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中国式老板 >

第12章

中国式老板-第12章

小说: 中国式老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嘉禾一边说,一边朝平地的另一个方向指了指。

赵大生一再催促下,苏嘉禾才带着他,到了高湖山南边。

往南走了一段路,静静的空气中,赵大生隐隐地开始能闻到花香。

转过一个弯,赵大生眼前忽地就一片白。

那一片白,原来正是漫山遍野的油桐花。

满树满树的油桐花,白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白,一片连成一片,如白色海洋一般,自高到低,自近到远,自这片山野到那片山野,竟是延绵不绝的。

恰此时又是夕阳西下,金色的霞光,铺在粉白的花海上,更有一番别样景致。

“怎么样,赵大生,我没骗你吧。”苏嘉禾道,“咱们学校的油桐花和这里比起来,可又逊色多了。”

赵大生仿佛未曾听见苏嘉禾说话一般,他自顾说道:“狗日的,什么时候假如一切都放下,我就来这里隐居算了。”

苏嘉禾听了,不由说道:“得了吧,你还隐居?你要隐居,今日那太阳就不会沉下山去了。”

赵大生也不示弱:“他奶奶的,我抒发抒发内心想法不行啊。”

说过之后,两人就笑,笑得油桐花一阵一阵地落。

赵大生问道:“这山上,怎么有这么多油桐树?”

苏嘉禾道:“早年,附近村落有个油纸伞厂。这满山的油桐树是当年那油纸伞厂种的。油桐树结的油桐籽,可榨成桐油。油纸伞没桐油,是防不了水的。”

赵大生道:“原来是这样。我说呢,这山野之上,怎么漫山都是这油桐树。”

苏嘉禾道:“只可惜那油纸伞厂早不见了。”

赵大生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物竞争是这样,产品竞争也这样,没什么可惜不可惜的。”

赵大生上山来,特意就是想看晨间的油桐花的,所以回到草棚之后,他倒惦记了一个晚上。

次日清早,天刚刚亮透,赵大生就拉着苏嘉禾,重新来到了这南边的山野。

同样是粉白一片的油桐花海,晨间的,自又与昨日夕照之下的大不相同。

昨日夕阳下,油桐花是泼辣的,奔放的。

到了这晨间,一朵朵白花带露,反倒是一副娇羞欲滴的模样了。

这样的油桐花,更接近赵大生心中预想的景致。

其实,说穿了,还是安雅出现的那个油桐花清晨在作怪。

安雅在赵大生的现实中已被拉远,但她在赵大生精神世界中却一直没离开。

那个“像鸡蛋清一样的清晨”,骤雨初歇,油桐花朵朵白花带露,就是眼前这娇羞欲滴的模样。

赵大生看着眼前的油桐花海,心中又浮出了昨日黄昏说过的那句话:“什么时候假如一切都放下……”

但这回,赵大生没有将【】它说出口。

赵大生没有说出口,倒不是怕苏嘉禾笑。

他之所以没说,是因为他自己都觉得,这个“假如”是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

苏嘉禾其实说的没错,他赵大生若是能放下一切来隐居,那夕阳真的就不会西沉了。

自昨日到现在,赵大生虽因拜会苏嘉禾和詹晓敏而来,他也因此获得很多不一样的内心体验,但事实上,赵大生对于苏嘉禾如今的生活环境是不适应的,或者说,他赵大生是不愿去适应的。

这里的时间,始终是停止的。

这里的人心,始终的透亮的。

这些,赵大生从来不觉得不好,他甚至有些向往,所以他会说“假如一切都放下……”之类的话。但同时他又很清楚,这些一定不是他现在想要的。

人,有时候就是如此悖论。

用赵大生的话来说,“人有时候就是这么贱”。

话虽难听,道理却一样。

所以,这个清晨,赵大生与其说是在赏花,不如说是告别。

告别这世外之地。

——这世外之地,时间一不小心会停止,人心一不小心就会透亮。

如果一直生活在这里,那倒也罢,例如苏嘉禾,例如詹晓敏。

可他赵大生还是要回去的,回到那巨大无边的染缸中去,回到他在三江市的欢乐与苦恼中去。

赵大生敬重这里的人心,就像敬重苏嘉禾、詹晓敏。

但他自己,却必须告别,重返他自认为应该去的天地。

赵大生这么心猿意马地看着油桐花,等他和苏嘉禾再回到草棚时,苏嘉禾父亲已经在那里将被褥都收拾好了

——苏嘉禾父亲是来接赵大生、苏嘉禾下山的。

下山之后,赵大生吃完早饭,又跟着苏嘉禾,在查木坑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转了转。

到了十时,詹晓敏哥哥开着江铃就来接了。

赵大生回到苏嘉禾和詹晓敏在那乡村中学的小巢,又逗留了半日。

下午将晚,尽管苏嘉禾和詹晓敏一再挽留,赵大生却坚持要回三江市。

他真的想回去了。

在这里,连挣扎,连梦都没了。

三江市却不一样,虽然它会将一个人诱惑得很痛苦,但同时,它也会将一个人诱惑得很兴奋。

想到三江市,赵大生忽然就很怀念和他同宿舍的三只矬鸟。

当然,说三只矬鸟那是没算上赵大生自己。

算上赵大生自己,那是四只矬鸟。

四只矬鸟。

这个这个,这个……嘿嘿,赵大生是不会反对的。

14、四只矬鸟之闻人浩二

把时间拨回到一九九八年九月底,赵大生路遇小卖部老板娘家那个电线杆一样的晦气男人,虚惊一场之后,他坐“二化”总厂的车,来到了这生产染料中间体的分厂。

分厂的宿舍,也是四人一间。

这回,赵大生没走狗屎运,四人一间的宿舍,一个床位也没空着。

这宿舍的四个人就是:闻人浩二、叶永贵、田博广和赵大生,即,赵大生口中的“四只矬鸟”。

赵大生自己这只矬鸟,这里就不说了。

先来说闻人浩二这只矬鸟。

闻人浩二,东海省本省人,家在离三江市隔壁的一个县级市。

闻人浩二的相貌可以用三个“一双”来描述。

一双斗鸡眼。

一双招风耳。

一双罗圈腿。

赵大生一开始听到闻人浩二这名字,且看他这又是斗鸡眼,又是招风耳,又是罗圈腿的,心中还以为宿舍里住了个日本人。

两人一攀谈,赵大生才知道,原来“闻人”就像司徒、上官、欧阳一样,是个复姓。

“看到人家名字四个字,就以为是日本人,所以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赵大生心里这么自责道。

闻人浩二这矬鸟虽不是日本人,却是个日本通。

从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从丰臣秀吉到德川家康;从川端康成到黑泽明,从黑泽明到村上春树,闻人浩二都如数家珍一般。

赵大生没学过心理学,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之类的玩意,自然是不知道的。但对闻人浩二之所以能成为日本通的现象,赵大生有过自己的研究。

赵大生觉得,闻人浩二之所以成为日本通,追本溯源,问题还在他的名字上。

闻人浩二这矬鸟,一定遇到过很多拿他名字说事的人。像诸如“你这名字真像日本人”之类的话,闻人浩二自小到大一定听过无数遍了的。

久而久之,这矬鸟内心深处一定对日本有了强烈印象和好奇。

有好奇才有关注。

有关注才有兴趣。

有兴趣才有所得。

所以,闻人浩二这矬鸟最后成为日本通,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赵大生这么一分析,自己都佩服自己。

赵大生见闻人浩二和日本如此有渊源,且又见他长着一双斗鸡眼,一双招风耳,一双罗圈腿,有一次赵大生故意挑逗道:“闻人浩二,你他*娘*的一定是一个日本人。”

“纳尼?”闻人浩二先用日语说了个“什么”,待这矬鸟反应过来,赵大生是在招惹他,他连忙回击道:“你个土包子,不是和你说过闻人是一个姓了吗?复姓,懂么?”

赵大生便道:“我不是说你的名字,狗日的,你对日本这么感兴趣,而且你那斗鸡眼、招风耳、罗圈腿,整个就是一副日本人的长相。我说闻人浩二,你他娘的是不是当年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被遗弃在中国的啊?”

“纳达!”日语“纳达”的中文相当于“什么啊”的意思,闻人浩二恼怒道,“中国人不一样的有斗鸡眼、招风耳和罗圈腿,我看你那腿就不怎么直。狗日的,有没有文化啊?”

闻人浩二开口闭口,就会说“有没有文化啊”,搞得赵大生有时候说话都受了他的影响。

赵大生一副“我自巍然不动”的模样,呵呵笑着,任凭闻人浩二这矬鸟在那里恼怒。

“你个土包子……”闻人浩二继续反击道,“日本侵华,在公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就他娘的结束了。”

说到这里,闻人浩二顺带还给赵大生普及了一下历史知识:“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中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从那时起,日本侵华战争就结束了。我要是那个时候遗弃下来的,现在少说也有五十三岁了。你一土包子,有没有文化啊?”

赵大生回骂了一句“你狗日的”,却不多言语,只在那里呵呵地笑。

说来也奇怪,闻人浩二对二战史中的日本篇如此熟悉,可有一回,赵大生说到希特勒时,闻人浩二却抓了瞎。

“希特勒,我好像听说过,我记得他是印度尼西亚人。”闻人浩二说道。

赵大生差点没晕倒,这回轮到赵大生骂闻人浩二了:“狗日的,希特勒是印度尼西亚的吗?你有没有文化啊?”

闻人浩二一副幡然醒悟的模样:“哦,不对,不对,他妈的是我记错了,希特勒是印度的。”

矬!

真是矬到家了。

赵大生彻底无语。在赵大生的文化排行榜上,他本来是要把叶永贵这只矬鸟排到末位的,偏生闻人浩二来了这么一下,没办法,就算他日本的历史懂得再多,就算他再说自己有文化,神仙也救不了他了。赵大生只能把闻人浩二这只矬鸟排到老末了。

末位归末位,不过凭良心讲,闻人浩二这鸟人还是有一些文化的。

当年高考,闻人浩二本来想报考日语系,他在高中就已经设想好了,等高考这关一过,进入大学日语系之后,他就要全心地学习所有有关日本的东西。结果老天似乎常常犯浑,闻人浩二鬼使神差地,居然被调剂到了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化学专业来了。

闻人浩二拿着录取通知书,气得要辍学。好在这矬鸟有个高中同学,那高中同学一语点醒了他:“进了大学,你想学什么学就是,又不会有人拦你。”

那高中同学乃一牛人,闻人浩二拿着录取通知书生气时,那高中同学早已被日本早稻田大学录取了。

闻人浩二便问:“以后我在大学里,需要什么日语资料,你能给我寄来不?”

那高中同学拍着胸脯就答应下来了。

闻人浩二进了大学,果然将化学当作了辅修,将日语反而当做了自己的专业。

结果,四年大学下来,闻人浩二这矬鸟的日语已经是一溜一溜的。

咔哇姨,

偶姨洗衣,

阿里嘎多顾大姨妈死……

要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是完全可拉去做日本侵略军的汉奸翻译的。

这分厂宿舍,闻人浩二和赵大生,常常被叶永贵和田博广斥为假洋鬼子。

赵大生那英语像夹生饭一样,被视为假洋鬼子,那是有点抬高了他。

可是,闻人浩二这只矬鸟,凭他日语如此顺溜的程度,假洋鬼子那是名至实归的。

大一、大二,但凡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闻人浩二都无所不涉。到了大三,这矬鸟却忽然对日本企业管理感兴趣起来。

好在有同学在早稻田,有关日本企业管理各种理论,无论过时的,还是没过时的,资料来源那是一搭一搭的。

那早稻田的同学,家境也应该是极好的,否则,如果是像赵大生这样的穷鬼,光邮寄费估计都会给他弄残了。

有了那些资料,闻人浩二这矬鸟从一名日本学杂家很快变成了一个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家。

什么5S、6S、7S——照这么加下去,说不定以后会变成8S、9S、10S;

什么QC七大手法;

什么DelicacyManagement,精细化管理;

什么TIM,全面创新管理……

闻人浩二像一个没有牙的贪吃者,将这些林林总总的管理学概念、理论和工具一一囫囵吞进了肚中。

吃进去太多了,那是要排放的。

在大学,闻人浩二的同学,无论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都不幸当过闻人浩二的受众。

到了这分厂,闻人浩二只能将肚中的这些货物贩卖给赵大生、叶永贵、田博广这些土包子。

赵大生、田博广这两只矬鸟,哪里听得进这些东西,所以只要闻人浩二一讲这些,两个人就打岔。

倒是叶永贵这只矬鸟,对这些管理知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后来,叶永贵的企业越办越好,赵大生的企业越办越差,闻人浩二就曾对赵大生叹息过:“当年叶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