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拯救悲情人物 >

第90章

拯救悲情人物-第90章

小说: 拯救悲情人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林如海没有近亲族人这一点还是没有解决,这年头,讲究的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说起来当初林如海娶了贾家的闺女,未尝不是为了这个,想要借用贾家的人脉,给自己的仕途铺路的意思,只是没有想到牵连的整个林家到了绝嗣的地步而已。

如今柳柳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个局面也调整一二,让林如海不至于为了这族中无人,人脉微薄而发愁。而想要折腾这些,那么说到底,最终需要出手的人还是自家老爹,只是上一次柳柳已经出面了一次,这一次她是怎么都不能出头了,不然一个六岁的孩子,总是做出这样的事儿来,免不得要惹人怀疑,即使是自己的亲人,柳柳觉得自己也需要好生掩饰一下的。

不过想要提醒老爹这一点,她还是有人能用的,比如林如海,这就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冰儿,怎么到大哥的书房来了?莫不是来寻什么游记?“

林如海好笑的看着在自己书架上翻上翻下的妹妹,放下了手里刚得来的一方端砚,坐到了一边,想要翻看自家妹妹找出来的书籍。才刚动手,那边柳柳就开口了:

“大哥,家里族谱在哪里?“

这问题问的,林如海吃惊的都要喷口水了,

“族谱?这不是该在祠堂的吗,你怎么。。。你该不是在我这里找族谱吧?“

说道这个林如海都想要笑出声来了,这个妹妹,不是挺聪明的吗,听娘说起,自家妹妹学刺绣女红什么的很是厉害,都已经能做个荷包了,让娘很是欢喜,就是读书上也很有些天分,蒙学的那些书都已经读完了,字也基本认全了,这让爹都忍不住高兴的眯了眼睛,直说自家出了一个才女,可是如今怎么就问出这样没有常识的问题来了?难不成自家妹妹还有个迷糊的性子,没有让人发现?

他这里胡思乱想,一边的柳柳却撅着嘴开始声讨他了:

“大哥,你这是笑话人吗?我是女孩子,不能进祠堂,这个难不成你不知道?不然我用的着到你这里找?我说,大哥,你这里真的没有说族人什么的东西?“

说起族人,林如海倒是立马清醒了,忍不住疑惑起来:

“你问族人做什么?你不是知道的吗,我们家五代单传,最亲近的族人也已经出了五服了,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了?“

终于被问到这个了啊,柳柳觉得自己做戏做的真的是很艰难的,叹一口气,一屁股做到林如海往日写字的椅子上,伸手托住自己的下巴,没好气的说道:

“就是知道都出了五服了,我这才直接问族人呢,前儿张家姐姐说她家一个堂兄弟中了举人了,又说起一个族叔在山东做了官,我越听越难受,怎么咱们家就没有这样的。除了爹,就只有哥哥,在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能让我说说嘴,显摆一二,真的是很丢脸呢。咱们林家不是说也是数百年的世家了吗,怎么就没有个厉害的族人呢,要是咱们林家族人众多,官场上也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那么爹爹是不是就不用像以前那样忙碌了?是不是娘也不用总是叹气,说什么你没有兄弟帮衬?就是表兄弟什么的,我也没怎么见过,听说舅舅总是放外任,真是的,我连个姐妹都没有,出去做客,看着人家姐姐妹妹的,真是眼红呢。“

柳柳越说越是幽怨,连着眉头都皱起来了,看的林如海有些想笑,可是想想柳柳说的话,又有些笑不出来,确实林家人丁太少,太过单薄了,就是表兄弟们也一个个都离得远的很,几乎没有见过面,自然感情也说不上好,如此一想,自己好像也孤独的很,就是同窗什么的,自己是在家请了夫子的,也没有个师兄弟,这样说起来,自己和妹妹又有什么不一样?

想到这些,林如海也想叹气了,林家族人,他或许也该像是妹妹一样,好生寻一寻,不说别的,好歹是同族同宗,找几个一起读书作伴也是好的。

“好了,你别找了,这些东西我这里是没有的,不过爹那里估计有,下次我去爹那里的时候,也找找,再不成直接问问不就好了,快回去吧,这会儿都该吃饭了,娘该寻你了。“

林如海这会儿心情也不怎么灿烂了,自然对于哄自家妹子也没有了心情,一句话就想把妹妹糊弄到娘那里去,不想他这里一说话,柳柳就开始皱鼻子了。

“大哥这是想赶我?知道了,定是你藏了什么好东西,哼,你等着,我告诉娘去,你有好东西不知道和妹妹分享,真是坏哥哥。“

说完这一句,柳柳利索的自己从椅子上跳了下来,吓了林如海一跳,这才奔奔跳跳的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还说道:

“好女不和男斗,我找娘做主。“

林如海听了这一句真的是哭笑不得,这都什么啊,明明是她想告状,怎么就成了自己的不是了。不过。。。林如海摸摸自己的下巴,看着走远的柳柳忍不住想到:最近自家妹妹的身子倒是好了很多呢,往日里,就是走多了都会喘气,可如今上蹿下跳的,活泼的不行,也没见她有什么不适,这是怎么了?或许自己该多关心一下妹妹了,如今的妹妹和以前比,好像变了很多呢。

柳柳自己都没有想到,不过是一个动作,不过是偷偷的又开始练起了内功,让自己身子好了些,就已经引起了自家这个大哥的怀疑,当然,即使知道了,或许她也不在意,毕竟她身子好,其实也动用了不少的法子的,比如每日的燕窝粥,比如每天陪着老爹散步半个时辰什么的,也算是有食补,有运动的类型了,这样的调养下,身子有所好转,也算是正常的,毕竟是小孩子,人家只会觉得这是孩子开始长身体了。

柳柳开了头,林如海顺利的按照柳柳的意图接了下去,比如在林老爷和他说起功课,说起朝政的事儿的时候,林如海就顺当的提出来,这林家族人的问题,说起自己的想法,想要从苏州老宅那边的族人中,选出几个资质好的,来陪着自己一起读书,也算是和族中子弟亲近的意思,顺带还能让林家多几个得用的人,为将来入仕做准备。

其实真要说起来,林老爷对于这一点不是没有想过,他自己就吃了没有亲近族人臂助的亏,怎么会不想到这一点,可是一来他和苏州老宅那边的族人长年累月的没有什么交集,自然感情淡的很,二来他到底有岳家,妻族在京城给他帮忙,所以,也有以后自家儿子也能有妻族,舅舅之类帮忙的想法,所以对于扶持族人什么的,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意愿。第三就是当年自家因为支持本朝□□起义的时候,因为族中顾忌前朝官府,生怕被牵连入狱,曾一度想要将他们这一支除族,虽然最终没有办成,可是到底给他们这一支的人心里留下了疙瘩,如今虽然还是同一个祠堂,同一个祖坟,可是隔阂却总是消除不了了。每每想起他们的时候,总是有些犹豫,好像不想有太多牵扯的意思在。

不过这一次自家儿子突然提出了这族人的事儿,又说起自家女儿在外头因为没有亲近族人出息,有些丢脸,林老爷终于忍不住了,头一次慎重的把族人的问题好生的想了想,有些事儿就怕认真去想,只要想了,其实还是很能想通的。

林老爷也不是没有羡慕过别家兄弟族人争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结。所以如今一旦正视自己家的族人问题,就觉得,自己也是有些小家子气,这以前的事儿都过了多少年了,怎么还能计较呢,再说了,即使再远,在不亲近,说起来人家到底帮着自家年年祭祀祖坟,帮着看护了自家祖上几代的坟茔,这样说起来,自己不帮衬一二,好像还真的是有些不近人情呢。至于什么表亲,他想想自己原本的舅家,如今那些表兄弟们的天各一方,相互考不上,在想想岳家舅兄,也一样外放,就觉得这事儿真是有点不靠谱。

这表亲毕竟是外姓人,一旦走动的少了,这感情就浅,谁知道能不能用上,说到底,不是一个家族的,这利益上就远了啊,如此说来,即使是血缘上远了些,也是族人更顶用些,到底是一个姓氏,为了全族的利益,荣耀,也能劲往一处使呢。这样一想,林老爷也觉得自家儿子的想法还是可取的。

想到如今自己差事轻省,要是真的趁着这段时间,和苏州的族人关系走动起来,再找上几个机灵的好生栽培,那么想来,到了自家儿子这一代,林家也能多出几个得用的人,自家儿子也能多些人手。那些因为自己出息的人,欠了自家的情,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能让儿子得益了,这简直就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儿,再不济,这和族人关系好了,将来若有一日,自己辞官回乡,也在祖宗面前能挺直了胸膛,说一句自己为整个林家出力了不是。

这时候的人,对于祖宗的敬畏是不言而喻的,想到这一点,林老爷就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很不错。抬头看着自家儿子,笑着说了一句:

“知道了,爹爹会帮你找几个好的,你且放心。我林家不过是近几年有些不重仕途罢了,真要用心些,想来不用几年,就能让人大吃一惊。“

即使林老爷再不在意苏州的事儿,有些事儿他还是知道的,好歹那也是自家老巢不是,能连个眼线都没有?自家老宅子还在那里呢。再说了,林家好歹也是数百年的世家,闭着眼睛都能想得到林家的状况。即使当官的人不多,可是读书的却不少,几乎家家都有读书人,有功名的也不在少数,即使不想当官的,为了家族生计,考上个秀才举人,也是可以的对吧。所以他心里很清楚,只要他肯提携,族人中找几个拿得出手的还是不成问题的。最要紧的是,自己的善意只要过去了,想来即使是族老也会乐见其成,让有些才学的族人加紧往上爬,为林家全族争光的。

☆、第67章

说起苏州林家,这个时候真的正好是在最尴尬的时期,建立新朝已经百年,可是这林家作为世家,真的能拿得出手的大人物,还是只有一个,那就是京城靖安侯府,偏偏这京城这一支和他们关系还不亲近,真是让人有点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在苏州,凭着世代延绵的底子,林家日子过得还算是不错,也挺受人尊重,更不用说,在外人眼里,到底是靖安侯的族人,也算是有个大腿可以依靠,所以没人欺负,可是真要是出去做官了,那就不一样了,和靖安侯府的关系不好,他们也没法子拉下脸去求京城这一支提携,一来二去的,这官想往上走,就难了好些,读书人嘛,本来就有点傲气,加上还带着一点子清高,时间一长,那些做官的,有的辞官回家了,有的索性考了举人之后,就不往上考了,到了如今,整个林家做官的,只剩下了三四个,这简直就是丢了祖宗的脸啊,六房族人,怎么也有一二百户,居然只剩下三四个官宦,这怎么不让一直以江南书香世家自居的林家难堪。

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在这之后原著中,林如海过世之后,林黛玉在京城如此难堪的遭遇,林家族人却没有半点的出头,不是不想,是实在没法子啊,你见过蚂蚁和大象对持吗?没有实力,没有地位,那是什么都不用想了,更不用说从江南苏州到京城这样遥远的距离,就是想知道一二的情况都难了,所以林黛玉最终凄惨的遭遇,说起来倒是有大半都是因为林家内部不团结造成的,若是林家能有几个出息的,哪怕官职不大,能在朝堂上说上几句,也能让贾家有些顾忌,再不成还能上奏什么的对吧。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林家自己想要的,他们也想着改变,不说别的,整体上拉扯一下,让林家好歹做官的人能顺利些,不至于难得最终被排挤,就成了,要是这样,也不至于有人辞官了不是。只是真要他们写信给京城,这又有点拉不下脸来,只有几个族老暗暗的做点谋划,比如把京城那一支的祭田,祖坟看守用心些,比如老宅什么的,帮着看护一二什么的,不求其他,只求那天京城这一支回来的时候,看到族人这样的用心,也能对族人多亲近几分,说不得一个心软,这一支能重新回归族人中来。

或许是他们的祈祷起了作用,或许真的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让这林家从此泯然与众,所以族老们这一天终于等来了京城的消息,来人是林老爷的贴身长随,是林府的二管家,来到的第一天就很明确的表示了一下对于族人们看护祖坟,老宅的感谢,第二就是说起了林家的打算,想要从族人中寻几个读书好的,天分,人品都可以的进京,给自家大爷当陪读。

在这个年代里,什么陪读真心不是什么不好的差事,旁支贫寒的子弟,给族中出息人家的族兄弟们的那个陪读,伴读什么的,也是上进出息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族人中相互提携的一个方式,不说别的,但是这师资力量,交友人脉,见识,那就是足够让人眼红的资源了。

而林家族老们听到林家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