵强一旁双手抱胸,时不时撇撇嘴!

唉!才两年功夫,以前天真浪漫表哥们都开始长大了!长大了是非就多了,唉~~~

云舒母女一到外婆家,明显感觉到里面气氛喜气。外婆胳膊上绑了一条红布,李氏将准备好一个布包递给外婆:“娘,我没什么好送,做了身儿衣服,您看看喜不喜欢?合不合适?”

“呵呵,喜欢喜欢,你们姐妹送东西我能不喜欢?只要别太浪费就好!”

“娘,这么喜庆日子,什么浪费不浪费?”

云舒母女来到外婆家堂屋,舅母首先迎了上来,大姨二姨小姨也都围上来,互相说些喜庆寒暄话,然后舅母去厨房忙着做午饭,李氏姐妹便围坐一起聊天。

这次云舒见到了二姨二儿子和小姨大儿子,一个去年十一月生,一个去年十二月生。俩小孩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就是两个红呼呼肉团儿!云舒逗了一会儿没意思,听李氏姐妹现谈论都是怎么养孩子之类话题,连点儿八卦都没有,没听头。

李氏见她一副没精打采模样,便让她自己去玩。云舒礼貌跟几位姨姨招呼一遍,便慢慢围着外婆家堂屋打转参观,到外婆房门前见她正牵着李贤康从屋里出来,云舒迎上去,甜甜叫了声外婆,外婆一高兴便抓了两大把糖果给她。

云舒对这东西虽然没兴趣,却依然装出一副喜爱至极模样,谢谢外婆,将糖果全收进袖兜里,外婆摸摸她脑袋便去忙活了!

云舒无聊掏出一颗糖果左看右看,面前突然出现张胖脸!云舒抬头一看,李贤康这胖小子正傻乎乎咬着手指、盯着自己手里糖果流口水。

云舒将糖果往他面前一递,他毫不客气一把抓过,麻利剥了油纸塞进嘴里,那表情幸福又陶醉。

云舒笑笑往屋外去,康娃嘴里嚼着糖果紧跟她身后,云舒到哪儿他便到哪儿,云舒往左他定然往左,云舒坐下他也坐下,两个小人坐外婆家门槛上大眼瞪小眼。

云舒盯着他看半晌,眼珠一转,笑嘻嘻摸出一颗糖果,举到自己嘴边,康娃目光粘糖果上张着嘴紧张伸长脖子!

云舒晃晃糖果:“喜欢?”

康娃点头入捣蒜。

云舒手扶下巴,做出一脸犹豫状,“我不喜欢糖果!”康娃立刻两眼冒光!

“但我喜欢铜板!”康娃眨巴着眼睛一脸懵懂望着她。

云舒伸出一根手指:“一个铜板一颗糖果?”

康娃依然一副呆傻样,云舒皱眉,这家伙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云舒想了想,伸出两根手指:“一个铜板两颗糖果!”

康娃表情依然不变,云舒怒了,跳下门槛:“一个铜板三颗糖果,不换拉倒!”说完气鼓鼓就要走开,她一转身衣服却被人拉住。

云舒回头一看,见康娃正拿着个铜板望着她,云舒被雷到了!“傻康娃…他…识数?!”

云舒决定试他一试,她收起铜板,掏出一颗糖果放他手上,康娃不缩手嘟着嘴望着她;云舒又放上一颗,康娃依然如此;直到放上第三颗,他立刻缩回手,宝贝收好两颗,剥开一颗塞进嘴里!

为了验证康娃是否识数,云舒试了多次,发现他只认识三以下数,而且只认吃。你跟他说三只鸡他不明白,要是说三块肉,他能立刻抓出三块肥肉来!

云舒郁闷,这家伙真是个奇才!然后云舒用十二颗糖果骗得康娃四文钱,可惜糖果不够了,还有两文没弄过来,待会儿得再想办法再弄些糖果才行。

近午饭时,李贤健、赵强和钱兴一窝蜂跑回来。

二姨一边给钱兴擦汗一边问:“小兴,你们又跑哪儿去了?”

“嘿嘿,我们去镇上了,强哥哥请我们吃东西!”

“是吗?花了多少钱?”

“一共三十文!”

“啊!这么多!”二姨转向大姨:“大姐,你别老给强强那么零花钱,小心他大手大脚习惯了,以后改都改不过来!”

“没事儿,不就是几十文?哪像你,连三妹小妹给几个铜板也要收!”

“呵呵,我是帮小兴存着,以后给他娶个漂亮媳妇!”

“得了吧,没那几文,你们家小兴就不娶媳妇了?”

舅母招呼道:“行了,别闹了,你们几个来帮个忙吧,就要开饭了!”

☆、第一百章 三位姑奶奶

感谢“liyina”粉红票票!谢谢liyina童鞋支持鼓励,我会努力写好努力!╭╮

午饭很丰盛,开饭前舅舅带着舅母和四姐妹以及一大群孩子为外婆祝寿,这顿饭当是自家人祝寿宴加团圆饭,外婆很高兴,满脸带笑乐得合不拢嘴!

云舒趁机向外婆要了两大把糖果,另几个孩子见状围上来嚷嚷着也要,屋子里大人们谈笑风生、小孩们吵吵闹闹,好一副温馨热闹合家团圆景象。

可好景没持续多久,众人说完祝词,互相敬酒,才吃几口菜,突听门外有人喊:“郑大娘、富贵哥,你家来客人了!”

“客人?谁会这么早来啊?”大姨放下酒杯,按住正要起身外婆,“娘,您先吃,我出去看看!”

大姨拿条手绢擦擦嘴,往屋外走去,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大人们将自家小孩招呼到身边,拉他们坐下吃饭。

小姨擦擦嘴,嘟囔道:“不知是哪个不识相,来真不是时候!”

二姨瞪她一眼,夹一筷子菜放到外婆碗里“娘,今天您是寿星,要多吃点!”

外婆笑眯眯点点头,夹起菜张开嘴还没送到嘴边,“娘!、!”大姨急匆匆跑进来!

大家见大姨那一脸焦急模样,都放下了筷子。

“如琴,干嘛慌慌张张?出了什么事儿!”

“娘,姑姑们来了!”

“姑姑?”李氏姐妹面面相觑,什么姑姑?

郑氏想了一会儿,“你说鸿香、鸿梅她们来了?”

“是啊是啊,娘,她们都到院子路口了!咱们要去接吗?”

郑氏立刻放下筷子,“接,怎么不接!走,大家都去看看吧!”

舅母闻言赶紧把康娃嘴里鸡腿拔出来,给他擦擦嘴、整整衣服,拉着往外走,李家姐妹也匆匆擦擦嘴站起来。小姨一边整头发一边嘟囔:“真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吃饭时来,出门也不看看时辰!”

李氏拍她一下“少说几句,当心被娘听见!”

小姨撇撇嘴,眼珠一转,凑到李氏耳边问:“三姐,那几个姑姑长啥样儿啊?”

“这个…我也不清楚!”

“你也没见过?”

二姨插话道:“你们都没见过,她们还是二十年前回来过一次,后来再没回来了,那时候如书才一岁不到,你还没出生了!”

“二十年没回来?!”小姨撇撇嘴:“一回来就挑别人吃饭时候,别不是省城过不下去了,想回来养老吧?”

二姨拍她一掌,小声骂道:“死丫头,大喜日子,说什么了,小心娘打你板子!”

李氏牵着云舒跟二姨小姨走后,嘀嘀咕咕到了院门路口,郑氏站前面,伸长脖子往大道上张望。

没一会儿,大道转角处出现一个五十岁左右妇人,装扮朴素,一脸慈祥模样,她身后是一个七八岁白净男孩,然后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男人。

云舒望着那拐角处一个一个走出来人,像看舞台上演戏人一个一个出场似,一脸兴味等着下一个人出场。

待接连出来十来个人,二姨忍不住了:“还有啊?!这得多少人啊?咱们家哪儿来那么多地方给她们住?!”

小姨挥挥手帕幸灾乐祸道:“床不够就睡脚踏呗!”

站前方郑氏眯起眼仔细打量来人,待还有十来步距离,走前面老妇人笑道:“大嫂,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郑氏上前几步,扶着她胳膊端详一阵,“鸿香?”

“是啊,是我啊,大嫂!”

“哎呀,真是你啊,我都认不出来了!”

“呵呵,是啊、是啊,咱们都老了!”

郑氏与李鸿香站路口说得热络,把进院子路全堵住了,才站一会儿,身后一个着红衣中年妇人高喊一声:“哎呀,大嫂大姐,你们要说话也不能堵住路口啊!我这边几个小伙子还挑着东西了!”

郑氏闻言赶紧退后几步,“鸿香,咱们先进屋再说吧!后面…哎哟,我还一个不认识了,也罢也罢,咱们先进屋、先进屋,啊!”

外婆转身,看看自己身后一大群儿孙中,只有舅舅是个壮劳力,便道:“富贵啊,你去帮帮后面那几个小伙子!如琴,你们姐妹就给大家带路吧!”

大姨和二姨走上前来,礼貌跟李鸿香身后众人寒暄,然后带着众人进了院子。

待大家回到屋里,各自坐下。

外婆坐正上方主位,李鸿香和另外两位夫人坐到外婆旁边,其中就包括刚才喊话那位身着红衣中年妇人,几个老妇人相互行礼寒暄叙旧。

云舒一一打量过去,见大姑奶奶李鸿香一身靛蓝绸布衣、体型富态,除头发上一根银簪和手腕上一串佛珠外,无其他任何装饰;额头和眼角虽有皱纹,却并不显老反而让她显慈祥和蔼。

二姑奶奶李鸿梅,一身崭青色棉布衣,似是刚从成衣店买回来一般,体型佝偻瘦削,脸上满是岁月雕刻出沟沟坎坎。云舒见她与外婆说话时明显畏畏缩缩,一点儿不像省城富户人家出身,说她是个普通村里老太太可能有人信。

三姑奶奶李鸿桃,一身大红富贵印花绸缎衣,头上发髻繁复,珠翠环绕,手腕上、手指上镯子、戒指亮光闪闪,好不热闹。她说话眉飞色舞、比手画脚,爱摇来晃去,头上、手上东西随着她摇晃叮当直响;如果没有她脸上扑簌簌往下掉白色粉末,也许云舒会比较喜欢那叮叮当当银子声音。

三人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那边舅舅总算将后一挑担子挑进堂屋。他一放下箱笼,便凑到舅母身边小声嘀咕,云舒悄悄凑过去偷听。

舅舅道:“媳妇,给我一两银子!”

“你要银子干什么?”

“刚才那几个挑箱笼是三姑姑请来帮手,人家等着拿工钱了!”

“那也要不了一两银子啊!”小姨突然插嘴道。

外婆闻言看过来,“怎么了,如画?”

小姨正要开口,李氏一把捂住她嘴,没事儿、没事儿,大哥叫咱们去帮个忙!说完便拉着小姨和舅舅除了门,舅母也跟了上去,云舒爱凑热闹,自然也跟着出去。

他们来到李家大院路口,那里站了三四个年轻小伙子,李氏和小姨上前问了价钱,后讨价还价一番,以一人一百文打发了她们!舅舅讪讪摸摸鼻子,嗫嚅道:“他们…他们刚才明明要每人两百文工钱,所以…所以…!”

众人瞪他一眼,转身回去,一进屋,小姨就小声将刚才事告诉了大姨二姨,二姨惊讶道:“挑个箱笼也要那么多钱,里面是什么东西?莫不是给咱们娘准备贺礼?”

小姨往堂屋上方几人望去,见除了三姑奶奶外,其他两人不像很有钱样子,特别是二姑奶奶,似乎比自己家还不如。她又看看那几个箱笼,见箱笼全是统一青布罩住暗红木箱,那样式倒像是自家衣服箱子,于是道:“应该不是贺礼!”

几人正嘀嘀咕咕,外婆突然叫了舅母:“你们去厨房再弄些吃,几位姑奶奶还没吃饭了!”

“哎,等等,大嫂,你看我那几个衣服箱子放哪儿啊?你还是先给咱们安排一下房间吧!走了两天了,累死了,我得先歇会儿!”

“这个…”郑氏犹豫半晌,这群人一共来了八人,大姑奶奶家除李鸿香外还有她长子和长孙,二姑奶奶只带来个小孙女,三姑奶奶带来是长子和长孙女。这可怎么安排啊?

先前李氏姐妹已经将自己以前闺房腾了出来,每间屋子两张床,晾晒场边小姨房子还有两间厢房四张床。郑氏衡量一番道:“那三位姑奶奶就挤挤,带着孙女住左边前面厢房吧,两位大侄子和大侄孙就去晾晒场那边睡如何?”

三姑奶奶不满撅撅嘴,挥挥手帕,自言自语道:“唉!我就不说不来不来吧,大姐非要拉着我一起回来!看吧,什么都不方便,住个房间还有四五个人挤一起,真麻烦!罢了罢了,大侄子,就麻烦你再帮我把箱笼都挑进去吧!唉!真是,早知道就带几个下人来了!”

三姑奶奶毫不客气指着挑了几趟箱笼还没喘匀气舅舅,而她自己二十多岁儿子却像个公子哥儿似抄着手站一旁!

李家姐妹见状个个拉下脸来,小姨嘀咕道:“要宽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