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田缘 >

第74章

田缘-第74章

小说: 田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春也靠过来,悄悄捏了捏杜鹃手,示意她别多话。

今天,他和九儿确实出了大力气。

之前站在岸边撒网,大概网了有四十多斤鱼;他和九儿下水后,捕捞的鱼又大又多,是之前的两倍。总有七八十斤不止。

他跟九儿想的一样,觉得多分些给杜鹃那是他的权利。

林大头赶忙抓住这机会,也说道:“杜鹃,我们家也跟你家人一样多,就多个冬生。你鱼烧得好,回头你婶子还要跟你学呢。你就别推了。九儿说的对……”

说到这忽然觉得不对,才想起九儿说了什么。

立即,他朝林春惊问道:“下水?这么冷的天,你跟九儿下水了?哎哟,你个死小子。大过年的你找死啊!弄出病来我跟你娘可怎么活!”

他媳妇也惊住了。忙过来摸林春额头。

林春躲开娘的手。道:“爹,没事了。我不是好好的么。”

林大头怒道:“好好的?你……”

说半截就你不下去了,这个儿子他难得管,便转头冲夏生和秋生瞪眼道:“你两个做哥哥的。怎不下去?叫你兄弟下冷水,捞的鱼你好意思吃?也不怕卡死你!”

秋生和夏生听了一齐大叫。

秋生憋屈道:“爹,我也是你儿子呢!”

夏生道:“我们没那本事,任叔不叫我们下去。”

林大头气得对秋生笑道:“你当然是我儿子。你这么大了,还跟弟弟比,你比他多吃五六年的饭你怎不说?”

又问夏生道:“你说你任叔叫春儿下去的?”

不敢相信地看向任三禾。

任三禾云淡风轻地对他翻了下眼皮,冷声道:“是我叫他俩下去的,怎么了?你有这叫的工夫,不如让嫂子熬些姜汤给他俩喝。”

接着对林春和九儿道:“今晚不练功了。晚饭喝些热粥。别吃太多肉,再热热地喝一碗姜汤,蒙着被子发一场汗,明早一点事没有。”

两人都扬声答应了。

林大头便说不出话来,只好催媳妇去熬姜汤。

再看任三禾。觉得自己这爹还没人家师傅有威严。

说笑一阵,继续分鱼。

福生见杜鹃还要推让,便摆出大哥姿态道:“杜鹃,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我们几家男娃多,常在山上水里钻,总能弄到鱼和野味吃。不像你跟雀儿,难得跟我们出去一趟,就多分些。都是自家兄弟姊妹,没人笑话你们的。”

石板和石桥听了忙点头。

这院里除了林家人就是黄家人,任三禾也是黄家亲戚,还是林春和九儿师傅,就他们兄弟算外人,所以赶紧表态。

杜鹃和黄雀儿就没话说了。

同时,心里还有些酸楚——

她们姊妹再争气,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黄家没有儿子,爹又老实平庸,这些山里人随手就能弄来的东西,对于黄家来说,却有些个艰难。

黄鹂年小,不知好歹,嚷道:“等我长大了也去捞鱼。”

杜鹃却没笑她,接道:“好!二姐姐带你一块!”

她就不信了,她那么好的游泳技术,还弄不到鱼虾吃。不过是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下水罢了。等春夏来临的时候,她就准备一套在水里穿的衣服,专门网鱼穿。

叫大家瞧瞧,女娃也能顶半边天!

林大头又赶紧抓住这机会卖好,道:“杜鹃,林春捞的鱼,你怕什么?只管拿回家吃。”故意把九儿都给漏了。

正捡鱼的林春听了手一顿,朝老爹剜了一眼,怪他利用自己做人情。爹也真是的,他捞的鱼,是要送杜鹃没错,可不是跟爹想的那样。

说话间,林春和九儿已经把各样鱼都捡了些,直接装一个木桶里,给黄家姐妹,剩下的大伙再分。

林大头还在喊“虾呢?把这虾也多倒些给杜鹃。”

任三禾倒插不上嘴了。

总共一百多斤鱼,最后,黄家姐妹分了有二十多斤,还有两斤大虾和一些小杂鱼。

黄鹂盯着那鱼笑得眉眼弯弯,小手指着桶里道:“这个烧糖醋的,这个清蒸,这个做酸菜鱼……”俨然很内行的模样。

众人听了呵呵笑。

黄老实把牲口伺候好了,听见这边吵嚷,急忙赶过来接她们姊妹。见这么些鱼,也乐得见牙不见眼。

一时分好了,众人提了鱼,纷纷离去。

林大头急忙叫林春:“春儿,帮杜鹃把鱼送过去。”

林春瞅了他一眼。道:“黄叔不是来了,哪要我多事。”说完,施施然转身进屋去了,丢给爹一个潇洒的背影。

林大头气得倒仰,还没开口呢,就听九儿上前道:“我顺路给黄叔搭把手,拐个弯就到了。走了啊,大头叔!”

提着那水桶就走了,也丢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黄老实没了用武之地,只好拎着装小杂鱼的篓子。乐呵呵地带着三个闺女出了林家院子。回家去了。

秋生见听了爹的吩咐。又见林春不理,才要动脚上前,九儿已经抢先了,只好又站住。和林大头一样郁闷。

林大头看着空了的院子,终于把憋在喉咙里的话给骂了出来“我怎么养了这样不省心的小子!”

夏生正收拾鱼呢,闻言莫名其妙地抬头。

他误会了林大头的意思,以为他还在为之前的事生气,便委屈地说道:“爹,是春儿自己要下水的,任叔也没说话。我们没练武的人,身子骨不如春儿和九儿结实。要是逞能,弄病了。那不是害爹娘操心么。”

秋生见老爹黑着脸就要发作,急忙道:“爹不是说这个,要你多嘴。咱问娘去,看这鱼要怎么收拾。”

不说林家人心思各异,且说黄家。看着那些新鲜的鱼,一家人都笑逐颜开。

经大家商议:活鱼先养着,把死的清理出来,这两天就烧了吃了。

商定后,黄老实就按闺女吩咐的收拾起鱼来。

杜鹃和黄雀儿则进了厨房。

冯氏忽然问杜鹃:“这鱼要不要送你爷爷奶奶几斤?”

看她那神色,显然踌躇半天了,这时才问出来。

杜鹃转了下眼珠,道:“送!送一条鲤鱼。”

说完,就喊黄鹂进来。

她挑了一条三斤多的鲤鱼,用草穿了,对黄鹂道:“把这鱼送去给爷爷奶奶。就这么拎着去。到那知道怎么说?”

黄鹂依然对着面前空气,照葫芦画瓢回道:“爷爷,奶奶,这是我们分的鱼,挑好的孝敬爷爷奶奶。”

杜鹃摇头道:“这回不能这么说。”

黄鹂虚心请教:“那要怎么说?”

杜鹃道:“你就说:‘爷爷,奶奶,我们家没男娃,我大姐和二姐比男娃还能干,捞了鱼来孝敬爷爷和奶奶。我爹说,女娃也能顶半边天呢。’”

哼,她要让爷爷奶奶明白:这鱼是大儿子家的孙女弄来的。别吃着孙女弄来的东西,还嫌弃孙女不好。小宝哥哥都那么大人了,也没见他多能干,爷爷奶奶凭什么偏爱他?

黄鹂立即领悟了,连连点小脑袋。

这小人精当然晓得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早就一肚子不满了,看小宝哥哥和小顺弟弟特别不顺眼。

当下,她也不用篮子,提着那鱼乐颠颠地就跑了。

一路上,凡碰见人问,一律都答“我大姐和二姐网的鱼,孝敬爷爷和奶奶的。”

人们都夸黄家闺女能干懂事。

到了黄老二家,大家正吃饭,黄鹂就把杜鹃教的话说了。

黄大娘倒也高兴,孙女不管弄了什么,都不忘爷爷奶奶,这点她尤其满意。

黄老爹却听出不对来了,冷哼一声道:“女娃也能顶半边天?笑话!女娃再能干,将来还不是人家的人!有什么用?还能顶门户传宗接代?”

素来伶牙俐齿的黄鹂就被堵住了。

这话超过了她的认知,不知如何应对。

******

二更求粉红。

☆、第116章 贴心的闺女(三更求粉)

本着小心的原则,她没吱声,眼珠骨碌碌转着看众人。

只见二叔跟没听见一样闷头吃饭,二婶淡笑不语,小宝哥哥脸上显出不屑的表情,就大妞姐姐看不出什么心思,小顺弟弟跑到她跟前,讨好地叫“黄鹂姐姐”。

黄鹂没理他。

凤姑急忙喊“上来。吃饭就好好吃饭,又去玩。”

黄大娘见小孙女没声了,怕她回去搬嘴,对老头子使了个眼色,笑道:“这话说的,谁家女娃养大了不嫁人。黄鹂,这鱼奶奶留下了。回去跟你爹说,难为你们一片孝心。”

小顺被他娘喊回去,还不忘对黄鹂说“黄鹂姐姐,在我家吃饭。我娘烧了羊肉呢。”

凤姑忙哄道:“你黄鹂姐姐家今晚烧大鱼,有好菜呢。咱们留她吃饭,害她吃不成好菜了。”

这话黄鹂会回,被杜鹃教的十分老道了。

她眼光在桌子上一溜,笑道:“我好喜欢吃小婶烧的红肉焖笋呢。还有这——么多好肉菜呀。我家的肉我娘说,要省着点吃,不然不够待客,还要换东西。我娘还说,小娃儿望嘴不好,我就不在这吃了,省得丢人。”

说完,不管凤姑脸色,转向黄大娘和黄老爹道:“爷爷,奶奶,你们慢慢吃,我走了哦!”

转身“吧嗒吧嗒”跑了出去。

黄大娘立时好心情被破坏了,刚要张嘴数落大儿媳妇,那小人儿早跑出门去了,“吧嗒吧嗒”的脚步声好像踩在她心上。

她被堵得不行,气哼哼地用筷子敲着碗道:“一天到晚就晓得叫穷,叫穷!好像哪个要沾她光一样。把几个丫头教得这样。”

凤姑听了劝道:“娘别气,吃饭。咱也不想沾人光。”

她知道婆婆也就是发泄罢了,冯氏是教不出这样闺女的;要是能教的出,她自己就不会一副倔脾气了。

黄老爹冷哼一声,继续吃饭。

回到家,黄鹂将爷爷奶奶的话一字不差地转述给杜鹃听了。还学着小宝哥哥轻蔑的表情,霎了霎眼睛。

杜鹃听了皱眉,虽然乡下都重男轻女,但爷爷这话也太伤人了,而且,也说过头了——他就没有依靠闺女和孙女的时候?

冯氏最是不能容忍,因为这话戳中了她的心结。

她气得坐在板凳上乱颤,反复数落公婆的不是,“这样没良心,把心掏出来都没用。大儿子就是捡的。我看他孙子往后能有多能干!就怕是不成器的料……”

正好黄老实拎着洗好的鱼进来了。她便对着他大骂起来。骂他没出息。被自己爹娘嫌弃。

黄雀儿和杜鹃急忙过来劝冯氏。

黄鹂也小心地喊“娘!”再不像平常一样活络,一面心里后悔,刚才该偷偷跟二姐大姐说这事的,不该叫娘听见的。

黄老实把鱼交给黄雀儿。一声不吭地坐灶门口去了。

杜鹃劝了一会,才将黄鹂叫道一旁,嘀嘀咕咕教导起来,黄鹂一边听,一边不住点头,两眼珠骨碌转。

要是以往,冯氏见了这情形定会说“你又教她不学好。”这次,她什么也没说。

她晓得杜鹃肯定是教黄鹂如何应付爷爷奶奶。

她无不恶意地想,最好小闺女气死那两老东西才好。

杜鹃说完了。才笑着对冯氏道:“娘,管人家怎么说,咱们过自己的日子。有儿子就好了?叫我说那可不一定。就说眼下,我们都能帮娘干活了。娘干坐着,就能吃现成的好饭菜。我学了煮饭烧菜。天天烧给爹娘吃,还能烧给旁人吃?……”

说到这,忽然觉得不对劲——

将来?

将来她可不是要出嫁烧给旁人吃么!

可不就是人家的人么!

正应了爷爷的话“女娃再能干,将来也是人家的人。”

她急忙补救道:“娘,就算将来我们姊妹都出嫁,也不会不管娘的。娘你只看我干娘是怎样的不就心里有数了!我今天把话撂这:将来我一定叫娘比那些有儿子的人家过得还好!娘你信不信?”

冯氏见她绷着小脸发誓的样子,心里一暖,脸上神色缓和了些,嗔道:“信!娘信你!娘就等你显本事,将来让娘过好日子,争这口气!”

黄鹂立即道:“我也争气!娘,我长大了也孝顺娘。”

冯氏轻拍了她一巴掌,故意道:“你不气死我,我就烧高香了,我还等你孝顺我呢。”

黄雀儿虽没说话,却看着娘松了口气,微笑起来。

杜鹃却知道娘只是暂时缓过这劲,心结依旧。

在娘的心里,闺女再好、再争气,也是要嫁人的,也不能弥补她没有儿子的缺憾;就算将来闺女养她老,把她和黄老实接去女婿家住,她都不会有归属感。

所以,爷爷说的话根本没错。

然她想起一事,灵机一动,道:“娘,将来的事,谁说得定呢。也不见得娘就没有儿子。不是还有人五十岁的时候,还生了老来子么,娘怎么就不能有儿子?”

冯氏五十岁能不能生个老来子,她不知道,可她知道冯氏过年后就要出山去找那丢失的儿子。

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提起这事,也算给冯氏一个希望。

果然,冯氏听了杜鹃的话后,眼睛一亮——

她也想起了那件事。

就算有万一的可能,那也是个希望不是。

她的精神就振奋起来,冷笑道:“哼,谁说老娘没儿子?没准哪天就有儿子了。还能耐的很呢!”说着,那眼神就迷茫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