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策 >

第98章

嫡策-第98章

小说: 嫡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太后手伸了出来。肤如凝脂,指甲上还染着一层火红的薄薄的丹蔻,红艳艳地好像鲜红的血迹。

却叫行昭无端想起了林公公说应邑身故后,顾氏几次哭厥过去的传闻。

自私是有瘾的,永远戒不掉。一生如影随形。

行昭收敛了思绪,乖巧地屈膝福了福,语声稳重:“臣女给太后娘娘问安,望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顾太后笑着让小娘子起来,同时顺势牵住了小娘子的手:“记得你这个县主还是应邑帮你求的,说是一见你就喜欢。若不是小娘子与应邑没什么血缘亲眷。哀家倒想让你过继到应邑膝下,这样算起来县主的名头才名正言顺。”

话音一落,就像有一块沉甸甸的铁块儿砸在凤仪殿的青砖地上。

行昭感到骨子里陡然发冷。她对应邑最后的那一丝怜悯被她的这个已经疯癫了的母亲磨得底儿都不剩了。

方皇后身子猛然向前一倾,持重端庄的皇后险些将木案上的几碟儿点心扫落在地上。

“皇上见到母后还有心思说笑,定也会安慰。”方皇后面色一沉,侧首看了看自鸣钟,目光环视四周。“时辰也不算早了,今儿个重阳是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可惜今年怕是要遍插茱萸少一人了。你们若有心思便陪着淑妃抄抄大悲咒,算是全了与应邑长公主的一番情谊。。。”

众妃齐声称是,又谢过方皇后教诲,便有人知机起身告退了,身子还没站起来,却被一声“慢着!”吓得停住了动作。

顾太后手腕一垂,扣紧行昭,扶着丹蔻缓缓站起身来。

指尖长长的,尖尖的,细细的扣在小娘子肉里,行昭吃疼,却面上不显,连脸都被火烧过,这点疼算什么?

“皇后晓得哀家从来不会说笑。。。”也不晓得顾太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一把便将行昭扯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将临安侯长女过继到应邑膝下的主意是有些荒唐,哀家晓得皇帝也不能答应,所以哀家便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老妇人的声音低得像手指压在古琴上悬而不决的颤抖。

方皇后深吸口气,亦是扶着蒋明英起了身,站得直直的,居高临下地望着顾太后,静待后言。

“若是将温阳县主养在慈和宫,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哀家亲自来教养,既是给临安侯体面,也是给小娘子体面。”顾太后笑着说得缓声慢语:“温阳县主是皇后的外甥女,可也是临安侯贺家的嫡长女,大周惯有朝中重臣家的小娘子送进宫来养在太后身边的例子,前朝的黎贵妃便是自小养在何太后身边的,小娘子的教养养得比皇家正经八百的公主还体面,左右凤仪殿到慈和宫也只有半柱香的路程,皇后尽可以每日过来瞧一瞧。。。”

果不其然!

这是顾太后惯用的手法吧?

将她捏在手心里,皇后会顾忌行事,贺家会顾忌,这个要求不算太高,寂寥失子的太后想将朝臣的女儿接进来养在身边,用来打发闲暇时光,任谁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对来!

行昭气得牙酸,抬头看了看侍立其旁的其婉,小丫头登时将头垂得低低的,微不可见地向后挪了两步,然后身形便隐没在了八仙过海琉璃屏风后。

“母后身子不舒坦了好些时日了,阿妩还是个不知事的小丫头,唯恐冲撞了您!”方皇后昂首拂袖,一头朝行昭招手:“阿妩不许叨扰了太后娘娘,快回来。”

行昭手头一挣,顾氏力道却用得更紧。

行昭一仰脸,正好看见顾氏轻耷拉下来的眉眼,有的人一老便变得慈祥起来,可有的人一老,脸上的皮肉松垮了下来,便显得愈加刻薄,顾氏便是后者,当引以为傲的容颜逐渐老去时,原本圆润的下巴变得尖利得像一把尖锥,原本高耸的鼻梁却在没有血肉的脸上显得异常突兀。

行昭心头一梗,成熟的人做傻事会让人会心一笑,可傻人做傻事却让人警惕着随时自己也会被拖进深渊一般的泥潭!

顾氏不放人,行昭垂了垂头没继续往下说,这个时候她说什么都是僭越!

若是落了把柄在顾氏手里头,只会让情形陷入更加被动。顾氏为何选在这个时候发难?不就是算准了方皇后会顾忌满殿的妾室,要端着架子维持正室颜面!

“老小老小,母后何必小孩子脾气。”方皇后轻声一笑,踱步上前,绛红绣鞋在裙裾之下若隐若现,行昭低头紧紧瞅着,眼见着绣鞋停在了距她三步之远。

“皇后明白哀家并未说笑!”顾太后冷哼一声,措辞强硬地重复一遍,“哀家给贺氏颜面,皇后莫给脸不要脸!”

“母后无非是想含饴弄孙,阿妩年纪小,又非天家之人,养在慈和宫不伦不类,累得母后也会遭人闲话!”

“谁有这个胆子闲话慈和宫!”

“外人是没这个胆量说出来,却能在心里头默默想!天家之中又不是没有适龄乖巧的小娘子,平阳王家的小娘子,令易县公家的长女,往后的四皇子妃,二皇子妃,哪一个不是乖乖巧巧,正好能供您解闷的?”

“哀家只想养温阳县主!皇后莫非是想忤逆哀家,这么一点心愿都仍旧推三阻四,莫非是怕哀家养不好一个小娘子!”

“您是掌过六宫事宜的。。。臣妾又怎么会怕您养不好一个小娘子?可是一想到可您膝下的长公主却是。。。”

“暴,毙,而,亡!”

两个女人间的针锋相对止于此,时间仿佛凝固在了最后一个音律上。

方皇后双手交叠于小腹之前,下颌高高抬起,最后四个字斩钉截铁地,一字一顿从嘴里说出来,话落在地上,好像溅起了腾空的水花,趁顾氏一愣神的功夫,行昭手脚极快地挣开了顾氏的束腹,方皇后便一把将小娘子掩在自己身后,以一种绝对的护犊姿态高高在上。

凤仪殿顿时鸦雀无声,静默得连自鸣钟钟摆左右摇曳的声音都小得听不见了。

顾太后气得浑身发抖,手高高扬起,声音尖利得像要划破屋上的房梁。

“方礼!你这个贱妇!”

清脆的一声“啪”尚未落下,行昭咧嘴“哇”地一下哭得震天动地,泪眼朦胧中看见有抹玄色的身影往里头走,边哭,边左手捧着被顾氏掐得红了一片的手腕,一把扑在了方皇后怀里,方皇后堪堪错开那个耳光。

小娘子哭得伤心极了,话儿却说得清晰可闻。

“阿妩错了,阿妩错了!只求太后娘娘莫要打姨母了!”

正文  第一百四三章 对峙(下)

行昭紧紧抱着方皇后,身形微微发颤,泪眼婆娑地一寸一寸地从满殿的人脸上划过,淑妃的惊愕,欢宜的失色,德妃短暂的诧异之后恢复平静,四皇子下意识地往后退。。。

那抹玄色的身影越走越近,行昭气沉丹田,吊高嗓门,“哇”地一声哭得更响亮了。

她仗着年纪小能哭着撒泼卖踹装可怜,大不了事发之后毁几年名声,她却容不得那坏了胚子的顾氏硬生生地掌掴她的姨母!方皇后是什么身份,顾氏又是什么身份!

小娘子爱哭的多了去了,在定京城里她的娘亲原就是好哭出了名的!她的舅舅插科打诨,蹲地耍赖也是出了名的!

大不了吼上一声家学渊博,还能因为她哭就给她治个罪名不成!

做出一副可怜样,坏了心眼地给别人上眼药,这本也是顾氏的杀手锏,可她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做出这样一副作态出来吗?

“这是怎么了?”

皇帝一道迈过门槛,一道拧着眉看了看与顾太后对立的方皇后,“小娘子哭得这么撕心裂肺的,皇后也不晓得哄一哄。”

满殿的人赶忙起了身,唤的唤皇上万岁,唤的唤父皇金安。

方皇后一壁搂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行昭,一壁扭了扭身屈膝微微福了福,神色平静一出声,却清清冷冷得不像话:“。。。小娘子年纪小,又性子娇得很。可连被火烧了入宫来,小娘子都没哭过,如今受了委屈,难受得哭了两声,皇上要臣妾怎么哄。。。”

话到一半,声儿哽了哽。眼圈一红再说不下话,搂着行昭,掩了面避了过去。

皇上,您瞅瞅啊,方家人有多可怜。

戍边忠臣良将被人构陷,您的皇后在满殿人的眼前,险些被一巴掌糊在了脸上,可怜得就连养在身边的小娘子也不能护得周全,被欺负到这个模样,还要顾忌着天家的颜面。委曲求全地活。。。

“委屈?贺氏到底是受了什么委屈!”

顾太后气得嘴唇直颤,一手拉过皇帝,腰弯到一半。哭得伤心欲绝,“先帝去得早,我们孤儿寡母活得艰难,是个人便能欺负到哀家头上去。。。”

行昭眼里尽是眼泪,眼睛酸酸涩涩的。眨了眨,再一睁眼时便看见满脸惊愕的欢宜。

行昭往方皇后身侧靠了靠,揪着方皇后的衣角,冲着欢宜咧嘴一笑。

顾氏苦难史的唠叨仍在耳畔,可没隔多久便如愿听见了皇帝沉得没有底儿的声音,打断了其后话。“其他的人都退下。且记着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一辈子都不能说。有些事儿没看见可以当做看见,有些事儿看见了也当做看不见!”

行昭悬吊吊的心堪堪落了地!

方皇后是个性子硬的女人。有什么事儿愿意自己扛,自己背,就算教导完女人应当聪明,可又不能太聪明——她自己也只会一直这样聪明下去。

人都是会慌的,她就是方皇后的软肋。所以方皇后一时间慌了神,在众人之前选择和顾氏针锋相对。

可针锋相对之后呢?

儿媳妇对上婆婆天生矮三分。更别说事涉皇家隐秘,幸好幸好,幸好顾氏失态得更厉害。

众妃嫔垂眉敛目往外走,陈德妃走在最后面,垂眸往淑妃处瞥了一眼,再从缩在方皇后身后的行昭白白净净的脸上一闪而过,最后飞快地扫过顾氏面目苍老的脸上。

顾氏到底想做什么?

若是她处在顾氏的位子上,她会怎么做?若要掌住方家,养一个小娘子达不到什么用处吧?要养小娘子在身边,也会把欢宜要过来养吧?如今满打满算,只有老二和老六有机会荣登大宝,老二生母王嫔就算规规矩矩,谨言慎行,也吃亏吃在出身不高上,掀不起太大波澜。把欢宜要过来养,即是和淑妃搭上了线,若是太后再使把力气,帮着淑妃把老六扶住,到时候淑妃还有可能唯方皇后是瞻了吗?

德妃敛了敛眉,轻手轻脚地将帕子团在袖里,顾太后还是输在了眼界浅,放在眼前的机会,一个也抓不住,倒被方皇后激得没了体面。

朱门“嘎吱”一声关上,只有四方窗棂前撒下了烟雨蒙蒙的光辉。

顾太后眼瞅着门阖上,一道放了皇帝的袖子,一道先发制人:“。。。人老了,便也惹人嫌了。皇后嫌哀家养不好她那金尊玉贵的小娘子,哀家一片好心被人团巴团巴揉碎在地上踩,皇帝也不想管了。。。”

众人一走,好像带走了顾太后的理直气壮。

话音一落,殿里便只剩下了行昭抽抽搭搭的哭声,皇帝拧了拧眉,几个跨步上去落了座儿,把话头绕回了原点,“朕刚进来时便听见阿妩哭着认错,阿妩错在了何处?”

方皇后心头一拧。

一头是母亲,一头是妻室,皇帝选择把话头引向了一个最不能让他难做的地方!

行昭扬了声调,哭得一抽一搭地,歪着头想了想,便“嘭”地一声跪在了地上,一个字跟着一个字儿断断续续地蹦出来。

“阿妩错。。。阿妩。。。也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大概是哭得久了,小娘子的声音听起来哑哑的,却带着一股茫然和心酸,“母亲辞世前的那几日也常常哭,可是又哭不出声,只有眼泪珠子一串接着一串往下淌。阿妩看到母亲哭便不知道该怎么办,爹爹看到母亲哭便连正院也不想进,哥哥到西北去了,阿妩便自己守着母亲,母亲哭得越凶,阿妩便想是不是阿妩的字没练好,是不是阿妩说话没说话。。。是不是阿妩惹恼了母亲。。。母亲哭得越凶,阿妩便心里头慌乱极了,只好连声认错。。。”

小娘子一边结结巴巴地说着话儿,一边咧开嘴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跪行到皇帝身边去,哭得瘫倒在地。语气软软哀哀的:“皇上是圣人,什么都知道。。。皇上能不能告诉阿妩。。。阿妩究竟做错了什么。。。。”

小娘子根本没有正面回答皇帝的话。

可已经不重要了。

手上的好牌不一定要是明晃晃的兵器,有时候几句话儿,几个字儿便能勾起人的怒意,影响人的心绪。

人生如戏,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顾太后的怒火中烧,毫无章法的突然发难是一个契机,更是为摩拳擦掌的人搭建了一个戏台。

皇帝的嘴抿成了一条线,眼神陡然黯了下来。临安侯夫人为什么哭?眼神缓慢地移到神色凄凄的太后身上,应邑自小被母后宠坏了,她和贺琰的那场官司。应邑荒唐的死因,母后知道吗?

若是她知道,还要把小娘子要过去养,是想要做什么?要斩草除根,不留祸患?还是要为应邑身故复仇——就算皇家已经站在了完全没有道理的边缘!

要是方家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