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那里并不遥远 >

第62章

那里并不遥远-第62章

小说: 那里并不遥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儿,侯成宝的身子慢慢地不再颤抖了,口水也不再流了,呼吸也似乎平稳了,慢慢地睁开眼睛。
“醒了,醒了。”一直举着斗笠为侯成宝遮挡阳光的石兰惊喜地喊起来。李卫东扶起侯成宝,让侯成宝坐着。他一边擦着侯成宝的脸一边问:“你这时感到怎样?”
“我……?”侯成宝茫然地看着。他不知道自己身边围着这么多人究竟是干什么?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没什么。你们?”说着,便想站起来,可是,却一点力气也没有,只挺了一下身子又坐了下去。
“你刚才晕过去了。”石兰在一旁告诉说。
“我?晕过去?”侯成宝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只是疑惑地看着石兰。
“你刚才跌在那里,差一点憋死。”石兰指着那片倒伏着的水稻说。
侯成宝看着那些水稻,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湿衣服,慢慢地想起来了。刚才自己确实是在那里,要把那丛稗草拔起来。可后来的事却是什么也想不出,因为当时他根本就失去了知觉。他看着周围的人,想象着自己刚才的情况,突然感到一种狼狈与羞涩,便努力挣扎着要起来。
“你别动,我背你回去。”李卫东扶抱起侯成宝,并把身子靠过去。
“不用不用,我能走。”侯成宝推辞着说。他扶着李卫东的肩膀,向前走了一步。李卫东连忙伸手把他拦腰挟住,半拖半抱地缓缓地走向村里。
马聪明一脚跨出公社卫生院的大门,一股抑制不住的喜悦立即洋溢在他的脸上。
实在是太容易了,短短几分钟,那可当作救命符的簿簿一张纸片,就被他轻晚地弄到手了。这一来,他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够了条件,可以回家了!
马聪明喜滋滋地在青石坑镇唯一的街上走着。此刻,真想遇到一个熟人,哪怕是只见过一面的人,他也会把自己刚刚获得的成功讲出来,以分享快乐。可是,街上冷冷清清,偶尔遇上的几个都是行色匆匆,而且根本不认识,真有点令他扫兴。
不过,这也许更好,神不知鬼不觉的,等把事情全部办好,那时再向人公布也不迟。
走到供销社门口,他感到口很渴,便走进去。
“来瓶汽水。”马聪明迫不及待地指着货架上那些装满黄橙色液体的瓶子说。
营业员走了过来,拿下一瓶汽水,顺手用起子一撬,把瓶盖打开,递给马聪明。
马聪明接过汽水,“咕噜咕噜”没几下就喝完了。因为从吃午饭后,他滴水未进,而刚才进X光室的时候,又几乎出了一身汗。要是在那关键时刻出了差错,那可就麻烦了。幸好,什么事也没发生,顺顺当当地又走出来。现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那汽水的气泡在肚里翻滚,令他感到无比舒畅。
“再来一瓶。”马聪明把空瓶子递回去,又接过一瓶汽水,转而慢慢地喝着。
回想刚才,实在是太有意思了。那位新来的年轻医生,不知是真的为患者负责呢还是想表明自己医术不一般,不但问了病情,甚至连吃什么东西,睡好不好觉也都问。
如果不是早有准备,肯定露马脚。当然,那医生最后还是在X光检验报告单上注明病灶的位置,并且给开了张疾病证明书。此刻,那证明书正稳稳当当地放在他的口袋里呢。
马聪明喝完汽水,伸手慢慢向裤袋里掏钱。这一掏,竟掏出一身冷汗,因为那折得方方正正的疾病证明书不见了。他急忙去摸另一边的口袋,也没有,后面的口袋,还是没有。他不由惊呆了。那疾病证明书,不,是救命符,自己明明放在口袋里,而从卫生院到供销社,自己一步也没停下,怎么就会丢了呢?
营业员见马聪明急成这样,以为是钱丢了,便劝慰地说:“多少钱?慢慢想,是不是忘了带出来?”
“不是钱。”马聪明说着,把裤袋都翻出来。果然,钱都在,独独没有了那折在一起的疾病证明书和检查报告单。
“那你找什么?”营业员不解地问。
“找一张纸。”马聪明看着放在柜台上的那些钱,焦急地说。
“那是什么?”营业员指着马聪明衬衫上的口袋问。
马聪明低头一看,谢开谢地,要命的东西还在。原来刚才一紧张,只顾在裤袋找,却忘了衬衫上还有口袋。他把那些纸片掏出来,打开一看,还是刚才的样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空洞型肺结核,建议休息一个月。
马聪明把疾病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单折好,重新放在胸前的口袋里,并用手在口袋外面按了按,感到稳稳妥妥了,才付了汽水钱,走了出去。
街上依然冷冷清清,但马聪明这时再也不想遇到什么熟人了。他要赶快回去,以免节外生枝,万一再来一次什么的,那就糟透了。他匆匆地走着,很快就出了青石坑镇,顺着公路往前走。
公路两旁,栽下不久的桉树只有一人多高,连个遮荫的地方也没有。下午的太阳晒在身上,又这么急急的走路,使得马聪明不一全儿又是一身汗,刚喝下去的汽水早又变成汗水流出去了。而且,背后那用胶布粘着的地方,似乎痒痒的有点别扭,应该早点揭下来,不能就这么一直贴着。他的眼睛在四处搜寻着,想找个较隐蔽的地方。可是,除了路,就是田,根本就没有一个藏身的地方。尽管他完全可以边走边把手伸到背后,将胶布撕下来。即使被人看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但是,他不愿意这么做。因为,那胶布上有着极其重要的秘密,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前方有一个路口,边上一个大粪坑上搭着一座低矮的墙、上面盖着稻草的小建筑,那是最最简陋的厕所。马聪明见前后都没有人,便走了进去,顺手把门边一根小竹竿穿着的脏兮兮的破麻袋也挂上去——那算是厕所的门帘。
厕所里闷热无比且臭气熏人,但马聪明此时根本不在意这些,因为这是他所找到的最最安全的地方。在这里,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打搅他。他掀起衣服,把手转到背后,慢慢而小心地把胶布揭了下来。
胶布上粘着一片指甲大小的簿簿的金属片,那是锡泊,是那种求神拜佛所烧的纸钱上弄来的。马聪明小心翼翼地把它包好,装进口袋。因为,今天虽然取得了疾病证明书,可将来还是要进行复检的,到时还非它不可。他顺便又撒了泡尿才走出来。
马聪明现在可真是一身轻松了。那小小的锡泊,居然能够改变他的命运,实在是令人惊叹。
自从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以来,许多知青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劳动中,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的甚至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这就使得这一部分的知青陷入更加严酷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部分人的实际困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回到城里,由家庭承担他们所需的一切。尽管这样似乎有那么点不太合理,去的时候一个个活蹦蹦的,回来时却是重病缠身,唯一的报酬就是把本来属于你的城市户口再还给你,其它一概不管。但是,对于这些走投无路的知青,只要把户口迁回城市,以前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当他们取得户口迁移证的时候,几乎都有一种脱离苦海,重获新生的感觉。
但是,话说回来,要想办理病退回城,也并非易事,因为必须是患有严重的并导至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而真正达到如此严重的知青毕竟只是少数。这就使得一些虽然有病但并不严重,甚至是完全没有病的知青,想尽办法,以夸大病情,制造出符合条件的可怕的疾病来。诸如喝麻醉药剂可以造成心力衰竭,而“升压灵”却能让一个好好的人变成高血压患者,在送检的尿液里滴上几滴稀释的蛋清,就可以让医生开出得了肾病的证明……种种方法,不一而足,人类的发明创造力在这里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
马聪明选择的是制造“肺结核”。因为“肺结核”有传染性,足以令人恐惧,而且制造的方法又极其简单,只需把锡泊贴在背后,那么,再先进的X光机也会上当。并且,这种方法属最新发明,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难以查觉。而这秘方,则是他在外地当医生的叔叔悄悄传授的,并且嘱咐不得外传。果然,初试告捷,那以后即使再复检,也就无所畏惧了。
阳光依然那么灿烂,大地还是一片葱葱,小河轻轻流淌,野花四处开放,大自然的脚步并没有因为人类中多了一个“肺结核”患者而有所改变。此刻,马聪明正满怀信心,满怀希望,走在那充满阳光的道路上。                                             
第二十二章 进山带队
汽车在平稳地驰着。车窗外,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后退,转瞬之间已经不见了。
稍远处,立在稻田中的电线杆或者一头牛,一间小屋,以及在田里劳动着的人,多少可以让你看上一会儿,但终究也成了过去,被甩在了车后。只有正前方那座高高的山脉,尽管汽车左转右拐,偶尔被一片树木或路边的小山头挡住了视线,但只要一到开阔点的地方,映入眼帘的依然是那尖尖的峰顶。
柳咏章靠着车窗坐着,脸朝外望着外面的景象,他的思绪也随着车轮的转动飞到那高高的山后面。那里,一个陌生的世界正在等待着他,他必须在那里住上两年。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将如何调整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保护知青的利益,如何做好知青的思想工作,掌握知青的动态……等等,等等。当然,包括自己的生活起居,以及以何种姿态来塑造自己的形象等一系列具体的或者是抽象的问题,都是他马上就要面对的。可是,随着那高高的山峰越来越近,他感到这些问题真的要处理好,也许很容易,但也许又是很难呢。
柳咏章抽出一支烟,掏出打火机,稍稍低下头,用一只手掌挡住风,接连打了几下,才把烟点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雾很快就从那挺直的鼻梁下的两个小孔里喷出,接着又从那显得薄了点的嘴唇中间缓缓地飘了出来,秋阳照在他那稍宽了点的额头和那过早谢了顶的脑门,使得那没有头发的区域更加显眼。尽管他还不到四十岁,可那些短短而有些稀疏的头发里,白发已经不少了。汽车拐了个弯,阳光几乎直射眼睛,他稍稍眯着眼,这一来,那本来就不大的眼睛变得更小了,而眼尾的皱纹却更深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瘦削的脸颊马上现出两个深深的坑。他深深地吸着,缓缓地吐着,几天来所发生的一切,又慢慢地浮现在眼前。
那一天,市图书馆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小单位的实际掌权人,把柳咏章叫进了办公室,在让他看了一份市革委会的文件后告诉他,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决定让他去当一名插队知青的带队干部。尽管柳咏章对派干部到各个知青比较多的农村大队,协助农村干部做好有关知青问题的工作,已有所闻,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任务就下来,并且,毫无选择。因为当知青带队干部,大多数的人是不愿下去的,两年的农村生活,无论怎么说都不是好差使。也因为没人愿意去,所以,这份苦差就非他莫属了。
本来,小小的一个图书馆,没有几个人,在“文化大革命”以前,柳咏章当馆长的时候,倒也相安无事。柳咏章喜欢书。他不但管书,看书,而且也写书。因些,他虽然职位不大但名声在外,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与好评。可是,“文化大革命”
一来,图书馆因为传播“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简称“封资修”,理所当然地应该受到围剿,封存、关闭以后,他这个馆长很快就无事可干。但是,无事可干并不等于无事。因为他以前写过的那些书,造反派很快就发现里面有散布“封资修”的思想,是大毒草,而且,毛主席说过:“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他们自由泛滥。”于是,意识形态上的批判和肉体上的揪斗,很快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戴着一顶“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三反分子”帽子,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为了避免株连,他的妻子带着不满三岁的女儿与他离了婚,使得他“赤条条的来去无牵挂”。又后来,他的问题因不算很严重,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被重新“解放”,回原单位。只是馆长再也当不成了,每天烧烧开水扫扫地,倒也逍遥自在。如此,到农村当知青带队干部,这份人人不愿的光荣使命,他不去谁去?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这份“苦差”,柳咏章并不觉得真有那么苦。一来,“五七”干校呆了那么多年,农村的艰苦环境他早已适应。而且,一人吃饭全家饱,哪里都一样。再来,到了那里总能干点实事,总比在城里无所用心要好些。况且,他下去以后的正式身分是市委下派干部,更比在单位里遭人冷眼好受些。所以,没费多少口舌,他就把这份差事接受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