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48章

明朝第一国师-第48章

小说: 明朝第一国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虞其他地方的抢收情况,基本上是按各自距离东山的远近来分布的,离东山越近的地方,信徒就越多,抢收的情况就越好,远的地方则反之。

县城则是喜忧各半,这里的富户比较多,相当一部分人的心态和余姚的那些大户相似,受到了谢家影响,因此没有参与。另一部分则是受了董家的影响,将信将疑的加入了抢收行列。

董家其实也是硬着头皮上的,因为他们的命运跟小道士已经绑在一起了,这种重要关头当然不能泄气,没有刘同寿顶在前面,他们哪里抗得住谢家?

在雨停那几天,董老爷没少挨骂,他家门前,跟眼下的谢府很有几分相似,冷嘲热讽着看笑话的人就更多了。

当时他只觉肠子都悔青了,没少在家里骂人,骂的对象么,据内宅的丫鬟们说,老爷骂人的时候,除了天和地之外,还经常会出现‘杂毛’这个字眼。

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恶劣,董老爷的心情却完完全全的来了个大转变,昨夜下了一夜雨,他在祖祠里面呆了半夜,祭祀产生的青烟,在大雨中都依稀可见。

第二天一大早,陆续就有人登门了,这一次,来的人比前两天更多,目的和态度也同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亏了董老弟,要不是有董老弟的提点,我那两百亩水田,恐怕就要颗粒无收了,董老弟的大恩,几同再造啊”说话的是个干瘦的老头,别看他此时满脸笑容,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前两天骂得最凶,最刻薄的也是他。

“董兄,日前小弟一时糊涂,多有得罪,您大人大量,千万要海涵啊。”周老头年纪摆在那里,实在拉不下脸道歉,比董老爷年纪小的那些就无所谓了。

“董贤弟,悔不该听信余姚的流言,转错了念头啊,你当日提点于愚兄,我竟然还恶言相向,简直如中山之狼一般,愚兄惭愧之极,几无颜面再见贤弟啊。”

因为对董老爷的话半信半疑,所以即便听信了的,抢收的幅度也不大,幅度越小,懊悔的情绪就越浓,已经成了定律,无论对士绅还是百姓来说,都是如此。

“各位言重了,董某也不过是看在往日交情份上,略尽乡土之谊罢了,提点是说不上的,顶多是个传话的而已。”董老爷嘴里谦虚,但脸上却笑得象朵花似的,自从谢家放出口风,要恢复寺田以来,他很久都没享受过这样的风光了。

“唉,还是董老弟有识人之明啊,老夫空活了这一把年纪,虚长你二十岁,见识却比你差了一甲子,面前就有真仙,却不去拜,反而舍近求远的去求他山之石,真是糊涂到家了。”说话的又是那个周老头,他不肯明着道歉,却话里话外的奉承着董老爷。

“谁说不是呢,咱们上虞风水好啊,出了个老神仙不算完,羽化前还点化了小仙师,董兄,你和那位小仙师有渊源,能不能给咱们引见引见?”

“哦?诸位想见小仙师?”董老爷眯起了眼睛,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早就知道这帮家伙的目的不单纯,只是没想到他们求的居然是这个。

“相见小仙师又何需董某引见?东山镇大家都认得,紫阳观一直都敞开大门,笑迎天下客,各位只管前去便是,小仙师虽然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出风头,可若是有人诚心求见,他还是会行个方便的。”不搞清楚这些人的真实意图前,董员外自然不肯接招。

“这……”众人互相看看,用眼神交流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周老头站了出来。

“不瞒老弟说,大伙儿在外面虽然各有营生,但主要还是指着田土里的出产过活,老夫我上了年纪,性子未免就执拗了些,对这些身外物也是执著了些,所以……前几天谢家要上书府衙,咱们就跟在后面附了名,这个……”老头吭哧了半天,总算是把话说明白了。

“周老哥,不是做弟弟的说你,谢家和紫阳观,一个出于私心,一个为了公义,闹出来的这场恩怨也不关乎旁人,你们何苦又上赶子掺和进去呢?要不是你们推波助澜,上次怎么会搞出那么大的事来?唉,真是,让我说什么好呢?”

“千不该万不该,都是我的错,我这两天啊,后悔的不能安寝,只想着在小仙师面前好好忏悔一番。”周老头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看那架势,要是没人拦着,说不定他会给自己两个耳光。

“是啊,是啊,董兄,你行个方便,在小仙师面前美言两句,以稍减他老人家的怒火啊。”其他人也是七嘴八舌的附和起来。

神棍的事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是信了其中一条,就会连其他的一起都信了。以前只是耳闻,这次却是亲见,上虞人算是彻底信服了。

逃过一劫的人庆幸不已,都说本县出了异人,是大大的祥瑞,预示上虞将要兴旺发达;开罪过刘同寿的人却都惶惶然不可终日,想到空无一人的国庆寺,再想到谢家目前的窘状,谁又能不怕呢?

其实,刘同寿根本没将注意力放在这些乡绅身上。

联名属于跟风行为,顶多找两个典型打击一下,杀鸡给猴看就成了,根本没必要认真追究。他的敌人是谢家及其走狗,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对敌才是王道。扩大打击面,到处树敌则属于弱智行为,他才不会那么干呢。

董老爷笑眯眯的说道:“这就是各位的不是了,小仙师是何等样人?他可是秉承了老神仙的志向,以天下苍生的幸福为己任,最是仁义慈和不过了,要不是某些人欺人太甚,小仙师实在看不过眼,他才不会理会这些俗事呢,你们说呢?”

“是,是。”一群人小鸡啄米般点着头,连声称是,不过心里却都是不以为然。

神仙就没火气了?才怪呢小仙师要真是个好脾气,那他把余姚搅个鸡飞狗跳又算是怎么回事?上次喝令百姓对手打人的好像也不是别人吧?再有就是最让他们心悸的那件事……

前些日子的雨并不大,而且中途还停了几天,结果大家就闹腾起来了,散布流言的,闹着上书的,甚至还想有去抓人的

结果怎么样?散布流言的遇了鬼,闹着上书的损失惨重,想抓人的……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嗯,柴德美倒是逃了,可他又能讨得了好么?

现在外面都在传说,说老神仙本来已经将天灾挡住了,可谁曾想却有人跑去威逼他的弟子,除了东山镇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袖手旁观。

老神仙是神仙,可他也曾经是人,看了这情景,他心里能是滋味吗?这是背后捅他刀子啊结果他一口气就那么泄了,再然后,雷雨大风就都来了。当日吓住柴家的那声轰雷,就是老神仙的怒吼啊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尽管这一次刘同寿什么都没说,可上虞人还是遵循他的思路,一路推理下去,得到了上述结论,并且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总之,大家都不用担心,一时失察而已,有什么值得计较的?你们难道不知道小仙师这两天在做什么吗?以他的仁心仁德,又岂会斤斤计较?往事不可追,大家还是要将目光放长远,着眼于将来才好。”

“将来?董老弟,你能不能再说清楚点?”

“小仙师的打算,我怎么可能猜得到?”董老爷摊摊手,随后话锋一转,“不过,董某可以确定一件事,今后,大家在做决定前,只要回想一下今天的心情,应该就不会做出错误的决断了,诸位以为如何?”

“……就是道理”

第70章 联名上书

第70章 联名上书

“小仙师,赶快进屋歇着,外面风大雨大的,您的万金之躯怎好在外面淋着?”

“是啊,您能来探望,咱们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怎好还劳您动手,拾掇这些粗重活计啊?这不是折杀人了吗?”

如同后世领导视察一般,刘同寿每到一处,迎接他的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脸,和诚惶诚恐话语,不过,其中并没有掺杂一丝虚假,所有人都是诚心诚意的表达着自己心中的激动和感念,反倒是刘同寿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一言活万千之家,同寿,你行的是大仁之道啊。”李时珍也是感慨万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果不其然,若非随韩先生来到上虞,又怎能见得这桩异事?阳明先生生前曾有言,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只要怀有仁义之心,无论学儒学道,皆能有所成就。”

“不错。”

韩应龙一脸欢喜赞叹,“当日同寿贤弟初开灵识时,行事还只是效那游侠之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后创立共济模式,已经有了先贤之风范,如今……古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贤弟尚未立言,功德便已有成,实非凡人所能为啊。贤弟将来的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韩兄谬赞,小弟汗颜。”

刘同寿大汗,搞共济社不过是为了摆脱麻烦,现在做的更是泰半出自私心,哪里值得了这么高的评价?不过也难怪,这时代作秀还不是主流,人们对这种行为都没啥免疫力,自己冷丁搞了这么一出,声望自是刷刷的暴涨。

雨下起来之后,各地的就自发性的开始抢收了,刘同寿将东山镇的百姓动员了起来,从周边的村镇开始帮忙。虽然结构松散,但东山镇这边终究是有组织的,行动的效率自然比各自为战高,受到帮助的百姓也是感恩戴德,都是心甘情愿的加入了互助的行列。

于是,首倡者刘同寿的声望越来越高,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万家生佛。

不过,从他本心来说,他可不是学雷锋办好事,他本来就是刷声望来的。

穿越后已经一个多月了,对周围的环境,他也不再陌生,对于未来也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

穿越之初,刘同寿就构想过,想办法到嘉靖身边当神棍,在当时,他不过是随便想想罢了,对方可是皇帝,那是那么容易就能见到,并且得到信重的?

老实说,江南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有了一个华丽的开场,又有楚楚相伴,在东山安安分分的做个道士也不是不行。但形势却一步步的逼着他往前走,谢家的威胁在先,没了东山的基业,就只能流浪天涯,身为道士,倒不用担心路引的问题,可却要以何为生?

魔术师说起来很神秘,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就是个演员,即便在后世地位也没高到哪儿去,何况是在明朝?那些卖艺玩杂耍的,私底下也都有两手,也就是所谓的传统戏法,如果忽略掉道具因素,后世的魔术并不比其高明。

即便忽略掉这些问题,江南也不是全无隐患的,别人不知道,刘同寿这个穿越者又怎么会不清楚?眼下的繁华景象只是暂时的,二三十年后,随着臭名昭著的倭寇之乱的发生,这里将变成人间地狱。

上虞、余姚、宁波、温州,是倭寇肆虐最猖狂的几个地方,戚继光平倭的重要战役,台州之战,战场就在新昌县东南的台州府,离上虞也不过二三百里路罢了。

想到豪强兼并,倭寇肆虐,前世从纸面上看到的这些东西,将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并且波及到身边这些淳朴善良的乡亲,刘同寿确实做不到无动于衷。

何况,他也没本事独善其身,要知道,谢家要的可不光是山下的土地,连东山也是一样,就算刘同寿想披发入山,学神仙餐风饮露,一样不可得。

形势如此,由不得他不努力,认真的思考最初的那个构想了,要用魔术的手段征服那个崇神慕道的嘉靖皇帝,做大明第一神棍。

这样一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要如何才能见到这位国家最高元首?现在是明朝,不是讯息发达的后世,地方上的事没那么容易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就算能,也要考虑他身边之人的反应。

大臣们且不说,正统的文臣肯定不喜欢皇帝这么搞,但应该也没人会太过激烈的反对。刘同寿清楚的记得,后世的名相徐阶、高拱之流,都是给嘉靖写过青词,一起跳过大神的,在权力面前,文臣还是懂得变通之道的。

况且,除了那些正统的文臣,朝堂上还有很多专门顺着皇帝办事的人物,其势力还相当不小,比如那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张璁。

朝堂上是个互相牵制的局面,应该构不成太大的麻烦,按照刘同寿的预计,阻碍很可能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就是地方上,地方官要考虑立场,对祥瑞之类的东西肯定要有所权衡,刘同寿不知道绍兴府以至江南的官场局势,因此他并不能确定,之前的那些箴言能不能通过官方渠道传到京城。

第二就是嘉靖身边的近臣。什么行业都有竞争存在,嘉靖年间的道士们也一样,在邵元节飞黄腾达之前,嘉靖身边也不是没有道士,可那些人却都名不见经传,为什么?八成就是在竞争中失败,然后消失了呗。

的嫔妃要争宠,朝堂上的大臣要争权,天子身边的近臣和神棍也是一样的。每一个享受独宠待遇者的背后,必然有着不为人所知的刀光剑影。

刘同寿不知道邵元节到底有多大本事,可那老头已经一把年纪了,想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