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玄门妖孽 >

第510章

玄门妖孽-第510章

小说: 玄门妖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这个刻龙的玉如意应该谁来用?”
    玄齐抛出这个问题后;五人组内全部的人眼中都闪过恍然;是的这柄玉如意上最具备特色的部件;反而成了最大的破绽。如果这柄玉如意是宫廷之物;那么就会刻画五爪金龙;而不会刻画四爪蛟龙。如果是宫廷赏赐大臣之物;那么更不可能刻龙。
    封建王朝有着极其森严的体制;明黄色只有皇亲贵胄才能使用;而龙形纹只有皇帝皇子才能使用;那么这柄玉如意也就存疑了。
    李默张口争辩说:“也许这柄玉如意是亲王府用的;所以……”这个理由连他自己都不能信服;毕竟这上面刻画的四爪两角蛟龙;一般的亲王只能使用独角三爪的蛟龙;不管怎么说这个龙纹有些越礼。
    从理论上把这柄玉如意推到存疑后;五人组相互望了一眼;有些人想问却又不好意思问;于是又把眼光瞄向卢广延;五人组里也就他与玄齐熟悉;见别人不好意思问;自己又按耐不住好奇;卢广延只好望向玄齐问:“那么这件东西都是假的?”
    “也不能说是假的。”玄齐把头一摇;指着玉如意的柄说:“整个玉如意的确是清朝时的老物件;如果我没猜错;在传承的时因为保管不善这柄玉如意受到了损伤。要知道一件完好无损的古董;和一件受伤古董的价值是没法子比的。所以后代的手艺人为了掩饰曾经的损伤;便在上面雕刻龙纹;再加上年代久远做工精细;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原来是后期做旧的”卢广延这才恍然;而后仔细端详玉如意一番后说:“一开始我还不觉得云龙陪纹有什么不对;现在经过玄齐一说;越觉得越不搭配;好像是臆造品一般。”
    鉴古其实说穿了也是捅破窗户纸;在这层窗户纸没有捅开之前;怎么看都是真的;而不是假的。等这层窗户纸捅开后;那么就怎么看都是假的而不是真的。
    周围的五人组也跟着附和:“是的是的”更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唾沫横飞的说:“我们鉴定都先从头开始;这柄玉如意的头很符合当年的风格;而且包浆和质感都与当年的玉如意相同;在加上整柄玉如意雕刻自整块白玉;头都是真的;身子自然也是真的。所以在潜意识里就把他当成是真的”
    另一个戴着老花眼睛的人也把头一点:“是的是的谁又能想到后面的杆子是因为保管不善;为遮掩暗伤又重新做旧的。”
    “这就是灯下黑;我们玩了一辈子的古董;最后却栽在这个小物件的手上。”另一个老人也开始自嘲:“好在玄齐慧眼如炬;一语道破这其中的天机;当真让我等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啊”说着又殷勤的望向玄齐;低声的问:“不知道另外三样又有什么玄机;我等还真没能看出端倪。”
    望着五人组都以崇敬的眼光看向玄齐;李默心中的嫉妒又逐渐的充盈;为什么这个乡下小子有这么渊博的知识;为什么周围的人都看好他?

第七百三十八章 真假
    桌子上还剩下三件物品;他们都是玄齐口中的赝品。这三样古董都很精美;汝窑的青釉瓷瓶;看不出年代的青铜鼎;最后一件可是大开门;完美无瑕的元青花;这可是比汝窑瓷瓶还要珍贵的瓷器。
    古玩能够经过历史传承;一辈辈的传下来;传世的东西并不多;相对字画与陶瓷这些艺术品;青铜器;金银器这些好保存的东西有的也很受伤。传世的好古董不光有着不菲的身价;还要遇到一个懂它用心收藏它的买家才行;每年因为保管不善而损坏的古董是个大家不愿意提及的数字。
    玄齐拿起汝窑青釉瓷瓶;伸手摸着瓶身上的开片;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是因为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面对这种缺陷;匠师将难以控制并且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本还成为瑕疵的东西;反而成为了汝窑的一大特色。
    玄齐把手中的汝窑青釉瓷瓶挥动;轻声的说:“汝窑始于北宋晚期;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釉汁莹若堆脂;有似玉非玉的美誉。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亦不多见;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寥寥几十件;堪称弥足珍贵。”
    “这个青釉瓷瓶;不管是从胎色还是釉色来看;都与真品无疑;器型与开片纹也很符合当年的时代特征;就连壶底都用了三根支钉;造假能够造的这般用心良苦;这件工艺品堪称一绝。”玄齐说着缓缓把青釉瓷瓶放在桌子上。
    一直有些火气的李老太爷;见玄齐一口一句工艺品;信誓旦旦说假的;这一下他可不乐意;张口望着玄齐说:“既然这么完美;那就是真的;怎么可能是假的;我可是花了两个亿才买回来这件汝窑青釉瓷瓶;怎么就成了工艺品;今天你必须要说清楚。”
    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正是因为存世量少;又多是宫廷所用;所以传世下来的汝瓷更为稀少;在民间达官显贵中尤为受到推崇;更是有云: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由此可见汝瓷的稀缺与珍贵;所以李老太爷口中的两个亿;并不是吹嘘而是事实;为此李老太爷还高兴很久;以为捡到漏。如果花两亿买到一件工艺品;那就不是捡漏;而是一个特大号的傻棒槌。
    玄齐指着桌上的汝窑青釉瓷瓶说:“看样子已经有人恢复汝窑的工艺;并且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可惜他在得意忘形时露出马脚。”玄齐的双眼放光;指着汝窑瓷瓶说:“他居然胆大妄为的在瓷瓶内壁留下一个简写的汉字;如果不是这个破绽;我也会以为这个汝窑青釉瓷瓶是真的”
    玄齐当然没有说实话;他也是先用鉴气术看到这个汝窑青釉瓷瓶没有丝毫的灵气;但器型却那么像真的;这才仔细的把玩;以假乱真的东西当真是天衣无缝。如果没有这个工匠得意而张扬;恐怕玄齐无法把这件事情讲个清楚。
    “简写的汉字”这个消息让全部人都如遭雷击;要知道简写的汉字只是在新政权成立后才出现;华夏国传承几千年来;都是用毛笔书写的繁体汉字;如果这个瓶子里真有一个简体字;那么这个像真品的瓶子一定是假的。
    李默先沉不住气;拿起桌上的瓶子;手指在瓶子内摸索;很快就摸到了玄齐所说的那个汉字;李默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的脸上忽然颜色一变;身躯不由自主的发抖;手中的瓶子也没拿住;啪的一声摔在地上。
    价值两亿的瓷瓶;就这样变成了碎片。李老太爷并没有关心满地的碎片;而是望向李默问:“里面写的是什么字?”李默失魂落魄;并没有开口。这件瓷瓶是他建议爷爷买下的;谁又知道这么真的东西原来是件假货。
    五人组立刻凑过去;开始在地面上翻找;很快卢广延找到了带字的碎片;拿起来端详后说:“还是个英文字母;在x的上面画了一横;这是个什么字?又或者是什么意思?”
    周围的人都木然的摇头;想不到造假者居然在瓶子里留下了这么个东西;x上面画一横;难道是暗号吗?
    “什么x”玄齐无语;拿起他捡到的另一个碎片:“你拿反了;而且只是一半”说着把手中的碎片交给卢广延。
    两个碎片拼在一起;五人组这才看了个清楚:“这是个赵字简写的赵”开国之前汉字没有简写;赵是梢;走字上面一个肖;简写后肖没有了;换成一个叉;象形点就是个x
    这五位都是见多识广的大家;他们能够分辨出新刻痕与老印记;这个赵字是在瓷器还是胚胎的时候刻上去的;所以才会和整个器型这般的贴合;而不是后来找人篆刻上去故意作假的。
    望着手中的瓷片;李老太爷悠然一叹;而后望着李默说:“你也不用往心里去;能够把假的东西做成真的;也算是他们的本事;这么点小钱你可不能放在心上;就当是买了个教训丨”说着李老太爷又开始宽慰李默:“何止是你走了眼;其他人也都走了眼;所以你真的不用放在心上。”
    李默缓缓点头;虽然心里还有个疙瘩;但脸上去表现的很是正常。只是心中的羡慕嫉妒恨已经成为野火般熊熊燃烧;一发不可收拾。
    确认了汝窑青釉瓷瓶是假货后;玄齐伸手又拿起了那尊青铜鼎;岁月在这尊青铜鼎上留下了厚重的痕迹;伸手触摸整个铜鼎;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质感。
    五人鉴定组可是都觉得这尊青铜鼎是真的;而且还是商周之前的古鼎;看这花纹;看这用料;还有历史在这个上面留下的痕迹;无不说明这尊铜鼎是件真东西。但现在玄齐拿起这尊青铜鼎;这就意味着青铜鼎也有问题。
    卢广延不由得问:“难道这尊青铜鼎也是现代高仿的工艺品?”
    “现在工艺品即使用了做旧手法;也做不出历史的沧桑感。”玄齐伸手敲了敲青铜鼎说:“这的确是个古物。”
    “既然是古物那就是古董;为什么你还把他挑出来?”李默有些不爽;毕竟他知道这尊青铜鼎是真的;虽然有些看不出年份;但的确是个古董。
    “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这尊古鼎器型很像商周鼎;但却比商周鼎还要老;难道你们就没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玄齐这时好像成了老师;手中拿着小鼎让周围人再次观摩。
    查出鼎里面的猫腻;是很关键的过程;如果能够看穿那就等于捅破窗户纸;如果看不穿依然是雾里看花始终都隔一层。
    五人组经过一番的端详;并没有看出有哪里不对。至于李默更是大大咧咧的说:“不就是一个年代比商周还要久远的古鼎吗?”说着他还敲着古鼎说:“也许这个古鼎的出现;能够证明一个失落而没有被历史记载的文明……”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只是死鸭子嘴硬的强辩。
    玄齐倒是没有计较;而是拿起青铜鼎继续说:“其实有个细节大家都忽略;青铜器不光可以从器型上鉴定;还能够从材料的配比上进行鉴定;要知道不同的历史朝代;有着不同的冶炼工艺;还有不同的冶炼配方。同样是青铜器;商周的配方就与先秦的不同;这是为什么?”玄齐说着不等别人回答;又自顾的往下说:“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在进步;冶炼工业在发展;所以这个也是鉴定中的一门依据;很具有时代的特性。”
    窗户纸已经捅开一半;大家开始根据这尊铜鼎的铜质进行推敲;不同的配方会形成不同的冶炼工艺制造出不同的原材料。
    大家经过一番的对比;又想起起曾经鉴定过的商周青铜器;还真看出一点点的端倪;卢广延首先说:“好似这个铜鼎的铜质要比其他同代的青铜器质地要好。”
    灯不点不亮;理不说不明;随着玄齐打开一个思路后;每个人的眼中都闪过一丝的华光;就连一直对玄齐很有抵触的李默;眼底都闪过一丝丝的懊恼;又栽了谁能想到这件真东西居然也是仿得古人仿古人最后坑了后人;妈蛋

第七百三十九章 青花瓷
    桌面上不光摆着青铜鼎;还有一枚先秦的刀币;望着先秦刀币所采用的铜质;再对比年份比刀币还早的青铜鼎;大家惊愕的发现铜鼎的铜质居然好过刀币。这是不可能
    在商周时青铜作为礼器;冶炼工艺一定是最先进的;后来历史走到秦朝时;铜的冶炼技艺达到巅峰辉煌。再往后就是铁器时代;或者说合金时代;青铜退出历史舞台;充当货币的角色。
    而这尊铜鼎的铜质超过先秦刀币的铜质;这么明显的破绽他们居然都没注意到;这的确是个非常大的败笔;每个人都对玄齐心悦诚服。
    卢广延还连声追问玄齐:“你是不是已经确认这个青铜鼎的年代?说出来让我们长长见识呗”
    玄齐缓缓的摇头说:“这需要鉴定对应年代的铜质;甚至造假者可能还会混淆年代;这将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至少短期内我没有精力去分辨这个铜鼎的年份。目前只能证明这个青铜鼎不是商周之物;更不可能是商周前的器物。
    周围人对玄齐这个解释都能理解;毕竟给文物断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牵扯的知识太多太多;想要进行精准的断代;需要很严谨的考证;的确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放下了青铜鼎玄齐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