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捡漏 >

第292章

捡漏-第292章

小说: 捡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翼终于抓住机会了,大说特说,直说的吐沫飞溅!让李思思皱眉不已,不由的看看时间。照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我们看这幅《黍离图》。人们只知道黄宾虹先生以山水画闻名于世,殊不知他的花卉画也别有情趣,而且不落俗套,别具一格,妙在自自在在。他所画的一花一叶,点画不加雕琢,看似无法,却寓法度于其。简淡清雅,奇崛有致。有人说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是密体,而花鸟画为疏体,具备简、淡、拙、健的特点。所谓简就是简洁——”

“箫老师,依您看来这幅画对不对呢?”李思思终于忍不住了,如果任由他发挥下去,真不知道他会讲到什么时候。

而旁边的于飞则有意的夸张的哈欠连天了。

被李思思打断了自己发挥,萧翼的心不爽,不由哼了一声,连她也一并怪上了。

对此,李思思也只能很无辜的笑了笑。

“这幅画无论从笔法,从色彩,从款识等诸多特征来看,确实属于黄宾虹的真迹!”萧翼一锤定音的说道。

王先生微微一笑,并没有太多的表示。

“那请专家老师给估个价吧。”王先生说道。

“黄宾虹的画作近年来升值的非常快。精品的山水画作一平尺的价格都在百万以上,您这幅不是黄宾虹的代表作,画的又是花鸟,所以价格要稍微打个折,大概在一平尺柒拾伍万左右,这幅画在三平尺以上,保守估计也在贰佰贰拾万左右。”萧翼对书画的市场行情是非常清楚的,很快便估出了价格。

“谢谢你!”王先生的表情很平淡,似乎有些不满意似的,上前拿了画就要离开。

突然一个声音说道:“等等!”

这么回事?怎么叫等等呢?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了吗?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就连准备说结束词的李思思都有些猝不及防,望向始作俑者。

说出“等等”这两个字的正是于飞。

“于老师,有何见教?”萧翼冷冷的说道。

“见教不敢,不过我却觉得这幅画不对。”于飞语出惊人,现场第一次出现了专家意见相左的情况。

看点来了!场上的观众顿时都被吸引住了。

“笑话!于老师这是质疑我的鉴定结果了?”萧翼说道,脸上的表情带着一丝的不屑,似乎是于飞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谈不上质疑,就事论事而已!”于飞说道。原本见是书画作品,于飞也就没当回事,甚至连正眼看都没有。他眼光高的很,虽然知道是黄宾虹的作品,都没有去看。

直到王先生拿着画想要离开的时候,于飞才习惯使然的用混沌之气“看”了一眼,这一看不打紧,发现问题了。

这幅画的年代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而黄宾虹早在一五五年就过世了,也就是说这幅画根本就不是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换句话说,这幅画是赝品!

“于老师,说任何话都要负责任!”萧翼说道。这幅《黍离图》他仔仔细细前前后后都观察过了,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凭他于飞又能发现什么?

“你说这幅画不对,那好,你拿出证据来呀?只要你拿出证据,我就信你,否则的话就不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萧翼回答道。

“证据当然有。”于飞也是毫不相让。

“箫老弟,于老师,两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两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掐”起来了,王秋成连忙解劝。

虽然于飞在本次节目表现出了非常高的鉴定水平,但是王秋成还是直觉的相信萧翼。

“于老师呀,箫老师是书画鉴定方面的专家,他鉴定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王秋成小声的对于飞说道,想让他抽身而退。

“我原本也这么认为的。”于飞说道:“不过很遗憾,这幅画确实是假的!”

于飞寸步不让的说道。

这一下王秋成也没有办法了。在这种情况下,谁主动退缩谁就是认输。

好吧,现在的这种情况只有任由他们去了。

“这位专家老师,您说我这幅画不对,请问有什么证据吗?”王先生扬了扬手的卷轴说道。

“证据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幅画根本就不是手绘的,而是印刷的!”于飞说道。

第485章 印刷品

ps:红绿灯拜求支持~~~~

“哈哈哈哈……”萧翼发出了放肆而夸张的笑声:“印刷?你说印刷?你没搞错吧?难道你不知道印刷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吗?”

“特征,不知道箫老师说的是哪些特征呢?”于飞不慌不忙的问道,相比于萧翼的急赤白咧,于飞的气度不知道胜了多少倍!这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感叹,看来年龄和修养并不是成正比的。

王秋成也叹了一口气,没有想到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恐怕这次的天下宝藏节目,最后的专家对决才会是最大的亮点吧?

“于老师你听好了。”萧翼从鼻腔冷哼一声,仿佛长辈指导后辈一样:“印刷品的油墨没有书画用墨舒展、自如,而且书画作品的颜色和印刷品的颜色虽然看起来的极为相似,但是仔细分辨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同时,用鼻子闻一闻,印刷品是没有墨水味道的,有的也只是油墨味。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用10到20倍的放大镜可以看出印刷品都是由不同的墨点组成的,这些墨点在印刷行业上叫网点,因为印刷要加网才能实现层次多变的效果,比如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网点来实现的。”

萧翼侃侃而谈,几句话便把印刷品的分辨讲解的非常清晰。

然后他一脸得意的看着于飞,“可是你再看王先生的这幅画,用墨舒展自如,笔触清晰。”萧翼将放大镜放在画上,“用放大镜来看也没有任何墨点的存在。于老师,您不会是刚才鉴定的太多了。得了妄想症了吧?”

萧翼的最后一句话很是轻佻,相当于直接的人身攻击了。这样没有素质的行为,让很多人讶然。不过萧翼这么说也有几分他的道理。

传统的造假主要有之类:一是临摹,这是画家学习国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但是通常临摹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高。当然也有例外,张大千先生学画时就喜欢临摹,他临摹的作品很多都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甚至在拍卖行的价格比原作还要高!

第二种是仿制,这也是最常见的造假手段。

第三是向壁虚造,是一种臆造。即根据书画家的特点进行主观的臆造,是技术含量最低的造假手段,但也能骗到人,特别是那些在收藏猎奇的人,总是想当然认为这是合理的,结果收了一屋子的千奇百怪的瞎活。

第四种是半成品造假。画家本人画到一半,没有完成,造假者会完成补全冒充,这类作品半真半假,很难鉴定。

第五种是专门针对古代册页造假的,称为“雨夹雪”类,把原本一本册页临摹。以真假交错方式重新装订成两本册页,属于鱼目混珠的做法。

第六种是假画配真题跋或真画配假题跋。

第七种是本人请人代笔,古今画家都存在这种现象。特别对于一些作品市场行情比较好的作者,因为其作品供不应求,作者在无暇分身的情况下,便会请人代笔。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有出现了水印添墨、电脑刻章、装裱作旧、陈旧宣纸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

但是像萧翼说的那样,印刷品上会留有墨点,这就如同印刷品的“胎记”一样。是复制品与手绘作品的主要区别,可以说是无法去除的。

萧翼的反驳证据非常有利,一切不利的矛头都指向了于飞。

“到底是年轻呀,虽然知识非常渊博,但还是有看走眼的时候。”一位观众惋惜的说道。

“我看于老师的眼力是到了。就是有些太冲动了。”另外一位的观众说道:“你没看刚才于老师从始至终都没有仔细看那幅画一眼吗?”

看到于飞被萧翼质问的“哑口无言”,王秋成、欧阳霞甚至包括李思思都暗暗的替他着急。

“王先生,您的藏品能否让我上上眼?”于飞本来想直接反驳萧翼的。

但是想到自己还没有仔细看过那幅画,要是知道细节显得太不合理,也太武断了,恐怕会招致怀疑,因此于飞缓了一步。

“于老师请便。”虽然于飞质疑王先生的画是印刷品,但是王先生并没有惊怒,还是很配合的将画递给了于飞。

于是,在众人的瞩目下,于飞再次打开了那《黍离图》。

现场的大屏幕将《黍离图》的影像清清楚楚的显示了出来。

看着这张精美的画,现场观众议论纷纷。

“这幅画应该是真品无疑!于老师这次可是鉴定失误了。”一位观众说道。

“不一定,这幅画太完美了,肯定有问题。我支持于老师。”另外一位观众反驳说。

好在于飞只是看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便站直了身体,胸有成竹的说道:“我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幅画确实是一幅印刷品!”

“啊?”现场不由想起一阵惊呼声。要知道很多人还以为于飞提出看画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他大可以说刚刚是因为没有仔细鉴定这幅画,所以才有了疏忽,经过刚才的鉴定,他已经可以断定这幅画确实是真迹。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依然坚持这幅画是假的。那就意味着他必须将萧翼的证据一条一条的推翻,同时也要将这幅画的不对一一指出来。

萧翼的论证非常有利,年轻的于飞能做得到这一点吗?这是很多人都怀疑的。

“于老师,空口无凭,还是拿出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吧。”萧翼不屑的说道。

“箫老师稍安勿躁。”于飞总是不急不慢的架势,“刚刚箫老师的鉴定对于以往来说确实没有丝毫的问题。但是就造假来说,不管是工艺还是技术都在曰新月异的改进,要想准确的分辨真伪,就要求我们的鉴定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新的知识,加以提升。只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才能让所有的造假手段无所遁形。”

“于老师,少整那些没用的,你只要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就行了。”萧翼不耐烦的说道,浑然忘记了刚才他鉴定的时候,口若悬河是多么的罗嗦和讨人厌。

“好!如你所愿。”于飞说道:“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年,美国惠普公司研制出来的颜料喷墨印刷设备,这种设备在复制假画的时候会先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后输入电脑;随后把电脑显示的颜色转化成印刷色系,即黄、品红、青、黑四原色;最后就是控制墨滴分布,打印作品。在印刷过程,颜色、位置都由电脑程序控制,非常细致。因此它使用的颜料墨与书画作品使用的颜料更为相似,可直接印刷在无涂层的宣纸上。微喷技术使得墨点细小,印刷作品的墨点很难被观察出来。同时制假人还会选择使用激光制版,再利用相关技术消除网点,使检测方法抓不到把柄。”

“什么?”于飞的话彻底颠覆了大家对于书画作品鉴定的常识,如果印刷品检查不到墨点的话,那又该怎么检查呢。

“一派胡言!”萧翼反驳道:“如果出来了这样的技术,那么我怎么不知道,又为什么连一件这样的造假作品都没有遇到过?”

“很简单。”于飞笑道:“箫老师每天沉浸在古玩字画的鉴定,哪里有时间去关注最新的技术革新呢?别说你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造假作品,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不就是一幅吗?”

于飞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时机了解到了这一消息。虽然混沌之气能够鉴定出这幅画不真,但是要找到有说服力的理由还是太难了。于飞便想到了之前看到的那种技术。

萧翼还想反驳,却听有人说道:“不错,确实有这样的技术。”

第486章 邀请

ps:月底了月票别留着了,都投来吧!!!

是谁?是谁竟然如此坚定的支持于飞?!

萧翼用他怨毒的眼睛巡视着,于飞所说的内容,他压根就不信,他不信会有这样的印刷技术竟然连墨点都能掩盖的看不出来。

他认为这根本是于飞在杜撰!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会有人附和,自己这个书画鉴定专家都不知道的事情,竟然会有这么多人知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人肯定是于飞的死党,要么就是于飞有意安排的。

但是当他看到说话的人的时候,顿时愣住了。

因为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黍离图》拥有者王先生。

“王先生,您……”萧翼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他早看出王先生气度不凡,所以在言语之间也不愿意得罪,却没有想到王先生竟然倒打一耙,反过来帮于飞!

王先生并没有因为萧翼的惊讶和委屈而停止,而是继续说道:“于老师说的不错,这样的印刷技术确实已经发明出来了,而且也已经应用到古董的造假了。”

“什么?”现场的观众议论纷纷,都感觉到匪夷所思。本来萧翼对于印刷品和真品区分的方法讲解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都感觉到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